蕭山城牆

蕭山城牆為舊蕭山縣城城牆,位於今中華人民共和國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城廂街道,今在西山和白鴿山(北幹山餘脈)上尚存兩段殘跡。

民國二十四年(1935)《蕭山縣誌稿》蕭山縣城區圖
清乾隆《蕭山縣誌》蕭山縣圖
西山上的城牆遺蹟

蕭山為西漢初至元始二年(公元2年)間置縣,名餘暨,屬會稽郡。三國吳黃武年間(222-229)改名永興,唐天寶元年(742)又以蕭然山為名改為蕭山,沿用至今[1]。城址始建年代不詳,舊傳縣城周一里二百步,高一丈八尺,厚一丈一尺,後廢[2]。現城址為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所築,清順治、康熙、雍正年間重修。城牆西臨西山(又名蕭然山),北臨北幹山,城周九里(約4320米),厚二丈二尺(約7.04米),高二丈五尺(約8米),設陸門四座、水門三座,四座陸門分別為東門達台門、西門連山門、南門拱秀門和北門靜海門,其上皆有城樓三間兩層,分別名近日樓、聽潮樓、拙政樓、連山樓,門外皆有瓮城、吊橋,此外在城北北幹山上築有四望台一座,以衛城池。後因堪輿家認為城西南隅學宮南面城牆、不利科舉,故嘉靖四十三年(1564)又增闢小南門文明門。三座水門分別位於東門北側、西門北側和南門西側,門額分別為派入三江、越台重鎮和清比郎官。護城河周一千五百九十一丈五尺(約5092.8米),深一丈五尺(約4.8米),寬三丈(約9.6米)[3]。今城牆大部分已拆除,原北城牆在今蕭紹路一線,東城牆在今蕭然東路一帶,南城牆和西城牆在今拱秀路和蕭然西路上[4]

浙東運河自西北-東南穿城而過(其入城與出城處均辟水門,即東西水門),城內河段俗稱城河,今河上自西向東尚存永興橋、市心橋、倉橋、夢筆橋、惠濟橋、東暘橋和回瀾橋七座古橋(均為杭州市文物保護單位)。原城內主要建築有縣署(已不存,其址位於今新世紀廣場一帶[4])、學宮(其址位於今湘湖師範實驗小學內,僅存元代「蕭山縣學重建大成殿記」碑)、城隍廟(已不存)、祇園寺(今體育路9號,杭州市文物保護單位)、江寺(今文化路104號,杭州市文物保護單位)和竹林寺(已不存)等()。

參考文獻

  1. ^ 《历史沿革》. 蕭山區政府. [2018-08-18]. [失效連結]
  2. ^ 南宋·沈作賓等修,施宿纂,《嘉泰會稽志·卷十二·八縣》:縣城周一里二百步,高一丈八尺,厚一丈一尺(見舊經今不存)。
  3. ^ 民國·彭延慶等修、楊鍾羲等纂,《民國蕭山縣誌稿·卷一·城池》:萬曆志舊傳縣城周一里二百步,高一丈八尺,厚一丈一尺,久廢。明嘉靖二十三年知縣施堯臣創建,周圍九里,高二丈五尺,闊二丈二尺。城門四,東曰達台,南曰拱秀,西曰連山,北曰靜海,各設月城,以重衛之。門之上各建有樓(樓上下計六間),東曰近日,南曰拙政,西曰聽潮,北曰連山。雉堞二千五百八十有五,鋪舍二十有三,下設水門三,以通舟楫,東曰派入三江,南曰清比郎官,西曰越台重鎮,內設巡警廳四(在各門內,廳各三間),外設吊橋四(在各門外,其長皆丈余),四望台一(在北幹山上,築城為之,衛周二十三丈三尺,高一丈八尺,闊一丈二尺,雉堞六十有一,西為門,內有廳房三間,中設真武像,以武佑廟,道士兼主之,今廢)。城外地因取土築城,遂以為濠,各深一丈五尺,廣三丈,長總計一千五百九十一丈五尺,知縣施堯臣記。萬曆志小南門(在西南隅),嘉靖四十三年趙睿建,初,施令築城止四門,西南隅當儒學前,湫隘厄塞,堪輿家以為面牆將不利於科目,士大夫亟請於趙,趙乃辟之,曰文明門。已而科目不絕,往來之人亦稱便雲。
  4. ^ 4.0 4.1 《济世便民话仓桥》. 蕭山日報. [2018-08-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