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中心主義

民族中心主義(英語:ethnocentrism),是一種認為自己的文化優於其他文化的信仰。具有民族中心主義的個人會判定其他族群與自身族群或文化有關連,尤其是語言、行為、習俗宗教方面。這種民族上的民族中心可定義每個族群獨特的文化認同[1]

儘管波蘭社會學家路德維希·岡普洛維奇可能只是本詞的普及者,但他仍被廣泛認為是民族中心主義一詞的發明者

起源與發展

「民族中心主義」一詞是由威廉·G·薩姆納觀察到人們時常區別是否為內部集團而創造。他定義此術語用來形容「認為自身族群是萬物中心的觀點,而其他族群則與他的族群有著關連」的觀念。[2]他更進一步描述這種人常會活在驕傲、自負中,認為自身族群是優越的,並輕視其他族群。[3]羅伯特·K·默頓評論薩姆納的附加描述盜取了一些分析力的概念,因為中心感與優越感常是關連的,而非保持分析上的區別。[2]

社會科學中的民族中心主義

社會科學中,民族中心主義是指根據自己文化的標準而不是其他特定文化的標準來評判另一種文化[4]。當人們用自己的文化作為衡量其他文化的標準時,往往傾向於認為自己的文化是優越的,而認為其他文化是低劣和奇怪的。民族中心主義可以在不同分析層面上進行解釋。例如,在群體間層面,它被視為群體間衝突的產物;而在個體層面,群體內的凝聚力和群體外的敵意會共同影響個人性格特質[5]。另外,民族中心主義也有助於闡釋身份認同(identity)的建構:它通過排外來將自己與其他群體區分開來,這種做法在社會交往中形成了一種社交界限,這種象徵性界限就這樣把一個人圈入到其所屬群體中去了[6]。因此,民族中心主義不僅限於人類學,也可應用於社會學心理學等其他社會科學領域[7]

在學術界有一種新興思想,對民族中心主義基於克勞德·列維-斯特勞斯的著作作了進一步闡釋,強調了其積極的一面。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的政治社會學家Audrey Alejandro認為,雖然民族中心主義確實劃分出了社會層級,但它也通過維持身份群體的不同性情、實踐、知識而促進了多樣性。它既促進了多樣性,也破壞了多樣性。因此,在她看來,民族中心主義既不應該被壓制,也不應該被不加批判地讚美。相反,我們可以培養一種「和諧的民族中心主義」(balanced ethnocentrism),在保護差異的同時,允許自己被差異所挑戰和塑造[8]

人類學

生於某個特定的文化,並於成長中吸收該文化的價值觀與行為的人們,會發展出一種想法,認為該文化是正常的[9]。人們若體驗到其他文化有不同價值觀與正常的行為,會認為此模式應該是模仿自他們所出生的文化。然而,由於人們對他們出生的文化已經習慣,要他們不以自身文化而以其他文化的觀點看待其他文化人們的行為是有難度的。[4]

人類學家唐納德·布朗英語Donald Brown (anthropologist)認為民族中心主義屬於普世文化通則[10]

人類學家如法蘭茲·鮑亞士布朗尼斯勞·馬凌諾斯基認為每個人類科學都應該在科學家的民族中心主義之上。兩人認為人類學者引領民族誌實地考查以消除他們的民族中心主義。鮑亞士提出了文化相對論的原則,馬凌諾斯基則發展了結構功能主義的理論,做為無民族中心主義影響的不同文化研究的引導。馬凌諾斯基的《美拉尼西亞西北部野蠻人的性生活》(The Sexual Life of Savages in North-Western Melanesia)、露絲·潘乃德的《文化模式》(Patterns of Culture)以及瑪格麗特·米德的《薩摩亞人的成年》(兩位為鮑亞士的學生)等書即是經典的反民族中心主義人類學之例。

原因

影響

種族中心主義和種族主義

種族中心主義(Ethnocentrism)和種族主義(Racism)是兩個關係密切但概念不同的術語,它們在社會學和文化研究領域有着廣泛的應用和討論。

種族中心主義(Ethnocentrism) 種族中心主義是一種觀點或態度,其中個體或群體認為自己的文化、民族或種族優於其他文化、民族或種族。它基於對自己文化價值和習俗的優越感,可能導致對其他文化的誤解、貶低或排斥。種族中心主義者往往從自己的文化視角評價和解釋其他文化,缺乏文化相對主義的視角。.[11]

種族主義(Racism) 種族主義是基於種族差異的信念和行為,通常涉及認為某些種族天生優於其他種族的觀點。種族主義可以表現為歧視、偏見、敵意或不平等的待遇,基於對個人或群體的種族、膚色、祖先或民族特徵的判斷。種族主義既可以是個體層面的偏見和歧視,也可以體現在制度和社會結構中,形成制度性種族主義。[12]

最主要的區別在於焦點和基礎假設。種族中心主義關注的是文化或民族的比較和優越性感,而種族主義更直接關注於種族的差異和基於種族的等級劃分。種族中心主義可能不直接涉及對他人的歧視行為,而是一種文化優越感的表達;相反,種族主義則明確包含了對特定種族群體的偏見和歧視。

種族中心主義在媒體中的影響

電影

社交媒體

參見

參考文獻

  1. ^ Margaret L. Andersen; Howard Francis Taylor. Sociology: Understanding a Diverse Society. Thomson Wadsworth. 2006. ISBN 0534617166. 
  2. ^ 2.0 2.1 Robert King Merton; Robert K. Merton. Piotr Sztompka , 編. On social structure and scienc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6: 248 [2011-07-19]. ISBN 97802265207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20). 
  3. ^ Sumner, W. G. Folkways. New York: Ginn, 1906.
  4. ^ 4.0 4.1 Seidner, Ethnicity, Language, and Power.....
  5. ^ Öğretir . 24: 237 – via ResearchGate, Ayşe Dilek. The Study Of Ethnocentrism, Stereotype And Prejudice: Psycho‐analytical And Psycho‐dynamic Theories (PDF). Journal of Qafqaz University. 2008-11-24, 24: 237 [2023-08-27].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3-08-27) –透過ResearchGate. 
  6. ^ Elchardus, Mark; Siongers, Jessy. Ethnocentrism, taste and symbolic boundaries. Poetics. 2007-08-01, 35 (4). ISSN 0304-422X. doi:10.1016/j.poetic.2007.09.002. 
  7. ^ Cashdan, Elizabeth. Ethnocentrism and Xenophobia: A Cross‐Cultural Study. Current Anthropology. 2001-12, 42 (5) [2023-08-27]. ISSN 0011-3204. doi:10.1086/3238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3-15) (英語). 
  8. ^ Alejandro, Audrey. Western dominance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 internationalisation of IR in Brazil and India. London: Routledge. 2019: 175–179. ISBN 978-0-367-54010-4. 
  9. ^ Stanley S. Seidner, Ethnicity, Language, and Power from a Psycholinguistic Perspective. Bruxelles: Centre de recherche sur le pluralinguisme, 1982.
  10. ^ 存档副本 (PDF). [2020-06-04].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20-05-10). 
  11. ^ Summer, W.G. Folkways: A Study of the Sociological Importance of Usages, Manners, Customs, Mores, and Morals. Boston: Ginn and Company. 1906. 
  12. ^ Fredrickson, G. M. Racism: A Short History.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2. 

延伸閱讀

  • Ankerl, G. Coexisting Contemporary Civilizations: Arabo-Muslim, Bharati, Chinese, and Western. Geneva: INU PRESS, 2000, ISBN 2-88155-004-5
  • Reynolds, V., Falger, V., & Vine, I.(Eds.)(1987). The Sociobiology of Ethnocentrism. Athens, GA: University of Georgia Press.
  • Salter, F. K., ed. 2002. Risky Transactions. Trust, Kinship, and Ethnicity. Oxford and New York: Berghahn.
  • Seidner, S. S.(1982). Ethnicity, Language, and Power from a Psycholinguistic Perspective. Bruxelles: Centre de recherche sur le pluralinguisme.
  • van den Berghe, P. L.(1981). The ethnic phenomenon. Westport, CT: Praeger.
  • Martineau, H.(1838). "How to Observe Morals and manners". Charles Knight and Co., London.
  • Wade, Nicholas, "Depth of the Kindness Hormone Appears to Know Some Bound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New York Times, Jan. 10, 2011.

外部連結

參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