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化寺
聖化寺,俗名喇嘛廟,是位於今中國北京市海淀區聖化寺路附近的一座藏傳佛教格魯派寺院,現已無存。
聖化寺 | |
---|---|
基本資訊 | |
國家 | 中國 |
位置 | 中國北京市海淀區巴溝 |
宗教 | 藏傳佛教 |
宗派 | 格魯派 |
歷史
聖化寺位於海淀區巴溝村南偏西,時稱「聖化寺別墅」、「聖化寺園」。寺院和園林為清朝康熙年間創建,乾隆三十二年又增建多處亭閣。聖化寺的寺院建築及園林的占地面積均大於該寺以南的泉宗廟。[1][2]《日下舊聞考·卷九十九·郊垧西九》:[3]
聖化寺西北為巴溝村,有延壽庵。臣等謹按:「聖化寺建自康熙年間,近寺為北所,為含淳堂,皆詳見苑囿門。……」
清朝末年,由於英法聯軍的焚掠以及八國聯軍的破壞,北京西郊園林均遭摧殘,此後僅有頤和園等少數園林獲部分恢復,而暢春園、西花園、聖化寺、泉宗廟等則被夷為農田。[4]
釋妙舟《蒙藏佛教史》載,「聖化寺。在萬泉莊堤南八溝,即以寺為園名。寺北門內,西為河渠,東為稻田,前臨大河。山門三楹,對河為高台。大殿五楹,二門內三皇殿五楹。西角門內為觀音閣,東閣門內龍王廟三楹,後星君殿三楹。寺北門有行殿二所,民國十一年改為他用。寺內喇嘛額定十九名,移居西直門外五塔村。」[5]
建築
聖化寺建築群是清朝康熙帝、乾隆帝十分喜愛並常去的小型寺院兼行宮。聖化寺位於萬泉河的西支——巴溝河畔。整個建築及園林的中心為聖化寺。寺內大殿為五楹品字形,額題「香界連雲」。寺外有北所,北所正殿懸「青翠霄漢」匾額,北所西院內的虛靜齋深得乾隆帝喜愛。寺外西所還有含淳堂、佛樓等建築。[6]現存樣式雷的三張《聖化寺畫樣》。[7]
出小西廠之南門二里許,為聖化寺北門,門內西為河渠,東為稻田,前臨大河。山門三楹,對河為高台。大殿五楹。二門內三皇殿五楹,西角門內為觀音閣,東角門龍王殿三楹,後星君殿三楹。(臣等謹按:聖化寺大殿額曰:「香界連雲」;觀音閣額曰:「海潮月印」,聖祖御書「聖化寺」,內檐額曰:「能仁妙覺」,聯曰:「三藏密微超色相,十分安穩得津梁。」皇上御書「聖化寺」)
山門外左右建橋,由東閘橋度河,迤西為北所,宮門三楹,正殿五楹,西院正殿三楹。左為虛靜齋,臨河為欣稼亭。(臣等謹按:北所正殿額曰:「青翠霄漢」,西院正宇額曰:「和風霽月」,中及虛靜齋額皆聖祖御書。宮門內額曰:「怡庭柯」,與「欣稼亭」額,皇上御書。乾隆八年《御製西園泛舟至聖化寺詩》:
萬泉十里水雲鄉,蘭若閒尋趂曉涼。兩岸綠楊蟬嘒嘒,輕舟滿領稻風香。遠山螺黛暎澄潭,潤逼溪村綠意含。誰向蕭梁庾開府,幀頭買得小江南。淰淰輕寒上葛裳,物情人意釀秋光。芰荷惆悵西風裡,作意臨波艷晩妝。苾蒭一滴覓曺溪,覓得曺溪也是迷。何似無心間逐景,好山迎我作詩題。連朝甘雨活雕枯,水畛山畦翠更腴。猶見西峰雲氣潤,阿香重展米家圖。
乾隆九年《御製泛舟至聖化寺詩》:
萬泉十里接西湖,兩度舟行憂喜殊。一夜甘霖盈尺澤,髙原下隰總回蘇。兩岸溪田一水通,維舟不斷稻花風。課耕農父蓑台笠,只此憂欣爾我同。潤逼林軒露氣清,捲簾天水淨長空。黃庭七字何須悟,人在和風霽月中(右五字乃聖化寺別墅題額,皇祖御筆也)。
乾隆三十一年《御製由萬泉堤上至聖化寺即景雜詠》:
暢春本就戚園築(《春明夢余録》載,丹稜沜旁為明戚畹,李武清別業,暢春園蓋因其舊址建置),棱沜猶堪遺蹟尋。咫尺萬泉資灌溉,重教平聲相土一。詳斟甲申疏治起,農功泉利猶遺可。擴充春仲鳩工辟,塍甽萬泉久湮塞(甲申歲始命疏浚。即其地開水田,今春復加墾闢,稻畦鱗次,屬以長堤,迤𨓦至聖化寺,宛然江鄉風景)。稻秧今看已菁蔥,沙泉大小匯成池。瀦蓄宣通實頼之,利在農田合祈報,經營方向構神祠。宛轉循堤竺宇通,清溪左右繞煙宮。仲春曾此一停蹕(仲春啟蹕謁泰陵,曽於此停蹕視事),又覺流陰瞥眼中。聞齋精潔足盤桓,爛漫階前綻牡丹。春雨頻滋風復少,枝頭花朶大於盤。芟葑剔淤前歲為,引泉曲注已成池。齋傍仍有餘間地,可作稻田命墾治。
乾隆八年《御製虛靜齋詩》:
(虛靜齋,皇祖舊題額也。感而賦此。)守靜志常虛,致虛心斯靜。一二二而一,泊然萬慮屏。是語古聖傳,皇祖得要領。六十一年間,用此安萬井。孫臣誠愚芚,汲古乏修綆。身肩乃知勞,況多媿衾影。別墅閟松雲,近此招提境(虛靜齋別墅,近聖化寺。皇祖常幸此)。欲驗農桑功,因攬湖山景。窗虛古梧翠,座靜天籟冷。尋流未逢源,安得親質請。言念噢咻恩,潛焉涕淚永。
乾隆十三年《御製虛靜齋小憩詩》:
長堤界西湖,萬泉居左側。因成內外河,別業鄰香域(謂聖化寺)。土階示儉規,齋額垂遺則(虛靜,皇祖所名齋也)。易舟就路便,倚檻聊憩息。松濤泛翠寒,峰黛多古色。布席頓經年,聽漏無停刻。
乾隆二十九年《御製虛靜齋詩》:
祗園前有讀書軒,虛靜標楣聖藻存。久別無端驚往事,每來輒復憶深恩。憑窗不改虛中趣,坐席偏欣靜可論。挑剗茭泥引泉眼(聖化寺園近萬泉莊,河中泉眼亦因歲久淤塞,並命疏睿(為去聲),穿新脈自溪源。)……
臣等謹按:聖化寺虛靜齋御製詩,謹繹有關紀述事實者,恭載卷內,余不備錄。)
自北所東橋轉西,重檐宮門,內正殿三楹,為含淳堂。殿後重檐佛樓一楹,其右臨池正宇五楹,佛樓後正宇六楹,為得真齋。其西為帶岩亭,東為羃翠軒。軒東為仙楹。佛樓東宇為湛凝齋,左為敷嘉室。仙楹之東為襟嵐書屋,稍南循廊而西為矚岩樓,又南敞宇曰泉石且娛心。(臣等謹按:含淳堂、湛凝齋、仙楹諸額,聖祖御書。得真齋、帶嵓亭、羃翠軒、敷嘉室、襟嵐書屋、矚岩樓諸額,皆皇上御書。含淳堂聯曰:「水鏡湛階前近含清景,松雲生棟里上契淳風」湛凝齋聯曰:「波影湛空明檐楹澄照,林光凝碧淨幾席含清。」皇上御書。乾隆三十二年《御製含淳堂詩》:
青山環綠水,堂據水之濱。聖藻額猶煥,含淳義最親。禽魚適性趣,草木亦天真。底識蒙庥處,貽予樂利民。
又《御製題得真齋》:
面水水依砌,背山山倚楣。迴環挹明淨,暎帶味華滋。花木含佳趣,琴書得靜怡。問予真意托,端在雨暘時。
又《御製羃翠軒詩》:
築室喬林下,菁蔥羃翠陰。天然得庇蔭,自爾效深沈。六月那知暑,假山成古岑。偶來值斯暇,便與染毫吟。
又《御製賦得仙楹》:
一幛仙楹對,雙珠聖藻張。樂山學尼父,寓意緬軒皇。日照林岑影,煙生紫翠光。敢雲肯斯構,實覺見於牆。
又《御製湛凝齋口號》:
碧水澄潭波不興,憑欄欣俯湛而凝。心如髙密猶鄰市,恰似招提入定僧。
又《御製題敷嘉室》:
虛榭臨池近,平鋪鏡影空。波光玩座上,山色入窗中。吟倚興無竭,清嘉致不同。當前參位育,猶在擴而充。
又《御製襟嵐書屋詩》:
一溪綠水橫拖帶,半障青嵐斜展襟。設問會心何處是,洒然而靜澹而深。
又《御製矚岩樓詩》:
跨水書樓更矚岩,岩情水態綠窗銜。詎惟一晌供游目,興會於斯正不凡。
臣等謹按:含淳堂御製詩恭載首見之篇,余不備錄。)
聖化寺北門有行殿二所,東距行殿二里許為東門,門內為永寧觀。(臣等謹按:永寧觀大殿額曰「翊輔北樞」,聖祖御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