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歷山大·鮑羅丁
此條目沒有列出任何參考或來源。 (2021年11月18日) |
亞歷山大·波菲里耶維奇·鮑羅定(俄語:Алекса́ндр Порфи́рьевич Бороди́н,羅馬化:Aleksandr Porfiryevich Borodin;1833年11月12日—1887年2月27日),俄國浪漫主義作曲家、化學家。十九世紀末俄國主要的國民樂派作曲家之一。他與巴拉基列夫、里姆斯基-科薩科夫、居伊、穆索爾斯基組成強力集團。
亞歷山大·鮑羅丁 Александр Порфирьевич Бородин | |
---|---|
出生 | 俄羅斯帝國聖彼得堡 | 1833年11月12日
逝世 | 1887年2月27日 俄羅斯帝國聖彼得堡 | (53歲)
國籍 | 俄羅斯帝國 |
知名於 | 羥醛反應、漢斯狄克反應 |
知名作品 | 歌劇《伊戈爾王子》、交響詩《中亞細亞草原》 |
所屬時期/樂派 | 浪漫主義國民樂派 |
擅長類型 | 歌劇,管弦樂,室內樂 |
生平簡述
鮑羅丁是當時格魯吉亞王子盧卡·斯捷潘諾維奇·格傑瓦尼什維利的私生子,及後將他登記成某個奴隸的孩子。從小鮑羅丁便接受良好的教育,包括演奏鋼琴,但是他專精的領域還是在化學,並且考獲醫藥博士資格。取得博士資格後,他在醫藥學院當一名化學系教授。
1862年鮑羅丁跟隨作曲家巴拉基列夫學習作曲,並開始創作第一交響曲,翌年更與一位鋼琴家結婚。1869年巴拉基列夫指揮了鮑羅丁第一首交響曲,同年開始編寫第二首交響曲以及歌劇《伊戈爾王子》。但這首交響曲於1877年首演時並不算成功,經過鮑羅丁的配器修改後,1879年在里姆斯基-科薩科夫的指揮中,獲得了好評。1880年他寫成另一首為人所熟識的管絃樂作品《在中亞細亞的草原上》。同時匈牙利的李斯特亦為他安排於德國首演其第一交響曲,以及後來於比利時及法國的演出,使他的名聲傳出了俄國。
相比強力集團的其他成員,鮑羅丁對室內樂有頗濃厚趣。除了鋼琴外,鮑羅丁亦是一名業餘的大提琴手。1881年所寫成的第二絃樂四重奏,當中第三樂章 "夜曲" 奠定他在強力集團中的室內樂創作地位。1882年,他開始創作第三交響曲,但在1887年2月27日因突發心臟病去世。這時他只完成了首兩個樂章部份,而歷時18年的《伊戈爾王子》亦未曾完成。後來他所遺下的手稿和未完成作品,主要皆由里姆斯基-科薩科夫和格拉祖諾夫所整理及補遺。
鮑羅丁死後葬在俄國聖彼得堡的亞歷山大·涅夫斯基修道院內的季赫溫公墓。該處亦是多位俄國著名音樂家和文學家下葬的地方。其中包括巴拉基列夫、居伊、格林卡、穆索斯基、魯賓斯坦、費奧多爾·斯特拉文斯基(斯特拉文斯基的父親)和柴可夫斯基。
由於鮑羅丁平日主要都在實驗室工作,只會於星期天、假日或者抱恙時才會作曲,因此他又得名為「星期天作曲家」。
作品介紹
歌劇
1869年,鮑羅丁開始製作的歌劇,根據十二世紀的俄羅斯史詩《伊戈爾遠征記》自編腳本並作曲。有些人認為這是他最出名的作品,它包含了經常被獨立出來演出的韃靼人舞曲,在死時這部歌劇並沒有完成,原因是他投注了更多的心血在化學之上,後來這個作品被林姆斯基-高沙可夫和格拉祖諾夫接力完成。
管弦樂
- 交響詩《在中亞細亞的草原上》(1880),鮑羅丁另一首為人所熟識的管弦樂曲,生動的描繪一個對他奇異而陌生的地區。
- 降e小調第一交響曲(1862-1867)
- b小調第二交響曲(1869-1876),由林姆斯基-高沙可夫和格拉祖諾夫作修訂。
- a小調第三交響曲(1886-1887),作曲家逝世前只完成頭兩個樂章的草稿,同樣由格拉祖諾夫補遺。
室內樂
- 鋼琴五重奏
- A大調第一號弦樂四重奏
- D大調第二號弦樂四重奏
鮑羅丁寫過兩部弦樂四重奏,這兩部作品都充滿了俄羅斯民族風格,以旋律柔美而取勝。其中D大調弦樂四重奏中的第三樂章慢板,後曾被改編成管弦樂單獨演出,並且命名為《夜曲》。這部作品是獻給作者夫人的,曲調柔婉抒情,樸實親切。全曲共分四個樂章:
- 第一樂章 奏鳴曲式,這是對人類的精神力量和思想感情的揭示。主部主題充滿生活氣息,具有奮進精神。它是建立在俄羅斯民歌基礎上的,極富歌唱性。
- 第二樂章 奏鳴曲式,充滿活力的諧謔曲。主部主題輕快、活潑,副部主題柔美抒情。兩個主題對比鮮明,饒有情趣。
- 第三樂章 夜曲,這一段抒情優美、淳雅寧靜。大提琴奏出第一主題,小提琴則以清新秀麗的格調與之對應,如雙人起舞,表現了青年戀人間竊竊私語和熱烈的感情。樂章在漸漸消失的微弱聲中結束,如戀人在分別時依依不捨地離去。
- 第四樂章 奏鳴曲式,主部主題的音樂表現出強勁和不安,而副部主題則抒情優美,表現了對光明的嚮往。音樂明快剛勁,但又不失舒展悠遠,強調了本曲的抒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