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聞社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有新聞社

中國新聞社(英語:China News Service)簡稱中新社,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家國營通訊社。其自身定位為「以對外報道為主要新聞業務的國家級通訊社,是以台港澳同胞、海外華僑華人和與之有聯繫的外國人為主要服務對象的國際性通訊社」[1]。是中共中央統一戰線工作部直屬事業單位[2]

中國新聞社
China News Service
成立1952年9月14日
創辦人廖承志金仲華胡愈之等文化界、新聞界知名人士
總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北京市西城區百萬莊南街12號
產品文字電訊通稿
圖片圖表新聞
音視頻新聞產品
網路供稿和網群建設
專電特稿
新聞供版
刊物出版
母公司中共中央統一戰線工作部(國務院僑務辦公室)
網站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南門,同時掛有北京華文學院牌匾

歷史

 
1941年國新社供稿《文萃月報》文章《敵人南進中心──台灣》

中新社的前身是1938年在周恩來參與策劃下,由范長江胡愈之等發起成立的「國際新聞社」(簡稱「國新社」)。國新社自創辦起便開始向世界傳遞中國抗日戰爭訊息。抗日戰爭和第二次國共內戰時期,國新社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開展新聞事業,專門向國統區和海外華僑報提供通訊稿和專稿[3]。1939年到1940年夏是國新社鼎盛時期,桂林總社、香港分社及廣州辦事處的發稿業務包括:對國外發英文《遠東通訊》,對海外華僑發《祖國通訊》、《國新通訊》,對國內發《國際新聞通訊》和普發國內外的特約專稿。採用國新社稿件的,除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新華日報》、《華商報》外,還有國統區報刊以及東南亞美國印度澳大利亞非洲的華僑報紙,共超過150家[3]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中共中央領導人認為有必要成立一家直接向海外華文報紙供稿的通訊社,使海外華僑報紙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新聞的直接來源[3]。1952年5月,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部長王稼祥召集中央有關部門負責人,開始籌建中國新聞社(簡稱「中新社」)。中新社聚集起的新聞專業人士有的是海外華文報刊的主筆、總主筆,有的是社論撰稿人,有的曾經在英屬香港從事新聞工作;他們熟悉海外華僑心態,具備豐富的華文報刊工作經驗,對外曾發表過大批具備影響力的新聞作品[3]。經劉少奇定名,1952年9月14日中國新聞社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新聞界和僑界知名人士發起成立,並於1952年10月1日正式對海外播發第一篇電訊通稿《首都紀念國慶節舉行隆重閱兵式》。廖承志是中新社的創辦人和領導者,發起創辦中新社的還有金仲華胡愈之洪絲絲等文化界、新聞界知名人士。金仲華任第一任社長[4]。中新社初創時,廖承志便明確提出了愛國主義的報道方針。廖承志說,愛國主義和國際主義教育相結合,把「愛祖國」和「愛當地人民」相結合,這應該是華僑工作方針的主要內容[3]

1956年3月,中新社召開了為期半個月的整編會議,明確了中新社是負責供應海外(包括港澳)華文報刊各種稿件的「華僑通訊社」;並成立了社務委員會及編輯委員會;建立了廣播、通訊、圖片、專稿四個編輯部及廣東、福建、香港三個辦事處。由此中新社基本建立起了通訊社的組織和業務架構[3]

1960年代,儘管國內遭遇三年困難時期,國際發生印度尼西亞(在九三〇事件中)、印度(在中印邊界戰爭中)等國的排華風波,但中新社的報道工作依然獲得突破——開始報道國際新聞,加強了新聞、出版、畫報、圖片、電影、文藝以及對海外華文報刊的調研等業務。其中,1958年籌建的電影隊攝製了《北京漫遊》、《齊魯英豪》等多部風光片、紀錄片,並在香港取得上映權;1963年第一次派記者出國採訪,報道了在印度尼西亞舉辦的第一屆新興力量運動會[3]

文革」開始後半年,隨着「一月風暴」奪權運動,除「中國新聞廣播」大致堅持記錄新聞的廣播外,社級及其他各部室先後陷入癱瘓。1969年初,國務院正式發出通知,撤銷華僑事務委員會機構,原來由華僑事務委員會黨組領導的中新社,後並歸新華社領導[3]

當時對是否保留中新社存在不同意見,周恩來不同意撤銷中新社,並親自安排中新社並歸新華社領導。合併後的中新社圖片業務由新華社攝影部承擔;中新社廣播部和專稿部業務由新成立的「中國新聞組」(簡稱「中新組」)承擔,該部門隸屬新華社對外部,但發稿時仍用「中國新聞社」電頭。1970年1月12日,新成立的中新組在新華社大樓606房正式辦公並開始發稿。《中國新聞》每日出版發行,專稿及圖片也恢復供稿[3]

1974年6月到7月,中新組全面總結1970年以來的工作,就中新社對外報道的若干重大問題進行了兩個月討論,將中新社的報道對象正式確定為「四種人」即「廣大台灣同胞、港澳同胞、海外華僑和中國血統的外籍人」[3]

「文革」後期,鄧小平復出主持中央日常工作,大力開展整頓,落實中國共產黨對知識分子政策。在此背景下,中新組自1974年11月到1975年3月組織記者採訪了40多位老知識分子,包括哲學家馮友蘭、美學家朱光潛、史學家顧頡剛、語言學家王力、翻譯家楊東蓴、科學家盧嘉錫、生物學家童第周等人。這是「文革」以來首次如此集中報道知識分子,引發強烈反響,港澳及海外華文報紙紛紛刊登[3]

1974年春,回家探親的中新社記者藺安穩在得知陝西臨潼出土了一批秦代陶俑後,很快采寫出《秦始皇陵出土一批秦代武士陶俑》,這是全世界對秦始皇陵兵馬俑的第一篇報道。該報道後獲國務院副總理李先念批示。由於中新社的報道及中央領導的批示,在「文革」當時經濟極其困難的時期,國家仍撥出巨款將秦始皇陵兵馬俑保護起來[3]

1978年1月,國務院僑務辦公室恢復成立。同年,中國新聞社恢復建制。1981年,中共中央宣傳部發文明確,中新社是國家通訊社。中新社的老同志紛紛回來,新畢業的大學生不斷調進,中新社的通稿、專稿、攝影報道逐步形成了獨特風格。帶電頭的電訊通稿是中新社對外報道的重要形式,其風格是「實、寬、短、快、活」,重視選題、角度、細節及現場感,被業內稱為「中新體」。專稿報道是中新社對外報道的另一重要形式,在過去因時、因地、因報制宜等經驗的基礎上,中新社進一步提出了「面向中間,反映現實」的專稿報道方針,專稿報道進一步轉向重大現實題材,以之作為標誌的業務結構調整使中新社專稿工作在中新社復辦初期至1980年代中後期獲得大發展。隨着改革開放的深入,中新社也在各項常規及戰役報道中成長,從未缺席重大政治報道如中國共產黨全國代表大會和全國「兩會」。中新社積極組織採訪包括省委書記在內的地方政要、級別高開放度小的部門、各領域專家,報道風格平實、活潑、不拘一格[3]

1987年9月15日凌晨,中新社安排並接待抵達北京的台灣《自立晚報》記者李永得、徐璐對中國大陸的公開採訪,他們是1949年以來首批到大陸採訪的台灣記者,時任中新社港台部主任陳佐洱到機場迎接。1991年8月12日,中新社記者郭偉峰新華社記者范麗青前往台灣採訪「閩獅漁事件」,成為1949年後42年來首批進入台灣島內的大陸記者。1992年11月,中新社和台灣《中國時報》社在台北共同舉辦研討會,這是兩岸媒體1949年後首次在台灣合辦研討會。1992年,中新社組成首個自費的大陸記者專題採訪組赴台。1993年8月,中國國民黨第十四次全國代表大會上,首次有兩名中新社記者和一名新華社記者採訪[5][6][7]

1990年代,中新社報道了1999年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五十周年、1997年和1999年回歸等重大新聞,並且在經濟報道、科教文衛報道、重大突發事件報道、體育報道、僑務僑鄉報道、對台報道、國際新聞報道等方面都取得進展[3]

1995年4月,中新社的www.chinanews.com從香港設立服務器進入國際互聯網,成為亞洲上網最早的中文媒體[8]。隨着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中新社建成了衛星專線通信系統,更新改造了新聞採編系統[3]。1999年1月1日中新社北京總社正式開通運行「中國新聞網」(簡稱「中新網」),當時域名為www.chinanews.com.cn[8][3]。另外,新成立的「中國新聞圖片網」兼有採編與銷售功能,可每日24小時滾動播發即時圖片。中新社除創辦初期在廣東、福建、上海、廣西四大僑鄉的分支機構及在香港設的辦事機構外,還新建新設了多個境內外分社[3]

1996年,中新社成立海外中心,海外中心將通訊社單純的「供稿業務」轉變成「供版業務」,將「稿件落地」轉變成「版面落地」。截至2011年,海外中心年對外供版超51500個,客戶總數60家,涵蓋美洲大洋洲亞洲歐洲非洲的30餘個國家和地區[3]

2000年1月1日,中新社主辦的時政類新聞雜誌《中國新聞周刊》創刊號出版。自2007年起,《中國新聞周刊》開始外文版的出刊發行,到2012年實現了以英文日文韓文意大利文出版5種版本,在東亞北美南亞歐洲等四大經濟圈發行[3]。除了《中國新聞周刊》外,中新社旗下還有《華聲視點》、《經濟周刊》、《中華文摘》、《時代傳媒》等刊物。

2001年9月16日至18日,中新社在中國南京舉辦首屆世界華文傳媒論壇。此後世界華文傳媒論壇每兩年舉辦一屆[3]

2000年,中新社開展社內機構、人事制度改革。改革前中新社面臨人員老化、活力缺乏、產業化水平低等問題。經過改革,中新社實現了領導幹部年輕化、部分採編部門產業化、全面實行聘任制等等[3]

中新社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傳播的主要新聞機構,也是《國家「十一五」時期文化發展規劃綱要》中重點扶持的10家新聞單位之一。另外,中新社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少數可採訪黨和國家領導人重要國務活動和外事活動新聞的媒體之一,擁有權威新聞的直接新聞來源[9]。2009年6月,中新社被國家列入中央提高中國國際傳播能力重點扶持的六家媒體之一[10]

2012年9月13日,中國新聞社成立60周年紀念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宣傳部部長劉雲山出席並講話,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溫家寶為中國新聞社題詞「傳播中國聲音,留下歷史記憶」,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長春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分別發來賀信[11]

截至2012年,中新社已擁有46個境內外分社,在台灣設有駐點記者;擁有兩千多人的員工隊伍;擁有24小時不間斷信息發布系統;擁有文字、圖片、網絡、特稿、供版、期刊、視頻為七大主幹的新聞產品體系;擁有廣泛覆蓋海外華文媒體的用戶網絡[3]

截至2017年,中新社有員工2000多人,總社設在北京,擁有46個境內外分社。在北京、紐約、香港設發稿中心。中新社建有多渠道、多層次、多功能的新聞信息發布體系,每日24小時不間斷播發文字、圖片、網絡、視頻、手機短信等新聞信息產品[1]

職能

中新社擔負的職能主要是:「對外新聞報道的國家級通訊社,世界華文媒體信息總匯,國際性通訊社。」履行職能的主要形式分為四種:「一是傳統形式的報道,包括文字、圖片通稿,專稿等;二是新形式的報道,主要是網絡、信息、視頻、手機短信等;三是對海外華文報紙供版;四是社辦報刊。」[1]

主要業務

2020年9月8日 中新社記者楊程晨獲「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稱號

新聞通稿

向境外華文報刊提供文字、圖片電訊通稿是中新社作為通訊社的傳統主體業務。中新社每天播發文字通稿100條左右,實際新聞採集能力超過200條,中新社在通稿發稿數量方面有所控制。作為綜合性通訊社,中新社報道題材涉及政治、經濟、軍事、文化、教育、體育、衛生、社會生活、港澳、海外華僑華人等各個領域,在新聞寫作方面,已形成適合海外讀者閱讀習慣的「中新風格」。

圖片新聞

中新社擁有30多名專職攝影記者和1000多名簽約攝影師,每天向境外發布新聞圖片70至80張,在海外華文媒體的採用率達到65%以上;另外每天對內發布各類圖片250張左右,通過中國新聞圖片網發布後,提供給國內的簽約報紙和網絡用戶。有關政府部委連續數年委託中新社編輯製作大量圖片作品,文字說明翻譯成英文、阿拉伯文、俄文、法文、西班牙文等語種,分別發往156個國家的使館等地,廣泛參加世界各地文化交流活動。中新社圖文通稿的海外用戶目前簽約數約300家,幾乎全球所有的華文媒體都會成為中新社稿件的簽約客戶。

專電特稿

上世紀五十年代起,中新社的專稿就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點滴透露」的工作方法,重點向海外中間媒體提供獨家稿件,在海外產生很大影響。香港《鏡報》月刊、香港中國通訊社、法國《中國》季刊等世界各地不少媒體機構成為中新社長期的供稿對象,定期刊登中新社深度報道稿或言論稿等特稿。

新聞供版

目前中新社海外中心全部員工共50餘人。海外中心平均每天供版為52版,相當於每日出版三份《人民日報·海外版》。海外中心目前為全球9個城市的12份報紙提供版面。其中日報4家:美國《僑報》、法國《歐洲時報》、巴西《南美僑報》、馬尼拉《世界日報》等;另供周報有8家:洛杉磯《僑報周末》、紐約《美洲時報》、巴黎《歐洲聯合周報》、奧地利維也納《歐華僑報》、休斯敦《華夏時報》、芝加哥《辰報》、溫哥華《環球華報》、荷蘭《華僑新天地》等。

凡有重大事件,海外中心都製作報道專輯,如胡錦濤訪美西藏五十年紀念、新疆五十年紀念、神六升空、紀念文化大革命四十周年、鐵馬行空(青藏鐵路開通)、足球世界盃等系列報道等重大專輯。海外中心還加強原創評論供各報刊登,大約每天一篇,這些評論除在紐約和洛杉磯全部採用外,還在聖保羅、巴黎、溫哥華等地被選用,迄今已發表1100篇,編選出版了三本作品集。

影視製作

中新社成立初期即按照廖承志的指示設有吳江等人領導的電影隊,自1950年代起拍攝了《泰山南北》、《齊魯英豪》、《姊妹易嫁》、《珍珠塔》等大量電影紀錄片和戲曲片在港澳及海外發行,開創了中新社的電影事業[12][13]

1979年,中新社各業務部門重建,根據廖承志恢復中新社電影工作的指示,社領導從北京的電影製片機構調進一批專業人員,並將電影隊擴編為電影部,組建了以吳江為董事長的「南海影業公司」。1981年,中新社第一部電影故事片《原野》投拍,並以「南海影業公司」名義亮相,這部影片1984年6月在意大利威尼斯電影節獲評「最值得推薦影片」,但因故直至1987年才獲准在國內公映,獲第八屆中國電影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12][13]

自電影《原野》開始,中新社電影部(1985年擴大為電影聲像部)此後拍攝了一大批電影故事片和電影紀錄片,包括故事片《南拳王》、《八百羅漢》、《精變》、《老店》、《春桃》、《北京故事》,紀錄片《中華劍術》、《末代皇帝——溥儀》、《神秘的西藏》、《婚俗奇觀》等,受到觀眾歡迎。中新社電影聲像部的電影在海外創下票房佳績,故事片《精變》在上海上映時清晨影院前觀眾排長隊購票,《中華武術》、《末代皇帝——溥儀》在香港上映時創下紀錄片票房最佳成績。不少電影明星也加入中新社電影聲像部的電影創作隊伍中,包括劉曉慶楊在葆徐松子陳寶國陳小藝濮存昕姜文葛優等。同時,電影聲像部還迎來了長春電影製片廠北京電影製片廠上海電影製片廠的一批電影專業人才[12]

改革開放促進了中國影視合拍業務的發展,中新社電影聲像部率先在國內開展中港電影合拍,作品《南拳王》、《八百羅漢》、《小毛孩奪寶奇緣》掀起功夫片潮流;中美合拍電影《北京故事》引發了海外觀眾的很大興趣。隨後中新社電影聲像部又和英國合拍了電視片《龍的心》,和台灣合拍了電視片《八千里路雲和月》、《海棠風情》,這些電視片在海外播放時都取得高收視率[12]

1994年,中新社南海影業公司拍攝了電影故事片《梁山伯與祝英台新傳》,這是南海影業公司首次在一部電影中聚集海峽兩岸多位明星參與拍攝的商業娛樂片,其中有台灣的電影明星胡慧中,大陸的電影明星濮存昕、陳小藝、程前及歌星景崗山王潔實謝莉斯[12]

中新社電影聲像部拍攝的影視作品曾獲許多獎項,電影《老店》獲政府獎、《原野》獲中國電影百花獎,電視劇《努爾哈赤》獲中國電視劇飛天獎。國家電影事業管理局特批每年兩部故事片指標給中新社電影聲像部(南海影業公司),當時能享受此種待遇的僅有經國務院批准的中央和省級電影製片廠,全國僅十多家。當時中央召開的電影工作會議,上海、長春珠海等地舉辦的國際、國內電影節也都邀中新社電影聲像部作為正式代表參加。1995年紀念世界電影誕生一百周年、中國電影誕生九十周年之際,電影局還邀中新社電影聲像部代表參加在人民大會堂舉辦的慶典[12]

1989年5月中新社電影聲像部拍攝出了彭麗媛的個人專輯藝術片《在希望的田野上》,這是中國內地最早的MTV(音樂電視)專輯之一。該片於1989年7月20日獲「松雷杯」全國首屆錄像節目評比一等獎,該片於1993年6月23日在中央電視台播出,受觀眾熱烈歡迎[13]

1990年代,國務院僑務辦公室為加強外宣工作,增進海外華僑華人對改革開放的了解,委派中新社電影聲像部自1992年起開辦電視專欄節目《神州博覽》,在港澳及海外一經播出便深受歡迎。1996年7月,經上級批准,中新社電影聲像部主任楊寶華在香港開發《神州博覽》鳳凰衛視版,請鳳凰衛視主持人陳魯豫主持並拍攝部分內容。1996年8月至12月,鳳凰衛視派陳魯豫來中新社電影聲像部,在各地拍攝和編制,於1996年10月7日在鳳凰衛視首次播出《神州博覽》第一集,此後每周一播出一集,獲得了可觀的收視率[13]

2000年8月,中新社電影聲像部更名為中新社影視部。2000年9月,影視部推出面向國內、國外兩個市場的電視新聞周刊節目《流行中國》,並參展上海電視節,2001年3月《流行中國》正式面市。同時,影視部重啟電影創作、籌備電視劇製作、投拍專題片和紀錄片[14]

截至2001年,中新社影視部擁有南海影業公司、北京南海聲像公司(1985年成立)[15]。 2002年,南海聲像公司更名為北京南海影業有限公司,2012年完成改制,成為國有股份制影視機構,仍隸屬中新社[16]

視頻新聞

2007年4月,中新社正式以「中新視頻」名義對外發布電視新聞通稿,香港鳳凰衛視以中新社聯合報道的名義在整點新聞播出「中新視頻」,台灣、澳門、美國、加拿大德國等地的一些電視台每日接收「中新視頻」稿件。2007年10月,中新社與新浪網簽署戰略合作協議,「中新視頻」由此亮相新浪網[14]

2010年7月,中新社調整影視部業務,新設中新社視頻新聞部,將視頻新聞定位為「第三路通稿」,並以中新網為基礎傳播平台,推進視頻訪談,還推出報道專欄「網事焦點」。 視頻新聞部在2010年成立當年,先後參與了全國「兩會」、玉樹地震上海世博會舟曲特大泥石流災害廣州亞運會倫敦奧運會等重大事件的報道[14][17]

截至2011年底,中新社已有23個國內分社開展日常視頻採編業務,香港視頻採制中心啟動,共發布「中新視頻」新聞稿、專題片逾6600條,和北美、歐洲、東南亞、港澳台等地超過50家海外媒體客戶建立了合作、供稿關係或者業務往來[14]

網絡媒體

中國新聞網

中國新聞網簡稱「中新網」,由中國新聞社主辦。中新社最早於1995年在香港上網,是亞洲上網最早的中文媒體。1999年1月1日,中新社北京總社開辦中國新聞網[8]

中新網現開設有首頁、新聞中心等眾多頻道,並開辦了圖片庫等[8]。中新網旗下還有中新社海內外各分社開設的江西、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江蘇、山東、山西、陝西、上海、四川、新疆、雲南、香港、東京等30多個分支網站。

2001年4月11日,北京中新網訊商務網絡有限公司註冊成立[18]。2001年4月30日及2007年8月30日,中國新聞社分別與北京中新網訊商務網絡有限公司(2007年9月7日更名為北京中新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簽訂《合作協議》,約定中國新聞社將協議簽署之前和簽署之後公開發表在中國新聞網的所有文字和圖片作品的著作權轉讓給北京中新網訊商務網絡有限公司。2007年10月16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網絡新聞宣傳局同意北京中新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運營「中國新聞網」從事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業務。2007年10月18日,中國新聞社出具《授權書》一份,授權北京中新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全權負責其圖文資訊網絡經營銷售業務[19][20]

北京中新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是由中國新聞社投資控股的互聯網媒體公司,到2010年代已成為基於網站、APP、微博、微信等多終端服務平台,對外提供新聞瀏覽、網民互動、IT服務、軟件研發、影視製作等服務的公司。公司獨立開發和運營中國新聞網,公司旗下還有中國僑網、英文網等,擁有新聞採編、視頻、技術服務等各類資質[21]

中國新聞圖片網

2001年1月1日,中國新聞圖片網正式上網發布[22]。由中新社新聞圖片網絡中心運行。中新社新聞圖片網絡中心由中新社主辦,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僅有的幾家每日及時播發新聞圖片的機構之一,將每天的國際新聞圖片製作成電子文本,通過國際互聯網將用戶和圖片作者整合成直觀、可視化的採編、製作、播發平台。平台設計模式向「圖片超市」的目標靠攏[23]

中國新聞圖片網由王瑤擔綱總策劃,攝影家趙偉、賈國榮任顧問。2000年2月,中新社記者王瑤拍攝的《六十歲的藝術家重返舞台》獲第43屆「荷賽」(世界新聞攝影比賽)藝術類組照一等獎,她也是世界首位「荷賽」獎華人女性獲得者[23]

中國僑網

中國僑網是由華聲報(電子版)社主辦的面對全球華僑華人提供綜合性信息服務的專業網站,是中國內地最大的僑務網絡信息平台。華聲報社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內唯一一家只有網絡媒體的對外新聞宣傳機構。國內第一家全國性的僑界專業報紙《華聲報》是華聲報社的前身,由廖承志創立,曾發行世界近百個國家和地區。

中國僑網宣傳中華人民共和國僑務信息,中國僑網與中國政府機構、新聞傳媒、社會各界以及世界各地的華僑華人社團有着廣泛而密切的聯繫。

中新經緯

中新經緯是由中國新聞社主辦的財經新媒體,擁有中國互聯網新聞信息採編發布服務資質(一類)。以手機客戶端(APP)等為主要傳播平台,以「權威、前瞻、專業、親和」為特色宗旨,傳播財經資訊、解讀經濟政策、講述商界故事,打造精英的財經資訊平台。

中新經緯擁有APP、網站、微信公眾號、微博等平台,同時通過今日頭條、一點資訊、搜狐、網易、新浪、秒拍等十餘個主流平台進行內容分發。中新經緯7×24小時全天候發布財經新聞,APP開設要聞、高層、金融、股市、房產等18個精品欄目,每天發布大量原創報道。

中新經緯旗下智庫平台——中新經緯研究院已經與200多位專家達成長期合作,匯集了來自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國際交流中心、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機構的專家學者,以及中銀國際等專業證券資本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同時,中新經緯廣泛聯繫港澳台及海外華商。目前已經與全球61個國家和地區的近200家華商組織進行資源共享、資訊定製、線下活動等合作,依託中新社遍布中國各地及全球主要國家(地區)的採編網絡向華商提供定製化服務。

刊物出版

中新社在國內出版有《中國新聞周刊》、《風雅》(月刊)和《世界華文傳媒年鑑》等刊物,在香港出版有《中華文摘》(月刊),並辦有香港中國新聞出版社。

《中國新聞周刊》由中國新聞社主辦,創辦於1999年。以「紀錄時代變遷、推動社會整體進步」為宗旨。其個性化標籤是「影響有影響力的人」[1]

《中國新聞周刊》是目前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內唯一能確定達到中央高層的市場化運作的新聞周刊,唯一能進入全國「兩會」會場的時政雜誌、國內唯一一份各國駐中國及中國駐外所有使領館和重要僑團訂閱的雜誌。《中國新聞周刊》還是中國國際航空公司美國聯合航空公司法國航空公司的指定機上閱讀刊物。

機構設置

中新社黨委
總社各部門
分社
  • 北京分社
  • 天津分社
  • 河北分社
  • 山西分社
  • 內蒙古分社
  • 遼寧分社
  • 吉林分社
  • 黑龍江分社
  • 上海分社
  • 江蘇分社
  • 浙江分社
  • 安徽分社
  • 福建分社
  • 江西分社
  • 山東分社
  • 河南分社
  • 湖北分社
  • 湖南分社
  • 廣東分社
  • 廣西分社
  • 海南分社
  • 香港分社
  • 澳門分社
  • 重慶分社
  • 四川分社
  • 貴州分社
  • 雲南分社
  • 西藏分社
  • 陝西分社
  • 甘肅分社
  • 新疆分社
  • 台灣駐點[28]
  • 泰國分社
  • 菲律賓分社
  • 馬來西亞分社
  • 印尼分社
  • 澳大利亞分社
  • 日本分社
  • 南非分社
  • 俄羅斯分社
  • 德國分社
  • 比利時分社
  • 法國分社
  • 英國分社
  • 尼泊爾分社
  • 巴西分社
  • 美國分社
  • 加拿大分社[29]

歷任領導

中國新聞社歷任社長、總編輯如下[30]

世界華文傳媒論壇

中新社每兩年主辦一次「世界華文傳媒論壇」,是規模最大的全球華文傳媒領袖峰會,從2001年開始舉辦[1]

2009年9月19日至21日,第五屆世界華文傳媒論壇在上海舉行。來自世界五大洲47個國家和地區的約350家媒體代表及中國國內150多家媒體代表就「全球金融危機下的華文媒體」和「海外華文媒體與上海世博」兩大主題進行高層次對話。由中國新聞社發起的「世界華文媒體合作聯盟」在此次論壇上成立,以「服務、互動、平等、共贏」為宗旨,截至2017年該聯盟已有34個國家和地區的304家成員單位[1]

參考文獻

  1. ^ 1.0 1.1 1.2 1.3 1.4 1.5 中国新闻社简介. 中國新聞網. [2017-11-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1-17) (中文(中國大陸)). 
  2. ^ 国务院侨办2015年度部门预算. 中國僑網. 2015-04 [2017-11-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7-28) (中文(中國大陸)). 
  3. ^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3.09 3.10 3.11 3.12 3.13 3.14 3.15 3.16 3.17 3.18 3.19 3.20 3.21 中国新闻社辉煌六十年. 中國新聞網. [2017-11-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1-30). 
  4. ^ 9月14日:北京火车站建成. 中國政府網. 2014-09-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1-13). 
  5. ^ 困难的联系过程. 中國台灣網. 2006-1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1-13). 
  6. ^ 两岸交流25周年:媒体扮先锋 相较其他领域已滞后. 東南網. 2012-10-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1-13). 
  7. ^ 驻点采访与两岸新闻交流. 中國網. [2017-11-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1-14). 
  8. ^ 8.0 8.1 8.2 8.3 中国新闻网简介. 中國新聞網. [2017-11-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1-17). 
  9. ^ 中国新闻社简介. 中國新聞網. 2007-08-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6-06). 
  10. ^ 广东省委常委、广州市委书记朱小丹会见中国新闻社社长刘北宪及广东分社社长顾立军. 廣東新聞網. 2009-06-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1-14). 
  11. ^ 中国新闻社在北京举行成立60周年纪念大会. 中國新聞網. 2012-09-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1-14). 
  12. ^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星光灿烂的年代——忆中新社电影部. 觀察者網. 2012-09-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1-13). 
  13. ^ 13.0 13.1 13.2 13.3 謝華基. 我在中新社原电影声像部工作的一些回忆. 中國新聞網.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1-30). 
  14. ^ 14.0 14.1 14.2 14.3 影视和视频. 中國新聞網. 2017-11-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01). 
  15. ^ 中国新闻社影视部简介. 中國新聞網. 2001-03-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2-09). 
  16. ^ 关于南海. 北京南海影業有限公司. [2017-11-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1-13). 
  17. ^ 孟菲、王玉平. 中新视频生存发展离不开“中新风格”. 中國新聞網. [2017-11-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1-30). 
  18. ^ 北京中新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市企業信用信息網. [2017-11-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1-14). 
  19. ^ 北京中新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与浙江核新同花顺网络信息股份有限公司、杭州核新软件技术有限公司著作权侵权纠纷二审民事判决书6. 中國知識產權裁判文書網. 2013-05-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1-13). 
  20. ^ 北京中新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与浙江核新同花顺网络信息股份有限公司、杭州核新软件技术有限公司著作权权属、侵权纠纷一审民事判决书(26). 天眼查. 2014-10-28. [永久失效連結]
  21. ^ 北京户口+事业编,约么?中新网技术中心2016校园招聘启动. 網易. 2015-1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1-14). 
  22. ^ 趙偉. 中新社两个网站创建纪事. 中國新聞網. [2017-11-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4-25). 
  23. ^ 23.0 23.1 关于我们. 中國新聞圖片網. [2017-11-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1-13). 
  24. ^ 宁夏分社负责人招聘. 中國新聞網. 2017-03-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1-14). 
  25. ^ 25.0 25.1 因事业发展需要,中国新闻社拟招收2012年应届大学毕业生31名. 中國新聞社. [2017-11-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1-12). 
  26. ^ 26.0 26.1 26.2 中新社举办"三项学习教育活动"研讨班. 中華新聞傳媒網. 2007-08-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1-14). 
  27. ^ 中国新闻社离退休党支部学习品牌:寓教于常 寓教于学 寓教于新.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2016-05-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1-14). 
  28. ^ 中新社境内分社. 中國新聞網. [2017-11-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1-30). 
  29. ^ 中新社境外分社. 中國新聞網. [2017-11-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1-30). 
  30. ^ 中国新闻社历届领导班子成员名单,中国新闻图片网,于2012-7-15查阅. [2006-04-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02-07). 
  31. ^ 31.0 31.1 刘北宪、章新新出任中国新闻社社长和总编辑. 中國新聞網. 2009-03-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8-31). 
  32. ^ 章新新任中国新闻社社长. 中國新聞網. 2015-02-06 [2017-05-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1-11). 
  33. ^ 陈陆军任中国新闻社社长. 中國新聞網. 2019-11-08 [2019-11-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1-08). 
  34. ^ 王晓晖任中国新闻社总编辑兼副社长(图/简历). 中國新聞網. 2015-03-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1-11). 

外部連結

參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