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讨论:Clithering/留言存档十三
过去一个月(2018年4月15日至5月14日),互助客栈方针区有新提案30项,已通过有18项。
方针指引变动
- 《条目指引》,增加对应参考页面。
- 《命名常规(人名)》(一),确立为方针,及增加例子。
- 《回退不过三方针》,修正字词。
- 《车轮战方针》,修正用辞,增加提代方案及列明例外情况。
- 《诽谤方针》,修顺语句,及正式确立为方针,加以提醒。
- 《机械人方针》,机械人活跃门槛正式与操作者脱勾及缩减为一年,另外亦提醒操作者应该就每个已批准项目纪录最后操作日期,并停用Wikipedia:机器人/提议。
- 《文明方针》,更新不文明行为示例。
- 《小小作品指引》,修顺语句。
- 《删除方针》,更新内容,修顺语句,以更贴合目前做法。
- 《用户核查方针》及《管理人员权限申请指引》,应基金会行动作出提示。
- 《非自由版权图片大小指引》,修正连结。
- 《命名常规(人名)》(二),增添例子。
- 《基金会行动方针》,翻新条文。
- 《签名指引》,更改图档。
- 《封禁方针》,修改过时条文。
- 《编辑禁制方针》,正式确立为方针。
- 《命名常规》,条目、分类、模板等页面,但凡涵盖某行政区全境内情况,则应该使用该行政区全称。
- 《破坏方针》,添加论述连结。
- 《草稿名字空间指引》、《用户查核方针》、《车轮战方针》、《关注度(几何图形)指引》、《可靠来源指引》、《关注度(音乐)指引》、《车轮战方针》、《可靠来源指引》、《人物收录准则》、《关注度指引》、《回退功能方针》、《格式手册(标点符号)》、《签名指引》、《快速保留指引》、《编辑战方针》、《命名常规》、《禁止人身攻击方针》、《权限申请方针》、《机械人方针》、《IP封禁例外方针》、《命名常规(电子游戏)》、《编辑禁制方针》、《命名常规(化学)》、《人事任免投票资格方针》、《格式手册(标点符号)》、《命名常规(人名)》、《大量帐号建立者方针》及《大量讯息发送者方针》。
本期简报由《维基百科政策简报》编撰小组借由 MediaWiki message delivery(留言) 发送于 2018年5月15日 (二) 00:58 (UTC)。
邀请出席2018年香港孟夏聚
邀请您参加第十六次动员令
亲爱的维基百科用户Clithering/留言存档十三您好:
感谢您对维基百科的贡献。第十六次动员令正在2018年7月7日至9月9日期间举行,目的为提升中文维基百科的条目品质及数量,现诚邀阁下参与,共襄盛举。
详细动员事项请参见第十六次动员令主页,您也可以从动员令说明书中了解什么是动员令。参加动员令前,请先参考主页的报名指引(用户可在即日起报名)。
本次动员令分为大、中、小动员令三类。大动员令是可以在任何主题中贡献的动员令项目。中动员令的主题包括文物遗产、体育及行政区划,而小动员令的主题则包括基础条目及传统百科全书条目、文学、工程技术及生物学。
希望各位收到本邀请函的维基人能将{{subst:动员令}}转贴到其他尚未收到本动员令的维基人讨论页上(或参考查询联系),如果您由于各种原因不能响应本次动员令、积极建立新条目,也请帮忙散发动员令,因为能否将动员令传播出去,是历次动员令成败之关键,大家一起合力才能提升维基的服务、品质及数量!非常感谢您的参与!
- 由于技术问题所致,部分维基人可能会收到两次邀请。
请教
您好,本人早前在互助客栈发起了关于香港辅政司和布政司的话题,望阁下可发表意见。--QBear(留言) 2018年7月13日 (五) 18:01 (UTC)
过去一个月(2018年6月15日至7月14日),互助客栈方针区有新提案44项,已通过有24项。
人事变动
- Ellery已经卸任管理员。
- 《保护方针》︰(一)、就编辑被保护模板增加指引,以增效率。(二)、对上一案追加修订,修改字词,以免误会。(三)、修整字词。
- 《编辑禁制方针》,废除原来“用户页面”一段,更改为“纪录”。毋须再于用户页添加模板,改为更新禁制纪录。
- 《命名常规§地名》,明确以最高行政区划名作同名地域消歧义关键词,唯两岸用语则未有共识。
- 《禁止人身攻击方针§例子》,校对,修顺语句。
- 《格式手册》,修改连结。
- 《大量帐户建立者方针》及《管理员方针》,前者修改权限组合,允许其授予“活动参与者”权限并制订授予准则及限制,确立“活动参与者”用户组权限组合;后者作出相应及事实修改。
- 《权限申请方针》,因应《大量帐户建立者方针》及《档案移动员方针》修改,添加相应模板。
- 《解除权限方针》,事实修改及修顺语句。
- 《可靠来源指引》,就硕士论文是否可靠厘清判断指引。
- 《删除方针§存废讨论》,确认管理员对存废讨论有最终结案权。
- 《避免地域中心方针》,修整语句。
- 《封禁方针》,合并分类
- 《格式手册(文字格式)》,贴合中文语境。
- 《快速删除方针》,F3及F4款修改字句以致合符现况,增添F8及O7款,F8为明显侵权档案,提报五日后删除;O7为废弃草稿。
- 《隐退指引》,修顺语句,厘清用户页及用户讨论页于用户隐退后应该如何处置,及解释为何不可能删除帐号。
- 《人物收录准则》,修改语句,明言不符所列准则者,须符合《关注度通用指引》。
- 《重定向‧非中文重定向问题》,确立该段条文只适用于主名字空间。
- 《骚扰方针‧私密通讯》,原语句效力存疑,修整语句,确立条文。
- 《傀儡方针》,修改过时连结。
- 《格式手册(标点符号)》,事实修改,目前已经不再使用临时子页面(/temp)重写草稿。
- 《格式手册(电视)》,增加段落“演员及角色资料”并确立为指引。如无多个可靠来源佐证,否则不应标记角色性质,例如第一男主角、第二男主角、第一女主角等。
- 《删除方针》,事实修改,更改模板。
- 《儿童保护方针》、《重定向方针》、《文明方针》、《可靠来源指引》、《编辑战方针》、《玩忽规则指引》、《编辑方针》、《保护方针》(一)、《编辑禁制方针》、《签名指引》、《礼仪指引》、《档案移动员方针》、《封禁方针》、《扰乱(以阐释观点)指引》、《格式手册(列表)》、《义务回复团队方针》、《翻译指引》、《新页面巡查方针》、《用户查核方针》、《页面分类指引》、《快速删除方针(准则部分)》、《用户页指引》、《机械人方针》、《破坏方针》、《保护方针》(二)、《收录准则》、《条目空间指引》及《快速删除方针》。
本期简报由《维基百科政策简报》编撰小组借由 MediaWiki message delivery(留言) 发送于 2018年7月15日 (日) 03:27 (UTC)。
用" 苏格兰首席大臣" 的根据
用" 苏格兰首席大臣" 的根据 (香港新闻公报官方译名)行政长官与苏格兰首席大臣会面(附图) http://www.info.gov.hk/gia/general/201804/13/P2018041300872.htm—以上未签名的留言由183.179.74.249(对话)于2018年7月20日 (五) 03:53 (UTC)加入。
- (:)回应,由英国外交部公布的官方译名早已定名为“苏格兰首席部长”、“威尔斯首席部长”和“北爱尔兰首席部长”。
- 香港特区政府使用“苏格兰首席部长”的“根据”:爱丁堡低碳权威机构在香港设立分部(附图)
- 除了苏格兰、威尔斯和北爱尔兰三地的首席部长,请注意停止对其他英联邦国家的“部长”颠倒成“大臣”,妄图将这些昔日为英理藩部所管的藩属政府与英国内阁大臣“Secretary of State”相提并论,不单有违现今使用习惯,也与常人理解完全违背。--Clithering(MMXVIII) 2018年7月20日 (五) 16:10 (UTC)
邀请评审
阁下您好,本人近日将天津租界条目重新进行了修订,增补了几十处参考文献,并进行了扩充,目前正在参加典范条目评选,欢迎予以评审。--Amazingloong(留言) 2018年8月6日 (一) 02:55 (UTC)
阁下您好,本人认为广东恩平金融风波对于目前中国大陆的一些非法集资的问题具有极为显著的借鉴意义,因此对其进行了扩充、完善,并已提交典范条目评选,欢迎予以评审。--Amazingloong(留言) 2018年8月9日 (四) 15:52 (UTC)
阁下您好,适逢今年南开大学百年校庆,故本人近日将南开大学边疆人文研究室条目重新进行了扩充、修订,增加参考文献,目前正在参加典范条目评选,欢迎予以评审。--Amazingloong(留言) 2019年1月27日 (日) 18:09 (UTC)
过去一个月(2018年7月15日至8月14日),互助客栈方针区有新提案37项,已通过有14项。
方针指引变动
- 《档案名称指引》,增添内链。
- 《争议解决指南》,由《争议的解决》正式移名为《争议解决指南》。
- 《格式手册(标点符号)》,提示可使用模板代替输入连接号。
- 《人物收录准则》,修订新闻主播收录准则。
- 《快速删除方针》,与重定向相关准则不再适用于用户及用户讨论页名字空间。
- 《列明来源指引》,添加模板例子,事实修改。
- 《避免地域中心方针》,修顺语句。
- 《快速保留指引》,修整语句。
- 《存废复核方针》,添加条文。
- 《繁简处理指引》,事实修改。
- 《五大支柱》,链结、字眼及地区词转换。
- 《礼仪指引》,移除过时连结。
- 《基金会行动方针》,校对。
- 《新页面巡查方针》,事实修改,更改权限组合。
- 《存废复核方针》、《修订版本删除方针》、《命名常规》、《勇于发问指引》、《监督方针》、《关注度(音乐)指引》、《格式手册(列表)》、《命名常规(人名)》、《命名常规(电子游戏)》、《命名常规(分类)》、《页面分类指引》、《中立观点方针》、《外部链接指引》、《玩忽规则指引》、《基金会行动方针》、《管理人员权限申请指引》及《收录准则》。
本期简报由《维基百科政策简报》编撰小组借由 MediaWiki message delivery(留言) 发送于 2018年8月15日 (三) 04:35 (UTC)
第十六次动员令尚未完成动员令通知
亲爱的维基百科用户Clithering/留言存档十三您好:
感谢您报名参与第十六次动员令,一个提升维基百科条目素质与数量的计划。
第十六次动员令即将于9月10日结束,但您目前尚未达到完成要求。欲完成动员令,您需要在9月10日或之前完成2条“达标条目”或1条“优良条目/特色条目/特色列表”(请到您的个人贡献页面提报相关贡献,主持人将进行确认)。如果达到要求,即视为完成本次动员令;9月10日仍未完成者,则视为未完成动员令。
再次感谢您报名参与此次动员令,如有任何意见或问题,请至动员令的讨论页提出,谢谢!
关于动员令未完成通知信息传送问题
本人于2018年9月8日 (六) 15:56(UTC)使用MMS所发出之信息,由于本人疏忽,未移除底部doc部分,阁下可自行移除。
帝国服务奖章页面存废讨论通知
您好,您先前创建或编辑的页面“帝国服务奖章”已被提出存废讨论,正在讨论该页面的存废。
维基百科非常欢迎您的编辑,但请先看看编辑帮助和维基百科不是什么,以免犯了常见的错误。
请不要自行移除页面存废模板,讨论是因为有编者认为页面不适合维基百科。请参与页面存废讨论,您亦可以与提删的维基人进行沟通。在讨论期间欢迎继续完善原先的页面,多谢合作!
帮助:互助客栈、删除指导、存废复核请求、IRC聊天频道--冰心㊚相谈室✉ 2018年9月14日 (五) 06:27 (UTC)
过去一个月(2018年8月15日至9月14日),互助客栈方针区有新提案22项,已通过有11项。
人事变动
- Antigng、Bluedeck、Cdip150、Hat600、KOKUYO、Lanwi1、Liangent、Shinjiman、Techyan、Wcam、WhitePhosphorus、Xiplus及春卷柯南已经上任介面管理员。
- 用心阁已经卸任管理员。
- 《签名指引》,事实修改。
- 《人物收录准则》,重大更新,厘清作家、编辑、编剧等创作者收录标准。
- 《介面管理员方针》,正式确立为方针,主要提述介面管理员所有权限为何、简单描述以及任命及解任程序;《管理人员权限申请指引》、《管理员离任方针》及《行政员方针》,相应修改。
- 《快速删除方针》F8款,修改条文描述,以利执行。
- 《签名指引》,补充模板样式相关内容。
- 《命名常规(化学)》,就“族”命名问题作出规定。
- 《关注度(性质表)指引》,确立为指引,制订性质表收录准则;《关注度指引》,相应修改,增添前述指引。
- 《模板样式指引》,确立为指引,就模板样式作出规范。
- 《重定向方针‧非中文重定向问题》,允许按Unicode定义建立Emoji重定向;又,如果有可靠来源为据,则该重定向应转为消歧义。
- 《存废复核方针》,厘清语意,只有管理员提问过后而又缺乏回应,其他用户方可结案。
- 《回退功能方针》及《新页面巡查方针》,共识通过容许回退员及新页面巡查员移动页面而不留重定向,应前述共识及系统设置更改修订方针,作出描述及规范。
- 《小小作品指引》,从定义之中移除跨语言连接。
- 《权限申请方针》、《关注度指引》、《管理人员权限申请指引》、《可供查证方针》、《收录准则》、《诽谤方针》、《小小作品指引》、《礼仪指引》、《繁简处理指引》、《关注度指引》、《删除方针》、《建设性意见指引》、《义工回复团队方针》、《格式手册(列表)》、《非自由内容使用准则》、《大量帐号建立者方针》、《人物收录准则》、《签名指引》、《保护方针》、《玩忽规则指引》、《傀儡方针》、《介面管理员方针》、《回退功能方针》、《消歧义指引》及《格式手册(链接)》。
本期简报由《维基百科政策简报》编撰小组借由 MediaWiki message delivery(留言) 发送于 2018年9月16日 (日) 03:43 (UTC)
一杯咖啡送给您!
非常感谢您修改贾统·萨布奈莱条目中的一些法律名词! Wikimycota~receptor 2018年9月17日 (一) 17:06 (UTC) |
冯公夏条目
感谢阁下帮忙补充徐敬直条目的内容。如果您有兴趣编辑的话,可以阅读冯公夏的条目,看看是否需要补充资料。谢谢!--Elmond ☯ 2018年9月18日 (二) 00:48 (UTC)
- (:)回应,谢谢你的留言,我有时间的话会尝试扩充条目,扩充工作会在尽量不影响原文结构、格式和行文原意的前提下进行。--Clithering(MMXVIII) 2018年9月18日 (二) 12:03 (UTC)
对不起,现在才看到。其实于互助客栈讨论过,所有人都表示支持选择1,之后才翻译的。如果阁下的意见可以早一点发表在那里的话,相信现在条目名应该是缅甸石油有限公司诉总检察长案,而该名不是现在的重定向了吧。——だ*ぜ 𓋹 谨此敬上 2018年9月21日 (五) 15:22 (UTC)
- (:)回应,谢谢您的提醒!我会到客栈那边补充我的意见!--Clithering(MMXVIII) 2018年9月21日 (五) 15:49 (UTC)
顾尔言条目
我明白阁下的意思。我在编辑他的条目时发现顾尔言是OBE的获得者,于是把资料记录下来。而个人认为比较麻烦的是他在回归后才获得这个衔头。所以不知道这是否代表他一定是英国公民。我没有想到他会是英国公民与否。我之后遇到这个情况的话会多加注意。--Elmond ☯ 2018年9月24日 (一) 02:51 (UTC)
- 是的,据我了解,不论是1997年前后,所有经《伦敦宪报》获勋的人士,除非另有注明,必定拥有英国国籍(例如英国公民、英国属土公民、英国国民(海外)等);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非英籍人士获英廷授勋,不会经《伦敦宪报》刊出,就算刊出都会注名勋衔仅属名誉性质。因此,就目前情况所见,可肯定顾尔言获勋时拥有英国国籍,但无从确定是哪一种国籍。其次,他在港出生和生活多年,可能拥有香港永久居留权,但根据条目的资料无从判断他是否拥有特区护照或中国国籍。这种情况可以有很多可能,例如他如果按一般程序归化成为英国公民,应该不会有中国国籍;但如果循居英权计划成为英国公民,中方曾表示不予承认并继续视有关人士为中国公民,但问题是只要有关英国公民不供认自己的身份透过居英权计划取得,似乎中方并不掌握有关资料;最后,如果只是英国国民(海外),就会被中方视为中国公民。此外,英方虽承认双重国籍,但中方国籍法并不承认双重国籍,使情况变得十分复杂。
- 目前无从得知他取得的是哪一种英国国籍,也不知道他如何取得英国国籍,因此没有方法判断他是否拥有中国国籍。在缺乏资料支持下在infobox声称他只有中国国籍,是一个不正确的描述之馀,把十分复杂的国籍法问题片面简化,也无法说明他过去和目所曾拥有或一直拥有的一个或多于一个国籍,也使读者误会他从来只有一个国籍。谢谢。--Clithering(MMXVIII) 2018年9月24日 (一) 15:35 (UTC)
诚邀阁下参与2017年维基百科亚洲月香港区活动筹备讨论
邀请出席2018年香港亚洲月编辑聚
过去一个月(2018年9月15日至10月14日),互助客栈方针区有新提案28项,已通过有4项。
人事变动
- Duhshala已上任管理员。
- 《小小作品指引》,厘清语意。
- 《命名常规》,重大修改,修改方针适用范围,重新排版。
- 《隐退指引》,删除过时内容,并修饰语句。
- 《快速删除方针》,新增R6款——“移动档案而产生的重定向,且页面标题不符合档案名称指引。”。
方针指引杂项修订——未经互助客栈方针区讨论之小修订、方针指引相应修订或事实修订;请仔细核查。如有需要,请提案互助客栈方针区细议。
- 《翻译指引》、《管理人员权限申请指引》、《封禁方针》、《基金会行动方针》、《介面管理员方针》、《列明来源指引》、《隐退指引》、《签名指引》、《文明方针》、《关注度(几何图形)指引》、《档案使用方针》、《页面分类指引》、《草稿名字空间指引》、《傀儡方针》、《IP封禁例外方针》、《权限申请方针》、《存废复核方针》、《五大支柱》、《删除方针》、《繁简处理指引》、《快速删除方针》、《用户页指引》、《格式手册(链接)》、《管理员方针》、《禁止伤害新手指引》、《格式手册(版面布局)》、《可靠来源指引》、《档案使用方针》及《存废复核方针》。
本期简报由《维基百科政策简报》编撰小组借由 MediaWiki message delivery(留言) 发送于 2018年10月16日 (二) 04:06 (UTC)
I don't know if you might wish to have a bit of a tidying-up on Lady Hale's (Baroness Hale of Richmond) Chinese article. The English version was in a bit of a mess, and then the messy version got translated into other languages... (and whatever you do, please do NOT restore her Hong Kong Government-supplied Chinese name onto her main English article, alright?! She is not a Hong Kong civil servant or (really) a Hong Kong judge (strictly-speaking) or even a Hong Kong Chinese, you know!) -- 194.207.146.167(留言) 2018年11月10日 (六) 06:28 (UTC)
- I think you have got something wrong. I have never edited her main English article, not to mention "restoring" her Chinese name there. The Chinese article, as I see it in its present form, is the work by someone who has plagiarized a biography of Lady Hale attached to a press release issued by the HKSAR Government. I recommend you to find the right person who is not me. --Clithering(MMXVIII) 2018年11月10日 (六) 09:40 (UTC)
- I have NEVER actually said you did... and quite frankly I do NOT have the time to check (too much crap which all befall me and me ALONE to clean-up), even though I am not an actual QC! (Isn't in Hong Kong, it went sort of 'Irish' and they are called 'SCs'?!) Anyway, sorry about that... and what do you think (about the first (and MAIN) bit of what I said)?! ... Does the Chinese bit (version) need cleaning up? I know for a fact that according to Debrett's', judges (Justices) of the UKSC do not restate the 'post-nominals' QC or PC ... against usual British etiquette... a bit similar to stating someone as 'Mr-Mr' (i.e., twice)! (PS: I have a point here ... and I am not the only one or the first person who brought this up either, by any means [1] ... why on earth would (or should) the President of the UK Supreme Court have a Chinese name and listed on her main page on the English site, just because she 'moonlights' (works part-time) in Hong Kong, possibly as little as less than a day a year, and possibly also unpaid ... I mean, does she look like a Chinese to you?!) -- 194.207.146.167(留言) 2018年11月10日 (六) 12:35 (UTC)
- I agree with you. Do you want me to be your listener or anything else? I don't think I have a role here and I have nothing to add or respond to the foregoing. --Clithering(MMXVIII) 2018年11月10日 (六) 16:07 (UTC)
- Regarding the Chinese article, I admit I am the creator but I have nothing to do with the subsequent edits leading the article to what it is looking like now. I agree that the Chinese article needs to be cleaned up, but as a volunteer, I have no plan to bear the responsibility at the moment. --Clithering(MMXVIII) 2018年11月10日 (六) 16:12 (UTC)
- I have NEVER actually said you did... and quite frankly I do NOT have the time to check (too much crap which all befall me and me ALONE to clean-up), even though I am not an actual QC! (Isn't in Hong Kong, it went sort of 'Irish' and they are called 'SCs'?!) Anyway, sorry about that... and what do you think (about the first (and MAIN) bit of what I said)?! ... Does the Chinese bit (version) need cleaning up? I know for a fact that according to Debrett's', judges (Justices) of the UKSC do not restate the 'post-nominals' QC or PC ... against usual British etiquette... a bit similar to stating someone as 'Mr-Mr' (i.e., twice)! (PS: I have a point here ... and I am not the only one or the first person who brought this up either, by any means [1] ... why on earth would (or should) the President of the UK Supreme Court have a Chinese name and listed on her main page on the English site, just because she 'moonlights' (works part-time) in Hong Kong, possibly as little as less than a day a year, and possibly also unpaid ... I mean, does she look like a Chinese to you?!) -- 194.207.146.167(留言) 2018年11月10日 (六) 12:35 (UTC)
彭冲条目
您好。因为我留意到您有份整理或创建的条目有水准,所以诚意邀请阁下帮忙为前中国香港体育协会暨奥林匹克委员会义务秘书长彭冲的条目加添更多资料,令它更为完整。如果您知道他的童年、出身与家庭背景、曾就读的小学等其他资料的话,欢迎补上。谢谢!--Elmond ☯ 2018年11月20日 (二) 08:45 (UTC)
您好,请问我修改的哪些部分资料不确,以至于您将该笔修改全部回退?--大南国史馆从九品笔帖式(留言) 2018年11月29日 (四) 05:37 (UTC)
- 谢谢你的留言,我主要有两点问题。第一,请补上所有修订(尤其是中共建政前的部份)的出处。第二,为何英国驻中华民国大使被改成终于“1948年”?--Clithering(MMXVIII) 2018年11月29日 (四) 06:03 (UTC)
- 终于1948年是baomi改的,不是我改的,他应该看到列表最后一位临时代办是1948年而想当然了,我已经改回去了。1949年前的出处我会尽快补上的。--大南国史馆从九品笔帖式(留言) 2018年11月29日 (四) 07:09 (UTC)
- 谢谢你的留言,我主要有两点问题。第一,请补上所有修订(尤其是中共建政前的部份)的出处。第二,为何英国驻中华民国大使被改成终于“1948年”?--Clithering(MMXVIII) 2018年11月29日 (四) 06:03 (UTC)
Kt页面存废讨论通知
您好,您先前创建或编辑的页面“Kt”已被提出存废讨论,正在讨论该页面的存废。
维基百科非常欢迎您的编辑,但请先看看编辑帮助和维基百科不是什么,以免犯了常见的错误。
请不要自行移除页面存废模板,讨论是因为有编者认为页面不适合维基百科。请参与页面存废讨论,您亦可以与提删的维基人进行沟通。在讨论期间欢迎继续完善原先的页面,多谢合作!
帮助:互助客栈、删除指导、存废复核请求、IRC聊天频道-- angys →讨留奖 2018年12月5日 (三) 16:06 (UTC)
祖籍问题
我想说的是我只根据普遍维基人物条目的做法来加上 中国的资料。您提及了“我不认为把某人的祖籍形容是“中共治下的某处地方”是合适做法,也很少见人把祖籍连上政权”。我不知道您是否有第二层意思。而我事实上没有像您这样想。希望您留意一下。我最多不会再把这项资料放在条目中。但不等于我认同不加上 中国至籍贯处是其他维基人默许的做法。--Elmond ☯ 2019年1月7日 (一) 01:02 (UTC)
恭喜您完成第十六次动员令!
诚邀阁下参与2019年香港维基人新春聚筹备讨论
猪年快乐!
猪年快乐! | |
感谢阁下持续创作精采的英国官员条目!敬祝阁下猪年工作顺利、阖家平安、多多发财! Wikimycota~receptor 🍄 2019年2月7日 (四) 22:57 (UTC) |
亚历克·道格拉斯-休姆
于亚历克·道格拉斯-休姆一文,你屡次将infobox中的名字从过世前的终身贵族称号改成旧称(爵士),欲知原因为何? NYKTNE(留言) 2019年2月10日 (日) 16:42 (UTC)
- 谢谢您的留言。有关的问题,可参考我在2011年至2012年间在Talk:彭定康#彭定康的头衔参与的讨论。
- 再参考本条目英文版2008年前的修订,也可见当时的infobox是采用在任首相时的头衔,我没有找到后来英文版方针对修订所有infobox的讨论记录,我也不觉中文版这边有相关的讨论记录。我重看过我在2011年和2012年的理据,虽然事隔多年,但我认为是仍然适用的。当然,我一向也认为没有必要凡事照跟英文那边。不知你有何看法?--Clithering(MMXIX) 2019年2月11日 (一) 16:06 (UTC)
您好,您先前上传的文件“File:ChamberlainMunichAgreement.jpg”已被提出存废讨论,正在讨论文件的存废。
维基百科非常欢迎您上传文件,但请先看看合理使用准则和图像使用守则。
大多问题图片可以通过添加图像版权标志等重要资讯解决。请参与档案存废讨论,您亦可以与提删的维基人进行沟通,多谢合作!
帮助:互助客栈、著作权、IRC聊天频道。--Wcam(留言) 2019年2月18日 (一) 23:54 (UTC)
邀请出席2019年香港春聚
邀请您参加中文-乌尔都语社群协作计画
致Clithering阁下:
感谢您对中文维基百科的贡献。中文-乌尔都语社群协作计画定于2019年3月1日至4月15日期间举行,目的为提升中文及乌尔都语维基百科与对方社群相关历史、文化等内容条目之品质及数量,现诚邀阁下参与,共襄盛举。
详细事项请参见协作计画主页,本计画采用Fountain系统记录成果,用户可于计画专属Fountain页面上提交作品(用户可在3月1日0时(UTC)起报名)。
本协作计画涵盖与巴基斯坦/印度(在中文维基百科上建立)或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台湾/新加坡(在乌尔都语维基百科上建立)有关的新建条目,并需遵守计画相关规则。
希望各位收到本邀请函的维基人能将{{subst:CUCC invite 2019}}转贴到其他尚未收到本协作计画的维基人讨论页上,如果您由于各种原因不能响应本协作计画或积极建立新条目,也请帮忙散发本邀请函,因为能否将协作计画传播出去即是计画成败之关键,大家一起合力才能提升中文维基百科的服务、条目品质及数量!非常感谢您的参与! 此讯息是由大量讯息发送功能发送给您,您可以至这份名单中表达您对此讯息的偏好。
英国驻华军队司令
读纳撒尼尔·瓦尔特·巴纳德斯顿这个条目时,有一句令我起疑:“1914年至1918年,任英国驻华军队司令,负责攻占德属青岛。”。
有两个问题想问:
- 当时英国是否有“驻华军队司令”这个官职去管辖英国驻华所有军队 ? 如否,那是甚么官职去管辖 ?
- 1914年至1918年固然是错的,1914年至1915年才是正确的,那么想问1914年至1915年此人是否管辖英国驻华所有军队 ? 如否,那是谁人 ?
谢谢。-- 约翰同志 - 条目裱糊匠(留言) 2019年4月2日 (二) 09:55 (UTC)
- 二战爆发前,英国在华的主要军事力量,包括皇家海军的驻华舰队(China Fleet),以及英国陆军的驻华英军。有一段时间,驻华英军分别由驻华北英军司令和驻华南英军司令分别指挥,前者主要指挥上海、天津、威海卫和汉口等地的英军;后者坐镇香港,主要指挥香港和华南各地租界的驻军。驻华北英军司令一职被裁减后,驻华南英军司令成为驻华英军司令,后来再易名驻港英军司令。英文维基有一份较完整的历任司令名单(Commander British Forces in Hong Kong)。
- Barnardiston出任驻华北英军司令的任命,可见于《伦报宪报》。至于,根据《Who Was Who》已故名人录,他于1914年至1915年“Commanded HBM's Forces in North China”。以上的简单资料整理,仅供参考。谢谢。--Clithering(MMXIX) 2019年4月3日 (三) 05:49 (UTC)
- 另外,关于人物译名,暂见以下各种:
- 简单网上搜查并不见“巴纳德斯顿”此一译名。考虑到“巴拿齐斯顿”是当年译名,而且较贴近英文发音,应斟酌采用。由于人物并不常用全称,条目名称应改为“纳撒尼尔·巴拿齐斯顿”或“N·W·巴拿齐斯顿”。--Clithering(MMXIX) 2019年4月3日 (三) 10:32 (UTC)
- 首先感谢阁下的回应。基于该条目的创立者为Aizag,关于阁下以上两方面回应,我通知一下他来参与讨论,始终兹事体大。-- 约翰同志 - 条目裱糊匠(留言) 2019年4月3日 (三) 10:38 (UTC)
- 一个小问题,Barnardiston此人译名是否好像文翠珊般两岸四地译名不同 ? -- 约翰同志 - 条目裱糊匠(留言) 2019年4月3日 (三) 10:52 (UTC)
- (:)回应,我在上面找到的译名都是来自内地出版物,只是年代不同,所以我不认为是地区字词差异的问题。我倒是暂找不到“巴纳德斯顿”的出处,这有待Aizag君解答,谢谢。--Clithering(MMXIX) 2019年4月3日 (三) 11:16 (UTC)
- (:)回应:“巴纳德斯顿”老实说我已经忘了当年以何种为依据译成这个名字,现在google看了下只有两个有关搜寻结果,另一个台湾出版物翻译则是巴纳迪斯顿(传记文学,王玉麒),条目若移至“纳撒尼尔·巴拿齐斯顿”我没意见,此人在文献中极为少见,并无多少争议。至于“驻华北英军司令”……虽然经Clithering氏查阅巴拿齐斯顿官职为此,但我并未见过以“驻华北英军”之名代指英军参与青岛战役之单位,故我使用“特遣队”一词(又或有其他文献可以提供作为依据?),谢谢。--Aizag(留言) 2019年4月3日 (三) 12:05 (UTC)
- (:)回应,我在上面找到的译名都是来自内地出版物,只是年代不同,所以我不认为是地区字词差异的问题。我倒是暂找不到“巴纳德斯顿”的出处,这有待Aizag君解答,谢谢。--Clithering(MMXIX) 2019年4月3日 (三) 11:16 (UTC)
- @Clithering、Aizag:译名方面,Nathaniel Walter这部份,想问Clithering的是,是否存在地区字词差异问题 ? 但无论如何,Barnardiston整个部份明显要noteTA,如果Barnardiston在香港没有专有译名的话,zh-cn和zh-hk使用Clithering提议的“巴拿齐斯顿”;zh-tw使用Aizag提供的“巴纳迪斯顿”,不知两位意下如何 ? 至此Aizag所提出的情形,建议在该条目改成:“1914年晋升少将;1914年至1915年任驻华北英军司令,期间指挥由第36锡克教徒团支队与南威尔斯边民团组成的特遣部队,负责攻占德属青岛。”这样,不知Aizag意下如何 ? -- 约翰同志 - 条目裱糊匠(留言) 2019年4月3日 (三) 13:11 (UTC)
- Okay。--Aizag(留言) 2019年4月3日 (三) 13:14 (UTC)
- @Comrade John、Aizag:下面是我的综合回应:
- Nathaniel Walter:除非有汉化译名,我认为采用标准汉语翻译军人名称,合情合理。(补充:在香港,港式译音多用于影视和体育界人物,例如香港译妮歌·潔曼而非妮可·基德曼等。)
- Barnardiston:我在上面讨论列举的各种译名,取自不同年代的个别出版物,并不是地区用词差异所导致的。由于此人知名度不高,参数低,实在没有一个译名对两岸三地任个一个地区具独特的代表性,因此我认为不存在转换地区用词的需要。在目前的个案,为避免造成不必要的差异,我建议只要统一使用一个有出处且贴近英文发音的译名便好了,“巴纳迪斯顿”和“巴拿齐斯顿”哪个较好,我交由条目主编决定。(补充:由于人物曾在华生活或与中国有关,我认为采用一个有文献印证的译名为佳。其他与中华无关的人物,我一向的看法是可直接援引标准汉语人名翻译词典等工具书。)
- 特遣部队:驻华北英军司令是一个职位名称,驻华英军是一个统称,由驻华北英军司令率领一支特遣队进军青岛,我认为文法和逻辑上是通顺的。
- 多谢垂注。--Clithering(MMXIX) 2019年4月4日 (四) 18:29 (UTC)
- @Comrade John、Aizag:下面是我的综合回应:
现在这个名我觉得可以
原本那一个名有逗号,有些怪;我就是故意移动让人关注条目标题问题的。另外,根据格式手册,外文不可有粗体。Σανμοσα y=0 regardless the value of x 2019年4月9日 (二) 12:05 (UTC)
- 关于粗体,但维基百科:格式手册/传记不是这样说噃。--Clithering(MMXIX) 2019年4月9日 (二) 12:47 (UTC)
- 我看过维基百科:格式手册,我明白格式手册属于指引,是编者应该尝试遵循的标准,但不是方针。即使如此,根据格式手册,也只是列出“一般情况的概要”,并没有说是需要遵从的格式。以“概要”列举的“史提芬·威廉·霍金”为例,示列中没有因应社群透过公决的共识在姓名后加入勋衔缩写,英文姓名的显示更采用“{{lang|en}}”而非更普遍的“{{lang-en}}”,可见即使是地位更高和编者应该尝试遵循的格式手册,也只是列出“一般情况的概要”作为参考。更重要的是,格式手册同时特别要求编者参见维基百科:格式手册/传记,因此在引用格式手册时有必要同时引用有补充作用的格式手册/传记,否则格式手册/传记就不具应有的存在意义。就此,格式手册/传记已明确指出,“外文名是否应使用粗体格式目前没有共识”,两种样式都有使用,这是应当尊重的指示,也是中文维基百科目前实际的现状,并不是我一人的操纵。
- 我过去已多番重申,我对于外文是否加粗没有特定立场,如有的话,我尊重社群的共识。透过片面解读条文回退一些社群未有共识的编辑,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取,也不是成熟和治本之法。我建议你可以就特定题目向社群发起讨论。谢谢。--Clithering(MMXIX) 2019年4月12日 (五) 16:05 (UTC)
- 我反对这个说法。一般而言,方针和指引皆是社群须遵守的条文,不因其名为“方针”和“指引”而有任何分别(它们的惟一分别在于方针和指引有冲突时以方针为准)。Wikipedia:格式手册/传记并非方针指引,虽在Wikipedia:格式手册有参考作用,但并不代表可以把Wikipedia:格式手册/传记视同方针指引,也毫不影响Wikipedia:格式手册的地位。另外,Wikipedia:格式手册既为指引,则“一般情况的概要”之字眼已明示属于习惯法明文化。最后,我至少看到社群近期都是不为外文加粗体的(你可以看看DYK)。Σανμοσα y=0 regardless the value of x 2019年4月12日 (五) 23:46 (UTC)
- 格式手册作为指引当然有不可动摇的地位,但问题是格式手册本身都没有强制规定外文不可加粗,只有“一般情况概要”,并指示要同时参考格式手册/传记。今期社群流行外文不加粗,只能代表今期社群在参考格式手册和格式手册/传记后有一个倾向,也正正反映一向格式手册对于外文不加粗的“一般情况的概要”并非硬性或强制规定。事实上,你也可以看看最近逝世页面,有大量条目都存在外文加粗。--Clithering(MMXIX) 2019年4月13日 (六) 05:01 (UTC)
- 补充:史蒂芬·霍金条目内的外文模板老早被改为{{lang-en}}了。Σανμοσα y=0 regardless the value of x 2019年4月12日 (五) 23:50 (UTC)
- 按你的道理,明明格式手册的“一般情况的概要”是使用“{{lang|en}}”,哪为何条目实践上成了“{{lang-en}}”,这对你而言是否违反指引?--Clithering(MMXIX) 2019年4月13日 (六) 05:01 (UTC)
- 我反对这个说法。一般而言,方针和指引皆是社群须遵守的条文,不因其名为“方针”和“指引”而有任何分别(它们的惟一分别在于方针和指引有冲突时以方针为准)。Wikipedia:格式手册/传记并非方针指引,虽在Wikipedia:格式手册有参考作用,但并不代表可以把Wikipedia:格式手册/传记视同方针指引,也毫不影响Wikipedia:格式手册的地位。另外,Wikipedia:格式手册既为指引,则“一般情况的概要”之字眼已明示属于习惯法明文化。最后,我至少看到社群近期都是不为外文加粗体的(你可以看看DYK)。Σανμοσα y=0 regardless the value of x 2019年4月12日 (五) 23:46 (UTC)
- 我过去已多番重申,我对于外文是否加粗没有特定立场,如有的话,我尊重社群的共识。透过片面解读条文回退一些社群未有共识的编辑,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取,也不是成熟和治本之法。我建议你可以就特定题目向社群发起讨论。谢谢。--Clithering(MMXIX) 2019年4月12日 (五) 16:05 (UTC)
- Wikipedia:互助客栈/方针/存档/2019年5月#外文粗体,特此知会。Σανμοσα y=0 regardless the value of x 2019年4月13日 (六) 00:27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