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偕

加拿大長老教會旅台傳教士、醫師(1844-1901)

乔治·莱斯里·马偕(英语:George Leslie Mackay,1844年3月21日—1901年6月2日),汉名偕叡理[1],生于加拿大安大略省加拿大长老会差会牧师,虽然不是医师但学过解剖学生理学课程[2]。于19世纪末期至台湾传教与行医,与马雅各齐名。在台湾,一般人皆称为“马偕博士”或“马偕牧师”。马偕的一生被以“宁愿烧尽,不愿锈坏”(Rather burn out, than rust out)赞赏,[3]林昌华认为他的座右铭为"All for Christ."。[4]

George Leslie Mackay
偕叡理
出生1844年3月21日
 英属北美加拿大联合省安大略省佐拉英语Zorra
逝世1901年6月2日(1901岁—06—02)(57岁)
日治台湾台北县芝兰三堡
国籍 加拿大
职业传教士教师偕医馆(今马偕纪念医院)与牛津学堂(今台湾神学院真理大学前身)创办人
信仰基督新教改革宗
配偶张聪明
儿女偕妈连偕以利偕叡廉
学历
经历
台湾语言写法及拼音
汉字乔治·莱斯里·马偕
威妥玛拼音Ma3-Chieh1
台语白话字Má-kai
日语假名まかい

早年

马偕的家族原是苏格兰高地(Scottish Highlands)萨瑟兰(Sutherland)的佃农,因英国工业革命引发的圈地运动,产生苏格兰高地清洗,马偕的家族人士陆续逃到加拿大,马偕的父母于1830年移居。

1844年3月21日,马偕(Rev. George Leslie MacKay. D.D.)生于加拿大安大略省牛津郡(Oxford)佐拉村(Zorra),他有三个哥哥两个姊姊,家中排行老幺。马偕的父亲乔治(George MacKay,1799-1884)曾是佐拉村“老木造教堂”(Old log Church)长老教会的长老,母亲是Helen(1801-1885)。“老木造教堂”是由苏格兰高地Sutherland, Ross, Inverness等郡(Shire)的移民于1832年建造的,首任牧师是来自苏格兰的马坚志(Rev. Donald Mckenzie, 1798-1884)。当地的神学是“严格又古老的加尔文主义”(Stern old Calvinism):敬畏上帝,教导子女读圣经、信奉主,听从自己良心的声音,遵守安息日且喜爱之,也敬爱传道者。

马偕出生于1844年,适逢加拿大长老教会大分裂之年,马坚志成为佐拉的教育长(Superintendent of Education),他鼓励村民去考教师执照,在乡村任教,其薪津由政府支出。马坚志总共引导38名青年走上传教之路,其中包括赴台湾的马偕。

1850年,马偕7岁时进入胡士托小学,1855年(11岁)小学毕业,进入多伦多师范学校,1858年(14岁)师范学校毕业。1859年(15岁)起,担任Maplewood小学及Maitland小学教员达五、六年。1866年9月,马偕21岁进入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诺士神学院英语Knox College, Toronto深造。1867年9月,转入美国普林斯顿神学院(Princeton Theological Seminary),1870年4月26日普林斯顿神学院毕业,返回加拿大。

1870年8月,马偕受派于多伦多New Market教会牧会,9月19日向加拿大长老会海外宣道会提出申请,自愿为海外宣教师,当时虽然加拿大长老会已经成立海外宣道会数年,但一切工作都仍停滞于筹备阶段,未曾处理过像马偕这样的申请;有许多人认为马偕是一位急躁的青年,对他的态度冷淡,没有即刻批准。马偕在等待中,11月前往英国爱丁堡大学神学院深造,受教于大布道家达福(达夫) 博士等人门下。

1871年4月,马偕接到了加拿大长老教会海外宣道会主席(Rev. Professor William MacLaren, D.D.)的信,谓其申请已获批准,将他的申请呈报总会,6月中旬,加拿大长老教会总会于魁北克召开,议决派遣他至中国宣教,于是他束装返回加拿大。1871年9月19日,加拿大长老教会总会委托多伦多中会于多伦多教会封立马偕为牧师。马偕对中国相当陌生,他搜罗购买书店陈列的中国相关书籍,而相当受到注目的自然学者华勒士马来群岛的回忆录和相关丛书也是他极有兴趣的主题 -“大陆边缘的岛屿动植物,是否因地理的阻隔而发展出不同的物种?”这个问题一直在他的心中。

马偕来台初期(1871年12月30日-1880年12月31日)

前往台湾淡水

1871年10月19日,他从胡士托搭火车前往美国旧金山,11月1日,由旧金山搭乘“S‧S美利坚号”横越太平洋,经日本前往香港。在船上认识好几位于中国服事的宣教师,其中一位美国长老教会派驻上海美华书店的宣教师大卫送马偕一个汉字部首表。

1871年12月5日,到达香港。隔日,马偕在两位英国长老教会的代表陪同下,搭乘汽船溯河进入广东英国长老教会地点,会议成员建议马偕前往汕头,但汕头当时已经有平信徒史密斯先生(Mr. Smith)负责布道。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马偕决定到淡水宣教。

1871年12月30日,马偕抵达台湾打狗(高雄),当时打狗旗后医馆由万巴德医生(Dr. Patrick Manson)的弟弟万大卫医生(Dr. David Manson)接管。当时台南二老口街(现今启聪学校博爱堂附近)的医馆由德马太医生(Dr. Matthew Dickson)负责,马雅各医生已于1871年11月离开台湾返回英国。马偕日记述:“…门逊医生(Dr. Manson)接我上岸,他待人慷慨又亲切”,指的就是万大卫医生。

1872年1月1日,马偕由打狗(高雄)至阿里港(屏东县里港乡)拜会李庥牧师(Rev. Hugh Ritchie,1840-1879),担任宾客住了2个月,3月7日李庥牧师陪同马偕由打狗搭乘“海龙号”轮船,前往台湾北部,途经台南府时,德马太医生(Dr. Matthew Dickson)加入他们的行列。

1872年3月9日下午3时,马偕一行3人在沪尾(淡水)登岸。

3月11日,李庥牧师及德马太医生欲由陆路步行南下,到南部教区最北的布道站—台中大社视察,(当时台湾以大甲溪为界,分南北教区),马偕欣然陪同前往。4月2日在大社礼拜堂前,马偕与李庥牧师及德马太医生辞别,他们继续南下,马偕以一个多月的时间旅行踏查北部教区,4月6日下午4点回到沪尾(淡水)。

4月10日(4天之后),马偕租了一间房子开始布道,建立北部第一间教会

4月14日礼拜天,马偕把过去在李庥牧师处学来的闽南话整理运用,第一次讲道,为了要达成宣教的任务,马偕知道非有流利的本地语言不可,于是他从仆人及牧牛孩童那里学到通俗的闽南语,终于能够流利操用。4月19日,马偕的第一个门徒严清华出现了,他原是一个知识青年,他向马偕提出了一些问题,马偕送他一本《圣诗》,此后,严清华(阿华)经常来听福音,而且还带朋友一起来。4月25日一大早,“阿华”面带笑容,神采奕奕到马偕家,以学生身分晋见马偕,并为马偕代劳打扫房子。因此,北部基督教会把4月25日这一天当作是马偕在台湾北部正式实施教育,特别是神学教育的头一天。

1873年1月9日,马偕亲自主持5名信徒的洗礼—严清华(22岁)、吴宽裕(31岁)、王长水(24岁)、林孽(26岁)、林杯(42岁),1月16日举行圣餐,皆为北部教会第一次的记录。第一个信徒严清华日后成为第一个传道师,也是北部教会第一个本地籍牧师。

淡水教会开设之后,1873年3月2日,五股坑教会落成,为北台湾第一间礼拜堂。马偕紧接著在新港社(平埔族,今后龙新港)、和尚洲(今芦洲)等地传福音设立教会。[5]

1875年1月29日,加拿大长老会派第一批生力军华雅各医生(Rev. J.B. Fraser, M.D.)夫妇抵达台湾,他是内科医生,由于他们的到来,加拿大长老会拨款盖了两栋舒适、宽敞的宣教师宿舍给他们住。可惜,华雅各夫人于1877年10月4日病逝,不久,华雅各医生带著两个女儿回国。

 
马偕故居,为马偕于1879年所建,也是其开拓宣教、医疗与教育的基地。

1878年夏天,加拿大长老会又派了闰虔益牧师(Rev. Kenneth F. Junor)夫妇前来支援马偕。当马偕第一次返回加拿大休假(1880年)时,台湾的宣教工作就落在闰牧师和“阿华”的身上了。

到了1878年,加拿大长老教会海外宣道委员会(FMC)已经注意到了马偕在台湾有可观的宣教成果,因此写信要求他写一篇报告,说明究竟是用什么好方法。马偕整理出来如下4点:(1)旅行和配药:虽然医院对改变当地人有关医疗或保健上的偏见做了许多贡献,但我们认为更多的成果是当我们在乡下一村又一村的旅行当中,挨家挨户做的医疗工作所达成的成绩。(2)旅行和传道:马偕通常访问一个地方许多次,提供一些药品之后,才开始向当地人传福音,经常是一街到一街、一户到一户、而且是一人到一人地解释拯救好消息。(3)旅行和训练年轻人:不论马偕走到哪里,总有一些年轻人跟随著,在旅途中跋涉或在海边倘佯或在教室里静坐的时候,马偕总利用机会教学生以日常的功课。(4)旅行并在已经建立起来的教堂派已受过训的帮手去负责,任何地方如果需要进一步的教导,会派一个本地人帮手去接续那个已经有开端的工作[6]。根据马偕这份报告所提出的4个方法,有一个共同的关键字,那就是“旅行”。前7年里,马偕住在淡水的时间只有175天。

结婚

1878年5月27日,为了使妇女也能受到照顾,马偕决定娶一台湾女子为妻,马偕与其相爱的五股坑(今新北市五股区)台湾噶玛兰人女子张聪明(原名:张葱仔)结为连理。1879年5月24日,女儿偕妈连(Mary Ellen Mackay)出生于大龙峒[7]

第一次返回加拿大(1880年1月1日-1881年12月底)

前往加拿大

1880年1月1日,马偕与夫人、长女返回加拿大述职。马偕一家人从经过厦门泉州汕头香港新加坡槟城加尔各答孟买,在各地讲道、参观教堂、寺庙博物馆等,并拜访各地教会及医师友人;4月7日抵达亚丁;8日进入红海航行,4月13日到过苏伊士运河,4月14日到达开罗,参观金字塔人面狮身像等;4月21日到5月3日间在约旦耶路撒冷,参观圣墓礼拜堂哭墙死海伯大尼、骑驴去伯利恒;9日从亚历山大港进入地中海,15日至18日间在义大利那不勒斯,参观庞贝城遗迹、维苏威火山;18日搭火车去罗马,参观竞技场圣彼得大教堂万神殿;20日参观梵谛冈宫;23日搭火车穿过阿尔卑斯山;24日到达巴黎;26日搭火车去加莱多佛,横越多佛海峡;27日搭火车去伦敦,待到31日,除了马偕的演讲、聆听布道、拜访友人等行程之外,也参观了圣保罗大教堂西敏寺大修道院;6月4日到达爱丁堡,马偕在此作了许多次演讲,参观爱丁堡城堡,还看高地军团和军事法庭的审判;6月12日继续航行,因在高纬度航行,6月20日还在海上看见巨大的冰山。

1880年6月24日早上,马偕一家人终于抵达加拿大魁北克,25日平安到达安大略省。

二女儿出生

1880年9月4日,次女偕以利(Bella Catherine Mackay)出生于加拿大。

获得荣誉神学博士学位

加拿大述职这一年多时间,马偕在加拿大及美国各地讲道、演讲、参加聚会,并得到许多募款。马偕夫人也一同前往各地教会报告,并对妇女们演讲,由于她是第一位来访的台湾女性,引起许多的好奇与关心。1880年,马偕获得加拿大皇后学院(今皇后大学)赠与荣誉神学博士学位(Honorary Doctor of Divinity)。

演讲与募款

当时,马偕牛津郡的乡亲发起在淡水建立神学院的募捐运动,在1881年他们返台前,亲友们在胡士托最大的教堂“中央卫理教会”举行了一场欢送会,马偕夫人于会中被邀请上台致词,并发表她在加拿大的种种经验与感想。最后由报社代表,将六千多美元的募捐成果赠送给马偕。1881年10月21日,马偕离别加拿大返台,12月29日安抵淡水,展开他在台湾第二阶段的宣教工作。

马偕来台中期(1881年12月底-1893年8月18日)

独子偕叡廉诞生

1882年1月22日,独子偕叡廉(Dr.George William Mackay)出生于淡水。

牛津学堂

 
牛津学堂旧址,现座落于真理大学淡水校区。

1882年7月26日,“Oxford College”(牛津学堂)落成,它的正式汉文名称是“理学堂大书院”。9月15日(礼拜五)首次开学,除了马偕外,还有陈荣煇、严清华两人向学生们讲课,学生共18名。其中,郭希信、陈清和两人后来成了牧师。

不久(1882年11月9日),闰牧师因健康关系而携眷回国。1883年3月,加拿大长老会又派了黎约翰牧师(Rev. John Jamieson)夫妇前来补缺。黎约翰牧师夫妇和马偕共同经历了清法战争法国军舰封锁且炮击台湾的那段烽火岁月(1884年8月-1885年6月)。黎约翰牧师在台期间曾经与马偕发生摩擦,而闹得满城风雨,但是终归于好。黎牧师于1891年4月23日病逝于淡水,其夫人不久后也返国定居。黎牧师去世后次年,1892年10月22日,加拿大长老会派出第4对生力军吴威廉牧师(Rev. William Gauld)夫妇抵达淡水来协助马偕。

宜兰、花莲宣教

1883年,马偕前往宜兰花莲原住民的居住地传教,1887年成立苏澳教会。

中法战争

 
新店长老教会耶稣圣教石碑复制品

1883年到1885年间发生中法战争(又称“清法战争”),1884年8月,法国远东舰队击败清朝福建水师,取得台湾海峡制海权,10月初,法舰转而进攻台湾;刘铭传放弃基隆、退守台北,10月8日法军在沪尾(淡水)抢滩登陆时被清军及台湾乡勇击退,转而从10月23日起封锁台湾各港口,直到1885年4月15日解除封锁。战争期间,教会遭到暴徒破坏,7座教会被毁,数十名教徒遇难殉道,马偕于1885年5月29日入法军占领区巡视,途中晋见刘铭传。

1885年9月28日刘铭传以墨西哥银佛银)一万两赔偿,重建7座赔偿教堂。教堂由马偕设计,墙体多用土埆及砖,屋顶用西式桁架,铺台湾瓦。屋脊两端皆突出小塔。其中有的在正面中央置高耸的五级尖塔,每级装饰图案不同,皆有其象征意义,例如到东方宣教、东西两半球、焚而不毁以及燃烧的蜡烛等。7座赔偿教堂包括鸡笼(今基隆)、和尚洲(今台北芦洲,1883年建)、八里坌(今台北八里,1884年建)、锡口(今台北松山)、艋舺(今台北万华,1889年建)、大龙峒(今台北大稻埕原枋隙教会,1885年建)与新店(1884年建)。

第二次返回加拿大(1893年8月18日-1895年11月19日)

1893年8月18日,马偕率全家及门徒柯玖(柯维思)第二度返回加拿大述职,欢送他们的是热烈的游行队伍,乐队演奏、鸣枪、燃放鞭炮和烟火。8月20日抵达香港停留数日,9月6日登上英国籍汽船“印度女皇号”出发,展开东越太平洋的航程,途经上海长崎横滨等港。船上的乘客有日本人、法国人、美国人,在船上由船长主持做礼拜,船长并安排马偕一家人参观船只引擎,是一趟愉快的航行。不过,9月26日抵达维多利亚港英语Victoria Harbour (British Columbia)时,马偕一家却受到海关官员刁难,禁止登岸,因官员坚持马偕夫人的华人身分,必须缴付“人头税”,所幸得到加拿大太平洋铁路公司Canadian Pacific Railway Limited)人员的帮助,宣告她是英国人,拥有完全的权利免费上岸。

1893年10月9日回到加拿大的家之后,马偕全家在加拿大展开近两年的生活。马偕仍然忙碌于四处讲道,尤其他在1894年6月13日被推选为总会议长。马偕此行许多时间忙于写作,即于1895年9月完成并付印的著作From Far Formosa[8](《台湾遥寄》,2007年中文版书名改为《福尔摩沙纪事:马偕台湾回忆录》[9]),这是他在台湾18年间的经历见闻和研究。此外,马偕全家也有许多拜访亲友、参加聚会、一起采收作物、一同出游、钓鱼的愉快活动。1895年9月27日,马偕全家离开胡士托返回台湾。

晚年重返台湾(1895年11月19日-1901年6月2日)

1895年11月19日抵达淡水港,当时台湾已成为日本帝国的属地。

由于大清帝国在甲午战争失败后,签署《马关条约》,将台湾与澎湖割给日本,1895年5月29日,日军登陆澳底,台湾各地纷纷起事抗日,在此情势下,各地基督徒再度遭受迫害和损失。马偕见此情景,谒见时任总督乃木希典,告诉台湾教会受害情形。

1899年3月9日,马偕的两位女儿同日出嫁,大女儿偕妈连嫁给陈清义牧师,二女儿偕以利嫁给柯维思(原名柯玖)长老,都成为“台湾媳妇”。

逝世

 
马偕墓,位于淡江中学内。

噶玛兰地区从事最后一次巡视宜兰的教会,回到淡水,在长期呼喊叫人悔改信主后,他的声音已经沙哑,在清国河南省宣教的麦克·克鲁尔(McClure)医师,奉加拿大母会之命抵台为马偕诊病,诊断为喉癌。连牛津学堂开学,他都无法教课,后来喉咙溃烂,吞下去的食物都从喉咙的洞流出来,他自知上帝召唤的时刻到了,就趁家人和轮流看护的学生不注意,突然跑到学堂大声敲钟,把学生召集起来,吃力的上完最后一堂课。

1901年6月2日下午4时,马偕博士经过年馀喉癌纠缠后,在淡水寓所辞世,享年57岁,骨灰葬于今日淡江中学内。 马偕逝世后,他的独子偕叡廉到加拿大念大学,再到美国麻省克拉克大学取得教育学硕士,1911年与萝丝仁利小姐(Jean Ross)结婚,婚后回台湾承接马偕衣钵,继续投入宣教与教育工作,并且于1914年创办了淡江中学,在日治时期成为台湾子弟得以受教育之教会。偕叡廉有二儿三女,二个儿子即偕威理与偕约翰都在淡水长大。目前马偕的后代分别居住在加拿大及台湾。

马偕对台湾的贡献

医疗方面

马偕在自宅展开免费医疗的工作,教导民众公共卫生知识,为人拔除蛀牙,赠送疟疾特效药,治疗脚脓疮(俗称臭脚粘),并由欧美等地输入蔬菜种子如萝卜甘蓝菜蕃茄敏豆花椰菜胡萝卜等,介绍给农民种植。马偕大量传输西洋科学知识到台湾,由立体方式传播福音,从此归信的人与日俱增。

马偕于第一次回加拿大期间,得到加拿大乡亲的资助下,又获得一位同姓的马偕夫人捐赠2500美元的帮助,于是1880年马偕在沪尾(今日新北市淡水区)创建台湾北部第一所西医医院-沪尾偕医馆马偕纪念医院的前身),除了可以医治民众,也有助于传教。马偕纪念医院台北院区座落于中山北路双连站旁。

马偕常常和助手旅行布道,深入原住民族住的村落,随时在路边帮人拔牙,曾在日记上记载他昨天拔了多少牙,今天又拔了多少牙,终其一生,马偕总共为台湾人拔了超过两万一千颗牙。

清法战争时,军进攻北台湾,惊慌的民众仇视一切西方人基督教,于是聚众拆毁教会、挖掉基石,然而法军猛烈轰炸淡水的结果,使偕医馆内外都挤满受伤的士兵,马偕因尽心尽力的照顾他们,还受到清廷的褒奖。

教育方面

1882年7月26日,马偕创建牛津学堂(Oxford College,汉名为“理学堂大书院”,今真理大学)。二年后的1884年又在牛津学堂东侧建立台湾第一所女子学校:淡水女学堂。第一届即招收34名学生,不但学费全免,还补助交通费、提供吃住与衣著。但当时的汉人受到传统礼教的约束,世家门阀不希望家中女子抛头露面;穷苦人家则是重视男孩的教育,不以女孩受教育为要务。结果最捧场的却是马偕曾去传教的宜兰原住民噶玛兰族

探索台湾自然及民俗文化

马偕在台也搜藏与鉴别许多文物,他在1893年第二次返回加拿大时,曾购入600件台湾民俗文物,其中三分之二为汉人所有,三分之一为原住民所有;原住民文物中,又以凯达格兰族占大多数,这些文物现在存放在加拿大多伦多安大略博物馆地下室[10]

其他相关

马偕诗

  • 名:最后的住家
  • 英文原著:马偕
  • 台语译者: 林鸿信
  • 谱:圣诗430首

我全心所疼惜的台湾啊! 我的青春拢总献给你。我全心所疼惜的台湾啊!

我一生的欢喜拢在此。 我在云雾中看见山岭,从云中隙孔观望全地,波澜大海遥远的对岸,我意爱在此眺望无息。

我心未可割离的台湾啊! 我的人生拢总献给你。我心未可割离的台湾啊! 我一生的快乐拢在此。

盼望我人生的续尾站,在大涌拍岸的响声中,在竹林摇动的荫影里,找到一生最后的住家。[a][11]

马偕传记作品

《From Far Formosa》

1895年,马偕利用第二次携眷回加拿大述职期间(1893年8月18日-1895年11月19日),写下他在台湾22年多的宣教回忆录,经其好友麦唐纳(James Alexander MacDonald, 1862/01/22-1923/05/13)编辑成《From Far Formosa》一书,第一版于1895年出版。中文译本有三:(1)1955年林耀南译《台湾遥寄》,(2)1960年周学普译《台湾六记》,(3)2007年林晚生译《福尔摩沙纪事:马偕台湾回忆录》

《福尔摩沙纪事》中的民俗植物,分为森林植物28种,水果和果树25种,纤维植物9种,豆科植物5种,草本植物11种,球茎植物5种,蔬菜25种,其他植物16种及花28种,供计9项156种,搜藏品大多典藏在皇家安大略博物馆中(部分搜藏品有含中国南部的文物)。马偕博士有收藏一些标本,但是都收藏在火柴盒内。相关搜藏品都带回加拿大,没有正式的发表,只有日志尚留在真理大学。[12][需要较佳来源]

《马偕日记》

马偕日记写成12本,是从1871年11月1日写起,一直到1901年2月10日他的病情日益严重为止,但不知何故,缺少1883年一整年。马偕去世后,其日记手稿由他的独子偕叡廉保存,偕叡廉在世期间,曾将马偕的日记手稿择要摘译为白话字,分订三册。陈宏文就读台湾神学院期间,撰写“马偕博士的宣教思想及方法”毕业论文,他把马偕的日记摘译再译为中文,交由台湾教会公报社出版(1972年初版,1996年人光版) [13]。马偕日记手稿12本及其儿子偕叡廉白话字摘译本,现典藏于真理大学“马偕纪念资料馆”。

马偕次女偕以利(Bella MacKay, 1880~1970)的日记,记载自1900年4月父亲患感冒起,一直至死、安葬后的1901年6月5日为止,在时间上恰好可以和马偕日记手稿最后的记录接轨。

2012年,《马偕日记》完整中文版首度出版,共三册,七十多万字(台北:玉山社,2012)。该年是马偕抵台140周年,真理大学于6月更举办‘马偕学术研讨会’。

轶事

马偕在1883年至宜兰开拓教会,噶玛兰人没有姓氏,马偕建议部落的人另取汉人姓氏,当时头目请汉人老师从百家姓随意取了十几个姓氏再加上马偕的中文姓氏“偕”让族人抽签。[14][15]

文化活动

  • 歌剧

2002年,文建会委托台湾作曲家金希文及编剧邱瑗创作以台湾在地故事为背景的歌剧,耗时五年筹画,两厅院于2008年推出以台/英语演唱的三幕歌剧《福尔摩沙信简---黑须马偕》。

  • 纪录片

2003年公视台湾百年人物志

  • 戏剧

2008年公视台湾人民的历史

  • 歌仔戏

2014年国立台湾戏曲学院大涌来拍岸-台湾子婿‧马偕

出版书籍

  • 《马偕日记1871-1901(完整版)全三册》,作者: 偕叡理,原文作者: Rev.George Leslie MacKay,译者: 王荣昌、王镜玲、何画瑰、林昌华、陈志荣、刘亚兰,出版社:玉山社,出版日期:2012/03/03,ISBN 9789862940228
  • 马偕《中西字典》新编与论述(Studies on Maky's Ditctionary of the Formosan Vernacular and Discourse),作者: 偕叡理,原文作者: Rev.George Leslie MacKay,主编:张屏生、萧藤村、吕茗芬,出版社:国立中山大学,出版日期:2015/05,ISBN 9789579014649

关联机构

参考资料

  1. ^ About Dr. Mackay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真理大学校史馆
  2. ^ 刘昭仁. 臺灣仁醫的身影. 臺灣仁醫的身影. 秀威出版. 2006-01-01 [2018-12-12]. ISBN 978986708003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4) (中文(台湾)). 
  3. ^ 加拿大作者. 「台灣的馬偕」(Mackay of Formosa). 《加拿大长老会纪录英语Presbyterian Record》(Canadian Presbyterian Record). 1908年. 
  4. ^ 林昌华. 馬偕:攏是為基督(All for Christ). 《台湾教会公报》3102期. 2011年8月8日 [2017年9月1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1月24日).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11
  5. ^ 新竹中會泰安教會 福音泉源 新港教會重現. 台湾教会公报新闻网. 2017-05-31 [2021-06-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05).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6. ^ :马偕 - 十九世纪台湾一位成功的宣教师(陈俊宏译)《George Leslie MacKay: Missionary Success in Nineteenth-Century Taiwan》
  7. ^ 陈俊宏:重新发现马偕. P.259(前卫出版社)
  8. ^ Mackay, George Leslie; MacDonald, James A. (James Alexander). From far Formosa : the island, its people and missions. Edinburgh : Oliphant Anderson and Ferrier. 1896 [1896] (英语). 
  9. ^ 马偕; 林晚生(翻译). 郑仰恩(校注) , 编. 《福爾摩沙紀事:馬偕台灣回憶錄》 [From Far Formosa]. 前卫. 2007-04-15: 384页 [2007]. ISBN 978-957-801-526-5. 
  10. ^ 陈俊宏:重新发现马偕传-序(刘峰松)
  11. ^ 朱真一. 馬偕的「最後的住家」. 美国加州圣地牙哥台湾同乡会. 2014-01-25 [2023-02-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2-03).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2. ^ 陈建忠. 亨利與高屏的歷史. 2019-10-26. 
  13. ^ 赖永祥:教会史话 - 602马偕留下传道日记
  14. ^ 洪淑芬. 臺灣慈善四百年徒步瘴癘大地長眠珍愛之島:偕姓的由來. : 38. 
  15. ^ 原住民族文献会网站. 期刊管理 - 原住民族文獻會網站. ihc.apc.gov.tw. 2012-06-04 [2017-06-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07).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注释

  1. ^ 前台湾神学院院长林鸿信教授参考各版本改写成台语译本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