顽军
顽军,本意为“顽固横行的军队”。后是专指“国民党顽固而未开化的军队”,这一说法,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期间使用的词汇,指的是抗日战争期间“尚未接受马列主义精神感召”、与中共有冲突,但也未被日军收买的中国国民革命军(简称国军,今中华民国国军的前身)[来源请求]。中国共产党有时将其与伪军并用合称“伪顽”,并将袭击顽军与袭击伪军同视为抗日战果。
指代
中国共产党所指的顽军往往是抗日战争期间阻碍共产党势力发展的中华民国政府领导下的国民革命军,其中一部分是参加对日作战的。以蒋中正嫡系中央军为主,往往称其为“顽军”或者“顽固派”,有“顽固反共”之意,实际上可能仅是难以被中共策反的军队。
毛泽东说:“有很多的顽固分子,他们是顽固专门学校毕业的。他们今天顽固,明天顽固,后天还是顽固。什么叫顽固?固者硬也,顽者,今天、明天、后天都不进步之谓也。这样的人,就叫做顽固分子。要使这样的顽固分子听我们的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1]
举例
抗日战争期间和日军受降期间,中国共产党多次使用顽军说法,有时将其与伪军相并列。打击“顽军”较为著名的中共将领有彭雪枫等。
- 晋西事变:1939年11月28日抗日战争期间,国民政府冬季攻势初期所发生的八路军与阎锡山的国共摩擦事件。这起事件破坏了国军第二战区在晋南三角地带对日军的攻势计划[3]。中共指控阎锡山“背信弃义、发动内战与日军联合夹击共军”。国民政府与阎锡山则认为中共违抗命令、策动叛变、兼并国军[4][5][6]。
- 黄桥战役1940年10月4日,新四军陈毅、粟裕遵照中国共产党中央毛泽东的指示,以不到1000人的代价取得黄桥战役的胜利。国军在此战中共损失1万1千馀人,3800人被俘虏。此后,新四军与南下支援的八路军第5纵队会师,占领了海安、东台等四个县,并缴获大量装备[7][8]。11月17日,在江苏海安成立华中新四军八路军总指挥部(23日迁盐城),叶挺任总指挥,陈毅任副总指挥并代理总指挥,中共中央中原局书记胡服(刘少奇)任政治委员,统一指挥陇海路以南、长江以北的新四军和八路军部队。留在苏南的新四军第2支队领导机关,组建了新的江南指挥部[9][10][11]。
- 上党战役:1945年8月,山西省主席阎锡山部队史泽波部在上党地区收编投降日军,中共视其为心腹大患,故共产党8月26日发出电报称“收复上党全区,采取一切有效手段彻底消灭伪顽,逼敌投降共产党”。[12]
- 平汉战役:1945年10月,胡宗南部队国军34集团军沿平汉线北上接受日军投降,中共军队决定将其全歼,中共中央电报“必须阻止胡宗南,孙连仲北进”“对顽阻击侧击扭击”“寻求机动歼灭顽伪每路一师或数师”。[13]
- 山东解放区:中共记载,“1945年上半年,山东八路军在继续展开对敌作战攻势的同时,对顽固坚持反共立场并勾结敌伪,阴谋发动内战的国民党顽固派进行讨伐作战,将张景月、赵保原、张里元、王豫民等顽军主力打垮,歼灭顽军近4万人,扩大了解放军。到抗日战争结束时,全省除了几个城市、县城和铁路沿线少数地方外,其它地区全部被八路军解放”。[14]
参考
引用
- ^ 《新民主主义的宪政》《毛泽东选集》第二卷
- ^ 林玲玲,中华军史学会会刊,创刊号,抗战胜利五十周年纪念,战时国共间的军事磨擦与商谈,第146页
- ^ 何应钦,日军侵华八年抗战史,黎明文化,1982年9月版,第419页
- ^ 王健民.中国共产党史.第三编(延安时期).汉京文化.第195-196页
- ^ 虞奇,抗日战争简史,下册,黎明文化,1985年7月4日版,第353-376页
- ^ 转引自1944年8月16日.新华社.延安记者电.韩钧(新军二纵队)
- ^ 革命先烈浩气长存 探访新四军黄桥战役纪念馆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云南网
- ^ 栗裕.黄桥战役总结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1940年10月.《栗裕军事文集》
- ^ 陈赋斌.黄桥战役中的三道“数学题”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解放军报
- ^ 一战成名天下知——访黄桥战役决战地. [2009-05-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3-15).
- ^ 邓子恢《新四军的发展壮大与两条路线的斗争》,《星火燎原》第六卷第三九四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六一年十二月出版
- ^ 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5册,第250页
- ^ 军委关于阻止国民党军北进掩护我向东北进军给刘伯承邓小平等的指示,1945年10月6日
- ^ 曹东亚 抗日战争时期山东的国共关系 《山东党史》1995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