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臂猿
灵长动物的一科
长臂猿科(学名:Hylobatidae),哺乳纲灵长目的一科,即小型猿类。传统分类法只包括长臂猿属一属,现今根据其遗传演化之间的时间,可分为四属20种,分别为:长臂猿属(44对)、白眉长臂猿属(38对)、冠长臂猿属(52对)和合趾猿属(50对)[1]。其分布范围东起中国云南、广西、海南省,西至印度阿萨姆邦以及整个东南亚地区[2]。栖地形态从一般热带雨林至常绿阔叶林不等,海拔范围可至2700公尺(中国云南省)。
长臂猿科 化石时期:中新世中期至今,
| |
---|---|
白掌长臂猿 (Hylobates lar) | |
科学分类 | |
界: | 动物界 Animalia |
门: |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
纲: | 哺乳纲 Mammalia |
目: | 灵长目 Primates |
亚目: | 简鼻亚目 Haplorrhini |
下目: | 类人猿下目 Simiiformes |
小目: | 狭鼻小目 Catarrhini |
总科: | 人猿总科 Hominoidea |
科: | 长臂猿科 Hylobatidae Gray, 1870 |
属 | |
习性
长臂猿善鸣。 产于亚洲,无尾,手腕关节灵活,擅于作手臂渡越的动作,动作快速灵巧,有森林特技家的美誉。
古籍中的描述
-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唐·李白《早发白帝城》。白帝城在今重庆市奉节县城东瞿塘峡口,江陵在今湖北江陵县。从白帝城到江陵约一千二百里,其间包括七百里三峡,由诗中可见,唐时两岸山林中长臂猿颇多。
-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卷三四《江水》
参考文献
- ^ Roos, C. & Geissmann, T. 2001. Molecular phylogeny of the major hylobatid divisions. Molecular Phylogenetics and Evolution, 19, 486-494.
- ^ Brandon-Jones, D., Eudey, A. A., Geissmann, T., Groves, C. P., Melnick, D. J., Morales, J. C., Shekelle, M. & Stewart, C. B. 2004. Asian primate classific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imatology, 25, 97-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