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菲利家族
潘菲利家族(义大利语:Pamphili或 Pamphilj)是一个罗马的教宗家族,对于16、17世纪的义大利历史有著一定的影响力[1]。由于缺乏男性继承者,家族于18世纪借由婚姻与多利亚-兰迪家族结合,成为多利亚-潘菲利-兰迪家族。
潘菲利家族 | |
---|---|
国家 | 教宗国 义大利 |
民族渊源 | 义大利人 |
创立 | 9世纪 |
创立者 | 阿曼齐奥(Amanzio) |
头衔 | |
消亡 | 1760年 |
分支 | 多里亚-潘菲利-兰迪家族 |
家族起源
潘菲利家族发源于古比奥,其历史可追溯至中世纪义大利王国。1461年,家族成员雅可波(Jacopo)及弗朗切斯科(Francesco)搬迁至罗马,很快的他们获得了大量的财富与权势,并被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三世封为伯爵。1470年,家族成员安东尼奥·潘菲利(Antonio Pamphili)买了帕斯魁诺广场的部分房子,在安东尼奥与他的儿子安杰洛·班奈迪托(Angelo Benedetto)及其妻子艾米利亚·梅里尼(Emilia Mellini)的扩充下,这几间房子成为现今潘菲利宫的核心部分。由于安杰洛与西斯都四世私交甚笃,他也担任了许多政府职务。安杰洛的儿子潘菲利欧(Pamphilio)娶了奥拉奇亚·马泰(Orazia Mattei),他们的儿子吉罗拉莫·潘菲利被擢升为枢机,增加了潘菲利家族的威信。
英诺森十世
1644年,家族成员乔凡尼·巴提斯塔·潘菲利(Giovanni Battista Pamphili,1574-1655),当选为教宗,尊号英诺森十世,英诺森十世的外曾曾祖父是亚历山大六世的私生子乔凡尼·波吉亚(罗马之子)。[2]
英诺森十世积极赞助艺术文化,当时一些著名的艺术家、学者如阿塔纳斯·珂雪、济安·贝尼尼、弗朗切斯科·博罗米尼及皮得罗·达·科尔托纳都曾为他服务过。他也邀请风格主义建筑师吉罗拉莫·莱纳尔迪为他扩建家族宅邸,即后来的潘菲利宫。
英诺森十世也与前任教宗乌尔巴诺八世一样,积极地使用裙带关系,将他的侄子卡米洛·弗朗切斯科·玛丽亚·潘菲利任命为枢机,但三年后卡米洛辞去了枢机的职务并娶了博尔盖塞家族的保罗·博尔盖塞 (1622–1646)亲王的遗孀,同时也是阿尔多布兰迪尼家族唯一的继承人奥林皮娅·阿尔多布兰迪尼为妻,卡米洛婚后获得圣马蒂诺(San Martino al Cimino,今维泰博中的一个小镇)及瓦尔蒙托内亲王的头衔(他于1634年从巴贝里尼家族手中购得瓦尔蒙托内),他们育有5位子女,其中一个儿子班奈迪托·潘菲利于1681年被英诺森十一世任命为枢机。
除了卡米洛,英诺森十世还将他的弟媳奥林皮娅·麦道基尼封为圣马蒂诺女亲王,并将她的侄子弗朗切斯科·麦道基尼(Francesco Maidalchini)以及表亲卡米洛·阿斯塔利任命为枢机。
英诺森十世也参与了1639-1649年对抗帕尔马公国的卡斯特罗战争,乌尔巴诺八世于1644年去世后,英诺森十世继任,虽然乌尔巴诺八世去世前几个月才与法尔内塞家族的帕尔马公爵签订和平协议,但英诺森十世选择继续战争,并于1649年下令将卡斯特罗夷为平地结束这场战争[3]。英诺森十世在上任后开始调查巴贝里尼家族在战争期间的作为,巴贝里尼家族被迫逃亡海外,直到马费奥·巴贝里尼(1631-1685)与英诺森十世的侄孙女,奥林皮娅·吉乌斯提尼亚尼联姻而和解。
家族绝嗣
1760年,家族首领,同时也是卡米洛·弗朗切斯科·玛丽亚·潘菲利的孙子第三代圣玛蒂诺亲王吉罗拉莫·潘菲利(Girolamo Pamphili,1678-1760)没有留下男性后裔便去世了,潘菲利家族失去了男性继承者。
1763年,教宗克莱门特十三世授予乔凡尼·安德利亚四世·多里亚-兰迪亲王(Giovanni Andrea IV Doria Landi,1705-1764)潘菲利家族的名称、徽章以及资产,这要归功于他的母亲安娜·潘菲利(Anna Pamphili,1652-1728)与他的父亲乔凡尼·安德利亚三世·多里亚-兰迪亲王(Giovanni Andrea III Doria Landi,1653-1737)之间的婚姻,安娜的父亲即是是卡米洛·弗朗切斯科·玛丽亚·潘菲利,也是潘菲利家族唯一的合法的继承人,因此获得了所有潘菲利家族的头衔及资产。此后潘菲利家族与多里亚-兰迪家族结合,成为多里亚-潘菲利-兰迪家族延续至今。
家族树
英诺森十世 | 潘菲利欧·潘菲利(Pamphilio Pamphili) | 奥林皮娅·麦道基尼 | |||||||||||||||||||||||||||||||||||||||||||||||||||||||||||||||||
安德利亚·吉乌斯提尼亚尼(Andrea Giustiniani) | 安娜·玛丽亚·潘菲利(Anna Maria Pamphili) | 尼可洛·卢多维希 | 科斯坦扎·潘菲利(Costanza Pamphili) | 卡米洛·弗朗切斯科·玛丽亚·潘菲利 | 奥林皮娅·阿尔多布兰迪尼 | 保罗·博尔盖塞 (1622–1646) | |||||||||||||||||||||||||||||||||||||||||||||||||||||||||||||
马费奥·巴贝里尼(1631-1685) | 奥林皮娅·吉乌斯提尼亚尼 | 玛丽亚·博尔盖塞(Maria Borghese) | 乔凡尼·博尔盖塞(Giovanni Borghese) | ||||||||||||||||||||||||||||||||||||||||||||||||||||||||||||||||
科斯坦扎·巴贝里尼(Costanza Barberini) | 卡蜜拉·巴贝里尼(Camilla Barberini) | 弗朗切斯科·巴贝里尼(1662-1738) | 乌尔巴诺·巴贝里尼 | 塔迪奥·巴贝里尼(Taddeo Barberini) | |||||||||||||||||||||||||||||||||||||||||||||||||||||||||||||||
吉安巴提斯塔·潘菲利(Giambattista Pamphili) | 乔凡尼三世·多利亚-兰迪(Giovanni III Doria Landi) | 安娜·潘菲利(Anna Pamphili) | 班奈迪托·潘菲利 | 特蕾莎·潘菲利(Teresa Pamphili) | 芙拉米尼亚·潘菲利(Flaminia Pamphili) | ||||||||||||||||||||||||||||||||||||||||||||||||||||||||||||||
乔凡尼·安德利亚四世·多利亚-兰迪(Giovanni Andrea IV Doria Landi) | |||||||||||||||||||||||||||||||||||||||||||||||||||||||||||||||||||
家族建筑
参考资料
- ^ The Telegraph - Who will inherit the Doria Pamphilj family's legacy?. [2015-06-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1-28).
- ^ Williams, George L. Papal Genealogy: The Families and Descendants of the Popes. McFarland. 2004: 109 [22 January 2015]. ISBN 07864207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9).
- ^ KMLA世界史:帕爾瑪面臨的戰爭. [2015-06-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