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窦氏

河南窦氏,中国古代世族,以扶风郡为籍贯[1][2][3],先祖窦宾曾为没鹿回部落大人,故称没鹿回氏代国时改称纥豆陵氏,在北魏孝文帝改革时恢复为窦氏[4][5],故在唐代世族中,属于虏姓[6]。曾与汉朝、北魏、唐朝皇室通婚[7],在北魏唐朝间有很大影响力。

历史

据史料与墓志铭的记载,其先祖窦统,为汉大鸿胪窦章第三子,任雁门太守,因叔父窦武谋诛宦官,事败被杀,窦氏罹难。窦统流亡至鲜卑,成为没鹿回部大人[8][9][10],窦统之子窦宾任没鹿回部落大人时,收容拓跋力微。在窦宾死后,其部众被拓跋力微吞并[11]窦宾之孙窦勤时,拓跋猗卢使之复领原来的部众,赐姓纥豆陵氏,受晋封为忠义侯,徙居五原。窦氏为拓跋部中重要的贵族,长期与皇族拓跋氏为姻亲。

北魏在代国平城(今山西大同)立都开国,窦氏累世为北魏大官。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实行汉化,纥豆陵氏恢复为窦氏[12][13][14][15]。因为窦氏曾任鲜卑部落大人,在唐代士族中,与元姓、长孙氏等,皆被列于虏姓之中[6]

《新唐书》宰相世系表窦氏定著二房:一曰三祖房,二曰平陵房。

考据

窦氏墓志铭如《周赵国公夫人纥豆陵氏墓志铭》《窦诞墓志铭》《窦思仁墓志铭》《窦怀让墓志铭》《窦干墓志铭》《窦肃墓志铭》《窦兴洛墓志铭》《窦泰墓志铭》等窦氏墓志铭皆以扶风为籍贯[注 1]。据《元和姓纂》记载,扶风窦氏在魏晋之后,已经湮没无闻[16],但又保留了河南窦氏出自扶风窦氏的说法[5]。《古今姓氏书辨证》则认同后者,支持《新唐书‧宰相世系》中关于河南窦氏出自扶风窦氏的记载[17]。河南窦氏是否源出扶风窦氏,现代史家多有争论。

朱希祖支持传统说法,认为河南窦氏为扶风窦氏后裔[18]。李文才也认为纥豆陵氏为北魏都代前期所赐的胡姓[19]

王桐龄[20]陈寅恪[21]钱穆[22]等学者,认为河南窦氏出自胡人。姚薇元《北朝胡姓考》中,认为河南窦氏出自鲜卑纥豆陵氏,伪托为东汉外戚扶风窦氏之后[23]。这个说法得到几位学者的认同[24]。何光岳在《北狄源流史》中认为《魏书》中提到的高车纥突邻部,与纥豆陵为同名异译,为窦氏先祖[25],支持学者有周伟洲[26][27]等人。萨孟武推测窦氏为胡汉混血[28]

日本学者石见清裕在《唐之建国与匈奴的费也头》中提出另一见解,认为窦毅一系原出身于匈奴费也头部落领袖,伪托为没鹿回部窦宾之后[29][30]

世系图

三祖房

先世世系图

 
 
 
 
窦章
 
 
 
 
 
 
 
 
 
 
 
 
 
 
 
 
 
 
 
 
 
 
 
 
 
 
 
 
 
 
 
 
 
 
窦陶
 
窦唐
 
窦统
 
窦贵人
 
 
 
 
 
 
 
 
 
 
 
 
 
 
 
 
 
 
 
 
窦宾
 
 
 
 
 
 
 
 
 
 
 
 
 
 
 
 
 
 
 
 
 
 
 
 
 
 
 
 
 
 
 
 
 
窦异
 
窦他
 
神元皇后窦氏
 
 
 
 
 
 
 
 
 
 
 
 
 
 
 
 
 
 
 
 
忠义侯
窦勤
 
 
 
 
 
 
 
 
 
 
 
 
 
 
 
 
 
 
 
 
窦真
 
 
 
 
 
 
 
 
 
 
 
 
 
 
 
 
 
 
 
 
窦朗
 
 
 
 
 
 
 
 
 
 
 
 
 
 
 
 
 
 
 
 
 
 
 
窦滔
 
窦佑
 
 
 
 
 
 
 
 
 
 
 
 
 
 
 
 
 
 
 
 
 
 
 
 
 
 
 
 
 
 
 
 
 
窦提
 
窦拓
 
窦岩
 
 
 
 
 
 
 
 
 
 
 
 
 
 
 
 
 
 
 
 
 
 
 
 
 
 
 
 
 
 
 
 
 
 
 
 
 
 
 
 
 
窦那
 
窦敦
 
建昌公
窦略
 
 
 
 
 
 
 
 
 
 
 
 
 
 
 
 
 
 
 
 
 
 
 
 
 
 
 
 
 
 
 
 
 
 
 
 
 
 
 
 
 
 
 
 
 
 
 
 
 
 
 
 
 
 
 
 
 
 
 
窦兴
 
窦拔
 
神武郡公
窦岳
 
永富县忠公
窦善
 
邓恭公
窦炽

北周清河、广平二郡太守、神武郡公窦岳,与窦善窦炽,子孙号为“三祖”。

 
 
 
 
 
 
 
 
 
 
 
 
 
 
 
 
 
 
 
 
建昌公
窦略
 
 
 
 
 
 
 
 
 
 
 
 
 
 
 
 
 
 
 
 
 
 
 
 
 
 
 
 
 
 
 
 
 
 
 
 
 
 
 
 
 
 
 
 
 
 
 
 
 
 
 
 
 
 
 
 
 
 
 
 
 
 
 
 
 
 
 
 
 
 
 
 
 
 
 
 
 
 
 
 
 
 
 
 
 
 
 
 
 
 
 
 
 
 
 
 
 
 
 
 
 
 
 
 
 
 
 
 
 
 
 
 
 
 
 
 
 
 
 
 
 
 
 
 
 
 
 
 
神武郡公
窦岳
 
 
 
 
 
 
 
 
 
 
 
 
 
永富县忠公
窦善
 
 
 
 
 
 
 
 
 
 
 
 
 
 
 
 
 
 
 
 
 
 
 
 
 
 
 
 
 
 
 
 
 
 
 
 
 
邓恭公
窦炽
义安侯
窦甝
神武郡肃公
窦毅
陈懿公
窦荣定
邓国公
窦茂
鄼国公
窦恭
窦览窦深窦嶷窦谊延安郡靖公
窦威
赵国公夫人
窦含生
西河郡公
窦洪景
钜鹿郡公
窦照
太穆皇后窦氏成都县公
窦文殊
杞国公
窦贤
陈容公
窦抗
陈国公
窦庆
邓安公
窦琎
安康郡公
窦宪
酂国公
窦轨
谯敬公
窦琮
窦袭窦肃窦恽
西河郡公
窦俨
钜鹿郡公
窦彦
安成县公
窦孝宣
杞国公
窦绍宣
窦凤宣陈国公
窦衍
信都肃男
窦静
莘安公
窦诞
窦干陵阳公
窦师纶
窦师武窦师仁窦智纯窦智弘窦智圆窦普行窦奉节窦孝谦窦文表窦旻

窦岳一系世系表

第一代 第二代 第三代 第四代 第五代 第六代 第七代 第八代 第九代 第十代 第十一代
神武郡公
窦岳
义安侯
窦甝
西河郡公
窦洪景
西河郡公
窦俨
西河郡公
窦明哲
窦璿
神武郡公
窦毅
钜鹿郡公
窦照
钜鹿郡公
窦彦
显武县男
窦德明
钜鹿郡公
窦知敬
窦思泰
窦德素 窦怀文 窦思暕 窦仙童
窦承家
窦思忠 窦景容 窦千顷 窦敬
窦万顷
窦景光
窦景诠 窦万钧
窦万锡
窦景俊 窦论
窦建
窦承祖 窦南容 窦充
窦瑨 窦昕
窦霈 窦工奴
窦霁 窦穆
窦浦
窦迥
窦伯金
窦伯玉
窦伯瑜
窦西宾
窦东里
窦思恭 窦如璧
窦思泰
窦怀悊 窦承基 窦俨
窦杰
窦承礼 窦佖
窦承庆 窦伟
窦儆
窦倩
窦伦
窦佼
窦仪
窦承孝 窦僎 窦迥
窦逞
窦遇
窦逾
窦述
窦侨
窦承福 窦俊
窦德冲 窦积善 窦詧
窦宣
窦诜
窦崇 窦鸿渐 窦复
窦敞
窦岳
窦君布 窦南铣 窦卓
窦良弼
窦义积 窦钦望 窦广成 窦良纵 窦敬常 窦丰
窦敬则
窦敬文
窦良友 窦敬初
窦良杞
窦广济 窦灯
窦履霸 窦铣 窦公轨
窦公敏
窦公佐
窦公甫
窦公亮
窦义节 窦诚言 窦庭兰 窦霸
窦覃
窦迁
窦庭萱 窦文刚
窦文仲
窦文雄
窦及
窦诫盈 窦庭芝 窦伯元
窦伯昌
窦伯朗
窦伯阳
窦伯良 窦涀
窦庭华 窦叔展 窦抗
窦晏
窦庭蕙 窦申 窦宣孟
窦庭芳 窦昱 窦都师
窦自正
窦诫奢 窦子童 窦字
窦子禹
窦子夏
窦诫逸 窦薇
窦薕
钜鹿县男
窦德玄
窦怀让 窦思止
扶风郡公
窦思仁
窦津 窦良矩
窦良纬
窦良辅
窦良逸
窦思纯 窦洁
窦汲
窦温
窦渟
窦思亮 窦详 窦诚顺
窦诚信
窦诚勗
窦汉 窦诚质
窦诚家
窦诚则
窦诚悫
窦良钊
窦良𫖮
窦良镇
窦良铦
窦思光 窦漼
窦浑 窦良俛
窦液
窦泌 窦寓
窦寰
窦宏 窦简能
窦寘
窦宰
窦溥
窦怀道 窦崇喜
窦崇道 窦况
窦泳 窦协
窦凛 窦遂良
窦崇敏 窦凝
窦庭瑜 窦采 窦泳 窦齐运
窦齐物
窦庭璠
窦怀恪 窦延宗
窦怀亮 窦延祚 裴利物
窦延福
窦怀贞 窦鼎
乐安县男
窦德远
窦知节 窦崇宗
窦崇基
窦思光
窦知勗
窦处常 窦令瓌 窦固思
窦固言
窦固信
窦桢干
窦德洽 窦全真 窦令琮 窦慎知 窦崇俊 窦万
窦慎惑 窦献诚
窦慎言 窦叔良 窦文工
窦晟
窦令琬 窦慎盈
窦令琰 窦慎微 窦锽
窦澄
窦令玢
窦令琇
窦令瑰 窦慎非
窦慎滔
窦令珍
窦全质 窦令瑜 窦珣
窦知约
窦知轨 窦思贞 窦崇礼 窦称 窦纲
窦继
窦维 窦儒宗
窦明宗
窦知义 窦胡子 窦元臣
窦怀质 窦荣
成都县公
窦文殊
杞国公
窦招贤
安成公
窦孝宣
杞国公
窦绍宣
杞国公
窦德藏
杞国公
窦灵运
杞国公
窦琛
窦温 窦承胤 窦邈
窦遂
窦连
窦瓘
扶风郡公
窦珣
窦液
窦琰 窦峤
窦泚
窦澄
窦淹
窦璠
灌津县男
窦琁
窦汯
窦润 窦晋
窦汪
窦珪
窦璆
窦璁 窦淳
窦湑
窦洌
窦濯
窦浻
窦浩
窦璋
窦惠慈 窦禹
窦诩 窦嵩
窦崑 窦郯
窦郢
窦郾
窦详
窦义方
窦大智 窦辿 窦琳
窦颜
窦凤 窦仕俛
窦仕品
窦暹
窦灵勗 窦钦 窦重客
窦锷
窦铣 窦𠟃
窦旻
窦昊
窦敬 窦好客
窦灵奖 窦仙期 窦援 窦彝 窦荣
窦仙鹤 窦捍
窦仙童 窦抚
窦仙客
窦凤宣 神武郡公
窦志
神武郡公
窦灵感
神武郡公
窦昱
窦漼
窦荣
窦涓 窦偁
窦偃
窦求
窦汪
窦涔
窦湜
神武郡公
窦昇
窦涣
窦润 窦季伦
窦泌 窦华
窦季初
窦潮

窦善一系世系表

 
 
 
 
 
 
永富县忠公
窦善
 
 
 
 
 
 
 
 
 
 
 
 
 
 
 
陈懿公
窦荣定
 
 
 
 
 
 
 
 
 
 
 
 
 
 
 
 
 
 
 
 
 
 
 
 
 
 
 
 
 
 
 
 
 
 
陈容公
窦抗
 
陈国公
窦庆
 
邓安公
窦琎
 
安康郡公
窦宪
第一代 第二代 第三代 第四代 第五代 第六代 第七代 第八代 第九代 第十代 第十一代
陈懿公
窦荣定
陈容公
窦抗
窦衍 窦孝俭 窦厨
窦孝威
窦孝忠
信都肃男
窦静
信都县男
窦逵
窦松寿
窦逊
窦邃
莘安公
窦诞
窦孝慈 莘国公
窦希玠
窦锡
窦锐
窦希璬 窦铨
窦瑗 窦炎 窦像 窦劝
窦敬宾
窦孝立 窦镇 窦颢
窦顼
窦孝冲
窦孝臻 窦瑾 窦审言 窦戬
窦权
窦参 窦景伯
窦孝诚
窦孝果 窦维鍌
窦孝谌 豳国公
窦希瑊
窦鍊
窦钢
王昔
冀靖公
窦希球
窦鉴 窦荣
毕国公
窦希𤤺
窦铉
窦锷 窦克恭
窦濬
窦沔 窦克良
窦克温
窦漼
窦希琬 窦锋 窦昱
窦旵
窦孝礼 窦玮
窦琏 窦绍 窦寓
窦综
窦纶
窦绎
窦缤
窦绩
窦𬙂
窦级
窦良宾 窦林
窦瑗 窦兟
窦乂 窦供
窦位
窦僖
窦幹
陵阳郡公
窦师纶
窦尚礼 窦钧 窦全交 窦倚
窦尚义 窦瓒
窦尚烈 窦进 窦蒙
窦鼎
窦师武 窦孝绰 窦憬 窦履庭 窦暄
窦履信 窦曙
窦暧
窦孝约
窦师仁
窦庆 窦智纯
窦智弘 窦怀玉
窦怀昶 窦从之
窦从光 窦靓
窦觎
窦从昭
窦智圆
邓安公
窦琎
袭邓国公
窦普行
袭邓国公
窦令嗣
袭邓国公
窦继
窦承家
窦摠 窦弘俨 窦少广 崔窦氏

窦炽一系世系图

 
 
 
 
 
 
 
 
 
 
 
 
邓恭公
窦炽
 
 
 
 
 
 
 
 
 
 
 
 
 
 
 
 
 
 
 
 
 
 
 
 
 
 
 
 
 
 
 
 
 
 
 
 
 
 
 
 
 
 
 
 
 
 
 
 
 
 
 
 
 
 
 
 
 
 
 
 
 
 
 
 
 
 
 
 
 
 
 
 
 
 
 
 
 
 
 
 
 
 
 
 
 
邓国公
窦茂
 
酂国公
窦恭
 
 
 
 
 
窦览
 
 
 
 
 
窦深
 
窦嶷
 
窦谊
 
延安郡靖公
窦威
 
赵国公夫人
窦含生
 
 
 
 
 
 
 
 
 
 
 
 
 
 
 
 
 
 
 
 
 
 
 
 
 
 
 
 
 
 
 
 
 
 
 
 
 
 
 
 
 
 
 
 
 
 
 
酂国公
窦轨
 
谯敬公
窦琮
 
 
 
 
 
窦机
 
 
 
 
 
窦袭
 
窦〇
 
窦〇
 
窦恽
 
 
 
 
 
 
 
 
 
 
 
 
 
 
 
 
 
 
 
 
 
 
 
 
 
 
 
 
 
 
 
 
 
 
 
 
 
 
 
 
 
 
 
 
 
 
 
 
 
 
 
 
 
 
黄国公
窦奉节
 
窦孝谦
 
窦孝𪟝
 
窦孝仁
 
窦孝鼎
 
窦文表
 
窦德宗
 
窦有意
 
窦旻
 
 
 
 
 
 
 
 
 
 
 
 
 
 
 
 
 
 
 
 
 
 
 
 
 
 
 
 
 
 
 
 
 
 
 
 
 
 
 
 
 
 
 
 
 
 
 
 
 
窦〇
 
窦宣文
 
窦希寂
 
 
 
 
 
 
 
窦季爽
 
窦季安
 
 
 
窦元晦
 
观津公
窦诩
 
 
 
 
 
 
 
 
 
 
 
 
 
 
 
 
 
 
 
 
 
 
 
 
 
 
 
 
 
 
 
 
 
 
 
 
 
 
 
窦克顺
 
李窦氏
 
 
 
 
 
 
 
 
 
 
 
 
 
 
 
窦〇
 
 
 
 
 
 
 
窦颙
 
 
 
 
 
 
 
 
 
 
 
 
 
 
 
 
 
 
 
 
 
 
 
 
 
 
 
 
 
 
 
 
 
 
 
 
 
 
 
 
 
 
 
 
 
 
 
 
窦〇
 
 
 
 
 
 
 
 
 
 
 
 
 
 
 
 
 
 
 
 
 
 
 
 
 
 
 
 
 
 
 
 
 
 
 
 
 
 
 
 
 
 
 
 
 
 
 
 
窦至柔

参见

注释

  1. ^ 《周赵国公夫人纥豆陵氏墓志铭》:“……夫人讳含生,本姓窦,扶风平陵人。……”
  2. ^ 《大唐故光禄大夫工部尚书使持节都督荆州刺史驸马都尉上柱国莘安公窦公墓志铭》:“……公讳诞,字光大,扶风平陵人也……”
  3. ^ 《大唐故太中大夫使持节德州诸军事守德州刺史上护军窦公墓志铭》:“……公讳怀让,字怀让,扶风平陵人也……”
  4. ^ 林宝《元和姓纂》卷10:“没鹿回,纥豆陵氏,本没鹿氏。代人,为没鹿氏。孝文改为窦氏。”
  5. ^ 5.0 5.1 林宝《元和姓纂》卷9:“状称本扶风人,窦武被诛,后人雁门太守统北奔鲜卑拓㧞部,为没鹿回部大人,赐姓纥豆陵氏,魏孝文改为窦氏。”
  6. ^ 6.0 6.1 《新唐书》卷199〈儒学〉中:“魏氏立九品,置中正,尊世胄,卑寒士,权归右姓已。其州大中正、主簿,郡中正、功曹,皆取著姓士族为之,以定门胄,品藻人物。晋、宋因之,始尚姓已。然其别贵贱,分士庶,不可易也。于时有司选举,必稽谱籍,而考其真伪。……代北则为‘虏姓’,元、长孙、宇文、于、陆、源、窦首之。‘虏姓’者,魏孝文帝迁洛,有八氏十姓,三十六族九十二姓。八氏十姓,出于帝宗属,或诸国从魏者;三十六族九十二姓,世为部落大人;并号河南洛阳人。”
  7. ^ 《旧唐书·卷十一·窦威传》:“威谢曰:‘臣家昔在汉朝,再为外戚,至于后魏,三处外家,陛下隆 兴,复出皇后。臣又阶缘戚里,位忝凤池,自惟叨滥,晓夕兢惧。’”
  8. ^ 《窦思仁墓志铭》:“……及汉灵帝有阍竖之乱,车骑裔孙统,北入于鲜卑。魏道武膺受命之符,统之远绪,南迁于河洛。……”
  9. ^ 令狐德棻《周书》卷30〈窦炽列传〉:“窦炽,字光成,扶风平陵人也。汉大鸿胪章十一世孙。章子统,灵帝时,为雁门太守,避窦武之难,亡奔匈奴,遂为部落大人。后魏南徙,子孙因家于代,赐姓纥豆陵氏。累世仕魏,皆至大官。”
  10. ^ 《新唐书》卷71〈宰相世系〉:“统,字敬道,雁门太守,以窦武之难,亡入鲜卑。拓拔部使居南境代郡平城,以间窥中国,号没鹿回部落大人。后得匈奴旧境,又徙居之。”
  11. ^ 《魏书》卷1〈序纪〉:“始祖神元皇帝讳力微,立生而英叡。元年,岁在庚子。先是,西部内侵,国民离散,依于没鹿回部大人窦宾。……将分国之半,以奉始祖,始祖不受,乃进其爱女。……二十九年,宾临终,戒其二子使谨奉始祖。其子不从,乃阴谋为逆。始祖召杀之,尽并其众,诸部大人,悉皆款服,控弦上马二十馀万。”
  12. ^ 《周赵国公夫人纥豆陵氏墓志铭》:“……夫人讳含生,本姓窦,扶风平陵人。魏其朝议,列侯则莫能抗礼;安丰奉图,功臣则咸推上席。外戚列传,既闻建武之书;仲山古鼎,或表单于之献。祖略,少保、建昌郡公。父,柱国大将军、大宗伯、邓国公。……”
  13. ^ 《北史·列传·卷五十》:“窦炽,字光成,扶风平陵人,后汉大鸿胪章之后也。章子统,灵帝时为雁门太 守,避窦武之难,亡奔匈奴,遂为部落大人。后魏南徙,子孙因家代,赐姓纥豆陵 氏。累世仕魏,皆至大官。”
  14. ^ 《新唐书·卷十一‧宰相世系一下》
  15. ^ 窦彦礼《窦氏与太宗民族大融合》
  16. ^ 林宝《元和姓纂》卷9:“窦婴之先,本居清河观津,后徙扶风平陵。……魏晋以后,窦氏史传无闻。”
  17. ^ 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辨证》:“广国,字少君,章武景侯……宣帝时以吏二千石徙扶风平陵,其后世系具《唐宰相表》”
  18. ^ 参见朱希祖〈西魏赐姓源流考〉,收入《朱希祖文集》,台北九思出版,1979年5月。
  19. ^ 李文才《试论西魏北周时期的赐复胡姓》:“早在北魏都代前期,就有赐胡姓的先例,而从‘遂为部落大人……赐姓’纥豆陵氏‘一句看,赐姓的目的正是为适应鲜卑部落兵制的需要,其中的因果关系十分明显” ,《民族研究》,2001年第3期
  20. ^ 王桐龄《中国民族史》:“据以上各条观察,知高祖窦皇后为周文帝宇文泰女外孙,亦鲜卑妇人所生。”
  21. ^ 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太宗之母为窦氏,即纥豆陵氏,高宗之母为长孙氏,皆是胡种,而非汉族。”
  22. ^ 钱穆《国史大纲》第五编第27章〈新的统一盛运下之对外姿态〉:“近人有主李唐为蕃姓者,其事信否,无确据。然唐高祖李渊母独孤氏,太宗母窦氏,外祖母宇文氏,高宗母长孙氏,玄宗母窦氏,皆胡族也。则李唐世系之深染胡化,不容诤论。”
  23. ^ 姚薇元著. 《北朝胡姓考》. 北京: 中华书局. 2007年7月: 一九0——一九五. ISBN 978-7-101-02829-4 (中文(繁体)). 
  24. ^ 如宋德熹〈唐代前期门第世族的郡望与伪冒问题〉,发表于《兴大人文学报》第33期,2003年6月,页663-67。
  25. ^ 何光岳《北狄源流史》:“纥突邻氏,又作纥豆陵氏,后改窦氏。”页113。
  26. ^ 见周伟洲《敕勒与柔然》,76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5月。
  27. ^ 刘学铫《五胡史论》,91页,台北南天书局,2001年1月。
  28. ^ 萨孟武《西游记与中国古代政治》:“隋唐统一华夏,而隋唐皇室皆是虏汉相杂。……高祖后窦氏虽为华人,然东汉灵帝时,亡奔匈奴。遂为部落大人,其血统似属汉胡杂种。太宗娶长孙氏为后,长孙氏乃是鲜卑种族。隋唐皇室虽然是汉胡杂种,而却自居为华人。”
  29. ^ 《唐之建国与匈奴的费也头》, 《西北史地)》 (第2期), 1984年, (第2期): 107–117 
  30. ^ 参见宋德熹〈“关陇集团”政权中的河南窦氏:代北外戚家族个案研究之二〉,发表于《兴大人文学报》第22期,1992年3月,页105-144。

参考

注释

  1. ^ 由于在窦宾家族世系中缺乏记载,也没有相关史料与墓志铭的佐证,窦兴洛、窦泰所属的代北窦氏以及史料中的费也头部纥豆陵步藩、纥豆陵伊利等可能与窦宾的后裔不是同一个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