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稽郡

中国古地名

kuài,中国古名。始置,郡治在吴县(今江苏苏州城区),辖春秋长江以南的吴国越国故地。初曾为韩信楚国、刘贾荆国、刘濞吴国领地。七国之乱后复置会稽郡。西汉末年,会稽郡辖境大致相当于今江苏南部、上海西部、浙江大部以及福建地区,是当时辖境最为广阔的一郡[1]。隶属于扬州刺史部东汉中期,分会稽郡浙江以北诸县置吴郡。会稽郡治所移至山阴县(在今浙江绍兴城区),领十五县[2]三国时分会稽郡置临海郡(今浙江东南部)、建安郡(今福建)、东阳郡(今浙江衢州金华一带)。西晋南朝末年,会稽郡仅辖今绍兴、宁波一带。隋文帝,废会稽郡,置吴州隋炀帝改吴州为越州,后又改为会稽郡。初置越州,玄宗改越州为会稽郡,肃宗时复为越州。

历代变更
设置秦朝
使用状况江苏省苏州市
浙江省绍兴市
秦朝会稽郡
西汉会稽郡
新朝会稽郡
东汉会稽郡
三国会稽郡(孙吴)
西晋会稽郡
南北朝会稽郡(宋)
会稽郡(齐)
会稽郡(梁)
会稽郡(陈)
隋朝越州→会稽郡(607年)
改称为越州(621年)
唐朝越州→会稽郡(742年)
改称为越州(758年)

郡名起源

会稽郡因会稽山得名。相传夏禹时即有会稽山之名,会稽即会计之意。《史记》记载了汉时流行的说法:“或言禹会诸侯江南,计功而崩,因葬焉,命曰会稽。会稽者,会计也”[3]。《越绝书》外传记地传:“禹始也,忧民救水,到大越,上茅山,大会计,爵有德,封有功,更名茅山曰会稽。”会稽人王充论衡》书虚篇中引吴君高之语:“会稽本山名。夏禹巡狩,会计于此山,因以名郡,故曰会稽。”

史记载少康之庶子无馀封于会稽(在今绍兴市一带),为越国之始祖[4]。战国后期,楚国灭越国,杀越王无彊,占据江东。越国王族分散于会稽一带,自立为君长,臣服于楚国。

建置沿革

秦代

秦王政二十四年(前223年),秦灭楚。二十五年(前222年),秦将王翦“定荆江南[5],降越君,置会稽郡”[6]。此为会稽郡首见于史籍。会稽郡初置时,领有吴、越两国之地,大致相当于今江苏长江以南、安徽东南、上海西部以及浙江北部。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分会稽郡西部置故鄣郡[7],其辖境略同于汉代之丹阳郡,大致相当于今南京市、浙江西北一隅及安徽东南之地。

西汉

汉初会稽郡又称吴郡。汉五年(前202年)正月,刘邦徙齐王韩信为楚王,以秦之东海郡、会稽郡、泗水郡[8]薛郡陈郡置楚国,都下邳,次年废韩信为淮阴侯。汉高帝六年(前201年)正月,立刘贾为荆王,置荆国,领“故东阳郡、鄣郡[9]、吴郡(会稽)五十三县”,相当于今江苏省淮河以南、上海市以及浙江省北部。高帝十一年(前196年),荆王贾为淮南王英布兵所杀。次年,立刘濞为吴王,置吴国,领刘贾荆国故地。景帝三年(前154年),平七国之乱,吴王濞兵败身死,吴国除。景帝徙汝南王刘非为江都王,分吴国之东阳郡、鄣郡置江都国。会稽郡则属汉[10]

汉初,“会稽东接于海,南近诸越,北枕大江,间者阔焉”[11],领二十馀县。其南有闽越,即秦代闽中郡。高帝五年封无诸为闽越王,其领地在今福建一带。惠帝三年(前192年)封闽君为东海王,建都东瓯,故又称东瓯王,统辖今浙江南部地区。武帝建元三年(前138年),吴王濞之子刘驹煽动闽越北击东瓯,武帝遣中大夫严助发会稽郡兵渡海往救。汉兵未至,闽越已退兵。东瓯王请求举国内迁,武帝将其人口安置于长江、淮河之闲。建元六年(前135年),闽越王反,汉发兵灭闽越,立无诸之孙繇君为粤繇王,又立郢之弟馀善为东越王。元鼎六年(前111年),东越王馀善反。元封元年(前110年)汉兵平定东越,迁其部众于江淮闲。其后逃遁山谷的闽越遗民复出,故于闽越故都东冶之地置冶县(在今福州市[12]。又有东瓯遗民出,昭帝始元二年(前85年)乃于东瓯故地置回浦县[13]

领县

成帝元延绥和之际(约前8年),会稽郡领二十六县,其辖境大致相当于今江苏省长江以南的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四市,上海市西部,浙江省除安吉县临安市西部、淳安县的其馀地区,以及福建省中部沿海一带。谭其骧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将今福建省全境画入会稽郡。但福建西南部,即会稽、南海豫章三郡之间一带,原为高帝十二年所封南海王所领[14],未闻有所建置。福建北部地区亦无法证实为会稽郡所辖[15]

西汉会稽郡领县
县名 守尉治所 县治所在地[16] 王莽改名 备注
吴县 郡治 江苏省苏州市市区内 泰德 顺帝时入吴郡。
曲阿县 江苏省丹阳市一带[17] 风美 旧为云阳县,顺帝时入吴郡。
乌伤县 浙江省金华市境内 乌孝
毗陵县 江苏省常州市境内 毗坛 旧为延陵县[18],顺帝时入吴郡。
馀暨县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境内 馀衍
阳羡县 江苏省宜兴市境内 顺帝时入吴郡。
诸暨县 浙江省诸暨市境内 疏虏
无锡县 江苏省无锡市境内 有锡 顺帝时入吴郡。
山阴县 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境内 故越王句践之都城,在会稽山之北,故名山阴。东汉移郡治于此。
丹徒县 江苏省镇江市京口区丹徒镇[19] 顺帝时入吴郡。
馀姚县 浙江省馀姚市境内
娄县 江苏省昆山市一带 娄治 顺帝时入吴郡。
上虞县 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境内 会稽
海盐县 浙江省平湖市一带 展武 旧为武原乡,有盐官。顺帝时入吴郡。
剡县 浙江省嵊州市新昌县境内 尽忠
由拳县 浙江省嘉兴市境内[20] 顺帝时入吴郡。
大末县 浙江省衢州市境内 末治
乌程县 浙江省湖州市境内 顺帝时入吴郡。
句章县 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慈城镇王家坝村
馀杭县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 进睦 顺帝时入吴郡。
鄞县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境内
钱唐县 西部都尉治 浙江省杭州市市区内 泉亭 有武林山、武林水。顺帝时入吴郡。
鄮县 浙江省宁波市境内 海治
富春县 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境内 诛岁 顺帝时入吴郡。
冶县 福建省福州市市区内 闽越故地。
回浦县 东部都尉治[21] 浙江省台州市境内 东瓯故地。

古越语称“盐”为“馀”[22]。会稽郡有馀暨、馀杭、馀姚,大概都与盐业有关。

东汉

汉光武帝建武中改冶县为东冶,又析置候官[23]章帝章和元年,析鄞县回浦乡为章安县,即西汉之回浦县[24][25][26]顺帝永建中,阳羡人周嘉等人因会稽郡辖境广大,属县偏远,上书求分郡而治[27]。永建四年(129年),析会稽北部十三县置吴郡。会稽郡治吴县属吴郡,故移治于山阴县永和三年(138年),釐章安县东瓯乡置永宁县[28]。此时会稽郡领十五县:山阴、鄮、乌伤、诸暨、馀暨、太末、上虞、剡、馀姚、句章、鄞、章安、东冶、永宁、候官。

献帝时,刘繇孙策一族先后割据江东,于会稽郡内析置十馀县。初平三年(192年),分太末县置新安县[29],分乌伤县南乡置长山县[30]兴平二年(195年),分诸暨县置吴宁县[31]建安元年(196年),孙策分章安县南乡置松阳县[32],又分候官置建安、汉兴、南平三县[33][34]。建安四年,分太末县置丰安县[35]。建安十年(205年),分建安县、上饶县地置建平县[36]。建安二十三年(218年),析太末县置遂昌县[35],析新安县置定阳县[37]。至建安末年,会稽郡至少领有二十六县。

六朝

三国吴时析置始宁县、永康县。太平二年(257年),釐东部临海之地置临海郡;治章安县[38]永安三年(260年),釐会稽郡南部置建安郡,治建安县[39]孙皓宝鼎元年(266年),又釐诸暨、剡县以南置东阳郡,治长山县[40]。改会稽之馀暨县为永兴县[41]

晋武帝泰始六年(270年),封孙吴降将孙秀为会稽公。太康元年(280年),灭吴,改会稽郡为会稽国。[42][43]西晋时,会稽国仅辖十县:山阴、上虞、馀姚、句章、鄞、鄮、始宁、剡、永兴、诸暨。辖境大致相当于今绍兴市宁波市宁海象山的其馀地区及杭州市萧山区一带[44]晋元帝建武元年(317年),封司马裒为琅邪王,改食会稽、宣城邑五万二千户,会稽郡成为琅邪国的支郡,太守改称内史。晋安帝义熙十三年(417年),会稽悼王司马脩之薨,无子,国除,内史改称太守。[45]

刘宋南齐两代无所改置,会稽郡仍领十县[46]。梁、陈于会稽郡置东扬州。

隋唐

开皇九年(589年),灭,改东扬州为吴州。省并山阴、上虞、始宁、永兴四县置会稽县,省并馀姚县、鄞县、鄮县入句章县。大业初改为越州。大业三年(607年)改越州为会稽郡,领四县:会稽、句章、剡、诸暨。

武德四年(621年)复置越州,领会稽、诸暨、山阴三县。武德七年,以姚州之馀姚县来属。次年(625年),废鄞州为鄮县,废嵊州为剡县,并入越州,又省山阴县。仪凤二年(677年),分会稽、诸暨二县复置永兴县,天宝元年改为萧山县。垂拱二年(686年),分会稽县复置山阴县,与会稽县同城而治。天宝元年(742年),改越州为会稽郡,领七县:会稽、山阴、诸暨、馀姚、剡、萧山、上虞。乾元元年(758年)复为越州。

人口

秦汉时,会稽郡是人口密度较低的地区。秦始皇曾徙天下罪人于山阴。七国之乱中,吴王刘濞征发吴国14岁以上、62岁以下的男子从军,得二十馀万[47]。景帝令诸将“击反虏者,深入多杀为功。斩首捕虏比三百石以上皆杀,无有所置”[47]。汉军击败七国叛军时,已经“斩首十馀万级” [48],其中多半是吴军。故此时会稽郡人口应有不小的损失。

据今人葛剑雄推算,包括会稽郡在内的原刘濞吴国地区,自景帝三年至平帝元始二年的156年间,人口增长了0.88倍,年平均增长率约为4‰,在全国处于较低水平。汉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会稽郡26县共有223038户,1032604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79%。平均每县39716人,每户4.63人。除回浦县、冶县之外24县,人口密度约为每平方千米14.28人[49]

新莽、东汉之际,不少中原移民避乱迁入会稽。顺帝永和五年分置吴郡前,会稽郡大约有287254户,1181978人。人口较西汉末年增加了近十五万人。顺帝永和五年(140年),吴郡13县析出,会稽郡户口减少了一半以上,有123090户,481196人。平均每县32080人,每户3.91人。经过汉末三国战乱,又因临海、建安、东阳三郡分出,西晋太康初年,会稽郡户数仅有三万。五胡乱华时,中原人口大量迁入吴越之地,会稽人口有所增加,但在晋末孙恩之乱中又有所损失。刘宋大明八年(464年),全郡有52228户,348014人,平均每县34801人,每户6.66人。隋大业三年(607年),户数为20271。唐天宝元年(742年),有90279户,529589人。

地志

书名 成书年代 作者 备注
越绝书 战国至东汉 袁康
吴平
原书十六卷,今本十五卷。
吴越春秋 东汉 赵晔 原书十二卷,今本十卷。
会稽土地记 朱育 隋书经籍志一卷。旧、新唐书经籍志作会稽记,四卷。
会稽先贤传 谢承 隋志七卷。两唐志五卷。
会稽典录 虞预 原书二十四卷。
会稽记 贺循 隋志一卷。两唐志不载。
会稽后贤传记 锺离岫 隋志二卷。两唐志并作会稽后贤传三卷。
会稽先贤像赞 不详 贺氏 隋志五卷。两唐志四卷,新唐志题作会稽先贤像传赞。
会稽记 孔灵符[50] 不见著录。
会稽郡十城志 [51] 佚名 不见著录。
会稽地志 梁、陈时 夏侯曾先 不见著录。

行政长官

会稽守(前222年—前148年)

会稽太守(前148年—9年)

会稽大尹(9年—25年)

会稽太守(25年—258年)

会稽相(258年—260年)

会稽太守(260年—280年)

会稽相(280年—310年代)

会稽太守(310年代—317年)

  • 庾琛,字子美,颍川鄢陵人,晋怀帝、愍帝之际在任。[85]
  • 诸葛恢,字道明,琅邪阳都人,晋愍帝建兴二年(314年)出任,晋元帝建武元年(317年)改为内史。[86]

会稽内史(317年—402年)

会稽太守(402年—405年)

会稽内史(405年—417年)

会稽太守(417年—586年)

会稽内史(586年—589年)

会稽郡太守(607年—621年)

会稽郡太守(742年—758年)

国主

孙吴会稽国(258年—260年)

会稽国(258年—260年)
代数 封爵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会稽王 孙亮 258年—260年
降封侯官侯

西晋会稽国(270年—310年代)

会稽国(270年—310年代)[42][43]
以归降封
代数 封爵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会稽公 孙秀 270年—301年或302年
2 会稽公 ?—310年代
没于刘聪,国绝

东晋会稽国(317年—402年,405年—417年)

会稽国(317年—402年,405年—417年)
代数 封爵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琅邪王(食会稽) 孝王 司马裒 317年 司马睿子
琅邪王(食会稽) 哀王 司马安国 318年 司马裒子
琅邪王(食会稽) 悼王 司马焕 318年 司马睿子
琅邪王(食会稽) 司马昱 322年—327年 司马睿子
1 会稽王 司马昱 327年—365年
2 会稽王 司马曜 365年—372年 司马昱子
琅邪王(食会稽) 司马道子 372年—392年 司马昱子
3 会稽王 文孝王 司马道子 392年—402年
国除,后复
4 会稽王 悼王 司马脩之 405年—417年 司马宝子
无子,国除

南朝陈会稽国(586年—589年)

会稽国(586年—589年)
代数 封爵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会稽郡王 陈庄 586年—589年 陈后主第八子
陈亡,国除

相关条目

注释

征引文献

  1. ^ 周振鹤,《西汉政区地理》,40页
  2. ^ 今本《后汉书》郡国志载十四县,杨守敬侯官一县。李晓杰谓侯官当作候官
  3. ^ 《史记》夏本纪
  4. ^ 《史记》越王句践世家
  5. ^ 荆江南地,史记正义云:“楚及江南地。”
  6. ^ 史记》秦始皇本纪
  7. ^ 史记集解作鄣郡。辛德勇《秦始皇三十六郡新考》第五节考证其应作故鄣郡。
  8. ^ 辛德勇谓其当作四川郡
  9. ^ 即辛德勇所谓之故鄣郡,见上。
  10. ^ 《汉书》地理志会稽郡下注云:“景帝四年属江都”,误。广陵国广陵县下注:“江都易王非、广陵厉王胥皆都此,并得鄣郡,而不得吴。”
  11. ^ 11.0 11.1 11.2 汉书严朱吾丘主父徐严终王贾传
  12. ^ 宋书州郡志建安太守
  13. ^ 太平御览引张勃《吴地记》、陆广微吴地记
  14. ^ 周振鹤《西汉政区地理》第二章第四节
  15. ^ 宋书州郡志建安郡下云:“(郡)去州水(路)二千三百八十(里),去京都水三千四十,并无陆。”可知迟至刘宋时,闽中之地尚无陆路与其它郡县相通,故汉时会稽郡不得领有闽北一带。
  16. ^ 除注明出处者,均依《中国历史地图集》所示
  17. ^ 丹陽縣志. [2009-08-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19). 
  18. ^ 颜师古
  19. ^ 鎮江市志. [2009-08-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8-30). 
  20. ^ 光绪《嘉兴府志》
  21. ^ 汉书地理志下注误为南部都尉。虞预《会稽典录》引吴孙权时人朱育语作东部都尉。
  22. ^ 越绝书:“朱馀者,越盐官也。越人谓盐曰馀。”
  23. ^ 杨守敬《三国郡县表补正》以为当作侯官三国志吴志贺齐传作候官。李晓杰云:“然其中侯官,实应作候官,其性质与西北张掖属国及上郡中之候官相同。”
  24. ^ 杨守敬《三国郡县表补正》
  25. ^ 续汉书郡国志章安县下刘昭注引《晋太康记》
  26. ^ 元和郡县图志台州
  27. ^ 水经注卷40:永建中,阳羡周嘉上书,以县远,赴会至难,求得分置,遂以浙江西为吴,以东为会稽。
  28. ^ 续汉书郡国志
  29. ^ 续汉书郡国志刘昭注、宋书州郡志
  30. ^ 续汉书郡国志刘昭注引《英雄交争记》
  31. ^ 续汉书郡国志刘昭注引越绝书、宋书州郡志
  32. ^ 太平寰宇记卷九九处州白龙县
  33. ^ 三国志吴志贺齐传
  34. ^ 太平寰宇记卷百一建安县下云:“地本孙策于建安初分东侯官之地立此邑,即以年号为名,属会稽南部都尉。”
  35. ^ 35.0 35.1 续汉书郡国志刘昭注
  36. ^ 太平寰宇记卷百一建阳县
  37. ^ 宋书州郡志东阳太守
  38. ^ 三国志孙亮传
  39. ^ 三国志孙休传
  40. ^ 40.0 40.1 三国志孙皓传
  41. ^ 宋书州郡志永兴令下
  42. ^ 42.0 42.1 《晋书 卷三 帝纪第三》
  43. ^ 43.0 43.1 《晋诸公赞》
  44. ^ 晋书地理志
  45. ^ 《晋书 卷六十四 列传第三十四》
  46. ^ 宋书州郡志、南齐书州郡志
  47. ^ 47.0 47.1 汉书荆燕吴传
  48. ^ 汉书景帝纪
  49. ^ 葛剑雄,《西汉人口地理》,98页
  50. ^ 宋书孔季恭传作孔灵符。诸书又引作孔晔。疑晔是其名,字灵符。
  51. ^ 刘纬毅《汉唐方志辑佚》
  52. ^ 汉书陈胜项籍传
  53. ^ 汉书儒林传
  54. ^ 汉书百官公卿表
  55. ^ 后汉书儒林传,太平御览卷二五三引锺离意别传
  56. ^ 御览卷二五三引锺离意别传
  57. ^ 后汉书第五伦传、郑弘传
  58. ^ 58.0 58.1 58.2 后汉书独行传
  59. ^ 新唐书宰相世系表
  60. ^ 60.0 60.1 后汉书循吏传
  61. ^ 后汉书郭杜孔张廉王苏羊贾陆传
  62. ^ 后汉书张霸传
  63. ^ 后汉书马援传
  64. ^ 后汉书孝明八王传注引三辅决录注
  65. ^ 汉豫州从事尹宙碑
  66. ^ 水经注清水引《太公庙碑》
  67. ^ 御览卷六六引《会稽记》,王十朋《会稽风俗赋》。严耕望太守表失载。
  68. ^ 通志氏族略,雍正浙江通志系之于顺帝时。
  69. ^ 后汉书循吏传、独行传
  70. ^ 隶释鲁相韩敕造孔庙礼器碑
  71. ^ 后汉书刘祐传
  72. ^ 后汉书朱隽传刘昭注引《会稽典录》
  73. ^ 73.0 73.1 73.2 后汉书朱隽传
  74. ^ 后汉书皇后纪,隶续成阳令唐扶颂,新唐书宰相世系表
  75. ^ 隶续刘宽门生题名碑
  76. ^ 三国志魏志华歆王朗传,吴志虞翻传注引《会稽典录》
  77. ^ 三国志吴志孙策传
  78. ^ 三国志吴志孙权传
  79. ^ 三国志吴志陆逊传
  80. ^ 氏族典四三五引《万姓统谱》
  81. ^ 《晋书 卷八十三 列传第五十三》
  82. ^ 《晋书 卷六十九 列传第三十九》
  83. ^ 《北堂书钞》卷六十三引《晋彔》
  84. ^ 84.0 84.1 84.2 84.3 84.4 《晋书 卷六十八 列传第三十八》
  85. ^ 85.0 85.1 《晋书 卷九十三 列传第六十三》
  86. ^ 86.0 86.1 86.2 86.3 《晋书 卷七十七 列传第四十七》
  87. ^ 《晋书 卷七十一 列传第四十一》
  88. ^ 《晋书 卷五十八 列传第二十八》
  89. ^ 《晋书 卷九十 列传第六十》
  90. ^ 90.0 90.1 《晋书 卷七十六 列传第四十六》
  91. ^ 91.0 91.1 《晋书 卷八 帝纪第八》
  92. ^ 92.0 92.1 《晋书 卷七十八 列传第四十八》
  93. ^ 93.0 93.1 《晋书 卷六十五 列传第三十五》
  94. ^ 94.0 94.1 94.2 《晋书 卷八 帝纪第八》
  95. ^ 《晋书 卷八十 列传第五十》
  96. ^ 《晋书 卷五十六 列传第二十六》
  97. ^ 《晋书 卷六十七 列传第三十七》
  98. ^ 98.0 98.1 《晋书 卷八十四 列传第五十四》
  99. ^ 《晋书 卷九 帝纪第九》
  100. ^ 100.0 100.1 《晋书 卷七十九 列传第四十九》
  101. ^ 《晋书 卷一百 列传第七十》
  102. ^ 102.0 102.1 《晋书 卷十 帝纪第十》
  103. ^ 《宋书 卷九十二 列传第五十二》
  104. ^ 104.0 104.1 104.2 104.3 104.4 104.5 《宋书 卷五十四 列传第十四》
  105. ^ 105.0 105.1 《宋书 卷四十七 列传第七》
  106. ^ 《晋书 卷八十五 列传第五十五》
  107. ^ 《宋书 卷二 本纪第二》
  108. ^ 《宋书 卷五十八 列传第十八》
  109. ^ 《宋书 卷五十二 列传第十二》
  110. ^ 110.0 110.1 110.2 《宋书 卷五十三 列传第十三》
  111. ^ 《宋书 卷一百 列传第六十》
  112. ^ 《宋书 卷五十一 列传第十一》
  113. ^ 113.0 113.1 113.2 113.3 《宋书 卷七十九 列传第三十九》
  114. ^ 《宋书 卷八十一 列传第四十一》
  115. ^ 115.0 115.1 《宋书 卷七十二 列传第三十二》
  116. ^ 《宋书 卷六 本纪第六》
  117. ^ 《宋书 卷五十九 列传第十九》
  118. ^ 《宋书 卷六十三 列传第二十三》
  119. ^ 《宋书 卷六十六 列传第二十六》
  120. ^ 120.0 120.1 《宋书 卷八十 列传第四十》
  121. ^ 《宋书 卷八 本纪第八》
  122. ^ 《南齐书 卷三十三 列传第十四》
  123. ^ 《宋书 卷五十七 列传第十七》
  124. ^ 124.0 124.1 《南齐书 卷三十二 列传第十三》
  125. ^ 《宋书 卷六十一 列传第二十一》
  126. ^ 126.0 126.1 126.2 126.3 《南齐书 卷四十 列传第二十一》
  127. ^ 《南齐书 卷三十五 列传第十六》
  128. ^ 128.0 128.1 《南齐书 卷六 本纪第六》
  129. ^ 129.0 129.1 《南齐书 卷四十四 列传第二十五》
  130. ^ 《南齐书 卷四十五 列传第二十六》
  131. ^ 《南齐书 卷三 本纪第三》
  132. ^ 《南齐书 卷六 本纪第六》
  133. ^ 《南齐书 卷五十 列传第三十一》
  134. ^ 134.0 134.1 《梁书 卷二十三 列传第十七》
  135. ^ 《梁书 卷二十二 列传第十六》
  136. ^ 136.0 136.1 《梁书 卷二十九 列传第二十三》
  137. ^ 《梁书 卷五 本纪第五》
  138. ^ 《梁书 卷三 本纪第三》
  139. ^ 《北史 卷九十三 列传第八十一》
  140. ^ 《陈书 卷一 本纪第一》
  141. ^ 《陈书 卷八 列传第二》
  142. ^ 《陈书 卷三 本纪第三》
  143. ^ 《陈书 卷三十五 列传第二十九》
  144. ^ 144.0 144.1 《陈书 卷十二 列传第六》
  145. ^ 《陈书 卷七 列传第一》
  146. ^ 《陈书 卷十六 列传第十》
  147. ^ 《旧唐书 卷一百九十上 列传第一百四十上》
  148. ^ 《陈书 卷二十八 列传第二十二》
  149. ^ 《唐刺史考全编》

参考文献

  1. 王先谦:《汉书补注》,中华书局影印虚受堂本
  2. 王先谦:《后汉书集解》,中华书局影印虚受堂本
  3. 晋书,中华书局点校本
  4. 宋书,中华书局点校本
  5. 南齐书,中华书局点校本
  6. 陈书,中华书局点校本
  7. 隋书,中华书局点校本
  8. 旧唐书,中华书局点校本
  9. 严耕望(1948):《两汉太守刺史表》,上海:商务印书馆
  10. 谭其骧 等(1974):《中国历史地图集》,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
  11. 葛剑雄(1986):《西汉人口地理》,北京:人民出版社
  12. 周振鹤(1987):《西汉政区地理》,北京:人民出版社
  13. 李晓杰(1999):《东汉政区地理》,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14. 《鲁迅辑录古籍丛编》,1999,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5. 周振鹤(2006):《汉书地理志汇释》,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16. 辛德勇:《秦始皇三十六郡新考》,《文史》2006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