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特拉尔松德之战 (1809年)

施特拉尔松德之战(法语:Bataille de Stralsund)发生于1809年5月31日。属于第五次反法同盟的一部分。此役中,由费迪南·冯·希尔(Ferdinand von Schill)率领的普鲁士自由军团拿破仑的法国军队在施特拉尔松德进行巷战。最终自由军团被击败,希尔本人在战斗中阵亡。[3]

施特拉尔松德之战(1809年)
第五次反法同盟的一部分

费迪南·冯·希尔之死
日期1809年5月31日
地点54°18′33″N 13°04′55″E / 54.30917°N 13.08194°E / 54.30917; 13.08194
结果 法军胜利
参战方
普鲁士王国 普鲁士王国自由军团
瑞典 瑞典王国地方防卫军英语landwehr民兵
法国 法兰西第一帝国
丹麦 丹麦援军
荷兰 荷兰援军
指挥官与领导者
普鲁士王国 费迪南·冯·希尔英语Ferdinand von Schill  
瑞典 弗里德里希·古斯塔夫·冯·彼得松  处决
法国 皮埃尔·纪尧姆·格拉提扬
丹麦 约翰·艾华德英语Johann Ewald
兵力
990名普鲁士人
500名瑞典人[1]
5,270人[2]
伤亡与损失
300–400人伤亡
568被俘[2]
241人伤亡[2]

序幕

 
费迪南·冯·希尔被杀

施特拉尔松德瑞典波美拉尼亚波罗的海的一个港口,在第四次反法同盟期间被围困后向法国投降。[3]在这场战争中,普鲁士上尉费迪南·冯·希尔在1806年使用游击战术切断了法军的补给线,从而脱颖而出。1807年,他组建了自由军团并数次成功袭扰当地的法国士兵,他本人则成为一位爱国者模范。1807年7月9日提尔西特和约签署后,他的军团解散,希尔晋升为少校,并被授予功勋勋章,成为德国抵抗运动和爱国运动的英雄。[4]

1809年1月和2月,在法占威斯特法伦的德国抵抗运动邀请希尔领导当地起义。他在4月同意并起草了一份公告,但被法国人截获。希尔于4月27日离开柏林,当时法军威胁将其逮捕。[5]希尔率领100名骠骑兵,向西南方向前往威斯特法伦,以煽动反法叛乱,但法国在雷根斯堡战役中获胜的消息使他改变了计划。希尔向北转向以占领一个可用港口,并希望英国海军一起抵抗拿破仑。[6][7]

战斗

希尔于5月25日带着2,000人短暂占领了施特拉尔松德[6]5月31日,由法国将军领导的6,000名丹麦士兵、荷尔斯泰因士兵、荷兰士兵和法国士兵组成的部队开始对希尔的自由军团展开对抗,并于5月31日在城内与希尔对峙。[8]那时,希尔在施特拉尔松德共有1,490名士兵,其中包括来自吕根岛国防军的300名瑞典士兵,以及由弗里德里希·古斯塔夫·冯·彼得松(Friedrich Gustav von Petersson)领导的200名前瑞典士兵组成的民兵部队。[1]

施特拉尔松德城内希尔丧生位置的纪念碑(左)和雕像(右)

大约4,000名荷兰士兵由皮埃尔·纪尧姆·格拉提扬指挥,另外1,500名丹麦士兵由约翰·冯·艾华德将军指挥。[9]荷兰部队包括第6步兵团、第9步兵团、第2骑兵团、两个骠骑兵中队和两个炮兵连。[10]法国盟军士兵进入城镇后与希尔的自由军团进行了巷战。[11][7]希尔和他的300-400名士兵当场阵亡。另有568人被俘,其中包括彼得松,他在四天后被处决。此外,有400到500名自由军团的士兵设法逃脱。荷兰部队在此役中损失了173人,丹麦部队则损失了68人。[2][8]

后果

 
法军处决希尔的副官(左中)

希尔麾下的11名军官被带到不伦瑞克,后来在拿破仑·波拿巴的命令下在韦塞尔被处决。[12][3]超过500名希尔的士兵被俘虏。[7]希尔的头颅被送到荷兰莱顿的公共图书馆展出,直到1837年才被埋葬在不伦瑞克。[13]

并非只有希尔计划煽动普鲁士人民反抗法军。其他著名的策划者是不伦瑞克公爵腓特烈·威廉和卡斯珀·冯·多恩伯格。他们都将奥地利的抵抗和第五次反法同盟视为将拿破仑·波拿巴驱逐出德国北部的绝佳机会。然而,希尔在施特拉尔松德的失败彻底结束了德国民众起义的幻想。[14]

脚注

  1. ^ 1.0 1.1 Gill 2010,第165页.
  2. ^ 2.0 2.1 2.2 2.3 Gill 2010,第168页.
  3. ^ 3.0 3.1 3.2 Jacques 2006,第973页.
  4. ^ Clark 2006,第347页.
  5. ^ Clark 2006,第348页.
  6. ^ 6.0 6.1 Parkinson 2001,第86页.
  7. ^ 7.0 7.1 7.2 Meckenstock 2004,第435页.
  8. ^ 8.0 8.1 Parkinson 2001,第87页.
  9. ^ Pelet 2009,第32页.
  10. ^ Pivka & Warner 1980,第17页.
  11. ^ Pelet 2009,第33页.
  12. ^ Hasubek & Kreutzer 1987,第1118页.
  13. ^ Clark 2006,第349页.
  14. ^ Wienecke-Janz 2008,第142页.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