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思澄(480年代—530年代),元静东海郯县[1][2]南北朝南梁官员与文学家

何思澄的父亲何敬叔是南齐征东录事参军、馀杭县令,何思澄自小勤学,擅长文辞,从南康王萧绩侍郎起家,迁任安成王萧秀左常侍,兼任太学博士,又担任平南安成王的行参军,兼记室。到江州,何思澄写下《游庐山诗》,沈约看到后大加赞赏,自以为及不上他;沈约的郊外住所新建斋阁,命人写下这首诗在墙壁上。傅昭经常请他制作《释奠诗》,文辞十分华丽,除授廷尉[1][2]天监十五年(516年),朝廷下令太子詹事徐勉举荐学士入华林殿撰写《遍略》,徐勉推举他和顾协刘杳王子云锺屿应选,八年后书成,合共七百卷。他注重交结,分书和宾客朋友校定,终日拜访他人,来访作名一束,天亮时就出发,朝贤不无亲密相处。他迁任治书侍御史刘宋、南齐以来此职务较轻,天监初年开始重视选拔,依尚书二丞给与三位养马人,掌管盛印青囊,等于以前纠弹官印绶。后来他迁任秣陵县令,兼东宫通事舍人,除授安西将军湘东王萧绎录事参军,仍然兼任舍人如故。当时徐勉、周舍在朝廷有才学,都有兴趣向何思澄学习,经常每天招致。昭明太子去世,何思澄外任黟县县令。迁除宣惠将军武陵王萧纪的中录事参军,在任内去世,虚岁五十四。有文集十五卷[3][4]

当初何思澄与族人何逊何子朗都音擅长写文章闻名,人们说:“东海三何,子朗最多。”他听说了,说:“这说话错了,如果不对,应该是何逊最多。”他的意思是当然是自己最多[5][6]

引用

  1. ^ 1.0 1.1 梁书·卷五十·列传第四十四》:何思澄字元静,东海郯人。父敬叔,齐征东录事参军、馀杭令。思澄少勤学,工文辞。起家为南康王侍郎,累迁安成王左常侍,兼太学博士,平南安成王行参军,兼记室。随府江州,为《游庐山诗》,沈约见之,大相称赏,自以为弗逮。约郊居宅新构阁斋,因命工书人题此诗于壁。傅昭常请思澄制《释奠诗》,辞文典丽。除廷尉正。
  2. ^ 2.0 2.1 南史·卷七十二·列传第六十二》:何思澄字元静,东海郯人也。父敬叔,齐长城令,有能名。在县清廉,不受礼遗,夏节至,忽榜门受饷,数日中得米二千馀斛,他物称是,悉以代贫人输租。思澄少勤学工文,为游庐山诗,沈约见之,大相称赏,自以为弗逮。约郊居宅新构阁斋,因命工书人题此诗于壁。傅昭尝请思澄制释奠诗,辞文典丽。
  3. ^ 《梁书·卷五十·列传第四十四》:天监十五年,敕太子詹事徐勉举学士入华林撰《遍略》,勉举思澄等五人以应选。迁治书侍御史。宋、齐以来,此职稍轻,天监初始重其选。车前依尚书二丞给三驺,执盛印青囊,旧事纠弹官印绶在前故也。久之,迁秣陵令,入兼东宫通事舍人。除安西湘东王录事参军,兼舍人如故。时徐勉、周舍以才具当朝,并好思澄学,常递日招致之。昭明太子薨,出为黟县令。迁除宣惠武陵王中录事参军,卒官,时年五十四。文集十五卷。
  4. ^ 《南史·卷七十二·列传第六十二》:天监十五年,敕太子詹事徐勉举学士入华林撰遍略,勉举思澄、顾协、刘杳、王子云、锺屿等五人以应选。八年乃书成,合七百卷。思澄重交结,分书与诸宾朋校定,而终日造谒。每宿昔作名一束,晓便命驾,朝贤无不悉狎,狎处即命食。有人方之楼护,欣然当之。投晚还家,所赍名必尽。自廷尉正迁书侍御史。宋、齐以来,此职甚轻,天监初始重其选。车前依尚书二丞给三驺,执盛印青囊,旧事纠弹官印绶在前故也。后除安西湘东王录事参军,兼东宫通事舍人。时徐勉、周舍以才具当朝,并好思澄学,常递日招致之。后卒于宣惠武陵王中录事参军。文集十五卷。
  5. ^ 《梁书·卷五十·列传第四十四》:初,思澄与宗人逊及子朗俱擅文名,时人语曰:“东海三何,子朗最多。”思澄闻之,曰:“此言误耳。如其不然,故当归逊。”思澄意谓宜在己也。
  6. ^ 《南史·卷七十二·列传第六十二》:初,思澄与宗人逊及子朗俱擅文名,时人语曰:“东海三何,子朗最多。”思澄闻之曰:“此言误耳。如其不然,故当归逊。”思澄意谓宜在己也。

延伸阅读

[]

 维基文库阅读此作者作品
 梁书·卷50》,出自姚思廉梁书

参考文献

  • 梁书》·卷五十·列传第四十四
  • 南史》·卷七十二·列传第六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