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中文书面语

Jimmy-bot在话题““中文”的修订历史”中的最新留言:10年前
          本条目页依照页面评级标准评为初级
本条目页属于下列维基专题范畴:
汉字文化圈专题 (获评初级中重要度
中文书面语”是汉字文化圈专题的一部分,一个主要对(即汉字文化圈,或称“东亚文化圈”“儒家文化圈”等)为主题的文章作编辑、收集、整理、完善的专题。如果您愿意参与,可以编辑这篇文章,或者访问本专题页面了解专题的工作,并欢迎参与讨论
 初级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页已评为初级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条目已评为中重要度
中国专题 (获评初级极高重要度
本条目页属于中国专题范畴,该专题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中国领域类内容。如果您有意参与,请浏览专题主页、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初级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页已评为初级
 极高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条目已评为极高重要度
台湾专题 (获评初级中重要度
本条目页属于台湾专题范畴,该专题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台湾类内容。如果您有意参与,请浏览专题主页、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初级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页已评为初级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条目已评为中重要度
新加坡专题 (获评初级极高重要度
本条目页属于新加坡专题范畴,该专题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新加坡类内容。如果您有意参与,请浏览专题主页、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初级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页已评为初级
 极高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条目已评为极高重要度

新条目推荐讨论

在候选页的投票结果
 

Merge?

The term 汉语书面语 is rarely used to refer 文言文 because nobody will call Classical Chinese "先秦汉语书面语" or "上古汉语书面语". The term 汉语, when used in general Chinese speaking, is the macro-language containing multiple Modern Spoken Chinese varieties, and currently, Standard Written Mandarin is the only written variety used for inter-varieties communications, and comes with features designed for multiple varieties. For example, the Standard Written Mandarin disencourage 撂挑子, 撒丫子, etc. while Written Cantonese encourage the using of all local terms (thus not capable for inter-varieties communications). --146.96.252.2留言2014年9月13日 (六) 07:40 (UTC)回复

“中文”的修订历史

某人竟然说“中文”是汉语书面语?请大家评评理,我不知道此人的母语是不是汉语。请在以下投票,谢谢。--HYH.124留言2014年10月26日 (日) 07:54 (UTC)回复

中文是汉语本身

If you think "中文" should be Chinese, vote here.

中文是汉语书面语

If you think "中文" should be Chinese, vote here.


  • 汉语:顾名思义,即汉族的语言——《现代汉语词典》,特指构成汉藏语族的一个语言分支,其有各种不同的口语形式甚至于书面形式。而因为语言的定义为“一种由语音、词汇和语法构成的一定的系统”——《现代汉语词典》,所以可以认为汉语为“汉族的由语音、词汇和语法构成的一定的系统”,是一个有地区分支的整体、系统,其标准形式为“普通话”)。
  • 中文:中国的语言文字,特指汉族的“语言文字”——《现代汉语词典》(,注意:这里的“汉族的语言”即为“汉语”。)


所以,“汉语”为一个“汉族的,由语音、词汇和语法构成的一定的系统”;“中文”则特指汉语(汉族语言)这个系统中的文字(词汇、语法)部分(广义),或指“中国的语言中的文字部分”(狭义) --DeperSonalizC留言2014年10月26日 (日) 08:41 (UTC)回复

  • (+)赞成,权威啊--草莓走廊留言2014年10月27日 (一) 12:02 (UTC)回复
  • (+)同意,我是汉语的母语使用者,我能看懂中文,只是前一阵子在Linux LiveCD和公共电脑下不方便安装输入法,被迫用英文发言,表示抱歉。
    关于这个重定向,我想在:在汉语中“某某文”的字面意思是书写某种语言的文本,是一种语言和文字的结合体,因此既不是语言(口语),也不是文字(字母)。撇开字面意思不说,作为一种“文本”其暗含的义涵往往是,一种特定语言通过特定书写形态所构成的包含文字、该文字记录该语言所具有的特定转译方式、正字法、用语习惯的有机整体。因此,理解成“书面语”最为恰当。
    对于“中文”,它应当包含如下内容:
    1. 底层基础:汉语普通话和汉字;
    2. 转换规则:汉字与普通话音节的对应,比如“吉”读作[t͡ɕi˧˥]而不是[joɕi];
    3. 书面语的变异:标准化的中文的用语规范,如一些口语词汇如“发小儿”、“撂挑子”、“撒丫子”,虽然可以用汉字书写出来,但在作为跨方言交流媒介的中文中一般不出现(这一点虽然在“普通话”的定义中已有体现,但在汉语书面语中要求更为严格,如“不过关”属于口语,而“不合格”、“未达标”才是中文);
    4. 交流媒介:基于前三点,中文具有如下特征:官话区的的使用者可以在毫无知觉的状态下阅读中文,就像中文是专为自己方言设计的一样(为达到这一目标,阅读时可能会自然地在脑中建立少量的“训读”对应);
    5. 冗余度:中文具有足够的信息余冗度使得当部分词颠序倒时,读者可在以毫无觉察的状态下将其顺通地阅下读来,并在阅读时自动纠正错误的词序;
    6. 交流媒介:标准化的中文作为跨方言媒介的考量——基于上述五点,所有的汉语使用者都应能够通过“训读”、掉转词序等方式来将中文读成自己的方言,例如粤语使用者可以不自觉地替换虚词,并将“公鸡”读成“鸡公”⋯⋯
    并不是写成文字的汉语就是中文。粤语白话文就是写成文字的汉语,但是目前的粤语白话文并不能达到全部上述要求,尚不构成中文。但是粤语白话文确实包含使之能在粤语区内跨方言的设计,因此称作“粤文”是没有问题的。
    其它例子如“文言文”、“英文”、“缅文”等也包含类似的设计,可作同样理解。比如,英文得能让苏格兰人看懂(因此叫它英文而不是英格兰文),等等。--146.96.252.2留言2014年10月30日 (四) 02:19 (UTC)回复
  • (!)意见:目前条目汉语书面语质量不合格,内容严重跑题。如果我把这个条目移动到“汉字”,恐怕读起来也不会有任何异样。这样的话,这个条目的存在就没有什么意义了,直接把内容合并到汉字,条目删了算了。--146.96.252.2留言2014年10月30日 (四) 02:19 (UTC)回复
  • (*)提醒:关于“中文”究竟是什么,不妨先想想中文维基百科是什么,
    中文维基百科使用汉字书写,汉字是汉族或华人的共同文字,是中国大陆、台湾、新加坡、香港、澳门的唯一官方文字或官方文字之一。中文维基百科虽未规定以现代标准汉语的语法书写,但维基人因共识及默契而以其为共通形式,有时也适度掺入方言或文言文。
    G14. 超过两周没有进行任何翻译的非现代标准汉语页面。

包括所有未翻译的外语、汉语方言以及文言文。

可见,“中文”的语言属性对汉语口语(不管是普通话口语还是其它方言的口语)有严格的限制,任何口语的植入必须“适度”。--146.96.252.2留言2014年10月30日 (四) 02:48 (UTC)回复

其它意见

If you have other opinions, state here.

暂时已重定向回汉语书面语,请继续发表意见。--HYH.124留言2014年10月26日 (日) 10:43 (UTC)回复

  • (!)意见--看了汉语书面语条目,还是不知道它是语言还是文字,但是我的观念是,语言与文字是不同的,文字是读(输出)、写(输入)、视觉的,语言是听(输入)、说(输出)、听觉的,且在人类的文明演进上,先有语言才有文字。尽管绝大多数汉语方言“搭配使用的文字”是中文,但是中文却不是任何一种汉语方言,因为它是文字不是语言。克劳 2014年10月26日 (日) 10:52 (UTC)回复
    基本(+)同意,但中文同时也不只是文字,我不同意简单地把语言和文字割裂开来。如果那样,条目汉语书面语真的就可以删了。
    尽管中文书写的不是任何一种汉语方言,但不得不承认它是以普通话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正如文言文书写的不是上古汉语,但它是以先秦汉语为基础发展出来的。
    汉语书面语这个条目写的确实东一榔头西一棒子,一点也不过关(请允许我不使用中文,而使用特定的汉语口语发言)。--146.96.252.2留言2014年10月30日 (四) 02:31 (UTC)回复

看来我带动了维基投票风啊。--Qa003qa003留言2014年10月29日 (三) 11:48 (UTC)回复

返回到“中文書面語”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