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山经》,为《山海经》山部的第三部,其中描述书中北山部的各种山脉、流水、鸟兽、矿物与神祇。

此卷包括《北山首经》、《北山二经》、《北山三经》,分别讲述单狐之山至堤山、管涔之山至敦题之山、太行之山至毋逢之山等[1]。此外,作为一部充满神话色彩的地理和礼仪古籍,此卷中描述的一些神祇等,都深深地影响到此后数千年的东亚文化圈中国家的礼仪和文化[2]

首经

单狐山

北山经的首山为单狐山又称首座山,山上长有茂密的桤木,以及茂盛的华草。涟水从这里发源,然后向西流入坳水,水中多有紫色石和花纹石[3]

求如山

再向北二百五十里是求如山,山上多产铜矿,山下多产玉石,草木不生。滑水发源于此山,并向西方注入诸毗之水。水中多产滑鱼,它的形状像黄鳝,红背、声音如人的支吾声,吃了它的肉可以治愈赘瘤。滑水里还多产水马,它的形状像马,花臂膊、牛尾,发出像人的呼叫声[4]

滑鱼图,出自《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禽虫典·第一百四十九卷》

带山

再向北三百里是带山,山上多产玉石,山下多产青碧。山中有一种兽,它的形状像马,长一只角,角上有甲错,名为䑏疏,可用来防避火灾。山中还有一种鸟,形状像乌鸦,长着五彩羽毛、红色斑纹,名为鵸䳜(一说鵸鵌)。它自为雄雌,吃了后可不生痈疽彭水发源自此山,向西注入芘湖,水中多产鯈鱼,形状如鸡,长着红毛、三条尾巴、六只脚、四个脑袋,它的叫声像喜鹊,吃了它的肉可以忘掉忧愁[5]

䑏疏图,出自《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禽虫典卷·第一百二十三卷》
鵸鵌图,出自《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禽虫典卷·第五十三卷》
鯈鱼图,出自《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禽虫典卷·第一百四十九卷》

谯明山

再向北四百里是谯明山谯水发源于此山,向西流入黄河。谯水中多产何罗鱼,一个头、十个身子,它的声音就像狗叫,吃了它可以治愈痈疮。有一种兽,它的形状像、长有红色细毛,其叫声如同辘轳抽水的声音,名叫孟槐,可以用来防御凶灾。这座山,不生草木,多产石青和雄黄[6]

何罗鱼图,出自《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禽虫典卷·第一百四十九卷》
孟槐图,出自《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禽虫典·第一百二十三卷》
鯈鱼图,出自《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禽虫典卷·第一百四十九卷》

二经

三经

参考

  1. ^ 《山海经·北山经》(卷三):右北经之山志,凡八十七山,二万三千二百三十里。
  2. ^ (汉)刘向,(汉)刘歆编校;方青羽著. 中侨彩图馆 山海经彩图馆. 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6.03: 31. ISBN 978-7-5113-5893-6. 
  3. ^ 《山海经·北山经》(卷三):北山经之首,曰单狐之山,多机木,其上多华草。漨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泑水,其中多茈石文石。
  4. ^ 《山海经·北山经》(卷三):又北二百五十里,曰求如之山,其上多铜,其下多玉,无草木。滑水出焉,而西流注于诸毗之水。其中多滑鱼。其状如鱓,赤背,其音如梧,食之已疣。其中多水马,其状如马,文臂牛尾,其音如呼。
  5. ^ 《山海经·北山经》(卷三):又北三百里,曰带山,其上多玉,其下多青碧。有兽焉,其状如马,一角有错,其名曰䑏疏,可以辟火。有鸟焉,其状如乌,五采而赤文,名曰鵸䳜,是自为牝牡,食之不疽。彭水出焉,而西流注于芘湖之水,其中多儵鱼,其状如鶏而赤毛,三尾六足四首,其音如鹊,食之可以已忧。
  6. ^ 《山海经·北山经》(卷三):又北四百里,曰谯明之山。谯水出焉,西流注于河。其中多何罗之鱼,一首而十身,其音如吠犬,食之已痈。有兽焉,其状如貆而赤豪,其音如榴榴,名曰孟槐,可以御凶。是山也,无草木,多青雄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