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基百科:同行评审/艾塞克斯號航空母艦
艾塞克斯號航空母艦
一時之間不知如何說起,好吧。
簡而言之,我已經搜集了所有我能找到的CV-9資料,將其戰史完整重編(對照歷史的話,會發現舊版本有不少錯漏。原來幾年前的我文筆是這樣的喔......呵呵),並校對數次(相信會有疏漏,因為半夜了,明天我會再改改)。有興趣於軍事的,可詳細閱讀,想必有一翻趣味(編寫時我也獲益良多);若然沒有興趣、又覺得這些所謂的長篇大論很悶,那麼就只讀引言、圖片及結尾,就可以了。
參考以往是只用DANFS及少量其他資料,顯然不足。(當然,再加上我的拙劣演譯,明明攔截成功也變成攔截失敗了。)現在主要參考如下:
- 二戰戰史,以Samuel Eliot Morison的History of United States naval operations in World War II。這十多冊的鉅著,算是經典了,貫徹所有美國海軍於二戰的行動及作戰。作者是美國海軍史家,其參考資料既有當時各艦的服役報告、戰後的發現、訪問指揮官(海爾賽等);亦有日方的服役報告(尤其是後期戰史),故此可相對中立,且為一手之事實,亦可與各戰事的條目相互引證。(一邊寫還一邊發現現有條目的不足,但我沒力氣了......)由於引用模版(harvnb)無法分別諸多冊數,故此採用英文維基的折衷方法(已經是年前的事,至今我仍看不到harvnb有加上冊數功能),將Morison的姓氏加上一畫,以方便引用連結。
- 同時,二戰用了幾個外部網頁,嘗試重建當時TF38及TF58的組成。畢竟分隊去向就是航母(於此條目即CV-9)去向,好好重建的話,自然能排列出較準確的戰史。
- 韓戰以往主要採其一手服役報告。一手服役報告往往是身陷其中,未必準確,亦未能反映韓戰的大圖像。所幸在大學圖書館找到Malcolm W. Cagle的The sea war in Korea,完整論述了韓戰的美國海軍作戰,且可與各艦解密的服役報告互證。(這位學者本身就是海軍出身,後來升到少將,還有份編輯越戰的美國海軍戰史,好像是什麼A naval story之類。有一篇是專論TF77在越戰戰史,這我有(也會)用到參與越戰的艾塞克斯級條目。)
- 韓戰以後,因為不是大戰,沒有專論書藉,所以內容顯然不及前兩者豐富。大致上是使用Navsource、老兵網頁及Turner出版社的書(可用度一般,主要是日期參考,詳盡內容還是要1960年的Cruise book或其他網頁)。navysite.de與gonavy.jp是另外兩個很好的參考資料,有這兩個才可重建韓戰後艾塞克斯號的出入、所載航空團、所往何處,亦可互證(gonavy.jp在60年代的紀錄顯然較navysite.de好,可惜仍要加上Turner那本書方才完整)。至於DANFS就不要提了,如非必要(或懶惰不用navsource)我是不會用到的。在DANFS,1960年後艾塞克斯號的歷史是一片空白,不知是否因為豬灣事件,幾乎所有找到的官方材料,都沒提及艾塞克斯號的參與,反而是老兵組織自己寫了出來;前面二戰韓戰的也是太簡短。
目標特色,評審完畢前最好不要提名。愈長的條目出錯機會愈高。未來(如有時間的話)我會逐條艾塞克斯級整理(其實不少都是要重寫,不過多寡就視資料及艦隻歷史而定。有些只是小改也可了。),希望在年半後畢業前完成。跑題一句,其實暑假我嘗試重寫列星頓號航空母艦 (CV-2),不過因資料不足卡了在第十五號艦隊問題演習(Fleet problem XV)。若果無法到美國去一看當時的Action report,重寫就無望了。歷史往往要新資料及證據出現,方可更完整。我相信艾塞克斯號已經基本完整,不會有大幅更動(除非某天Wikileaks突然關心了這些),但始終寫只是一半苦功,改是另一半,還望諸位多多指教。Oneam 01:00 AM (留言) 2010年12月11日 (六) 16:09 (UTC)
评审期︰2010年12月11日至2011年1月11日
内容与遣词
- 包括条目内的学术成份、遣词造句、翻译精确性、完成度及连贯性等一概与内容有关的要点
格式与排版
- 包括维基化、专题格式、错别字与标点符号、外文内容及排版等信息
- (!)意見。你可能需要考慮一下將條目中的英制轉換為公制為主的表達形態。-cobrachen (留言) 2010年12月12日 (日) 01:38 (UTC)
- (:)回應-看來我要一點時間去看看怎用Template:Convert。Oneam 01:00 AM (留言) 2010年12月12日 (日) 04:31 (UTC)
- 內文的哩全部用了Convert,後加公里;不過模版的數據反而不好改動。畢竟建艦時確實用了美制,硬在條目轉成公制,總覺得渾身不自在。Oneam 01:00 AM (留言) 2010年12月12日 (日) 07:32 (UTC)
- 因為格式手冊上對於度量衡是以公制為主,如果真得有困難,可以商量看看怎麼辦,即使不使用公制也可以討論。-cobrachen (留言) 2010年12月12日 (日) 12:55 (UTC)
- 我傾向將模版保留美制的,一者是要保留設計時所使用的數據,準確度較高,轉換後數據反而有機會出現誤差。二者,轉成公制本意是為了更可讀,在大部情況都是適用的;但若將模版內容轉換,零碎的單位反而更難看,總覺得無助理解。Oneam 01:00 AM (留言) 2010年12月12日 (日) 14:46 (UTC)
如果其他用戶沒有提出類似的意見,那就維持你原先建立的型態,統一格式就好。-cobrachen (留言) 2010年12月12日 (日) 16:29 (UTC)
- (!)意見:很不建議在標題上存有標點符號,換成「與」或「到」比較好。—Ai6z83xl3g (留言) 2010年12月22日 (三) 10:18 (UTC)
- 剛改掉標題的分隔號了,但頓號似乎難以避免。Oneam 01:00 AM (留言) 2010年12月23日 (四) 02:29 (UTC)
剛剛又有疑問:內部連結是否/可否適當地增加?一直以來,我自己標準是只用一次,不作重複;但由於正文頗長,有些時候只連結一次,反而顯得太少(尤其是部分航空母艦及人物,只在註腳處有連結)Oneam 01:00 AM (留言) 2010年12月28日 (二) 07:56 (UTC)
- 我自己是視內連重要度,以人名來說,假設這個人物很重要,但到條目很後面才再提一次且較鮮為人知(舉例來說,希特勒大家都知道是在指阿道夫,而不是他父親,這我就不會再設置),我就還是會設內連,意見僅作參考。—Ai6z83xl3g (留言) 2010年12月28日 (二) 10:37 (UTC)
還是盡量只設一次好了。剛作了一次最後重檢,明天我會離開香港到武漢幾天,屆時無法回覆同行評審,不過評審期結束前我就會回來,期間請耐心等待。Oneam 01:00 AM (留言) 2011年1月3日 (一) 03:42 (UTC)
評審即將完結,感謝各位。明天提特。Oneam 01:00 AM (留言) 2011年1月11日 (二) 12:18 (UTC)
参考与观点
- 包括各类型的参考文献、中立观点、以及其他中文维基百科内的方针与指引等
以往记录
- 请参见条目的讨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