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基百科:同行评审/福州疍民

这是一个关于中国族群的条目,近期也得到诸维基人进一步的补充和完善。希望按照优良乃至特色的标准对其进行评审,以期最终成为优良和特色条目。—LuHungnguong (留言) 2009年8月20日 (四) 23:15 (UTC)[回复]

评审期︰2009年8月20日至2009年9月20日

内容与遣词

包括条目内的学术成份、遣词造句、翻译精确性、完成度及连贯性等一概与内容有关的要点
  • 历史和源流部分,有些过于简单。建议引用一些古籍中的记载,而不是学者的研究文章,这样各种说法的来源更加明确。如“疍为蛇种,盖即无诸国之遗民也”等。此外,各地疍民之间的关系也值得书写。
  • 语言部分,不宜用一句话带过。福州疍民当前普遍使用闽东语福州话很可能是同化的结果,但其自身所保留的独特词汇、发音等特征尚未完全泯灭。疍民渔歌即是一例。
  • 作为族群条目,尚缺体质人类学(和遗传学)的观点。
  • 推荐一篇文章参考:闽江流域疍民的文化习俗形态

余兮 (留言) 2009年8月22日 (六) 10:56 (UTC)[回复]

阁下的建议很有建设性,对完善本条目大有帮助,非常的感谢!关于遗传学方面的观点,我会尽量去寻找。— LuHungnguong (留言) 2009年8月22日 (六) 17:35 (UTC)[回复]

格式与排版

包括维基化、专题格式、错别字与标点符号、外文内容及排版等信息
  • 关于民族和族群的模板有两种,尚未统一,分别是Template:Infobox Ethnic groupTemplate:ethnic group,目前使用前者的条目较多。另外题图下可以加注,不然此图具体所指不甚明确。
  • 习俗、语言、文化等是值得各立一级标题的,不宜全部附在“疍民社会”之下。

余兮 (留言) 2009年8月22日 (六) 10:56 (UTC)[回复]

已经扩充和调整了部分内容和结构,请问还有什么建议?— LuHungnguong (留言) 2009年8月24日 (一) 04:48 (UTC)[回复]
  • (!)意見。在起源的部分,你的描述看起來是具有年代上的前後順序,不過你的寫法,對於不太熟悉的人來說,會不太清楚你所指出的年代,是關於起源的推測年代,還是該推測出現的年代。
譬如說,東晉時期反抗晉朝而失敗而逃亡海上.....,這一段話是說,起源的推測當中有一種是說他們最早來自東晉這一批人(現代的說法),還是說是東晉時期的說法。而下一段王審知和盧循之間的關係可以用幾個字表達。而對於不同年代的推測,或者是起源於不同年代,也許可以稍為分段或者是以條列的方式,比較清楚知道有哪幾種說法。-cobrachen (留言) 2009年8月30日 (日) 03:01 (UTC)[回复]
谢谢建议。在下做了相应的修改,但暂时没有改成条列,如果阁下觉得可行的话,我就按这个版本来。— LuHungnguong (留言) 2009年8月31日 (一) 14:26 (UTC)[回复]
不一定是要列表,只是建議將不同時代的段落有明顯一點的區分,簡單就好,不用複雜。而且最近看到一些用戶的意見,認為列表不見得在很多條目中恰當,所以分段也可以。謝謝。-cobrachen (留言) 2009年9月2日 (三) 12:15 (UTC)[回复]

参考与观点

包括各类型的参考文献、中立观点、以及其他中文维基百科内的方针与指引等

以往记录

请参见条目的讨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