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er:Aizag/s9
新年快樂
祝Aizag新年快樂。
望這年有更多軍事方面上的交流。-- 約翰同志-條目裱糊匠(留言) 2020年12月31日 (四) 16:08 (UTC)
感謝,閣下也是。-- 約翰同志-條目裱糊匠(留言) 2020年12月31日 (四) 16:45 (UTC)
RE
改回了,對此抱歉。-- 約翰同志-條目裱糊匠(留言) 2021年1月1日 (五) 14:20 (UTC)
牛年快樂!
牛年快樂 | |
感謝閣下這麼多年仍持續貢獻優質條目(記得以前您的帳號名稱更長?)期待閣下大作道格拉斯·麥克阿瑟的完工,謹祝闔家安康、工作順利! Labyrinthulomycetes🦠 receptor 2021年2月12日 (五) 20:49 (UTC) |
感谢帮忙
感谢您的帮忙,我绘画不太行。 主要是挖空了周边公国的地名,突显特维尔的独特性,原图很多地方也有,包括俄国一些票友网也能找到。 https://coollib.com/i/49/343249/_023.jpg 我可以翻译地名给您,因为我真不懂在图中改文字,请您稍等,我先译了特维尔国内的地名。--折毛(留言) 2021年3月30日 (二) 16:01 (UTC)
图正中 特维尔 Тверь 附近河流名 伏尔加河 Волга 特维尔察河 Тверца 特马卡河 Тьмака 博尔达河 Болда 苏沙河 Шоша 梅德韦季察河 Медведица
镇名 梅德诺耶 Медное 米库利 Микулин 罗纳 Родня 祖布佐夫 Зубцов 霍尔姆 Холм 卡申 Кашин 白戈罗多克 городок (Белый городок) 科萨耶蒂 Косяятии 斯维亚托斯拉维哨站 Святославле позе 克林 Клин 霍拉奇(普戈雷耶-戈罗迪茨)Хораач (Погорелое Городище) 戈罗多克(斯塔里察) Городок (Старица)
- 注:实控的立陶宛方叫戈罗多克,在特维尔方叫斯塔里察
持续更新--折毛(留言) 2021年3月30日 (二) 16:31 (UTC)
- 先译到此,我要睡了,图右下那一团四个点连起来的是伊凡·亚历山德罗维奇建来防备特维尔军入侵的。沃罗比夫在书中也不肯定科罗马要塞群的的规模,这些要塞的指挥部在卡尔马诺沃 (Карманово),两边有湖,峡谷地形易守难攻。但卡申斯基在1364年直接绕了过去,我想就像是马其诺防线一类,太阳底下果然没有什么新鲜事(茶)--折毛(留言) 2021年3月30日 (二) 17:04 (UTC)
- 特维尔北方边境
克索沃-戈拉Кесова Гора
- 诺夫哥罗德共和国
城镇 托尔若克 Торжок 特里宾斯科耶 теребеибское (图右上)乌格里奇 углич
- 莫斯科大公国没有城镇
- 德米特罗夫公国(莫斯科属) 德米特罗夫 Дмитров 卢莫斯纳 Лумосна
- 斯摩棱斯克共和国
勒热夫 Ржева
原图全部城镇翻译完成,阁下要改用颜色标记我也支持,因为现在不好理解,国界以虚线标出也不容易看清楚,不过我理解沃罗比夫的做法,因为那个年头没有明显的国界线,国界都是动态变动的。
即便在特维尔公国内亦是,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有卡申公头衔的瓦西里公在1340年没有掌握卡申城?因为瓦西里公卷入次兄亚历山大·米哈伊洛维奇的叛乱罪,他被三哥康斯坦丁没收北边领地,
只留下南方沼泽地为主的半个卡申领地+杜布纳领地(瓦西里公领地塞斯马拉河西边那片地)。
有颜色比较容易分辨阵营,以及另一重意义上,可以看出特维尔自伊凡一世后再统一的不易。夹在三大国狭缝中,一步步再兴起,即便1352-1353年黑死病夺去公国近40%人口,也能在三十年内将三大国分别打败,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折毛(留言) 2021年3月31日 (三) 15:02 (UTC)
罗河 Лобь 闇河 Тбма 塞斯马拉河 Сесмра 普萨河 пукша 舍雅河 Циа 科罗热奇纳河 Корожечна 卡申卡河 Кашинка 亚乌扎河 Яуза 拉马河 Лама --折毛(留言) 2021年3月31日 (三) 15:36 (UTC)
- 更新河流
库利亚河 Кульлииа 洛纳什河 Локнаш 亚赫罗马河 Яхрома 杜布纳河 Дубна 维尤卡河 Вьюлка 霍姆希亚河 Хомчшииа 卡萨河 Каза 奥苏加河 Осуга 特洛斯纳河 Тросна
应该快结束了,伏尔加河出现了几次,其他有遗漏请告知--折毛(留言) 2021年3月31日 (三) 16:11 (UTC)
感谢,已经接近完成
- 上方诺夫哥德罗共和国>诺夫哥罗德共和国
- Тбма 上外专业译俄国地理书的倪波老师意译成暗河,我认为比我的更好。
- 霍尔姆公国领(黄色)中两个有括号的地名建议分第二行,因为现在被边境线挡下来了。
主要还是弗谢沃洛德·亚历山德罗维奇一方强行改名所致,括号内的是原名。
- 不知道阁下会否为周边三大国加上颜色?
要是会,建议莫斯科和特米德罗夫公国颜色相近,标示出两者的关系。 另外不知道阁下有否发现,乌格里奇南方空白处虚线有两条,因为中间有雅罗斯拉夫尔公国的领地,两国国土是接壤的。不过它影响不大,应该不需特地标示--折毛(留言) 2021年4月1日 (四) 02:15 (UTC)
- 明白了,那应该可以了,感谢阁下的帮忙。我正在用word写1347-1352特维尔公国内战,图片也可以加在新条目上。另外想请教您这种修图技术要如何学?毕竟日后要汉化图片也用得上,常常麻烦别人也不好意思--折毛(留言) 2021年4月1日 (四) 04:02 (UTC)
- 感谢阁下指教,我稍后去找几张类似图片练手。我目前打算先学画这种势力图,之后画一些经济相关的,包括粮产量,贸易路线等等。经济方面的东西可能更需要图表说明,维基也不能像一些历史网站上传有版权的电子书插图,只能自己绘画。--折毛(留言) 2021年4月1日 (四) 07:39 (UTC)
美國南北戰爭北軍編制譯法
想問美國南北戰爭北軍編制譯法有沒有中文來源的譯法 ?
如沒有,以下編制應怎樣譯呢 ?
- Military division:戰區 !? 軍區 !?
- Department:軍部 !? 部 !?
- District:軍分區 !? 分區 !?
謝謝。-- 約翰同志-條目裱糊匠(留言) 2021年4月1日 (四) 22:50 (UTC)
- @Comrade John:我並不清楚,就我所能取得的範圍內,南北戰爭的相關書目很少,比較詳盡的大概也就《火的考验:美国南北战争及重建南部》和台灣方面比較代表性的《美國南北戰爭研究》(李恭蔚著),不過前者只能透過全國圖書參考去50頁一次次下載後搜索,費工費時,後者雖然圖書館有,但近期才走過一趟,短期內是不會再去的。--Aizag(留言) 2021年4月2日 (五) 12:54 (UTC)
- 明白,因為小小事情而再去是頗不值得的,那麼下個月 ?-- 約翰同志-條目裱糊匠(留言) 2021年4月2日 (五) 12:59 (UTC)
- @Comrade John:暫無此計畫,我可以外借的書是有限的,不會因為一本書特地跑一趟,必定等我手上的書消耗完價值再一次全部換過。--Aizag(留言) 2021年4月2日 (五) 13:22 (UTC)
- ……明白。-- 約翰同志-條目裱糊匠(留言) 2021年4月2日 (五) 13:25 (UTC)
您好
敝人最近根據英維FA擴充了第五次反法同盟,經Comrade John推薦,想邀請您協助審閱是否有可以改進的地方,謝謝您。--A22234798(留言) 2021年5月5日 (三) 09:58 (UTC)
- @A22234798:您好,正如Comrade John所說,較為古典的軍事史並非我所長,但我還是稍微提一些問題:
- 引用模板請統一格式,目前是哈佛式與sfn混用,兩者效果呈現不同,既有「頁」也有「p.309」兩種。
- 有些註解內容明顯能融入正文中,或無須特別將原文寫出。前者例如「而且還充當搶匪」,在正文中幾乎能直接寫成「許多叛軍逃入山林並淪為盜匪」,我覺得沒起到額外的說明或補充之用,「並造成拿破崙麾下首名元帥戰死」同樣道理,可寫成「,拿破崙麾下也首次有元帥(拉納)戰死」。
- 「大軍團」這種特種單位名稱請全部加入括號。
- 「反抗軍」一側各國的情況,我建議用單一註解,放在反抗軍的後面統一解釋,而不是分作各國這樣短短一句、卻拆成好幾個註解解釋。
- 用字不夠精準或是錯誤的翻譯,看到幾句:
- @A22234798:您好,正如Comrade John所說,較為古典的軍事史並非我所長,但我還是稍微提一些問題:
原文 | 您的譯文 | 我的譯文 | 評析 |
---|---|---|---|
The decline in the tactical skill of the French infantry led to increasingly heavy columns of foot soldiers eschewing manoeuvres and relying on sheer weight of numbers to break through, a development best emphasized by MacDonald's attack at Wagram. | 法軍步兵的戰術能力下降,導致越來越龐大的士兵陣列開始避開行軍調度,也越來越仰賴人數的絕對優勢來進行戰線突破,麥克唐納在瓦格拉姆戰役中的進攻更能完全說明法軍此一變化 | 由於法軍步兵的戰術能力衰退,使其大編隊的徒步士兵逐漸傾向放棄機動性,轉而仰賴人數優勢來實施突破,麥克唐納在瓦格拉姆戰役發起的進攻便是明顯的一例。 | 「manoeuvres」在這裡應譯作「機動性」,是一種仰賴士兵素質的戰術技能,通常跟側翼攻擊、包圍殲滅綁定,「行軍調度」在中文卻是較常用於單純的移動,與步兵戰術能力的下降聯繫不大。 |
Although Napoleon's manoeuvers were successful, as evidenced by overturning the awful initial French position, the growing size of his armies made military strategies more difficult to manage. | 雖然拿破崙透過翻轉法軍初期糟糕的布陣所做的軍事調動相當成功,但不斷擴大的軍隊規模仍舊讓他更難執行軍事戰略。 | 儘管拿破崙的機動佈署有效扭轉了初期法軍惡劣的佈陣,但麾下軍隊規模不斷擴大,使他在處理戰略問題時越發困難。 | 我覺得原譯很繞口,另比起「執行戰略」,我認為「處理戰略問題」更加符合拿破崙這個一介人類所能作的事情之描述。 |
Englund describes the war as "the first modern war" for the use of "symmetrical conscript armies of singularly large size," that were divided into corps and commanded decentralized in theatres. He concludes that "it was a war of magnitude and maneuver more than before and the decisive factor was attrition more than dramatic one-(or two-)day pitched battles." | 英格倫將這場戰爭視為「首場現代戰爭(the first modern war)」,因為這場仗開始出現「單一龐大的對稱徵兵軍團[nb 21]」,並被分為多個兵團同時下放指揮權到各個戰線。而他的結論是「這是一場比往更大規模、更需要進行軍事調動的戰爭,同時這場勝敗的決定性因素並不是一或兩天的關鍵激烈戰鬥,而是在於消耗戰[nb 22]」。 | 英格倫將第五次反法同盟戰爭稱作「史上第一場現代化戰爭」,認為此戰各國逐漸出現「規模異常龐大的徵兵軍團」,並被分作多支軍、下放指揮權到不同戰區作戰。他還為此做出結論,認為此戰是「一場規模更大、機動性更勝以往的戰爭,且決定勝敗的不再是僅憑一、兩天的決戰,而是(雙方)人員物資的消耗。」 | 我認為原文既然用到了「armies」與「corps」,且講到「現代化」,那這裡應是代指現代軍事編制的軍,有意思的是這個編制單位也是拿皇創立的([1])。「singularly」為單純誤譯,而那個「symmetrical」從字面上來看叫「對稱」,要怎樣翻譯是一大問題,我覺得不太能直觀的翻成對稱,它的意思可能有兩種:
|
- 另外,在這裡跟您說聲不好意思,現在我是比較不想去審閱條目了。這很費時費工,在基於志願、實在不多的編輯時間我希望能全為自己所用。即使是編者獨自閱讀文獻整理後原創的條目,審核的溝通我覺得是很花時間的事情(上面這些也花了我不算短的時間,且有時難免會與原作者出現摩擦),出於禮貌,我也會放下手邊事務優先處理。何況是譯者翻譯其他語種的作品,需要猜測原文作者意思、反覆揣摩和選字、難以透過原生語言(漢語)輕鬆地寫出來。基於上述,除非文章水準實在是離譜、叫人看不過去,或是條目主題我很有興趣,否則我現在基本不太主動對條目編修表示意見了,希望您另請高明代為審理。--Aizag(留言) 2021年5月5日 (三) 19:25 (UTC)
我討論頁的事情
我是覺得奇怪,為甚麼您會刪掉機器人今天發到我討論頁的《維基百科政策簡報》呢?(雖然我平時不會看就是了,因此我沒有回退:)--春卷柯南-發前人所未知 ( 論功行賞 ) 2021年5月6日 (四) 14:03 (UTC)
问问看法
余光中的《中文的常态与变态》。--7(留言) 2021年5月8日 (六) 10:52 (UTC)
- @Jarodalien:我知道你先前曾表達過語法西化的問題,但也跟你認知的一樣,身為台灣人的我對文中提出的問題不怎麼在意,僅有一些淺見。我表達得不太好,但讀下去我真覺得余反應過度、似乎中文要因此被西方文化消滅了,例如按他的觀點「愛國主義」應該直接縮略成「愛國」、「「人們」實在是醜陃的西化詞」、「可讀性」是偽術語。「最……之一」邏輯不通也想當然的拿出來講了。以最後一例來說,我在寫作時如果不知道實際序列、又或那東西無法量化,我能不能用「最....之一」呢?麥克阿瑟在一戰中當上將軍的年齡遠遠低於週邊的同事們,但並無證據他是最年輕者,照余的說法我似乎不能如此強調,只要寫他是一戰中「年輕的將軍」就好了?那還不如不要寫。「曾當過麥克阿瑟七年副官的艾森豪是最了解麥克阿瑟的人之一」,「了解麥克阿瑟的程度」無法量化為數字給人排序,但艾森豪想必是只見過麥克阿瑟一面的蔣中正了解,是否比羅斯福了解就不知道了,艾與羅頻繁地跟麥打交道,兩人都遠比其他人了解得多,而其之一當然只能用「最....之一」。余說道「英文文法有些地方确比中文精密,但绝非处处如此。有时候,这种精密只是幻觉,因为“精密”的隔壁就住着“繁琐”。」但就我所見,這個「繁瑣」就是無可奈何「不精準」下又想表達某些意思而不得不為之的產物。--Aizag(留言) 2021年5月8日 (六) 12:35 (UTC)
- “曾當過麥克阿瑟七年副官的艾森豪是最了解麥克阿瑟的人之一”这个我是觉得说“XX非常了解XX”就行。我不觉得他的观点是“似乎中文要因此被西方文化消滅”,但我赞成汉语应该避免化简为繁,“麥克阿瑟在一戰中當上將軍的年齡遠遠低於週邊的同事們”单就这个意思,我大概会写“XX入将时远比他人年轻”吧,“可读性”的确是我无法接受的“伪术语”,当然,只是说现在无法接受自己写出这种内容,所以我通常只强调几岸几地操持不同语言。“無可奈何「不精準」下又想表達某些意思而不得不為之的產物”我个人认为有很多情况下这不过是对汉语还不够熟悉,习惯了记者、科学家的文体,毕竟现在即便大陆的记者,汉语算得上入门的也没几个,科学家因术业有专攻更是如此。--7(留言) 2021年5月8日 (六) 14:44 (UTC)
- @Jarodalien:這沒辦法。語言也是積習而成,哪怕是被認為錯誤、冗贅的修辭用法,我也無意在這方面爭論。--Aizag(留言) 2021年5月8日 (六) 15:53 (UTC)
- “曾當過麥克阿瑟七年副官的艾森豪是最了解麥克阿瑟的人之一”这个我是觉得说“XX非常了解XX”就行。我不觉得他的观点是“似乎中文要因此被西方文化消滅”,但我赞成汉语应该避免化简为繁,“麥克阿瑟在一戰中當上將軍的年齡遠遠低於週邊的同事們”单就这个意思,我大概会写“XX入将时远比他人年轻”吧,“可读性”的确是我无法接受的“伪术语”,当然,只是说现在无法接受自己写出这种内容,所以我通常只强调几岸几地操持不同语言。“無可奈何「不精準」下又想表達某些意思而不得不為之的產物”我个人认为有很多情况下这不过是对汉语还不够熟悉,习惯了记者、科学家的文体,毕竟现在即便大陆的记者,汉语算得上入门的也没几个,科学家因术业有专攻更是如此。--7(留言) 2021年5月8日 (六) 14:44 (UTC)
- @Jarodalien:我知道你先前曾表達過語法西化的問題,但也跟你認知的一樣,身為台灣人的我對文中提出的問題不怎麼在意,僅有一些淺見。我表達得不太好,但讀下去我真覺得余反應過度、似乎中文要因此被西方文化消滅了,例如按他的觀點「愛國主義」應該直接縮略成「愛國」、「「人們」實在是醜陃的西化詞」、「可讀性」是偽術語。「最……之一」邏輯不通也想當然的拿出來講了。以最後一例來說,我在寫作時如果不知道實際序列、又或那東西無法量化,我能不能用「最....之一」呢?麥克阿瑟在一戰中當上將軍的年齡遠遠低於週邊的同事們,但並無證據他是最年輕者,照余的說法我似乎不能如此強調,只要寫他是一戰中「年輕的將軍」就好了?那還不如不要寫。「曾當過麥克阿瑟七年副官的艾森豪是最了解麥克阿瑟的人之一」,「了解麥克阿瑟的程度」無法量化為數字給人排序,但艾森豪想必是只見過麥克阿瑟一面的蔣中正了解,是否比羅斯福了解就不知道了,艾與羅頻繁地跟麥打交道,兩人都遠比其他人了解得多,而其之一當然只能用「最....之一」。余說道「英文文法有些地方确比中文精密,但绝非处处如此。有时候,这种精密只是幻觉,因为“精密”的隔壁就住着“繁琐”。」但就我所見,這個「繁瑣」就是無可奈何「不精準」下又想表達某些意思而不得不為之的產物。--Aizag(留言) 2021年5月8日 (六) 12:35 (UTC)
通知
RE
圖錦不切齊是中右那張圖所致 ?
至於排序,使用「Template:Unbulleted list」,然後將其隱藏如何 ? 反對票是怎樣的一回事 ?-- 約翰同志-條目裱糊匠(留言) 2021年5月28日 (五) 17:29 (UTC)
那麼排序用回頓號算了。至於中右圖,用掛滿勳章的羅科索夫斯基外套那張如何 ? 讓讀者知道大概排序。當然「勳章、獎章配戴順序」和「略章配戴順序」如有圖就好了、只看字,不知哪裏是內,哪裏是外的。-- 約翰同志-條目裱糊匠(留言) 2021年5月28日 (五) 17:52 (UTC)
軍事上,有很多東西,圖文並茂才能知全豹的,只有文字的話,讀者只能天馬行空而已。「順序」如有原創圖是最好的,但這不能強求。-- 約翰同志-條目裱糊匠(留言) 2021年5月28日 (五) 18:13 (UTC)
明白。-- 約翰同志-條目裱糊匠(留言) 2021年5月28日 (五) 18:23 (UTC)
話說蘇聯在1922年成立,Infobox中前身國部份有「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國家獎勵制度」內連,那麽存在時間部份是否應寫1922年至1991年,而非1918年至1991年呢 ?-- 約翰同志-條目裱糊匠(留言) 2021年6月6日 (日) 19:13 (UTC)
除了俄羅斯外,烏克蘭、白俄羅斯和外高加索聯邦的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是否也有自己的國家獎勵制度 ?-- 約翰同志-條目裱糊匠(留言) 2021年6月6日 (日) 19:22 (UTC)
明白。-- 約翰同志-條目裱糊匠(留言) 2021年6月6日 (日) 19:33 (UTC)
斯拉夫語族國家人物條目命名常規
最近Iokseng將一些俄國人條目,由三名制移回「名+姓」二名制,如约瑟夫·斯大林、拉夫连季·贝利亚,理由是命名常規方針。
但閣下和一些用戶,將俄國人條目,由二名制移至三名制,理據為俄蘇人名皆採用三名制。
那麼閣下不跟方針移動,理據除了俄蘇人名皆採用三名制外,還有甚麼 ?
這可能會出現移動戰,用不用和Iokseng談談 ?-- 約翰同志-條目裱糊匠(留言) 2021年6月15日 (二) 19:17 (UTC)
說實話,我也不在意,只是影響導航模板內部連結,要改而已。格·康·朱可夫縮寫甚麼,主要是令行文和導航模板排板美觀,而且出版物也有用縮寫吧 ?
閣下無意去發起這話題就算了。-- 約翰同志-條目裱糊匠(留言) 2021年6月15日 (二) 19:44 (UTC)
涉及俄蘇人名第一次出現行文,要麼格·康·朱可夫;要麼格奧爾基·朱可夫,之後一直朱可夫。格奧爾基·康斯坦丁諾維奇·朱可夫或許太長,而且康斯坦丁諾維奇不常列出。-- 約翰同志-條目裱糊匠(留言) 2021年6月15日 (二) 19:53 (UTC)
Re:关于蒂尔皮茨占领胶州湾
恕我鄙陋,Tirpitz占领胶州湾的说法以及有关的辟谣文我脑中一点印象都没有。我看到《德国侵略山东史》出版于1989年,大陆八十年代时大概才刚开始重启地方史研究编纂,所以大概时而会出现明显谬误。不过我看了一下1984年的《青岛文史资料 第五辑》,里面有篇《德日侵占青岛及我国接收青岛的经过》提到率领德舰的是棣利司(棣德利的另一种早期译法)。后来的《青岛市志》也没有出现过这个谬误。或许棣德利率德军占领胶州湾在青岛学界看来一直是可确定的史实,因此大概也不需要专门辟谣。——StefanTsingtauer(留言) 2021年6月21日 (一) 05:09 (UTC)
暫存區29
在Commons找到這張圖。
這應該可代替被CommonsDelinker刪掉那張圖吧 ?-- 約翰同志-條目裱糊匠(留言) 2021年6月25日 (五) 19:37 (UTC)
其實Commons還有一張,清晰很多。但一來它們沒有被剪輯成右圖那樣;二來它正被提刪。
如果不一定要用肖像畫,Commons有大量圖可代替。
其實勃列日涅夫掛滿勳獎章的軍服照或畫,更突顯出當時蘇聯勳獎章濫發成風的情形,但可惜Commons沒有。-- 約翰同志-條目裱糊匠(留言) 2021年6月25日 (五) 22:47 (UTC)
找找Medalofdead、折毛和不寐聽江,看看有沒有頭緒吧 .....-- 約翰同志-條目裱糊匠(留言) 2021年6月27日 (日) 16:50 (UTC)
無論如何,只剩下「榮譽稱號」這個硬骨頭吧 ?-- 約翰同志-條目裱糊匠(留言) 2021年6月27日 (日) 18:11 (UTC)
是的,別拆。現時的條目是介紹整個制度,而非某一部份榮譽。要拆分就要更多資料去介紹拆分了的東西。-- 約翰同志-條目裱糊匠(留言) 2021年6月27日 (日) 18:20 (UTC)
話說,有沒有想過再去中、英、俄維的維基百科圖書館去尋求相關資源 ? 當然俄維可能要折毛或其他懂俄語人士協助。--約翰同志-條目裱糊匠(留言) 2021年6月27日 (日) 18:34 (UTC)
道格拉斯·麥克阿瑟
Aizag你好。
道格拉斯·麥克阿瑟,「封鎖拉包爾」部份的圖片被改,導致與描述不符。
需要修改。-- 約翰同志-條目裱糊匠(留言) 2021年6月27日 (日) 08:31 (UTC)
編制數字譯法
Aizag你好。
最近有用戶將一些軍級編制條目,由數字移動至漢字。例如越南共和國第三軍〈Quân đoàn III,原為越南共和國第3軍〉
我想問,編制涉及羅馬數字〈例如上面例子〉或英語〈例如Eighth United States Army〉,是否存在着硬性規定,一定要譯成漢字,即三和八 ?
軍事著作是否也是這樣 ?
望解疑,謝謝。--約翰同志-條目裱糊匠(留言) 2021年7月5日 (一) 21:09 (UTC)
回应
实在不好意思,近日现实事务繁忙,无暇前来维基编写条目 ,故今日才看到留言 苏联史并非本人所长,本人以ПОЧЕТНЫХ ЗВАНИЙ СССР搜了一下,发现都是以15+9(1988年除去)形式为主,与阁下编写之条目相同,63那个我找不到可信性高的来源,因为你给出的libussr那个是来自苏联法令网的资料是一份可信度高的文献,除了原档案扫瞄件可以推翻外,基本上已经可以肯定63个为假。唯一可能例外是俄国内战后的动乱时期,那时候是滥发荣誉且纪录混乱的时期,但即便是这样应该也有相应勋章传世,如勋章的纪录也找不到,即可证伪。 --折毛(留言) 2021年7月12日 (一) 03:13 (UTC)
蘇軍Aviation譯法
如依照閣下所言,那麼Medalofdead的條目,編制中帶有Aviation的,都應叫作「航空兵」,例如「128混成航空師」改成「第128混成航空兵師」和「第888殲擊機團」改成「第888殲擊航空兵團」? --約翰同志-條目裱糊匠(留言) 2021年7月15日 (四) 13:20 (UTC)
一些帶有機種名的航空兵編制,不譯「機」字,只譯「機」之前的動詞 ?-- 約翰同志-條目裱糊匠(留言) 2021年7月15日 (四) 13:27 (UTC)
@Comrade John:《泥足巨人》第22頁有給出包含番號的命名方式,寫的是如「轟炸航空兵第26師」、「殲擊航空兵第68團」、「校射偵查航空兵第23大隊」這種,2015年由吳榮華所著的《蘇俄遠程戰略航空兵全史》也採用此種譯法(兵種在前,番號在後)。至於台灣翻譯版本我從2013年出版的《二戰蘇聯精銳裝甲部隊》翻到是採用「戰鬥機航空師」、「轟炸機航空團」、「第588夜間轟炸機航空團」這種翻譯……--Aizag(留言) 2021年7月15日 (四) 13:53 (UTC)
....... 《二戰蘇聯精銳裝甲部隊》譯得很怪。如要統一,還是用《泥足巨人》和《蘇俄遠程戰略航空兵全史》的譯法吧。-- 約翰同志-條目裱糊匠(留言) 2021年7月15日 (四) 14:00 (UTC)
- @Comrade John:不好說吧?這就算是兩岸不同的地方啊。--Aizag(留言) 2021年7月15日 (四) 14:01 (UTC)
退休 !?
驚見閣下清空Sandbox和改了status。真是退下來嗎 ?-- 約翰同志-條目裱糊匠(留言) 2021年8月20日 (五) 19:55 (UTC)
有一些Sandbox可是閣下多年來的原創心血,刪掉了、放棄了,頗可惜。-- 約翰同志-條目裱糊匠(留言) 2021年8月20日 (五) 20:13 (UTC)
說實話,想它們保留,可以看到閣下多年來的心血、歷程、文筆,但為了不給人白抄,只好如此。-- 約翰同志-條目裱糊匠(留言) 2021年8月20日 (五) 20:18 (UTC)
軍事星章 | ||
無論如何,感謝閣下多年在軍事方面的付出。有緣再會,Aizag大師。--約翰同志-條目裱糊匠(留言) 2021年8月20日 (五) 20:25 (UT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