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廣播60年. 香港: 香港電台. 1988年 (繁體中文).
- 13頁
- 在1923年至1926年期間,無線電愛好者組成的「香港無線電學會」,試驗廣播社會新聞及轉播歌劇,是香港最早期的電台廣播。
- 1928年,政府接管「香港無線電學會」,並在1928年6月30日上午9時設立香港第一個廣播電台——香港電台。
- 當時香港電台呼號為「GOW」,在太平山山頂設發射站,以波長355米播放節目。市民需繳付4元牌照費才可收聽電台的節目。至1928年底,政府已發出了124個收音機牌照。
- 1929年1月1日,香港電台的呼號改為「ZBW」。同年12月,電台遷往德輔道中的郵政總局(今環球大廈)。當時政府發出了476個收音機牌照,比1928年未增加約4倍。當時電台全日用中文及英文廣播7小時。
- 1934年,中文台啟播,呼號為「ZEK」。
- 1938年,電台遷往告羅士打大廈。政府這時已發出8000多張牌照。當時政府每年在娛樂消遣節目上花費90,000元。
- 收音機牌照費逐年增加,至1940年時,牌照費為12元。
- 1941年,香港淪陷。在香港日治時期間,日本人在1942年開始恢復香港的電台廣播。1945年8月,香港重光,英國皇家海軍少將夏愨於同年9月1日組成軍人政府,並在同一天於電台上廣播宣佈英國會再次統治香港。9月15日,香港電台恢復中英文節目的廣播。
- 香港電台的兩個呼號——「ZBW」及「ZEK」在1948年8月取消,同時電台改名為「香港廣播電台」(Radio Hong Kong),並增設晨早廣播時段。
- 重光後香港電台只有少量資金去維持運作,不過由於戰前的香港電台已經為中文節目的發展奠下了良好的基礎,故此電台的重建工作順利地進行。當時政府已經發出2萬2千個收音機牌照。
- 香港電台在1949年遷入大東電報局電報大廈,直至1969年廣播道廣播大廈落成後才遷出。
- 陳雲. 一起廣播的日子:香港電台八十年. 香港: 明報出版社有限公司. 2009年7月. ISBN 978-988-8026-38-8 (繁體中文).
- 香港最早的電台試播是在1921年進行[1],1923年,「香港無線電學會」成立,主持香港最早的電台廣播,當時香港民間的電台廣播節目有歌劇、話劇、音樂會和一些社會新聞。
- 1926年之前,香港已傳入收音機。當年政府頒布條例規定收音機牌照費為5元,更改地址手續費為1元。
- 1928年8月17日的政府憲報(GA464)確定位於太平山頂的無線電發射站呼號為GOW。後來在翌年1月21日的政府憲報(GA54)將該發射站呼號改為ZBW,在憲報公布後第二天開始實行。
- 香港是當時第二個設立電台的英國殖民地,僅次於英屬東非(今肯尼亞)。
- 日軍攻陷香港後,在1942年展開必要的駐軍宣傳,日軍設立的香港占領地總督部設立「香港放送局」並恢復廣播,其呼號為JPHA,廣播時間為正午至14時以及18時至23時,節目有日語、粵語、國語和英語的新聞及時事節目外,還有當時的國語流行曲、粵劇、日本的戲劇轉播及來自中國、西方和日本的音樂。可見當年日本統治者會照顧香港不同社群的需要。
- 關禮雄. 日佔時期的香港. 香港: 三聯書店. 1993年. ISBN 978-962-04-1105-2 (繁體中文).
- 日本人在設立香港占領地總督部時即設立「放送局」,管理香港廣播電台。
- 日本人表面上反對吸鴉片,於是日本人在1943年慶祝「放送局」設立一週年之際播放了以反吸鴉片為宣傳主題電台廣播劇《新生》和《林則徐》,並藉此挑起中國人對英國的仇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