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用性

(重定向自Usability

優使性(英語:Usability),是一種以使用者為中心的設計概念,易用性設計的重點在於讓產品設計能夠符合使用者的習慣與需求。以網際網路網站的設計為例,希望讓使用者在瀏覽的過程中不會產生壓力或感到挫折,並能讓使用者在使用網站功能時,能用最少的努力發揮最大的效能。

譯稱

「Usability」這個名詞目前在漢語資料中出現有:優使性、使用性、易用度、易用性、好用性和可用性等不同的意譯名稱

定義易用性

定義

優使性通常與產品的功能有關(參考下方ISO的定義),不止是使用者介面的特性(同樣參考下方的系統可接受度框架,其將有用分成功效易用性)。例如,在主流消費者產品的場合中,一輛汽車如果沒有倒車排擋,以前者的觀點來看,它是不可用的;而以後者的觀點來看,它欠缺了這方面的功效。

在評估使用者介面的的易用性時,此定義可以簡化為「目標使用者感受到該操作介面的有效性(有達到目的)以及效率(使用時所需的工夫或時間)」。其主觀的感受可以透過一些準則加以衡量,例如:使用者介面設計的原則(Principles of User Interface Design),以提供數量化的結果,此測量結果通常以百分比顯示。

區分優使性測試(usability testing)與優使性工程(usability engineering;簡稱UE)是很重要的。優使性測試指的是某產品或軟體容易使用的程度,而優使性工程則是確保產品品質的研發與設計程序。

優使性是非功能性需求的一個例子,就像其他非功能性需求,優使性無法直接測量,而必須透過間接測量或觀察某些屬性的方式,例如:使用者對於系統是否容易使用所回報的問題數量。

ISO標準

國際標準組織(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制定的ISO 9126(1991)Software Engineering Product Quality文件將易用性定義為:

A set of attributes that bear on the effort needed for use, and on the individual assessment of such use, by a stated or implied set of users.

同樣也是由國際標準組織制定的ISO 9241-11(1998)Guidance on Usability文件也對易用性做了如下定義:

The extent to which a product can be used by specified users to achieve specified goals with effectiveness, efficiency and satisfaction in a specified context of use.

系統可接受度

 
易用的工具

優使性專家Jakob Nielsen與計算機科學教授Ben Shneiderman曾經分別討論系統可接受度(acceptability)的框架,其中指出易用性是「有用」(usefulness)的一部分,而且包含下列元素:

  • 可學習性 (Learnability)
  • 效率 (Efficiency)
  • 可記憶性(Memorability)
  • 很少出現嚴重錯誤 (Errors)
  • 滿意度 (Satisfaction)

優使性的考量

優使性需要考量之事項包括:

  • 誰是使用者,他們知道什麼,以及他們能夠學習什麼?
  • 使用者想要/需要什麼?
  • 使用者一般具備什麼背景?
  • 使用者作業的環境
  • 機器應該負責做什麼?

以上問題,可以在專案起始時,透過使用者分析與工作(task)分析找出答案。

其他可能

  • 使用者需要學習使用的方法多久,才能熟練地運用?
  • 什麼和多少錯誤會在使用時發生?
  • 發生錯誤後,能否記憶在工作中的文件?

参见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