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lk:米酵菌酸
本条目页依照页面评级標準評為初级。 本条目页属于下列维基专题范畴: |
|||||||||||||||||
---|---|---|---|---|---|---|---|---|---|---|---|---|---|---|---|---|---|
|
本條目有内容譯自英語維基百科页面“Bongkrek acid”(原作者列于其历史记录页)。 |
本条目曾有2次成为中文维基百科单日浏览量最高的条目。单日浏览量最高的日期是: |
浏览量图表 2024/03/13 - 2024/04/13
|
請幫忙於條目中新增報告連結
請幫忙於條目中新增報告連結關於【食安科普】認識椰毒假單胞菌 安心浸泡木耳 https://www.foodsafety.gov.mo/c/science/detail/d40b3e10-f7d9-4a02-9f4c-4a12ffe81341--此條未正確簽名的留言由鄭安琪(討論|貢獻)於2024年3月27日 (三) 09:24 (UTC)加入。
ChatGPT 的說法: 應該將本次中毒事件的汙染物翻譯另作修訂, 不應叫"米酵菌酸", 而應叫"邦克酸"
ChatGPT 的說法 - "In this case, it appears there might be a misunderstanding or error in the Wikipedia article regarding the translation of "Bongkrek acid" into Chinese as 米酵菌酸. As mentioned earlier, Bongkrek acid is a highly toxic compound produced by bacteria, whereas 米酵菌酸 (rice koji acid or kojic acid) is a different substance derived from rice fermentation with koji mold. It's crucial to rely on authoritative sources and consult experts in the field when dealing with technical terminology or specialized subjects like chemistry or toxicology. If you encounter conflicting information, it's advisable to verify the accuracy of translations or interpretations from reliable sources before drawing conclusions."--61.220.20.212(留言) 2024年3月28日 (四) 07:25 (UTC)
- 大家都翻譯錯的話,維基不能自創正確譯名。例如「鉛筆」只含「石墨」不含「鉛」,但維基條目名一樣是「鉛筆」,而不是「石墨筆」。台灣衛福部和中國国家卫健委都叫它米酵菌酸,所以它的條目名就是米酵菌酸。--Shyangs(留言) 2024年3月28日 (四) 07:36 (UTC)
- 我細查了一下,米酵菌酸這個稱呼法應該是由中國大陸傳來,並且…也不能算是錯,只是不正確。
- 唐菖蒲伯克氏菌有多種類型,其中一個致病型是在椰子身上產生,故也將此菌種稱呼為椰毒假單胞菌,但傳入中國大陸時,它變種了…,變成可以寄存在米製品、小麥製品上面,中國那邊因此定義為「椰毒假單胞菌酵米麵亞種」,然後簡稱就變成了米酵菌酸。
- 也可以說,現今的唐菖蒲伯克氏菌依據不同的變種型,可以寄存於椰子、小米、米麵、木耳等各種載體上面,僅稱呼為米酵菌酸算是一個狹隘的講法。--SoIN(留言) 2024年4月3日 (三) 08:16 (UTC)
- 除非發現或發明出Bongkrek acid的化學家有公佈Bongkrek acid的中文譯名才能移動到中文譯名,否則應維持米酵菌酸這個名稱--林勇智 2024年4月3日 (三) 13:57 (UTC)
請教有人了解NCBI的文獻內容的圖片引用權嗎?
在下想在毒理學章節內增加一張圖片輔助說明作用,有在NCBI找到文獻,網址為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5440313/,其中有一張圖片: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5440313/figure/Fig2/就是我所需要的。
但我不確定能否上傳到Wikimedia Commons,所以想問各位關於NCBI的版權與引用,拜託了,大感謝。--David Jackson(留言) 2024年4月4日 (四) 04:29 (UTC)
- @David Jackson:由於該圖片的著作權持有者為American College of Medical Toxicology,你得要聯絡American College of Medical Toxicology去修改該圖片的著作權條款為CC BY-SA 4.0(或其著作權條款相容於CC BY-SA 4.0)才能上傳至維基共享資源,否則應自行繪製並上傳至維基共享資源(若該圖片是以合理使用的檔案去上傳至維基百科的話,即有可能會被以F10理由(該合理使用的檔案已經有自由版權的檔案可以取代(可自行製作的地圖或圖表))快速刪除)--林勇智 2024年4月5日 (五) 04:41 (UTC)
- 謝謝閣下的建議,我會試著自行繪製再上傳到維基共享資源,但我要先搞懂一堆東西,這樣繪製起來才有個底稿。(苦笑)--David Jackson(留言) 2024年4月8日 (一) 03:02 (UTC)
未通过的新条目推荐讨论
- 何種毒素最初在印尼發現,並且在2024年3月臺北市寶林茶室食物中毒案的死者遺體解剖中被驗出?
- 米酵菌酸条目由David Jackson(讨论 | 貢獻)提名,其作者非一人主編或主編者非注册用户,属于“toxicology”类型,提名于2024年3月29日 01:16 (UTC)。
- (+)支持--David Jackson(留言) 2024年3月29日 (五) 01:46 (UTC)
- (+)支持,当年黑龙江那起案件也在中国大陆轰动一时。--FradonStar|为他人抱薪者,不可使之冻毙于风雪 2024年3月29日 (五) 02:06 (UTC)
- (+)支持,原本要翻譯的,現在有人完成最難的部分了。——George6VI(留言) 2024年3月29日 (五) 02:35 (UTC)
- 问题不当:未排除仙人掌桿菌或其他毒素的可能[1],另外「多人」兩字建議拿掉。—Sean0115 2024年3月29日 (五) 02:42 (UTC)
- (:)回應:感謝建議,問題調整如下:2024年3月臺北市寶林茶室食物中毒案,造成2人死亡17人輕重傷的其中一個元兇為何種毒素?--David Jackson(留言) 2024年3月29日 (五) 03:28 (UTC)
- (閣下記得簽名)目前有驗出,但無法確定元凶是否為米酵菌酸[2],我建議是問題先這樣過幾天有新消息再改。—Sean0115 2024年3月29日 (五) 03:16 (UTC)
- (:)回應:感謝閣下建議,那我們先等候幾天待事證更完整後再來討論如何完善這個DYK。--David Jackson(留言) 2024年3月29日 (五) 03:29 (UTC)
- 既然是「其中一個」,答案就不唯一。 紺野夢人 2024年3月29日 (五) 06:04 (UTC)
- 再修改了問題。——George6VI(留言) 2024年3月29日 (五) 07:42 (UTC)
- 改成這樣吧,不作因果推論,只講發現事實。不然定案可能搞個兩個月或兩年。 -- Shyangs(留言) 2024年3月30日 (六) 14:25 (UTC)
- 謝謝諸位幫忙調整,我再小小潤飾一下:死者屍檢改為死者遺體解剖。--David Jackson(留言) 2024年3月30日 (六) 16:22 (UTC)
- 改成這樣吧,不作因果推論,只講發現事實。不然定案可能搞個兩個月或兩年。 -- Shyangs(留言) 2024年3月30日 (六) 14:25 (UTC)
- 再修改了問題。——George6VI(留言) 2024年3月29日 (五) 07:42 (UTC)
- (閣下記得簽名)目前有驗出,但無法確定元凶是否為米酵菌酸[2],我建議是問題先這樣過幾天有新消息再改。—Sean0115 2024年3月29日 (五) 03:16 (UTC)
- (:)回應:感謝建議,問題調整如下:2024年3月臺北市寶林茶室食物中毒案,造成2人死亡17人輕重傷的其中一個元兇為何種毒素?--David Jackson(留言) 2024年3月29日 (五) 03:28 (UTC)
- (+)支持。--SuperGrey (留言・原神工作組) 2024年3月30日 (六) 12:32 (UTC)
- (+)支持。-- Shyangs(留言) 2024年3月30日 (六) 14:25 (UTC)
- (!)意見:裡面出處有一則「米酵菌酸多恐怖?耐100度高溫!在河粉、木耳食品常見,不新鮮吃下肚恐造成危險」,是屬於內容農場「兩性搜查線」,非可靠引用,查編輯歷史,是一名只有一筆編輯的用戶所加入[3],我認為很可能是用來打廣告,我先除之。--Outlookxp(留言) 2024年3月31日 (日) 01:28 (UTC)
- (-)反对:
条目的章节标题显示出编者混淆了毒素本身和中毒的病症。类似于“症状与治疗”的章节都应该明确地被改写为“中毒症状与治疗”;病理史章节类似。病理史章节写得还有点像新闻报导,这也是我当初挂上{{Current-related}}的原因。具体而言,这些中毒事件都写上了什么“以为是鳄鱼胆/毛地黄/黄曲霉素,后来发现原来是米酵菌酸”,还有“全国哀悼三天”这种与事件本身相关但与毒素关系不大的内容。所以条目的内容不突出,没有完全按照写生物化学条目的样子去写。--MilkyDefer 2024年4月1日 (一) 05:58 (UTC)- 好了一些。但是我依然想问编者们,病理史是什么。病理学研究该毒素致人中毒后,病情的发展过程;但是这个章节只是在讲这个毒素的发现历史以及一个又一个致人中毒死亡的例子,根本和病理毫无关系。不要看到一个“病”看到一个“史”就乱造术语,病理史这种东西我闻所未闻。 --MilkyDefer 2024年4月2日 (二) 12:33 (UTC)
- (:)回應:在下認同您的說法,已經將病理史改名為歷史,並將部分內容進行修飾,盡可能地將重點放在發生地、原因、結果三段。請閣下有空複審一下。--David Jackson(留言) 2024年4月3日 (三) 01:56 (UTC)
- 好了一些。但是我依然想问编者们,病理史是什么。病理学研究该毒素致人中毒后,病情的发展过程;但是这个章节只是在讲这个毒素的发现历史以及一个又一个致人中毒死亡的例子,根本和病理毫无关系。不要看到一个“病”看到一个“史”就乱造术语,病理史这种东西我闻所未闻。 --MilkyDefer 2024年4月2日 (二) 12:33 (UTC)
- 保守起見先投(-)反对票,理由同上。Sanmosa Szégyen a futás, de hasznos 2024年4月1日 (一) 13:20 (UTC)
- (!)意見,不懂这个领域,但是有一些文句明显不通顺,例如“米酵菌酸毒性只需1毫克即可致命”从语法上讲似乎是在说“毒性只需1毫克”,“毒性”明显不可能有重量,应该改为“米酵菌酸毒性极强,只需1毫克即可致命”;“故导致死亡率极高”也有语法错误,应该删去“故”或“导致”二者之一。Interaccoonale(留言) 2024年4月3日 (三) 09:06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