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lk:大度橋
本条目页依照页面评级標準評為初级。 本条目页属于下列维基专题范畴: |
|||||||||||||||||||||||||||||||||
---|---|---|---|---|---|---|---|---|---|---|---|---|---|---|---|---|---|---|---|---|---|---|---|---|---|---|---|---|---|---|---|---|---|
|
Infobox_Bridge
Infobox_Bridge這個模板裡登記時間,Yiken是參考台北大橋使用登記,採新址建橋完工時間做為啟用時間,若有疑議,煩請告知Yiken,謝謝。-yiken (留言) 2009年10月2日 (五) 08:33 (UTC)
- 〈大肚溪新橋,九月可通車〉,《經濟日報》,第08版,1969年06月29日。
- 我也搞不清楚為什麼6月底完工,通車還要拖到9月份,不過台灣電影文化公司拍攝那段影片也是在9月份放映的。查閱舊報紙合訂本很費時費神,我僅能提供這段報紙標題,希望幫得上忙。--Mihara75 (留言) 2010年8月13日 (五) 10:18 (UTC)
重定向
Google搜尋結果:大度橋282項(33%),大肚橋384項(67%)。Yahoo!奇摩搜尋結果:大度橋435個(43%),大肚橋567個(57%)。將兩網域做混合分析:大度橋43%,大肚橋57%。由此可知,此兩名皆為常用,故依命名常規規範「慣稱」,進行重定向大度橋。(註:採樣方法源自Kolyma)-yiken (留言) 2009年11月9日 (一) 08:21 (UTC)
關於清代大肚溪的船渡
據清.葉宗元撰《臺灣府總圖纂要》(同治元年)在橋渡標題下:「臺屬溪河均自東首內山發源而出于海彰屬自南至北溪河不一大小亦不同皆為行人必由之路故水勢稍緩而溪水較窒者則用橋梁水勢過急而溪面較寬者則用渡船遂條開載于後以備參查考至各處水圳僅架一水就近渡人以及春夏水漲或驟然大雨隨時添架橋梁加增竹筏者係傾刻之事亦無一定之處不及備載所有應造明者詳載于後矣……橋(註解:以下介紹橋樑)……渡(註解:以下介紹渡口)……大肚溪渡,共四渡|加滑溪田中央北彰揀通行之路|柴坑仔渡在加滑渡之下亦彰揀要路|中渡在茄苳腳庄北為往淡大路|藔仔渡在藔仔庄下為大肚溪最下之渡……以上皆南北四鄉往來之橋渡。」可見得當時的大肚溪是屬於水勢較急較寬的(春夏季或大雨來時更猛,日治時代洪水可達7公尺深),故設立四個渡口(算很多),在無安全疑慮時渡河(可參考義渡條目或臺灣大百科全書-義渡),為當時大肚溪主流的通行方式。本書中並沒有大肚溪有橋的記載,至少官方建的橋沒有,否則一定會寫進去。個人認為竹篙仔橋有可能是選擇缺水期的秋冬季臨時建的,或選擇在上游的地方。但大肚鄉疑似中下游的其中一段,河面的寬度照理說不窄(就算河川曾經改道,水勢應相差不遠),竹篙仔橋不知是否能順利搭建並使用,本人尚未翻閱《大肚鄉誌》,不知此說源於何處,故不敢斷定。--Mihara57 (留言) 2010年9月6日 (一) 12:56 (UTC)
- 翻檢《大肚鄉誌》交通篇公共建設,未見竹篙仔橋曾在大肚溪搭建過的描述,僅有大肚溪渡口的描述。另據吳智偉《省道台一線的故事》頁126至128對竹篙仔橋的描述,竹篙仔橋在南台灣正值枯水期的小溪、水溝等較為盛行。個人認為如果曾出現在大肚溪上,絕對是件不尋常的罕例。--Mihara57 (留言) 2010年9月7日 (二) 15:06 (UTC)
以下內容:
關於以下這段原文:{{cquote2|清代已有居民利用竹等材料興建便橋,構成一座竹篙仔橋。}}
首先我得告知閣下一項壞消息,我抽空翻查文獻後,雖然還在查,但近乎可謂「造假」,目前我查無另一文獻有此記載,故無法以誤植論之,這表示是本人對此有著失去學術精神的行為,為此深表遺憾。當今之計,我只能勿一錯再錯,以及盡力避免重蹈覆轍,謹此向閣下與讀者們致歉。-yiken (留言) 2010年10月17日 (日) 16:56 (UTC)
我是覺得我活見鬼,我的筆記裡沒記載,《大肚鄉誌》已查閱,我也將《臺灣道路發展史》翻閱,最後還是找不到,不知道是不是文獻看多了,我連竹篙仔不知道是什麼,居然我還能寫的像真有其事,所以我在查閱《大肚鄉誌》同時,一併將鄰近鄉鎮的方誌拿來查閱,僅《彰化市誌》未查,龍井、烏日已閱,假如查出是誤植,這事就容易防範了,不然活見鬼就真的只能傷腦筋地去想任何可能出錯地方去防範。-yiken (留言) 2010年10月19日 (二) 16:23 (UTC)
{{回應}}已查出,這段話刊載於《烏日鄉誌》(歷史篇)第48頁第一行至第二行,<font color="blue">查出結果非為造假</font>,<font color="red">實為誤植且加以簡化而扭曲形成</font>,<font color="blue">因該文獻記載有提到大肚溪船渡,且原文記載是「竹筒仔橋」而非「竹篙仔橋」</font>。
刊載於《大度橋來源造假事件》回應一與回應二,存檔於此,以茲備查。-yiken (留言) 2010年10月24日 (日) 15:37 (UTC)
關於日治時代的原址舊橋
提供另一版本:「大正十年八月著手,十二年一月竣功」。而渡初式(開通典禮)是在「大正十二年五月十四日午前十時二十分」,據〈臺中彰化間道路開通と大肚橋の渡初式 十四日盛大に擧行さる〉《台灣日日新報》(大正十二年,1923-05-15,6版),報導內容已閱。比對後,可發現此版本的著手與竣功各往後挪一個月,而《臺中州要覽》最早為大正十四年所編(後續內容一致),與當時相隔不遠,不知為何資料有異。但差異不大,暫可不予理會。至於啟用時間應在五月份,非完工不久後即啟用,可考慮稍作修改。--Mihara57 (留言) 2010年9月6日 (一) 04:51 (UTC)
- 另說明之前鐵路方面的情況。1908年4月20日,縱貫鐵路全線通車(參照《員林溯源歷史年表與台灣重要大事紀》,第4頁),而大肚鐵橋早已建好,於1904年10月開工,1905年8月20日完工(參考網路文章中年の草食男子 - 彰化 - 舊大肚溪橋 ( 鐵路)或台湾縦貫鉄道の建設-中部線と日露の戦時速成工事)。這時的目的是為軍事鐵路(詳見條目台灣鐵路運輸或論文長谷川謹介與日治時期臺灣鐵路的發展)。1911年8月22日,一位署名雲鶴生的讀者投搞《漢文臺灣日日新報》,他的七言絕句有兩篇寫道:
- 彰化驛
- 蒼蒼柳色驛前迎。汽笛聲中送客程。回首礦溪猶在目。依依卻似故人情。
- 過大肚溪鐵橋
- 眼望前山路不遙。清風颯颯雨飄飄。一溪綠水西流去。斜倚車窗看鐵橋。
- 到大甲有感
- 鐵砧山下艸芊芊。大甲溪流水漾天。百姓家飛王謝燕。朱門蓬屋夕陽前。
- 旅客坐火車從彰化北上,過大肚鐵橋,至台中縣大甲。此時期的鐵路已有載客,並逐漸取代傳統船渡方式,當然鐵路比一般交通工具迅速、方便也是主因。--Mihara57 (留言) 2010年9月6日 (一) 13:54 (UTC)
關於大肚鐵橋沖斷
見照片大肚鐵橋(1959,中央社),大張的要看走過台灣一甲子-大肚鐵橋、或國家文化資料庫-大肚鐵橋。可以看得出來旁邊的公路橋還是可以用的,所以本條目提供的影片外交團視察災區才會說「外交團行經橋樑即舊橋」,另提供一張照片國史館-蔣中正巡視「八七水災」彰化災區。災情大致內容可參考某網友在部落格所寫的文章烏溪下游的竣工紀念碑,我想是當時還沒中山高速公路(1978年基隆至高雄全線通車),大量的救難物資必須仰賴鐵路運輸,所以緩不濟急。至於其他大肚鐵橋、大肚溪鐵橋(偶爾簡稱大肚溪橋)的老照片附新聞資料在國家文化資料庫已經提供很多了,不再詳述。--Mihara57 (留言) 2010年9月4日 (六) 13:38 (UTC)
以下內容:
有兩條橋,或許《台灣演義》的剪接人員、講旁白的也分不清楚吧?而且過去名稱就有混用的情況了。如果節目播出的是「台灣橋樑史」,也許會講得詳細點?因為節目會請教鐵路、橋樑工程專家。我之前也分不清楚兩者的差別,只能影片跟照片、新聞多看幾遍了。--Mihara57 (留言) 2010年10月17日 (日) 17:18 (UTC)
刊載於Re:大度橋來源誤植事件,存檔於此,以茲備查。-yiken (留言) 2010年10月24日 (日) 15:23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