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40冲锋枪

(重定向自MP40衝鋒槍

MP40衝鋒槍(Maschinenpistole 40),常被稱為「施邁瑟衝鋒槍」,是一種為方便大量生產而設計,與傳統槍械製造觀念不同的衝鋒槍,亦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軍隊使用最廣泛、性能最優良的衝鋒槍。

MP40
Maschinenpistole 40
类型衝鋒槍
原产地 納粹德國
服役记录
服役期间1939—1945年(納粹德國)
参与战争/衝突二戰
蘇芬戰爭
德蘇戰爭
多次中東戰爭
越戰
科索沃戰爭
2011年利比亞內戰
2011年敘利亞內戰
2022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生产历史
研发者雨果‧施梅瑟 海因里希·沃爾默
(Heinrich Vollmer)
研发日期1938年
生产商埃爾馬兵工廠
(Erma Werke)
生产日期1940-1945年
制造数量超過一百萬把
衍生型MP36、MP38、
MP40、MP40/1、MP41
基本规格
重量4公斤(8.82磅)
长度收起槍托:630毫米
展開槍托:833毫米
槍管长度251毫米

子彈9×19公釐帕拉貝倫彈
枪机提前擊發底火式反沖作用開放式槍栓
发射模式全自動
射速500發/分鐘
槍口初速約380米/秒
有效射程約100米
供弹方式32發彈匣、64發雙彈匣
瞄具機械瞄具

設計及歷史

MP40改良自採用沖壓金屬機匣的試驗型衝鋒槍,MP36。MP36是由雨果‧施梅瑟所設計,在1938年埃爾馬兵工廠(Erma Werke)為德軍投產新型衝鋒槍時,設計師海因里希·沃爾默在MP36上作出改良,並定型為MP38投產,以裝備德意志國防軍,但由於MP38的簡易保險不可靠,受到較大震動時容易走火,於是埃爾馬兵工廠再針對MP38的保險機構進行改進,其後又加入新的設計,最終衍生出MP40。

在戰爭期間,德軍要求製作精良的武器時能夠盡可能簡化生產工藝以及降低生產成本。為了進一步簡化生產工藝以提高生產效率,埃爾馬兵工廠於1940年再次對MP38進行改進,最終的改良版被命名為MP40,它的零件是用大量沖壓、銲接工藝方式製成,取代了原先MP38所用的機器加工零件。MP40的零件由各工廠分工生產,並在總裝廠統一裝配,這樣可有利於大批量生產,而且一些非軍工企業也能分包生產零部件。在1940—1945年間,德國共生產了超過1百萬把MP40。

 
機匣頂部印有MP40的字樣

MP40結構簡單但設計精良,它發射9毫米魯格彈,以32發容量的直型彈匣供彈,採用開放式槍栓反沖作用原理運作。其機匣呈圓管狀,取消了原本的傳統木製組件,握把護片及護木均為塑料製品。簡單的摺疊式槍托使用鋼管製成,並向前摺疊到機匣下方,以便於攜帶。槍管底部的鉤狀座可由裝甲車的射孔向外射擊時固定車體上。MP40是受到德軍作戰部隊歡迎的自動武器,在近身距離作戰中可提供密集的火力,不但裝備了裝甲部隊和傘兵部隊,在步兵單位的裝備量也隨戰爭演進不斷增加,亦是優先配發給一線作戰部隊的武器。

雖然MP40常被英美等國的盟軍士兵稱為“施邁瑟”(Schmeisser),但其實德國槍械設計師路易斯·施邁瑟並沒有參與MP40的設計工作,反而他的兒子胡戈·施邁瑟(Hugo Schmeisser)參與了MP41的改良工作。

衍生型

 
MP41
  • MP36:早期試驗型
  • MP38:MP36改進型,正式生產版本,後被MP40取代
  • MP40:MP38改進型,主要生產版本
  • MP40/I:有时被错误的称为MP40/II。裝有两个并排32发弹匣的試驗型,在1942年试制
  • MP41:由海內爾設計的改進型,改裝了槍托、彈匣護蓋和扳機,並改用MP28的射控裝置
  • BD38:MP38的現代半自動復刻版本[1]

仿制及使用

使用國

 
德意志國防軍士兵與MP40,於1944年攝於蘇聯
 
武裝黨衛軍與MP40
 
美軍在越戰時繳獲自北越軍的武器,當中也有MP40衝鋒槍

流行文化

電影

電視劇

電子遊戲

動畫

参考文献

  1. ^ BD-38. [2009-1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9-16). 
  2. ^ de Quesada 2014,第77頁.
  3. ^ 4秒至5秒. [2022-11-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11). 

參考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