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潭戰鬥

龙潭战役是李宗仁白崇禧指挥国民革命军消灭军阀孙传芳的决定性战役,是北伐中最重要的一仗
(重定向自龙潭战斗

龍潭戰役是1927年8月25日至9月初發生於南京東的句容县龙潭镇(今南京市栖霞区龙潭街道)一帶的一場戰役,是國民革命軍北伐的最大戰役以及最具決定性的一場戰役,交戰雙方為國民革命軍北洋政府所轄軍隊,結果李宗仁白崇禧何應欽指揮得宜全殲孫傳芳渡江大軍,不及渡江北逃之殘敵約有4-5萬人,全部被俘。國民革命軍繳槍3萬餘支,火砲數十門,俘獲孫軍高級軍官師、旅長數十人。

龍潭戰役
國民革命軍北伐的一部分
日期1927年8月25日-31日
地点
南京東的句容县龙潭镇(今南京市栖霞区龙潭街道
结果 国民革命军防守胜利,几乎全歼孙传芳等人的安国军部队,孫仅以身免,从此一蹶不振
参战方

中華民國 國民政府

中華民國 北洋政府

  • 安國軍
    • 第2師
    • 第4師
    • 第7師
    • 第8師
    • 第9師
    • 第10師
    • 第11師
    • 第12師
    • 第13師
    • 第14師
指挥官与领导者
中華民國 李宗仁
中華民國 白崇禧
中華民國 夏威
中華民國 何應欽
中華民國 劉峙
中華民國 涂思宗
中華民國 李明瑞
孫傳芳

此役扭轉了自8月初國民革命軍徐州之戰戰敗以來的戰場頹勢。9月1日孫傳芳率殘部從長江北岸向北全線後撤,9月2日,國民革命軍乘勝渡過長江北進,佔領浦口揚州等要隘。對於此役,不少國民黨元老印象猶為深刻,于右任曾寫一聯:東南一戰無餘敵,黨國千年重此辭。譚延闓亦有聯相贈與白崇禧:指揮能事回天地,學語小儿知姓名。

戰役細節

1927年8月的南京政府在汪精衛要求蔣中正離職後,陸續有吳敬恆張人傑出走,北伐軍隊因後方的寧漢分裂之政爭,軍心不穩,8月16日孫傳芳部隊節節進逼,故軍事委員會17日通令所有前方部隊,全部撤守至長江南岸,扼險固守,孫傳芳遂運用當時的局勢,發動大規模的反擊作戰計畫,當時戰況情勢,無論是個人的回憶錄、政府出版品之內容,因涉及民國時代以來之個人恩怨,說法紛紜,故以國民革命軍兩大系統分別敘述,並以客觀中立之第三者之報導為依據。

國民革命軍第一軍

依據《申報》1927年9月5日(总第19571號)上海版-國內要聞之〈龍潭劇戰紀〉[1],當時北伐軍的守備軍隊為國民革命軍第一軍的第二十二師,由歷次作戰傷癒官兵及浙西新兵兩團,合編為六十四、六十五、六十六三個團及一個補充團,師長涂思宗於1927年8月17日奉命回師江南,接守長江南岸防禦任務,並於8月24日奉令率第二十二師,接守烏龍山棲霞山、龍潭至下蜀一帶之沿江防務,因江岸線婉延曲折,地形複雜、形成兵力薄弱,乃採一線配備。

8月25日午夜,孫傳芳軍突以主力部隊,由江北望江亭划子口大河口等三處,乘夜渡江猛撲南岸防軍陣地。當孫軍渡江時,革命軍第一軍第一縱隊,除第二十二師在前線與敵相持外,第一師全部及第二師第四團俱在杭州,只第二師五、六兩團在常州,同時,兩處鐵道運輸破壞,以致運輸遲滯;

8月26日下午,白崇禧總指揮專車前往無錫,派參議何競武送令常州第二師部,調第二師五、六兩團,隨徐庭瑤副師長即刻開往鎮江,沿鐵道進擊渡江之敵,27日,第一軍部隊到達高資,即由第五團長李延年率全團沿鐵路前進,到達水泥廠附近,即與龍潭之敵激戰二小時,當即佔領龍潭車站及龍潭鎮,俘孫軍第十九旅旅長趙國蔭及官兵千餘人,奪獲槍支千餘桿。六團隨即以六連增加第五團,將孫軍向江邊壓迫。是時第二十二師涂思宗部在外焦洲方面,四十一團在沈家圩方面,佔領陣地。是夜孫部復以輪船二艘,拖帶民船十數隻,運輸兵力陸續渡江,計增至南岸者約為八千以上,以大隊再向龍潭猛烈反攻。第五、六團及四十一團劇戰兩晝夜。

8月28日午間,第一縱隊指揮官劉峙率第一師及第四團由松開到鎮江,即奉白總指揮命令前線作戰,各師統歸該指揮官指揮。劉峙率第四團乘車趕赴前方,車到倉頭鎮,天色已黑,因五十八團輜重車由前方開回,車輛相碰,當時乘車官兵稍有死傷,同時龍潭方面火光沖天,前方情形尚不明瞭,當即指揮所部,先向前方偵查,佈置一切。

29日早晨將後面部隊調到,決定大計,令龍潭附近部隊佔領後退陣地,誘敵深入,致之于窮境,俾可一舉殲滅。卅日晨,七軍部隊亦到,遂大軍包圍,孫軍力不能支,退至江邊,革命軍分道追擊,激戰至卅一日午後二時,孫軍遂在羊尾洲柴洲、陳家圩、龍袍洲一袋完全繳械,計孫軍渡江者共有六師一混成旅之眾,現被殲滅無餘,除戰地死傷六千餘人外,溺斃者不下五千餘人,一、七兩軍共繳械三萬,孫於卅一日晨倉促逃避,僅以身免。此次孫軍全部渡江,孤注一擲,戰鬥之烈,為北伐以來所未有,革命軍傷亡亦不下數千云。

國民革命軍第七軍

孫軍渡江後,除向第一軍陣地進攻外,又向烏龍山第七軍陣地進攻。第七軍事前未聽到槍砲聲,突然遭到右翼友軍陣地方向的襲擊,倉促應戰,烏龍山砲台七座,竟被孫軍攻占四座。天亮後,孫傳芳援軍大至,向第七軍陣地衝擊,勢極猛烈。第七軍副軍長(一說為軍長)夏威親自督戰,向敵逆襲。激戰至午,將所失砲台全部奪回,並繼續向東掃蕩,經過拉鋸戰,克復棲霞山,交還第一軍防守,第七軍撤回原防。孫傳芳軍向稱能戰,此次背水為陣,破釜沉舟,更具有進無退的決心,數度與第七軍肉搏,均被擊退。不料,第一軍二十二師棲霞山主陣地又被孫軍攻陷,第一軍向南京後撤,孫軍跟踪追擊,繞出第七軍右側,有包圍第七軍之勢。李宗仁見情況緊急,電令夏威自烏龍山陣地向東出擊,奪回棲霞山一部分陣地。孫傳芳軍遂停止深入,回據棲霞山,居高臨下,俯射仰攻的第七軍。 26日,南北雙方在棲霞山麓一帶高地反复衝殺一晝夜。孫傳芳軍據險死守。第七軍第一、三兩師更是有進無退。戰場上炮火瀰漫,雙方屍體狼藉,戰況之慘烈,為北伐史上所僅見。激戰至27日清晨,棲霞山麓一帶的高地悉為第七軍攻克。孫軍殘敵數千人退據山頂,死守待援。第七軍乃將棲霞山合圍,繼續仰攻。

孫軍據險死守,居高臨下,槍砲齊射,加以檑木滾石,一時俱來。第七軍在李明瑞師長親自率領之下,攀藤附木,奮勇衝鋒。當時有數艘英國軍艦停泊在長江中,見孫軍退到絕頂,情勢危殆,悍然以十英寸的巨砲,向爬至半山的第七軍轟擊。一時炮聲隆隆,煙霧蔽天,山頂孫軍視界不清,俯射效力反而大減。李明瑞趁機率軍於菸幕中一鼓作氣,衝上山頂,將山頂上的數千敵軍俘虜。棲霞山攻克之後,在烏龍、棲霞一帶渡江的孫軍被全殲,第七軍也傷亡慘重,急需休整。李宗仁命令夏威將第七軍撤回烏龍山原防,再次將棲霞山防地交還第一軍防守。 白崇禧也從鎮江拍電報來,約南京方面迅速出擊,與東線部隊夾攻孫軍於龍潭。當日,第七軍第三次將棲霞山奪回後,仍交第一軍防守。不久,棲霞山又被孫軍奪去,李宗仁遂令第七軍與第十九軍再度向棲霞山進攻,並佔領之,不必再交予第一軍。同時以軍委會名義致電白崇禧,約定30日東西兩方同時向龍潭之敵反攻。

白崇禧於無錫打電話給楊樹莊,要他開出艦隊守住渡江口,切斷孫傳芳軍後援。白強調,孫之勢力終將被殲滅,海軍如不努力,將來一定要追究責任。楊說艦隊絕無不盡責之事,並派通濟艦至鎮江。白崇禧命令政治部主任潘宜之帶了一排憲兵到通濟艦督戰,砲擊渡江敵兵。其他軍艦見通濟艦已經表明態度,也紛紛向孫傳芳軍開砲。孫部渡江後,海軍態度明朗,切斷孫軍補給,這是孫軍戰敗的一個重要原因。

30日拂曉,國民革命軍全線反攻:(1)桂軍第七、十九軍各兩個師,由夏威、陶鈞指揮,自棲霞山嚮東進攻,沿鐵路及江邊前進,目標為龍潭鎮及青龍山、黃龍山的敵軍陣地。 (根據是李宗仁的回憶。張文鴻將軍的回憶,是第七軍三個師、十九軍陶鈞師,統歸夏威指揮。白崇禧回憶說胡宗鐸與他一起前往上海,因此張文鴻的回憶也可能是準確)。 (2)何應欽親自指揮第一軍的第二、第二十二、第十四師的一部,自東陽鎮向龍潭進發。 (3)白崇禧指揮東線的第一軍第一、第三、第二十一等師向西攻擊。三路大軍會攻龍潭。

此時孫軍已渡江的部隊,和棲霞山等地潰敗之敵,約六萬餘人,被壓縮於龍潭一隅。依據龍潭以西的黃龍山,以南的青龍山、虎頭山,和東西的大石山、雷台山等險隘,憑險據守。孫傳芳駐節水泥廠,親自督戰。其悍將李寶章上官雲相梁鴻恩崔錦桂段承澤鄭俊彥等都在龍潭前線指揮。孫軍官兵俱帶數日干糧,船隻在部隊渡河後,悉數開往北岸,以示全軍有進無退的決心。在國民革命軍於30日晨發動拂曉反攻時,孫軍也全線逆襲。龍潭周圍數十里地,炮火蔽天,血肉模糊。

孫軍據山頑抗,深得地形之利,國民革命軍因是仰攻,死傷極大,尤以陶鈞師進攻青龍、李明瑞師進攻黃龍的爭奪戰最為慘烈。下午15時,李明瑞師攻占黃龍山,陶鈞師梁瀚嵩團攻占青龍山。桂軍乘勝追擊,李明瑞師第三團攻克龍潭車站,陶鈞師梁瀚嵩團攻占龍潭鎮。孫軍退至鐵路以北、長江以南的村落中固守。 31日清晨5時,國民革命軍正在部署進攻,孫傳芳軍忽然反攻,來勢極為猛烈,炮火幾乎摧毀了整個水泥工廠。桂軍與第一軍聯手出擊,重新控制了龍潭車站龍潭鎮,孫軍被壓迫在龍潭以北不滿7、8里的江邊,已無迴旋餘地,孫傳芳率少數將領坐小火輪撤到江北,剩餘士兵大部分被包圍繳械。

當時,李宗仁与坐镇镇江白崇禧约定由白命令沪、杭线上第一军的第一、第三、第二十一各师星夜西进与李宗仁指挥的第七、第十九各军及何应钦指挥的第一军第二、第二十二(守軍)、第十四各师合攻龙潭。8月30日拂晓,对龙潭总攻击令下达后,李、白、何指挥部队向孙传芳部在龙潭周围的10个师4个旅约6万余人进行反攻,战斗极为惨烈。至8月31日,北伐军将孙军压缩到龙潭的长江边后全部歼灭,俘敌四万余人、缴枪三万枝。孙传芳见大势已去,登上事先预备的小汽艇渡长江北逃,仅以身免。

白崇禧也回憶道:“是役,雙方死亡很重,我與何將軍在士敏土廠會師後,肅清殘敵,清理戰場,當時敵我兩方真是屍體遍地,骸骨盈野。我們發動士敏土廠工人及紅十字會收屍,結果收不勝收,據說半年之內,火車經過龍潭,屍臭仍然逼人。

1946年,国民政府在中国水泥厂厂区内的黄龙山麓建龙潭会师亭作为纪念,由国立中央大学徐中教授设计,1947年建成。现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2]在原南京第一公园内曾有“龙潭讨孙阵亡将士纪念碑”及“国民革命军讨孙阵亡烈士纪念塔”,前者现藏南京市博物馆,后者已毁。

意義

龍潭戰役是孫傳芳與北伐軍之間進行的一場著名戰役,也是北伐戰爭中最激烈、最具決定性的一場戰役,可以毫不誇張的說,龍潭戰役奠定了國民政府的基業,也決定了顯赫一時的五省聯帥孫傳芳從此一蹶不振,變成光桿司令的轉折點。

是役任第二路總指揮的白崇禧也曾在其回憶錄說過:“ 龍潭之役在北伐大業中是最重要一仗,因為勝利了才能西征消滅唐生智之反動力量;遷都南京穩定國內之政治局面;促使徘徊觀望之友軍加入革命行列——如閻錫山之北方軍在龍潭戰役前便與革命軍有聯絡,但畏於奉軍遲遲不敢明白表示態度。龍潭戰役之勝利對奉軍是一大威脅,閻鑑於革命之趨勢,很快便附和了革命軍。如果龍潭之役失敗,不但江、浙、閩、贛、皖五省重歸孫傳芳,唐生智之勢力一定高漲,其他抱游離態度之友軍,更遠離革命軍。如此,革命軍能否再回廣東重整旗鼓,便是一大問題。所以說龍潭之役是北伐大業成敗極大之關鍵。”

注释

  1. ^ 《申报》1927年9月5日(五)版 国内要闻 龙潭剧战纪. ,申報 1927.09 - 233 - 19571(要翻内页,须按“<”,而要往外翻,才按“>”)
  2. ^ 龙潭会师亭[永久失效連結]. 南京市栖霞区人民政府. 2012-05-18.

參考文獻

參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