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丁文章事件

马丁文章事件」即「马丁事件」是指1985年11月2日,《工人日报》的“社会之声”栏目,发表了一篇题为《当代我国经济学研究的十大转变》的文章,署名“马丁”。由于在报道过程中的曲解其意、断章取义,引起惊动朝野的波澜[1][2]

马丁其人

“马丁”的本名宋龙祥,是南京大学哲学系青年讲师。1957年生于江苏盐城农村。高中毕业后曾在家务农,当过会计、民兵大队长。1977年恢复高考后,考入南京大学,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此事爆发后,宋龙祥受到冲击[3]

事件过程

1985年11月2日,《工人日报》的“社会之声”栏目,发表了一篇署名马丁的文章《当代我国经济学研究的十大转变》。其主要内容包括有[4]

12月11日,日本时事通讯社从北京发出电讯,称“马丁先生在这篇文章中倡议:为了适应中国改革所面临的任务,要明确提出《资本论》等马克思著作已失去有效性,并大胆采用凯恩斯等西方现代经济学的成果”,“高度评价了”西方近代经济学的“实用性、合理性、科学性”,“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之后被《朝日新闻》和《读卖新闻》采用发表。

12月19日,纽约出版的中文报纸《中报》发表了题为《扬弃学术功利主义——论中国对经济学研究应有的态度》的社论,指责马丁认为《资本论》已失去“有效性”和主张“大胆引进”凯恩斯理论

1986年1月25日,出版的《红旗》杂志内刊《理论交流》,以“纽约《中报》论我国的经济学研究”为题,转发了《中报》的社论,新华社的《参考资料》也予以转发。

2月21日,新华社专供中央领导参阅的《国内动态清样》第380期,以《纽约<中报>批评我国某些经济学家“食洋不化”,认为马克思的经济学说有强大的生命力》为题,报道了《中报》的社论。

时任中央书记处书记的邓力群对《工人日报》发表马丁文章提出了批评,说这是“高层次的精神污染”,是“典型的资产阶级自由化”。

《工人日报》坚信马文无错,白纸黑字,没有《资本论》“失去有效性”的字眼,没有否定《资本论》,又何来所谓“精神污染”和“自由化”?《北京周报》和《新华文摘》则要求新华社澄清事实,作出纠正。3月13日,又给主管部门中宣部外宣局呈上报告,要求新华社就此作出说明。

3月14日,主管《新华文摘》的人民出版社也给中宣部写了报告,说:马丁的《当代我国经济学研究的十大转变》是对经济体制改革以来我国经济学研究状况和发展趋势的概括,是和实际情况基本符合的。文中的观点和对一些问题的分析,从总体上来看,也是比较中肯的,并不存在如纽约《中报》所批评的这类问题。根本没有《资本论》“已失去了有效性”这样的话。而就一些具体的经济问题在《资本论》中找不到现成答案与《资本论》已失去了有效性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马丁对西方经济学的观点是[3]

  1. 从本质上来说仍旧是庸俗的和非科学的;
  2. 但它还有合理的和有价值的成分;
  3. 对一些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应采取科学地批判、分析、借鉴的态度。

原文中根本没有“大胆引进”凯恩斯理论,“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现成答案”这种提法,《中报》的批评越出了马丁的范围。《中报》只用了“据报道”三字就据此发表议论,进行批评和指摘,而新华社摘发时在编者按中却说,纽约《中报》的社论是根据英文《北京周报》的介绍写的,显然是失实了。3月21日,出版的《国内动态清样》(第624期),以“日本报纸报道《北京周报》的文章有歪曲,纽约《中报》对马丁的批评不科学”为题发了消息,对《国内动态清样》第380期的报道予以纠正。

3月22日,中宣部以理论局的名义举行了30多人参加的座谈会。新华社国内部副主任喻权域在会上对未认真核对作了自我批评,“马丁事件”尘埃落定。4月1日,上海《社会报》发表题为“学术要自由,探索要大胆——‘马丁事件’引起我国理论界关注——人们再也不允许破坏学术生态环境的怪现象继续存在下去”的文章。4月7日,《世界经济导报》重新刊登了马丁文章的全文,并转载了《中报》的社论以及日本《读卖新闻》的报道。 紧接着,《文汇报》《经济学周刊》《长江日报》《新华日报》纷纷发表有关“马丁事件”的评论文章。

参考文献

  1. ^ 肖岩,汪平主编. 20年理论风云.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1998.09: 106–107. ISBN 7-205-04137-6. 
  2. ^ 思想解放进程 “马丁事件”始末. 凤凰网. [2018-1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06).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3. ^ 3.0 3.1 郑雄著. 他们影响中国.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2010.02: 207–209. ISBN 978-7-5326-2988-6. 
  4. ^ 澄清“马丁事件”瞭望中国. 瞭望中国. [2018-1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07).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