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剪式帆船

19世紀非常快的帆船
(重定向自飛剪船

飛剪式帆船(Clipper)船型瘦长,长宽比一般大于6:1,因船首前端尖锐突出,在平静海面与倒影相映成剪型得名。

背景

 
鸦片飞剪船“女水巫”号。
1853年于英国朴茨茅斯下水,旧制排水量1204吨

大航海时代以木制帆装盖伦帆船为主,风力有利时巡航时速6-8(約合時速11~15km/h)。在1783年出现了木制蒸汽船,逐步可稳定达到10节以上航速,但早期的蒸汽机热效率低下,需要众多人力装填锅炉,且燃煤成本居高不下,并不适合远海,而适用于缺乏稳定风力且需要频繁转向的内河。因此在船体从木制转为钢木混合至最终的全钢结构之时,改良设计的帆船仍对蒸汽船具有竞争力。

19世纪早期木质飞剪船

1830年代在美国发展出新型快速帆船,新式飞剪船仍为木质,船体细长,船首空心,使船在风浪中便于抬首,提高了它在浪中的航向稳定性、减小了船首的阻力,船体后部逐渐变廋的有倾度的水线平滑过渡到狭窄的圆状船尾,舰船上多采用3-4高桅全装备帆,高桅一般为全船长度的四分之三左右,并且在船之两侧还有外伸帆桁,称翼帆杠,可挂翼帆,使得帆的横向尺寸远远超过船宽,更加大了帆的横向外伸面积。吨位不大而航速快,风力有利时也可达到10节以上巡航速度。

同期英国东印度公司也利用飞剪船用于印中之间的鸦片运输,虽然最初鸦片在英国和中国尚未被定做毒品。其中代表为1829年于印度“豪拉”建造的“红色漫游者/Red Rover”254吨飞剪船,用于从印度“加尔各答”向广东“內伶仃島”输送鸦片。被誉为当时最快的和可逆风(Z字航线)抵达广州的船,

20世纪全钢飞剪船

在1870年代后逐步被性能提高的远洋蒸汽机船所取代,但20世纪初飞剪船又获得一次发展机会。因全钢船的普及,在德国发展出新式全钢飞剪船,用于德国与南美殖民地的硝石运输,因南美沿海缺乏具规模的煤矿,蒸汽轮船煤炭补给不便。全钢飞剪船船体进一步细长,采用4-5高桅全装备帆,以钢桅取代木桅,索具也以机械力驱动的钢索取代人力操作的麻索,进一步减少了船员数量和操作成本,提高了耐用度。吨位在3000-5000吨,风力有利时可达到15节巡航速度,俄、日(新日本丸)也有少量仿制。

全钢飞剪船的代表为1902年下水的5桅飞剪船“普鲁士号”,满载排水量11330吨,最高航速曾达20.5节。1910年11月6日,全钢5桅飞剪船普鲁士号在第14次远航中遭遇了噩运:在英吉利海峡,一艘小型英国蒸汽海峡轮渡“布莱顿”(Brighton)号低估了普鲁士号16节的高航速,违章抢道而发生了碰撞事故,由于龙骨严重受损,该船宣告报废。

80年代,波兰以“普鲁士号”设计图为蓝本,制造了“皇家飞剪”号全钢飞剪船。将首桅顶端横帆取消,将第4桅顶端横帆取消,将末桅顶端2张横帆取消,因此总共有26张横帆比普鲁士号少了4张,而更具流线型;另将钢索改为1935年后才发明的更耐海洋气候腐蚀的尼龙索。最初用于训练,现用于旅游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