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渡宮

臺北市關渡媽祖廟

25°7′4.3″N 121°27′49.6″E / 25.117861°N 121.463778°E / 25.117861; 121.463778

臺北市關渡宮
關渡宮
基本信息
位置 中華民國
臺北市北投區知行路360號
宗教台灣民間信仰
主神天上聖母媽祖
例祭農曆三月廿三
建立时间開基媽祖金身來臺時間:1661年
正式建廟: 大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
地圖
地图

關渡宮,位於中華民國臺灣臺北市北投區關渡,俗稱關渡媽祖宮關渡天后宮。 為主祀天上聖母媽祖之臺灣民間信仰廟宇,兼容佛教道教,為北臺灣歷史最悠久、香火最鼎盛的媽祖廟,早期有「南有北港媽、北有關渡媽」一說,尊崇北港朝天宮關渡宮天上聖母。關渡宮與北港朝天宮、鹿港天后宮合稱「臺灣三大媽祖廟」。

北臺灣各地都有迎請關渡媽祖做客的習俗與傳統。甚至擴展到中臺灣南臺灣,民間相傳,關渡宮以開基大媽與開基軟身二媽最為靈驗,也為各地信徒主要迎請巡庄繞境的神像。

沿革

廟方表示該廟是南明永曆十五年(1661年,順治十八年),佛教禪門臨濟宗石興禪師,從福建省興化府莆田縣湄洲天后宮分靈媽祖金身來臺(今開基大媽),以茅草建屋,奉祀於干豆(關渡)山區[1],是為「干豆門天妃廟」、「干豆門天后宮」等,但是黃富三〈北台首座媽祖廟關渡宮之起源與角色〉一文認為此一說法欠缺歷史文獻支持[2]

目前就史料《諸羅縣志》來說,「干豆門天妃廟」是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大雞籠社通事賴科鳩眾所建於山上;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時重修,易茅以瓦,建材自廈門運來,諸羅縣知縣周鍾瑄命名曰「靈山廟」[2][3]。該廟原建於山頂上,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遷到山麓;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因廟宇方位不正,再次重修;道光三年(1823年)因風雨侵襲毀損,再次重修[3]

台灣日治時期明治卅年(1897年),關渡富商林大春因講究風水學,收購廟地,改建為自己之住宅。後林大春捐了兩百八十銀元,並鳩資遷移「靈山天妃廟」到風水上稱作「萬水歸堂穴」的現址,坐西朝東,易名為「關渡祖宮」。

大正十一年(1922年)再次重修,更名為「關渡宮」。

奉祀神佛

 
舊石獅

關渡宮一樓正殿奉祀天上聖母觀世音菩薩文昌帝君。左側有「延平郡王三將軍廟」,奉祀延平郡王與其屬神三位將軍(三將軍眾說紛紜,一說是劉國軒何斌、石將軍;但也有說陳永華甘輝萬禮黃道周鄭經鄭克臧之中的任意三人),林衡道則認為三將軍是黃府助順三位將軍。其原廟在1961年風災摧毀,檀越遷廟於此,意同於關渡宮的側殿。

右側奉祀建廟人物。旁殿奉祀藥師佛阿彌陀佛觀音菩薩大勢至菩薩等。二樓的「廣渡寺」奉祀西方三聖地藏菩薩與故董事長及其祖先牌位

後殿奉祀玉皇大帝三官大帝東華帝君瑤池金母南斗星君北斗星君等。

古佛洞奉祀千手觀音羅漢四大天王天龍八部廿八位護法神等。財神洞奉祀財神福德正神等。

註腳

  1. ^ 台北市關渡宮. [2013-05-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8-20). 
  2. ^ 2.0 2.1 黃富三. 〈北台首座媽祖廟關渡宮之起源與角色〉. 2004. [永久失效連結]
  3. ^ 3.0 3.1 簡有慶. 《關渡媽祖信仰及其年例變遷研究》. 博揚. 2012年3月: 35-42. ISBN 978-986-6543-56-2. 

相關條目

參考文獻

  • 台北市民政局編,《台北市寺廟概覽》,1994年,台北市,台北市民政局
  • 黃富三,〈北臺首座媽祖廟關渡宮之起源與角色〉2004,厦門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