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衡
(重定向自鑿壁偷光)
生平
匡衡家世代为农夫,年幼时因家境貧困,沒有燈燭,於是匡衡在牆壁上鑿孔,引鄰居光源讀書[1],是为“凿壁借光”(一作“凿壁偷光”)成语典故的来源。
匡衡学习刻苦,對《詩經》有很高的成就,当时有“无说诗,匡鼎来;匡语诗,解人颐”的说法。 後來匡衡通過甲科考試,曾任平原文學掾。时有不少学者上书推荐匡衡,认为应该将他调至京都任职。少府梁丘贺亲自召见匡衡试其学问,“衡对诗诸大义,其对深美”。然而汉宣帝不喜欢启用儒家,仍然让匡衡在地方任职。
元帝即位,大司马车骑将军史高擔任尚书,向元帝推荐匡衡,遂担任郎中,又迁博士、给事中。初元二年(前47年),有日食、地震之变,匡衡上谏“上政治得失疏”的奏折,说:“臣闻五帝不同礼,三王各异教,民俗殊务,所遇之时异也。”
建昭三年(前36年),“代韦玄成为丞相,封乐安侯,食邑六百户。”[2] 元帝時,因為與當時宦官石顯的不和,成帝即位后,匡衡與御史大夫甄谭上疏弹劾石顯。司隶校尉王尊卻上章弹劾匡衡和甄谭,直言丞相、御史以前對石显一味地曲意迎合,實為一党,应一起治罪[3]。成帝荒淫无度,匡衡又上《戒妃匹劝经学威仪之则》的奏疏:“愿陛下详览得失盛衰之效,以定大基,采有德,戒声色,近严敬,远技能”。匡衡之子匡昌为越骑校尉,酒醉杀人,入狱。對此天子未對匡衡追究事責。
延伸阅读
[编]
参考文献
前任: 鄭弘 |
西汉御史大夫 前37年—前36年 |
繼任: 繁延寿 |
前任: 韦玄成 |
西汉丞相 前36年—前30年 |
繼任: 王商 |
無 原因:汉元帝封之 |
西汉安樂侯 前36年—前29年 |
無 原因:貶為庶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