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士满 (弗吉尼亚州)

弗吉尼亚州的首府

里士满(英語:Richmond)是美国弗吉尼亚州首府,总人口约20万,是該州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都會區人口超過100萬,是該州第三大都會區。

里士满
Richmond
州首府獨立市
里士满官方圖章
圖章
綽號:River City, Cap City, RVA, The 804
格言:Sic dic Itur Ad Astra
維珍尼亞州內位置圖
維珍尼亞州內位置圖
坐标:37°32′27″N 77°26′12″W / 37.5408°N 77.4367°W / 37.5408; -77.4367
國家 美国
 弗吉尼亚州
獨立市
政府
 • 市長Levar Stoney (民主党
面积
 • 市200 平方公里 (62.5 平方英里)
 • 陸地200 平方公里(60.1 平方英里)
 • 水域6 平方公里(2.5 平方英里)
海拔45.7 公尺(166.45 英尺)
人口(2018)
 • 市227,032人
 • 密度1,458.53人/平方公里(3,777.57人/平方英里)
 • 都會區1,263,617
居民称谓Richmonder
时区ESTUTC−5
 • 夏时制EDT(UTC−4
邮编23173, 23218–23242, 23249–23250, 23255, 23260–23261, 23269, 23273–23274, 23276, 23278–23279, 23282, 23284–23286, 23288–23295, 23297–23298
区号804
FIPS编码51-76000[1]
GNIS ID1499957[2]
網站www.ci.richmond.va.us
「里士满」的各地常用名稱
中国大陸里士满
臺灣里奇蒙
港澳列治文
里士满的城區風景

美国内战期间,里士满是当时美利堅聯盟國的首都。里士满国际机场位于该市東南部。

建筑

在里士满市内,杰克逊区英语Jackson Ward是著名的黑人区。南北战争后,自由了的黑人奴隶和他们的后裔在这里居住、生活、工作,使这里成为一个繁荣的商业区,被称为“美国黑人华尔街”(Wall Street of Black America),又有“南方的哈林区”之称。从这里涌现了许多著名的各界黑人领袖,包括美国第一位黑人女银行总裁玛姬·L·沃克。沃克女士的旧居于1978年被指定为国家历史遗址、1985年作为博物馆对公众开放。

里士满有许多内战纪念馆、博物馆以及古战场遗址。与其他城市不同的是,由于里士满是南北战争时南方的首都,所以有许多纪念馆、纪念碑是纪念南方人物的。著名的如南方联盟国唯一的总统杰斐逊·戴维斯纪念碑、位于弗吉尼亚州议会大厦附近的邦联博物馆英语Museum of the Confederacy以及杰斐逊·戴维斯的旧居,这个旧居又称“邦联白宫”。

经济

里士满是一座古城,也是一座现代化城市,市内高楼林立。2007年“市场观察”在评选“最适合经商的大都会区”时,大里士满排名第三,仅次于明尼阿波利斯丹佛,高于排名第四的波士顿财富500强公司中有六家公司的总部设在这里,还有许多其他中小型公司也以此为家。

地理

美国普查局统计,该市总面积162km²(62.5平方英里)。其中155.6km²(60.1平方英里)为陆地,6.4km²(2.5平方英里)为水面,即总面积的3.96%为水面。

整个城市坐落在相对平坦的丘陵地带,城市傍詹姆斯河(James River)而建,詹姆斯河向东南流去,经过漫长曲直的港湾,可以到达海边重要的军港城市诺福克(Norfolk)。

气候

里士满属副热带湿润气候,四季分明,气温变化相对和缓,全年降水分配均匀。冬季冷凉,微潮,时而偏向寒冷,日最高气温低于或等于0 °C(32 °F)的平均日数为4.7天,日最低气温低于或等于0 °C(32 °F)的平均日数为74天,低于或等于−10 °C(14 °F)的平均日数为3.1天;夏季相对炎热潮湿,日最高气温达30 °C(86 °F)的日数年均有82天,达35 °C(95 °F)的有14天。[3]最冷月(1月)均温3.5 °C(38.3 °F),极端最低气温−24 °C(−12 °F)(1940年1月29日)。[3]最热月(7月)均温26.3 °C(79.4 °F),极端最高气温42 °C(107 °F)(1918年8月6日)。[3]无霜期平均为217天(4月2日至11月5日)。[3]年均降水量约1,160毫米(45.5英寸),年极端最少降水量为582毫米(22.91英寸)(1941年),最多为1,829毫米(72.02英寸)(1889年)。[3] 年均降雪量为22厘米(8.8英寸),[3]但降雪年际变化较大;1918–19年的降雪量最少,积累降雪量微少以致难以测量,1961–62年的降雪量最多,积累降雪量为99厘米(38.9英寸)。[3][4]

维吉尼亚州里士满国际机场(1991–2020年正常值,1887年至今极端数据)
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全年
历史最高温 °C(°F) 27
(81)
28
(83)
34
(94)
36
(96)
38
(100)
40
(104)
41
(105)
42
(107)
39
(103)
37
(99)
30
(86)
27
(81)
42
(107)
平均最高温 °C(°F) 21.2
(70.1)
22.6
(72.6)
26.9
(80.5)
30.9
(87.7)
33.1
(91.5)
35.9
(96.6)
37.0
(98.6)
35.9
(96.7)
33.8
(92.9)
30.2
(86.4)
25.1
(77.1)
22.1
(71.7)
37.6
(99.6)
平均高温 °C(°F) 8.8
(47.8)
10.9
(51.6)
15.3
(59.6)
21.3
(70.4)
25.4
(77.8)
29.8
(85.6)
31.9
(89.5)
30.8
(87.5)
27.3
(81.2)
21.6
(70.9)
15.8
(60.4)
10.8
(51.5)
20.8
(69.5)
平均低温 °C(°F) −1.8
(28.8)
−0.9
(30.4)
2.9
(37.2)
8.0
(46.4)
13.2
(55.7)
18.1
(64.5)
20.7
(69.2)
19.8
(67.6)
16.2
(61.1)
9.4
(49.0)
3.8
(38.8)
0.1
(32.1)
9.1
(48.4)
平均最低温 °C(°F) −11.6
(11.1)
−8.9
(16.0)
−5.8
(21.6)
−0.1
(31.9)
5.6
(42.1)
11.9
(53.4)
16.1
(60.9)
15.2
(59.3)
9.3
(48.8)
1.3
(34.4)
−4.3
(24.3)
−7.7
(18.2)
−12.7
(9.1)
历史最低温 °C(°F) −24
(−12)
−23
(−10)
−12
(10)
−7
(19)
−1
(31)
4
(40)
11
(51)
8
(46)
2
(35)
−6
(21)
−12
(10)
−19
(−2)
−24
(−12)
平均降水量 mm(英寸) 82
(3.23)
66
(2.61)
102
(4.00)
81
(3.18)
102
(4.00)
118
(4.64)
111
(4.37)
124
(4.90)
117
(4.61)
86
(3.39)
78
(3.06)
89
(3.51)
1,156
(45.50)
平均降雪量 cm(英寸) 9.4
(3.7)
5.6
(2.2)
2.8
(1.1)
trace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trace 4.6
(1.8)
22
(8.8)
平均降水天数(≥ 0.01 in) 10.0 9.0 10.8 10.5 11.1 10.6 11.4 9.4 9.3 8.1 8.4 10.0 118.6
平均降雪天数(≥ 0.1 in) 1.9 1.7 1.0 0.0 0.0 0.0 0.0 0.0 0.0 0.0 0.1 0.9 5.6
平均相對濕度(%) 69 66 63 62 70 72 74 76 76 74 70 69 70
月均日照時數 172.5 179.7 233.3 261.6 288.0 306.4 301.4 278.9 237.9 222.8 183.5 163.0 2,829
可照百分比 56 59 63 66 65 69 67 66 64 64 60 55 64
数据来源:NOAA:[5][3]降雪;[4]1981–2010年相对湿度;[6]1961–1990年日照[7]

里士满国际交换站于1887年1月–1910年12月在市中心,1911年1月–1929年12月在钦博拉索山公园英语Chimborazo Park,1930年1月起在里士满国际机场。[8]
降水、气温、降雪量和降雪深度记录分别始于1887年1月,1897年1月,1897年10月和1897年12月。[3]

人口

历史人口数
调查年人口备注
17903,761
18005,73752.5%
18109,73569.7%
182012,06724.0%
183016,06033.1%
184020,15325.5%
185027,57036.8%
186037,91037.5%
187051,03834.6%
188063,60024.6%
189081,38828.0%
190085,0504.5%
1910127,62850.1%
1920171,66734.5%
1930182,9296.6%
1940193,0425.5%
1950230,31019.3%
1960219,958−4.5%
1970249,62113.5%
1980219,214−12.2%
1990203,056−7.4%
2000197,790−2.6%
2010204,2143.2%
2017年估计227,032[9]11.2%
美國人口普查[10]
1790–1960[11] 1900–1990[12]
1990–2000[13]

按美国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全市居民为197,790人,84,549户,4,3627家。人口密度为1271.3人/km²。种族构成情况为白人38.30%,黑人57.19%,印第安人0.24%,亚裔 1.25%,西班牙裔拉美裔 2.57%,以及其他种族。

全年家庭收入的中值为38,348美元。人均年收入为20,337美元。21.4%的人口和17.1%的家庭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大学

友好城市

參考文獻

  1. ^ American FactFinder. United States Census Bureau. [2008-01-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9-11). 
  2. ^ US Board on Geographic Names. United States Geological Survey. 2007-10-25 [2008-01-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2-04). 
  3. ^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NowData – NOAA Online Weather Data. 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2022-06-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15) (英语). 
  4. ^ 4.0 4.1 Top 10 LIST Richmond, VA SNOW Data (PDF). 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2022-01-24].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2-06-19). 
  5. ^ Summary of Monthly Normals 1991–2020. 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2021-05-11].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1-05-05). 
  6. ^ Local Climatological Data Annual Summary with Comparative Data for RICHMOND, VIRGINIA (KRIC) (PDF). 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3. [2022-06-11].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2-06-19). 
  7. ^ WMO Climate Normals for Richmond/Byrd, VA 1961–1990. 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2013-10-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2-16) (英语). 
  8. ^ Threadex. [2020-09-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05). 
  9. ^ Population and Housing Unit Estimates. [March 24, 2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02). 
  10. ^ U.S. Decennial Census. United States Census Bureau. [January 2, 2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May 12, 2015). 
  11. ^ Historical Census Browser. University of Virginia Library. [January 2, 2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8-11). 
  12. ^ Population of Counties by Decennial Census: 1900 to 1990. United States Census Bureau. [January 2, 2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15). 
  13. ^ Census 2000 PHC-T-4. Ranking Tables for Counties: 1990 and 2000 (PDF). United States Census Bureau. [January 2, 2014].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4-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