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南公
此條目的引用需要清理,使其符合格式。 (2017年2月17日) |
趙南公(1882年—1938年),直隶省曲阳县赵城东村人。中国民主革命家,中华民国出版界人士,上海泰东图书局的创办者之一。[1][2]
生平
早年生涯
赵南公出生于一个贫寒家庭。赵南公的家乡传说,清朝末年,曲阳县知县常到各个市场搜刮民财。一日,知县骑马领着数名税卒,来到赵城东村的布市上征税,逼迫一位卖布妇女交税,刚满20岁的赵南公途经此处,为该妇女说情,并向知县提出为百姓减税请求,但遭知县拒绝,赵南公遂当场痛打知县。知县逃回县衙后,当即命捕快捉拿赵南公。赵南公离开家乡投奔在上海的—位亲戚。[1]
赵南公到上海后,起初在这位亲戚的资助下从商,几年下来赚了些钱。后来,赵南公秘密加入中国同盟会。此后,赵南公以经商作为掩护,常参加革命活动。[1]
辛亥革命后,赵南公出任直隶旅沪同乡会会长。一次,许多直隶籍农民被骗出国做劳工,滞留于上海,无钱返回家乡,找到该同乡会。赵南公为他们安置住处,并出面找政府有关部门。很快,赵南公帮这些农民打赢官司,并由赵南公资助他们路费返回家乡。[1]
创办泰东
1914年,赵南公、欧阳振声、谷钟秀等人共同创办上海泰东图书局。此为股份制出版机构,股东大多是欧事研究会成员。泰东图书局创建之初,为政学系的出版机关,出版图书大多属政治类。[1][2]
1916年护国运动后,泰东图书局的股东大多赴北京当官,泰东图书局改由股东之一赵南公主持。[1]中华民国初年,鸳鸯蝴蝶派的小说很畅销,赵南公的泰东图书局也随潮流出版了多种“礼拜六派”的作品,赚钱不少。但赵南公也感到鸳鸯蝴蝶派小说即将落伍,乃“决定放弃过去的一切,重建理想的新泰东”。[2]
1919年新文化运动兴起后,从1920年至1921年初,赵南公的泰东图书局创办杂志《新的小说》、《新人》,并承担《评论之评论》、《民铎》、《家庭研究》、《国民》等期刊的发行工作,开创了“新潮丛书”、“新人丛书”、“小本小说”这三个丛书,先后出版了胡怀琛编的《〈尝试集〉批评与讨论》、陶乐勤翻译的《政治经济学》、邵飘萍著的《失业者问题》,杜威的三部演讲集《教育哲学》、《哲学史》、《实验论理学》等图书。赵南公还亲自出面邀鲁迅等人编辑《世界文化》月刊。[1][2]
创造社时期
初次涉入新潮的泰东图书局出版的新书刊,销路并不好。[2]1921年2月,赵南公准备改组泰东图书局编辑部,在日记中写下计划:“首重文学、哲学及经济,渐推及法政及各种科学”。同时,赵南公还策划打入中小学教科书的出版。不久,赵南公请来湖南人李凤亭,并且聘请了李凤亭推荐的正留学日本的成仿吾。同年4月,成仿吾到上海,与成仿吾同来者还有郭沫若。二人本是为其同人刊物寻找出版社,恰遇急需人才的泰东图书局。赵南公遂将郭沫若留在泰东图书局。此后从1921年4月3日至5月27日,郭沫若为泰东图书局编定其新诗集《女神》,改译德国小说《茵湖梦》,标点元杂剧《西厢记》。仅一年内,《女神》便印制3版,《茵湖梦》印制6版,《西厢记》印制3版。[1]
郭沫若工作如此出色,获得赵南公肯定,赵南公遂同意为创造社出版同人刊物。在赵南公支持下,《创造季刊》、《创造周报》、《创造日》问世。郭沫若称泰东图书局为“创造社的摇篮”,并且在回忆录中称:“当时我也暗暗感谢赵南公,因为我听了左舜生的那一番话,像那时还未成型的创造社,要想出杂志,在上海滩上是不可能的。在不可能之中有泰东来印,这当然是可以感谢的事。”[1]
1921年7月,毛泽东作为湖南代表出席中共一大,在上海逗留月余。此时,郭沫若正居住在泰东图书局编辑部楼上。8月5日,郭沫若第一部诗集《女神》作为创造社丛书之一在上海出版。8月11日,毛泽东为扩大长沙文化书社之事而专程拜访泰东图书局编辑部,和赵南公畅谈。当时郭沫若恰因事外出,未见到毛泽东。赵南公在当天日记中详载此事。[1]
创造社1921年6月8日在日本东京成立后,到《创造周报》1924年5月9日遭国民政府查禁而被迫停刊,创造社活动将近3年。在这三年中,泰东图书局出版的创造社书刊主要包括《创造》季刊共计6期、《创造周报》共计52期、《创造社丛书》共计9种、《世界少年文学选集》共计6种、《世界名家小说》共计6种、《辛夷小丛书》共计4种。[1][2]
创造社仅是个对外称呼,该社根本不是个具备严密组织的团体。所以,在创造社和泰东图书局的合作中,创造社处在不明朗的被动地位。创造社要人郭沫若及其家人曾寄居泰东图书局编辑所内,郭沫若虽然为泰东图书局编辑书刊,但他没有明确的身份,既没有合同,又没有聘书,报酬很少且数额不定。这导致名望日升的郭沫若等人不满。最终创造社和泰东图书局决裂。[2]
双方决裂后,创造社未能将书刊版权从泰东图书局完全收回。大革命前后,泰东图书局继续印行创造社的书刊。[2]
晚年活动
与创造社决裂后,在赵南公主持下,泰东图书局出版过梁实秋、闻一多主编的《大江季刊》,潘汉年、叶灵凤主编的《幻洲月刊》,蒯斯曛、马彦祥主编的《白露月刊》,高长虹、高歌主持的《狂飙月刊》与《泰东月刊》等等。泰东图书局希望涉入教科书出版领域,但后来仅出版了艺术一个单科,未形成气候。[1][2]
但是,泰东图书局人事管理不健全,会计制度混乱,在销售上一味“放账”而缺乏约束。在出版业中,光华书局创办人沈松泉、上海联合书店和上海杂志公司创办人张静庐、梁溪图书馆创办人黄济惠、群众图书公司创办人方东亮、儿童书局创办人张一渠,原来都是在泰东图书局工作,后出来单干。1926年创建的创造社出版部,也主要是因对泰东图书局不满而成立。[2]
1929年,泰东图书局出版马克思著的《工资劳动与资本》。1929年,冯雪峰以“画室”为笔名,自日本社会思想社的日译本重译列宁的《卡尔·马克思》,改题为《科学的社会主义之梗概》,于同年交泰东图书局出版。因国民政府兴“文字狱”,泰东图书局多次遭查禁,总经理赵南公多次被传讯及罚款,甚至三次遭到拘捕。[1]
赵南公热心社会活动,曾担任上海四马路商界联合会会长,1920年代被公认为上海各路商界联合会的核心人物。1920年5月21日,赵南公、王无为、张静庐等人在上海成立废娼会,发表废娼宣言,在上海掀起废娼运动。1930年2月13日,赵南公、鲁迅、郁达夫、潘汉年等51人共同发起成立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以抗议国民政府的黑暗统治。[1]
赵南公曾多次帮革命者脱险。赵南公曾资助郭沫若等人赴日本避难。1928年4月,中共开封市委支部书记尚钺遭逮捕,被关押在杭州陆军监狱,多次遭受酷刑,时常吐血。尚钺早年创作的小说曾被泰东图书局结集出版,所以赵南公与尚钺曾有交往。赵南公得知尚钺的境况后,随即赶赴杭州,经过斡旋,使尚钺取保就医。[1]
由于经营不善,泰东图书局逐渐衰落。抗日战争前夕,赵南公本人依靠出租几副创造社丛书的纸型,收租金度日。[2]
抗日战争爆发,赵南公的一些熟人在日本扶植的傀儡政府担任高官,其中有的想拉拢赵南公也到傀儡政府做官,被赵南公回绝。1938年冬,赵南公在上海的一个亭子间病逝。随后,泰东图书局也消亡,结束了其24年的历史。[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