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道夫·威廉·赫尔曼·科尔贝

(重定向自赫尔曼·科尔贝

阿道夫·威廉·赫尔曼·科尔贝(德語:Adolph Wilhelm Hermann Kolbe,又译柯尔伯柯尔贝科尔被,1818年9月27日—1884年11月25日),德国化学家。

阿道夫·威廉·赫尔曼·科尔贝
阿道夫·威廉·赫尔曼·科尔贝
出生(1818-09-27)1818年9月27日
 德意志邦聯漢諾威王國哥廷根附近的艾利豪森
逝世1884年11月27日(1884歲—11—27)(66歲)
 德意志帝國薩克森王國莱比锡
居住地德国/英国
国籍德国
母校马尔堡大学
知名于柯尔贝电解,
科尔贝-施密特反应
科尔贝腈合成反应
科学生涯
研究领域有机化学
机构马尔堡大学
莱比锡大学
博士導師罗伯特·威廉·本生
弗里德里希·维勒
博士生彼得·格里斯英语Peter Griess
亚历山大·米哈伊洛维奇·扎伊采夫
西奥多·库尔提斯英语Theodor Curtius
恩斯特·奧托·貝克曼
卡尔·格雷贝
康斯坦丁·法勒伯格
奥斯卡·劳英语Oscar Loew
米科莱·门舒金
弗拉基米尔·瓦西里耶维奇·马尔科夫尼科夫
雅可布・佛尔哈德
路德维格·蒙德
亚历山大·克伦·布朗英语Alexander Crum Brown
麦克斯韦·辛普森
费特里克·古特里英语Frederick Guthrie

生平

科尔贝生于汉诺威王国哥廷根附近的艾利豪森,是一名新教牧师的长子。13岁时,他进入哥廷根中学学习,并借住在一名教授家中。6年后,他获得毕业证书并于1838年春天进入哥廷根大学学习化学,师从弗里德里希·维勒。1842年,他进入马尔堡大学,成为罗伯特·威廉·本生的一名助手,并于 1843年获得博士学位。1845年,他成为莱昂·普莱费尔的助理,并结识了爱德华·弗兰克兰德。1847年他开始参与编写由尤斯图斯·冯·李比希、维勒与约翰·克里斯蒂安·泼根多夫英语Johann Christian Poggendorff主编的《纯粹与应用化学词典》,同时还编写了一些重要的教科书。1851年,科尔贝接替本生成为马尔堡大学教授,并于1865年前往莱比锡大学

1853年,他与威廉·冯·巴德勒本少将的女儿夏洛特结婚。直至他的妻子于1876年过世,他们共度过了23年的美满婚姻,并育有四子。他于1884年在莱比锡死于心脏病。

研究

虽然维勒已于1828年成功合成了尿素,但直到19世纪40年代,许多化学家仍相信有机化合物只能以生物经“生命力”合成得到。科尔贝坚持有机物可由无机物通过直接或间接途径合成并发展了这一观点。他在1843至1845年间用二硫化碳通过几步合成了乙酸证明了这一观点。通过修改自由基理论,他对奠定结构化学的基础做出了贡献。他还预测了仲醇与叔醇的存在,这一猜想不久就由合成证明了。

他研究了脂肪酸和其他有机羧酸盐电解生成烃的反应,这一反应被称为柯尔贝电解[1] 他提出了一种合成水杨酸的反应,被称作科尔贝-施密特反应,这一反应被广泛用于阿司匹林的合成。[2]还有一种合成的反应被称作科尔贝腈合成反应

科尔贝最早使用“合成”(德語:synthese;英語:synthesis)这个词表示现代意义上的有机合成

他与爱德华·弗兰克兰德一同发现可在酸性条件下水解为相应的羧酸

争议

1870年到1884年间,作为《应用化学杂志》(Journal für praktische Chemie)的编辑,科尔贝严厉地评价其他人的工作,有人怀疑他是否受到精神疾病的困扰。他不能容忍他视为投机的现代结构理论,并试图通过他的著作从他视为祸害的这一理论中把自己心爱的化学挽救出来。

他拒绝接受结构化学,特别是凯库勒提出的苯环结构雅各布斯·亨里克斯·范托夫不对称碳原子理论,以及阿道夫·冯·拜尔化学命名法的改革,并在《应用化学杂志》上发表谩骂文章。他的一些言语表明了他与结构化学之间的矛盾:“……拜尔是一名出色的实验化学家,但他是一个经验主义者,缺乏判断力与能力,他对他的实验的解释表明他缺乏对科学准则的基本了解……”[3]

科尔贝激烈的言辞损害了他的声誉并对他死后的评价造成了不公正的影响。

参考资料

  1. ^ Hermann Kolbe. Untersuchungen über die Elektrolyse organischer Verbindungen. Annalen der Chemie und Pharmacie. 1849, 69 (3): 257–372. doi:10.1002/jlac.18490690302. 
  2. ^ Hermann Kolbe. Ueber Synthese der Salicylsäure. Annalen der Chemie und Pharmacie. 1860, 113 (1): 125–127. doi:10.1002/jlac.18601130120. 
  3. ^ Hermann Kolbe. Begründung meiner Urtheile über Ad. Baeyer's wissenschaftliche Qualification. Journal für Praktische Chemie. 1882, 26 (1): 308–323. doi:10.1002/prac.1882026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