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學士
(重定向自貞觀十八學士)
北周时期
北周武帝建德六年(577年),周武帝率军攻下邺城,北齐灭亡。阳休之、袁聿修、李祖钦、元修伯、司马幼之、崔达拏、源彪、李若、李孝贞、卢思道、颜之推、李德林、陆乂、薛道衡、元行恭、辛德源、王劭、陆开明等十八人随周武帝西行入北周长安,是为十八学士之始。
唐太宗时期
唐太宗在秦王時建“文學館”,收聘賢才,以杜如晦、房玄齡、于志寧、蘇世長、姚思廉、薛收、褚亮、陸德明、孔穎達、李玄道、李守素、虞世南、蔡允恭、顏相時、許敬宗、薛元敬、蓋文達、蘇勗十八人並為學士[1]。復命畫家閻立本為十八學士畫像, 即為《十八學士寫真圖》,褚亮題贊。當時獲唐太宗選入文學館者稱為“登瀛洲”,後人有所謂“十八學士登瀛洲”,又因唐太宗常與門下十八學士弈棋,後人因此畫有《十八學士弈棋圖》。
唐玄宗时期
唐玄宗開元時,於上陽宮食象亭,以張說、徐堅、賀知章、趙冬曦、馮朝隱、康子元、侯行果、韋述、敬會真、趙玄默、毋煚、呂向、咸廙業、李子釗、東方顥、陸去泰、余欽、孫季良為十八學士,命董萼畫像[2],並記錄所有十八學士的姓名、表字、爵位、籍貫等。
五代時期
五代楚國君王馬希範在位時曾仿照唐太宗設天策府文學館的先例,以幕僚李铎、潘玘、拓跋恒、李宏皋、李庄、徐收、彭继英、廖匡圖、徐仲雅、邓懿文、李松年、衛曮、彭继勋、萧铢、何仲举、孟玄晖、刘昭禹等十八人為學士,號稱“天策府十八學士”[3]。
参见
参考文献
- ^ 《資治通鑑·唐紀五》載:唐武德四年(621年)“冬,十月,以世民為天策上將,領司徒、陝東道大行台尚書令,增邑二萬戶,仍開天策府,置官屬,以齊王元吉為司空。世民以海內浸平,乃開館於宮西,延四方文學之士,出教以王府屬杜如晦、記室房玄齡、虞世南、文學褚亮、姚思廉、主簿李玄道、參軍蔡允恭、薛元敬、顏相時、諮議典簽蘇勖、天策府從事中郎於志宇、軍咨祭酒蘇世長、記室薛收、倉曹李守素、國子助教陸德明、孔穎達、信都蓋文達、宋州總管府戶曹許敬宗,並以本官兼文學館學士,分為三番,更日直宿,供給珍膳,恩禮優厚。世民朝謁公事之暇,輒至館中,引諸學士討論文籍,或夜分乃寢。又使庫直閻立本圖像,褚亮為贊,號十八學士。士大夫得預其選者,時人謂之“登瀛洲”。允恭,大寶之弟子;元敬,收之從子;相時,師古之弟;立本,毘之子也。”
- ^ 俞樾《茶香室叢鈔》卷一載:“元白挺《湛淵靜語》云:元(玄)宗開元中,於上陽宮含象亭,以張說、徐堅、賀知章、趙冬曦、馮朝隱、康子元、侯行果、韋述、敬會真、趙元默、毋煚、呂向、咸廙業、李子釗、東方顥、陸去泰、余欽、孫季良為十八學士。命董萼畫像,御製贊,為千載翰苑盛事。然含象諸儒,視前登瀛知名者,蓋鮮矣。按太宗時以杜如晦房元齡等為十八學士至今黜稱之;而不知開元時又有此十八學士。”《中国古代瓷器鉴赏辞典》:“唐玄宗开元时,于上阳宫食象亭,以张说、徐坚、贺知章、赵冬曦、冯朝隐、康子元、侯行果、韦述、敬会真、赵玄默、毋煚、吕向、咸廙业、李子钊、东方颢、陆去泰、余钦、孙季良为十八学士,命董萼画像、御制赞,为千秋翰苑盛事。清代瓷器上的十八学士图,即源于此。”
- ^ 《資治通鑑》二八二卷載:“楚王希範始開天策府,置護軍都尉、領軍司馬等官,以諸弟及將校為之。又以幕僚拓跋恒、李宏皋、廖匡圖、徐仲雅等十八人為學士。”《考異》云:“倣唐太宗天策府文學館立學士員。路振《九國志》載李鐸、潘玘、曹梲、李莊、徐收、彭繼英、裴頏、何仲舉、孟玄暉、劉昭禹、鄧懿文、李宏節、蕭銖、彭繼勛、拓跋恒等人,凡十八人。”《五代史補》卷三《馬希範奢侈》介紹更詳細:“马希範,武穆之嫡子。性奢侈,嗣位未几,乞依故事置天策府僚属,于是擢从事有才行者,有若都统判官李铎、静江府节度判官潘玘、武安军节度判官拓跋恒、都统掌书记李皋、镇南节度判官李庄、昭顺军节度判官徐收、澧州观察判官彭继英、江南观察判官廖图、昭顺军观察判官徐仲雅、静江府掌书记邓懿文、武平军节度掌书记李松年、镇南军节度掌书记衛曮、昭顺军观察支使彭继勋、武平军节度推官萧铢、桂管观察推官何仲举、武安军节度巡官孟玄晖、容管节度推官刘昭禹等十八人,并为学士。”《五代史補》雖稱十八人,實則僅輯錄十七人,又與《考異》互有出入,如再加上裴頏、曹梲實則超過十八人。
- ^ 金庸在《天龍八部》作品中,對茶花的描寫登峰造極,文中提到“十八學士”品種:“大理有一種名種茶花,叫作‘十八學士’,那是天下的極品,一株上共開十八朵花,朵朵顏色不同,紅的就是全紅,紫的便是全紫,決無半分混雜。而且十八朵花形狀朵朵不同,各有各的妙處,開時齊開,謝時齊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