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尾鼻魚

藍尾鼻魚,為輻鰭魚綱鱸形目刺尾魚亞目刺尾魚科的其中一個,於1994年由美國魚類學家約翰·歐內斯特·蘭德爾(John Ernest Randall) 首次正式描述,其模式產地為菲律賓內格羅斯島杜馬格特。分布於中西太平洋菲律賓印尼海域,棲息深度20-25公尺,本魚體呈橢圓形且側扁,上唇和眶內空間之間的頭部背部輪廓是直的,眼睛和鼻孔之間有一個凸起,尾鰭為藍色,生活時顏色為藍灰色或棕灰色,下體顏色較淺,甚至呈黃色,胸鰭下方有一個黃色斑塊[2],背鰭硬棘4-5枚、背鰭軟條28-30枚、臀鰭硬棘2枚、臀鰭軟條29枚,體長可達40公分,體重可達1.1公斤,棲息在礁石區,成群活動。

藍尾鼻魚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辐鳍鱼綱 Actinopteri
目: 刺尾鱼目 Acanthuriformes
科: 刺尾鱼科 Acanthuridae
属: 鼻鱼属 Naso
种:
藍尾鼻魚 N. caeruleacauda
二名法
Naso caeruleacauda
Randall, 1994

参考文献

  1. ^ Abesamis, R.; Clements, K.D.; Choat, J.H.; et al. Naso caeruleacauda. The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2012: e.T177968A1505905 [19 November 2021]. doi:10.2305/IUCN.UK.2012.RLTS.T177968A1505905.en . 
  2. ^ John E. Randall. Unicornfishes of the Subgenus Axinurus (Perciformes: Acanthuridae: Naso), with Description of a New Species. Copeia. 1994, 1994 (1): 116–124. doi:10.2307/1446677. 

擴展閱讀

  維基物種上的相關信息:藍尾鼻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