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巒庄
萬巒庄為臺灣日治時期1920年至1945年間存在之行政區,轄屬高雄州潮州郡。今屏東縣萬巒鄉。清朝舊稱戀戀庄、蠻蠻庄、萬蠻庄。
萬巒庄 ばんらんしょう BanranSho | |||||||||
---|---|---|---|---|---|---|---|---|---|
潮州郡的庄 | |||||||||
1920年—1945年 | |||||||||
萬巒庄管內略圖 | |||||||||
國家 | 潮州郡 | ||||||||
首府 | 萬巒 (大字) | ||||||||
歷史 | |||||||||
• 成立 | 1920年 | ||||||||
• 废除 | 1945年 | ||||||||
行政分區 | 6大字 | ||||||||
| |||||||||
今属于 | 萬巒鄉 |
行政區劃
萬巒地區在清代屬港東上里,在1897年5月隸屬於「鳳山縣內埔辨務署」。1898年6月18日,鳳山縣併入「臺南縣」,而內埔及萬丹辨務署合併為「潮州庄辨務署」[1]。1900年4月1日,潮州庄辨務署改為「東港辨務署潮州庄支署」[2]。1900年11月15日,萬巒地區分為「萬巒區、佳佐區」[3]。1901年11月11日,臺灣的行政區劃改為二十廳,臺南縣被裁撤,阿猴、東港辨務署合併為阿猴廳,萬巒地區隸屬於「阿猴廳潮州庄支廳」。1904年4月13日,阿猴廳將原有街庄整併;同月15日,潮州庄支廳改稱「潮州支廳」。1905年3月,阿猴廳改稱「阿緱廳」。1907年10月12日,「四林庄」從萬巒區改隸潮州區,「五溝水庄」從佳佐區改隸萬巒區[4]。萬巒地區在1910年的劃分如下[5]:
- 萬巒區
- 港東上里:萬巒庄、四溝水庄、五溝水庄
- 佳佐區
- 港東上里:佳佐庄、赤山庄、新厝庄
1920年10月1日,原堡里鄉澚之行政區廢除,街庄社改為大字,而萬巒區、佳佐區區合併為高雄州潮州郡萬巒庄,轄域內分為萬巒、四溝水、五溝水、佳佐、赤山、新厝等6個大字[6][7]。
二戰後,萬巒庄改為「高雄縣潮州區萬巒鄉」。1950年10月1日,改為「屏東縣萬巒鄉」。
1900年[3] | 1920年 | 現在 | |||
---|---|---|---|---|---|
堡里 | 區 | 街庄社 | 街庄 | 大字 | 鄉鎮 |
港東上里 | 萬巒區 | 萬巒庄、頭溝水庄、鹿藔庄、高岡庄 | 萬巒庄 | 萬巒 | 萬巒鄉 |
四溝水庄、三溝水庄、硫塘崎庄 | 四溝水 | ||||
佳佐區 | 五溝水庄、成德庄、得勝庄、山藔庄、藔下庄、鼎興庄、牛角灣庄、大林庄 | 五溝水 | |||
佳佐庄、見月庄、田頭新庄 | 佳佐 | ||||
赤山庄、萬金庄 | 赤山 | ||||
新置庄、荖藤林庄、新厝庄、加匏郎庄 | 新厝 |
區、庄長
人口
大字別 | 內地人 | 本島人 | 外國人 | 合計 |
---|---|---|---|---|
萬巒 | 38 | 4,049 | 66 | 4,153 |
四溝水 | 0 | 1,957 | 8 | 1,965 |
五溝水 | 7 | 1,986 | 7 | 2,000 |
佳佐 | 9 | 2,262 | 13 | 2,284 |
赤山 | 41 | 1,659 | 2 | 1,702 |
新厝 | 10 | 2,461 | 1 | 2,472 |
合計 | 105 | 14,374 | 97 | 14,576 |
其中本島人廣東系8,080人,福建系3,944人,熟蕃2,326人,生蕃24人[9]。
設施
參見
- ^ 府令第39號 辨務署名稱位置及管轄區域改定. 臺灣總督府報. 1898-06-28.
- ^ 臺南縣縣令第8號 辨務支署位置並管轄區域中改正. 臺南縣報 第13號. 1900-04-01.
- ^ 3.0 3.1 縣令第二十二號 各辨務署管內街庄社長管轄區域改正. 臺南縣報. 1900-11-13.
- ^ 廳令第六號. 阿緱廳報 第296號. 1907-10-12.
- ^ 告示第3號 街庄社名竝區長役場ノ位置. 臺灣總督府報. 1910-01-18.
- ^ 《新舊對照管轄便覽》
- ^ 《臺灣總督府行政區域便覽》
- ^ 臺灣總督府職員錄系統.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11).
- ^ 萬巒庄要覽. 萬巒庄役場. 1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