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的配給制

在20世紀期間,英國政府曾在戰爭時以及戰後多次推行配給制度。 [1] [2]

1943年,一位店主正在取消消費者配給薄上的上的配給券。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之前,英國每年入口了大約2000萬長噸食品,其中包括了英國每年使用的70%的乳酪和糖、近80%的水果以及約70%的谷物和脂肪。並且在英國人每年所食用的肉類總量中一半均來自進口,并依靠进口飼料來維持英國的肉類生產。 二戰之前英國的平民人口約為5000萬。 [3] 這也是德國將攻擊前往英國的船作大西洋海戰時使用的主要策略之一,因為這一舉動限制了英國國內工業的發展,并有可能使英國陷入饑餓狀態,從而投降。

由於德國對英國貨運船隻的攻擊,使英國在部份時間會陷入極端的供應短缺問題。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食品部實行了配給制度。 這一政策使平民在需要購買配給物品之前必須在選定的商店進行登記,並從商店中獲得一本包含配給券的定量配給薄。 而商店店主需要為已進行登記的顧客提供了足够的食物。 而購買者則必須在購物時向店主出示配給薄,這是為了取消消費者購買該物品時所需用到的配給券。 雖然配給物品的價格嚴格由英國政府所掌,英國政府亦對許多物品進行了補貼,但所有配给物品仍然必須照常支付所需費;而配給制度則限制了可以購買的数量以及價格。 而那些未被列入配给制度中的物品可能會出现供應短缺的情況。 部份未被配给物品的價格也受到英國政府管控;然而,許多未受價格管制的物品的價格普遍非常高,使大多數英國平民無法承受。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配给制(不限食品)是包含了政府對價格的控制、補貼以及由政府强制執行標準在内的英國在二戰期間所使用的戰略的一部分,目的是控制稀缺物品、優先保障軍隊的供應以及基本需求,并努力使每個人都能获得足夠的、可負擔的商品。

參考

  1. ^ Zweiniger-Bargielowska, Ina, Austerity in Britain: Rationing, Controls and Consumption, 1939–1955,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2, ISBN 978-0-19-925102-5 
  2. ^ Kynaston, David, Austerity Britain, 1945–1951, Bloomsbury, 2007, ISBN 978-0-7475-7985-4 
  3. ^ Macrory, Ian. Annual Abstract of Statistics (PDF) 2010. Office for National Statistics. 2010: 29 [2021-06-03].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2-10-07).  |number=被忽略 (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