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淮河线

中國地理分界線
(重定向自秦岭-淮河线

秦岭—淮河线是一条具有多重特殊历史意义的中国地理分界線。这条理论分界线的提出,首次界定了中国南北方的自然地理分界,被认为对于认识中国自然地理规律和指导农业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1]。在中国历史上,秦岭—淮河线为南北政权的分界線,分別为魏晉南北朝(220—589年),以及南宋時期(1127—1279年),兩個時期的南方政权皆由汉人建立。

秦岭-淮河线
虚拟线、​生物地理区边界
话题方面生物地理区边界 编辑
国家中國 编辑
1142年的中国,红色部份為南宋,黄色部分为金朝

秦岭淮河线的意义包括:

  1. 中国南方北方的分界线
  2. 相当于中国年降水800毫米等降水量线
    1. 水田旱地的分界线,即水稻小麦主产区分界线
    2. 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3. 相当于中国一月份平均气温0℃的等温线
    1. 河流无冰期和有冰期的分界线
    2. 亚热带暖温带的分界线
    3.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
  4. 长江流域黄河流域的分界线
    1. 长江中下游平原和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分界线

秦岭—淮河线的发现

迄今为止找到的最早关于秦岭—淮河线的记载是出版于1908年,由张相文所著的《新撰地文学》在185页中指出:

秦岭—淮河线划分的问题

秦岭无明确主脊线

秦岭西起甘肃省临潭县北部的白石山,以迭山与昆仑山脉分界。向东经天水南部的麦积山进入陕西。在陕西与河南交界处分为三支,北支为崤山,餘脈沿黄河南岸向东延伸,通称邙山;中支为熊耳山;南支为伏牛山。山脉南部一小部分由陕西延伸至湖北郧县,全长1600公里,面积上万平方公里,南北最宽处达上百公里。最高峰为太白山拔仙台(海拔3767.2米)[2]

下面是各个专家所指出的南北分界线秦岭段划分方法:

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系刘胤汉教授

主张南北分界线秦岭段划在秦岭南坡800米等高线处。按照刘教授的说法,由于山地海拔在逐渐升高,气温在下降,在海拔800米等高线的位置,亚热带就结束了,橘子、竹子这些亚热带的指示性植物已经见不到了。南方到这里就应该结束了,因此中国的南北分界线应与南坡800米等高线重合。[來源請求]

中国科学院院士任美锷

主张把中国的南北分界线划在秦岭北坡700米等高线处,因为从秦岭北坡的角度看,整个关中盆地是暖温带,但随着气温的降低,在700米等高线处,气候已经不是暖温带了,而是山地气候,越来越冷了。[來源請求]

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黄秉维

主张将南北分界线划在秦岭的主脊线上,因为这样可以保持山两边垂直自然带的完整,正好可以两相比较,看出南北之不同。但秦岭找不到明确的主脊线,可能连接一些较高峰的海拔最高点作为秦岭的脊线。[3]

淮河无下游

 
黄河夺淮时期黄河流向,可以看到淮河正拥塞成洪泽湖

北宋之朝,黄河淮河大抵相安无事。虽然从西汉开始,淮河就多为黄河所侵,但黄河少有入淮之事。北宋末年,战乱频繁加上故意破坏[c]黄河乏人管理,黄河决溢多次入泗淮。自明中叶以来,“每淮水盛时,西风激浪,白波如山,淮扬数百里中,公私惶惶,莫敢安枕者,数百年矣”,破釜塘、白水塘、富陵湖、泥墩湖、万家湖等陂塘和小湖连接成洪泽湖淮河长期不再有入海口,改在三江营汇入长江。清朝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再度在河南铜瓦厢决口改道,此后黄河大致以山东大清河河道为入海口至今。

从古至今淮河受到的人工干预太多,水库运河人工河渠将其分割得支离破碎,难以找到淮河的干流或主河道。淮河因为黄河夺淮一事失去了下游,想要将它的干流具体化为线,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所以,有些地理学家们认为洪泽湖以下以人工水渠——1952年建成的苏北灌溉总渠为界可以作为洪泽湖以东的线分南北。但是人工水道——苏北灌溉总渠与古淮河天然河道走向并不相同,且淮河大多数水量由大运河汇入长江,以此分南北尚不太合适。

江苏省淮安市的淮河上有一标志南北分界限的标志物。安徽省蚌埠市龙子湖边亦有一标志南北分界限的标志物。但地理学界一般认为,只有在小比例尺的地图上才能界定一条真正的界限,在实际的地表上,是不可能画出的。因此地理学界对于淮安市蚌埠市的标志不太认可。[4]

秦岭—淮河线西延线

从地图上可以看到,秦岭—淮河线仅仅是将中国的东部地区分为南北,却未将西部地区分为南北。所以,地理学界就有着两种不同的秦岭—淮河线西延线划分方法。

  1. 沿着秦岭—祁连山阿尔金山昆仑山划分。此线的划分依据是青藏高原的完整性,也就是以青藏高原的北界作为中国西部分南北的界线。
  2. 沿着秦岭—阿尼玛卿山昆仑山划分。此线的划分依据是非季风区与季风区的分界线,也就是以季风区北界的西段作为西部分南北的分界线。

两种划分方法最大的区别就是是否将柴达木盆地列入中国南方。但是“柴达木盆地属于西北地区还是青藏地区”,这个问题本身就有极大的争议,因此,秦岭—淮河线西延线也随之富有争议。

参见

注释

  1. ^ 北岭为今日秦岭之古称。
  2. ^ 白话文翻译:北带(指暖温带)的南界为秦岭。
  3. ^ 历朝历代皆曾掘开大堤,例如宋掘堤是为了阻挡金兵,金掘堤是“以水代兵”,以洪水袭扰宋地。

参考資料

  1. ^ 1908年,张相文首次提出秦岭—淮河线. [2010-11-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10). 
  2. ^ 登太白山拔仙台游记. [2010-11-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8-19). 
  3. ^ 黄秉维. 中国综合自然区划纲要. 地理集刊(自然区划方法论),1989,第21号,10~20.
  4. ^ 单之蔷 《南北分界线上的迷雾》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588期 ISSN 1009-6337

文獻

  • 单之蔷:《南北分界线上的迷雾》,载《中国国家地理》杂志588期。ISSN 1009-6337
  • 单之蔷:《青海的三面孔》,载《中国国家地理》杂志532期。ISSN 1009-6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