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舟

(重定向自王維舟

王维舟(1887年6月10日—1970年1月10日),原名王天桢四川宣汉县清溪场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

王维舟
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
任期
1950年6月 - 1954年11月
个人资料
性别
别名王天桢
出生(1887-06-10)1887年6月10日
 大清四川省宣汉县
逝世1970年1月10日(1970歲—01—10)(82歲)
 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市
国籍 中华人民共和国
政党朝鲜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
配偶马奎宣
宗教信仰

青年时代参加辛亥革命和四川的护国战争护法战争。长期在川东组织武装斗争,后担任红三十三军军长,参加川陕苏区反围攻和长征,到达陕北后任中共中央军委四局局长。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29师385旅副旅长、旅长兼政委。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任中共四川省委副书记,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副司令员,西北军区副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西南民族学院校长、中共中央监察委员会常委等职。

生平

早年经历

王维舟早年背井离乡到成都打工,后考入成都工兵学校半工半读。1911年,王维舟参加四川保路运动,成立“东乡保路同志军”。1911年11月30日,王维舟担任东乡武装起义总指挥,攻下东乡县城,宣布东乡独立。1911年12月2日,王维舟担任东乡军政府警备队长。1913年4月,王维舟考入成都警备军官学校学习,毕业后任绥定警备司令。1915年,袁世凯建立中华帝国后,王维舟在绥定组织护国讨袁军,任第一纵队司令。1917年,孙中山在广州兴起护法运动,王维舟立即将护国军改为靖国军并任营长,后任团长和奉节县边防司令[1]

1920年5月,王维舟到上海,在朝鲜共产党党员金笠的介绍下,参加朝鲜共产党,并参加了朝鲜共产党上海支部的工作。1920年夏,王维舟奉命赴苏俄学习[2]。1922年春,王维舟回到北京,同吴玉章等一起组织“赤心社”,宣传马克思主义[3]。同年秋,他又来到上海,独立在上海开展革命宣传和进行为苏俄募捐救济活动。1923年春,王维舟回到家乡,任宏文小学校长,建立了川东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积极宣传了马克思主义并开展革命活动。1926年,王维舟到武汉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4]

第一次国共内战时期

四一二事变后,王维舟奉命回到川东,建立了川东游击军。1929年4月,王维舟等领导了固军坝起义[4]。随后,游击军先后战斗数年,粉碎川军多次围剿。但因川军具备优势,游击队在1930年失败[5]。1931年5月,王维舟参加中共四川省委在成都召开的会议。省委决定重组川东游击军,由王维舟任川东军委书记兼总指挥。会后,王维舟返回川东,重组武装,编成三个支队,王维舟兼第三支队长。1933年夏,为策应红四方面军南下,王维舟对红军游击队进行了整编和扩大,达2000余人。10月,在宣达战役中,川东游击军配合红军前后夹击刘存厚[6]

1933年11月,川东游击军改编为红三十三军,王维舟任军长[7]。随后,王维舟参加反六路围攻作战。之后,受肃反影响,王维舟被调至方面军总指挥部工作。1935年,王维舟参加长征。长征途中,王维舟担任四川抗日义勇军总指挥[8]。到达陕北后,任中共中央军委四局局长[9]

抗日战争与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

中日战争期间,王维舟担任八路军129师385旅副旅长兼西地区留守处副主任[10],被国民政府授予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衔[11]。1938年12月,他担任旅长兼政委、兼陇东军分区司令员和政治委员,率部负责保卫陕甘宁边区西大门[12]。1943年1月,王维舟出席了西北局高级干部会议,毛泽东亲笔书赠王维舟“忠心耿耿,为党为国”的奖状[13]。1945年6月,王维舟在中共七大上当选为中央候补委员[14]

1946年,王维舟到重庆,任中共四川省委副书记[4]第二次国共内战爆发后,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副司令员。其后,他协助贺龙组织军区工作,开展新式整军运动等军队政治工作,并组织后方支前。1948年2月,王维舟担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区副司令员,1949年2月又担任西北军区副司令员[15]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1949年12月,王维舟率部随贺龙进入四川重庆[16]。1950年,担任中共中央西南局常委、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西南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并兼任西南民族学院院长[17]。1956年,王维舟奉调进京,长期担任中共中央监察委员会常委。1956年,王维舟还在中共八大上当选中央委员。1956年,当选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委员,随后连任第二届、第三届人大常委[4]

文化大革命期间,王维舟遭受迫害。1970年1月10日在北京逝世。1979年12月29日,中共中央为王维舟补开了追悼会[4]

参考文献

  1. ^ 冰昆 (编). 王维舟传. 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 1984: 36. 
  2. ^ 兰州部队党史资料征集办公室 (编). 戎马春秋 革命回忆录. 甘肃人民出版社. 1983: 55. 
  3. ^ 雷秀珍 编著. 中国共产党党史人物介绍.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1: 11. ISBN 978-7-300-01040-3. 
  4. ^ 4.0 4.1 4.2 4.3 4.4 星火燎原编辑部 (编). 解放军将领传 Volume3. 北京:解放军出版社. 1986: 27–60. 
  5. ^ 朱德等. 星火燎原 Volume1. 解放军出版社. 1979: 423. 
  6. ^ 武国友. 红军长征全史(第三卷).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6: 123–124. ISBN 7-5602-1842-3. 红四方面军战史. 
  7. ^ 徐向前. 历史的回顾. 解放军出版社. 1987: 336. ISBN 7506501260. 
  8. ^ 王树增. 长征.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6: 600. ISBN 978-7-02-005798-6. 
  9. ^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编写组.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第一卷. 军事科学出版社. 2010: 296. ISBN 978-7-80237-381-5. 
  10. ^ 张文杰;郭辉. 中国革命战争纪实·抗日战争·八路军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7-7: 附表1.3. ISBN 978-7-01-005024-9. 
  11. ^ 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初期部队作战序列. 新华网. 2008-07-30 [2015-07-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24). 
  12. ^ 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编审委员会. 八路军·表册. 解放军出版社. 1994: 34. ISBN 9787506522908. 
  13. ^ 尤明智 (编). 陇原星火. 甘肃人民出版社. 1981: 106. 
  14. ^ 第七届中央委员会(1945年6月-1956年9月).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2015-07-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15. ^ 张明金、刘立勤. 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的200个军区. 北京: 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2010: 209. ISBN 978-7-5033-2252-5. 
  16. ^ 《贺龙传》编写组. 贺龙传. 北京: 当代中国出版社. 2007: 254. ISBN 978-7-80092-175-9. 
  17. ^ 陈荣华. 中国革命史手册.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6: 257. 
學術機關職務
前任:
首任
西南民族学院院长
1951年4月 - 1970年1月
繼任:
张天伟(1978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