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伯沆

(重定向自王瀣

王瀣(1871年—1944年9月25日),字伯沆,號冬飲無想居士,祖籍江蘇溧水國學大師,愛國耆儒。博通經學、理學、禪學、詩、文、書、畫、篆刻。

生平

1871年生於南京。幼聰穎,曾學於端木埰高子安

后入鍾山書院,師從文廷式陳三立俞明震等人,以才氣見長,博學洽聞。

肄業后,先任南京江南陸師學堂教習,後在上海書局編書。

1908年,受李瑞清之邀,和柳詒徵等人為兩江師範學堂文科教習。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後,兩江師範陷於停頓,遂在南京江南圖書館任事,後往蘇州以不惑之年學于黃葆年

1915年,兩江師範學堂改爲南京高等師範學校,受江謙之邀教授國文,並兼首任國文系主任。南京高師1921年改爲東南大學,1928年改爲中央大學(后又于1949年改名南京大學),仍任教授。

1937年,抗戰爆發,因患中風,不能隨中大遷,留寧。

1944年9月25日,因病與世長辭。

事略

民國時期,王伯沆以講授儒家經典于南京大學而聞名,人稱“王四書”,與柳詒徵並稱“南雍雙柱”。他講四書五經,說理透闢,生動細緻,旁徵博引,妙語如珠,聽課者往往除文科學生外,理科專業科學生旁聽者甚眾,常常是“室外窗前,皆聽講者也。”

王伯沆是紅學家。他曾用朱、黃、綠、墨、紫五色筆,六次批點《紅樓夢》。“辛亥革命以後,對《紅樓夢》繼續進行評點,用功最深、成就最大要算王伯沆先生了。”[1]

王伯沆是民國年間江南著名詩人。吳梅在《读王伯沆园居诗》中評論道:“我读伯沆诗,盎然古春意。力能驱万牛,尘不惊六辔。探取风雅源,骚魂可檄至...。”

王伯沆的书法自成一格,行书能融入篆隶古朴厚重笔意,兼具北碑雄劲峭拔气象。篆书挺劲苍润,典雅堂皇。與王東培並稱“二王”。

王伯沆執教有年,愛護學生視若已出。弟子俊才甚眾。文史學家高明、教育家張其昀、江南才子盧冀野、國學家潘重規、畫家陳衡恪、史學大師陳寅恪、詞學大師唐圭璋等人都是他的弟子。

抗戰時期,由於中風,行動不便,留在淪陷區,感念國運,每飯罷,即對客言南明時事,聲淚俱下。其時,家庭經濟拮据,每日“兩粥猶不可得”。當局爲了利用他的名望,百般拉攏。汪精衛政府立法院長陳公博也派人送來參事聘書,許以月薪大洋三百,王瀣聲色俱厲地怒斥來人,說道:“余已行將就木之人,可以舍我矣。實不敢見張邦昌、劉豫喪權辱國之舉。”當局利誘不成之後,竟以死威逼。凡此種種,王瀣皆大義凜然,以後閉門不出。國難的傷感,生活的折磨,加之1944年秋染上瘧疾,終於一病不起,臨終前囑咐妻女:“我生不願見日寇,死了,棺材也不願見到這些人。死後不要發喪,棺材不要出門,就把我埋在家中后院。”並囑家人勿接受賣國當局接濟。病逝后,家人遵其遺囑,將其遺體埋在自家後院。抗戰勝利後,1946年國立中央大學複員南京,為他舉行了隆重的追悼會,國民政府也敬送了由蔣介石題書“守道耆儒”的“榮典之璽”金字匾額。

書目

王伯沆承太谷學派,守“述而不作”,不願以文章著述行世,生前幾乎沒有著作,學術觀點散見于所批點書籍之中。曾作有《讀四書私記》、《經略臺灣事纂》、《王氏族譜》、《前清四家詞選》、《後四家詞選》、《離騷九歌輯評》、《雙煙室詩詞文集》等,生前卻不願出版。

紀念館

參考文獻

  1. ^ 《〈紅樓夢〉王瀣評本概述》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