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叶金花

茜草科玉叶金花属植物
(重定向自玉葉金花

玉叶金花學名Mussaenda pubescens英文名稱:Buddha's lampsplash-of-whitelittleflower mussaendaspreadingbranch mussaenda[1][2],別稱毛玉葉金花野白紙扇野血紙扇 白紙扇白頭公白蝴蝶白茶白甘草白葉子三白樹牙八樹山甘草土甘草野甘草百花茶良口茶黏滴草雞腸風涼口茶涼口煙涼茶藤涼藤子大涼藤小涼藤 蝴蝶藤黃蜂藤兩口烟藤仙甘藤生肌藤水藤根[3][4] [5][6][7] [8][9],為龍膽目茜草科玉葉金花屬植物[2][10]。本種白色葉狀萼裂片稱為玉葉,金黃色五星形的小花稱為金花,因而得名玉葉金花[6][11][12]

玉叶金花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植物界 Plantae
演化支 维管植物 Tracheophyta
演化支 被子植物 Angiosperms
演化支 真双子叶植物 Eudicots
演化支 菊类植物 Asterids
目: 龙胆目 Gentianales
科: 茜草科 Rubiaceae
属: 玉叶金花属 Mussaenda
种:
玉叶金花 M. pubescens
二名法
Mussaenda pubescens
Ait. F. Hort. Kew. Ed.
異名
  • Mussaenda pubescens f. clematidiflora
  • Mussaenda bodinieri
  • Mussaenda pubescens var. alba

形態

玉葉金花是一種常綠攀援狀灌木植物,嫩枝披棕褐色貼伏狀短柔毛,成長後柔毛脫落,常高約1-2,高可達5米。卵狀披針形或卵狀長圓形,薄紙質或膜質,單葉對生或近輪生,先端漸尖,基部稍偏斜或平截,全緣,表面深綠色,近無毛或披疏毛,背面淡綠色,密披白色短柔毛,長約5-9厘米,寬約2-4厘米;葉脈披毛,側脈約7對,中脈及側脈隆起; 葉柄密披灰褐色粗柔毛,長約3-8毫米;托葉三角形,2深裂,長約5-7毫米,頂端2深裂,裂片條形,披柔毛,長約4-6毫米。為聚傘花序,頂生,密生多花,無總花梗或具極短的梗;苞片線形,披硬毛,長約4毫米;花5枚,花無梗或具極短的梗;花萼管陀螺形,外披柔毛,長約2-4毫米,萼簷5深裂,裂片線形,通常比花萼管長2倍以上,基部密披白色柔毛,向上漸稀疏,長約3-4毫米;有些花其中的1-2枚萼裂片會增大變成葉狀裂片,有時缺失,闊卵形至長圓形,白色,頂端短尖或鈍,基部狹窄,有縱脈5-7條,長約2.5-4厘米,寬與長近相等,柄兩面披柔毛,長約1-2.8厘米;花冠黃色,冠管柔弱,外披貼伏短柔毛,內面喉部密披棒狀毛,長約2厘米;花冠裂片5枚,長圓狀披針形,頂端漸尖,鑷合狀排列,內面密生金黃色粉末狀小凸點,長約4毫米;雄蕊5枚,著生於花冠喉部,花絲極短,雌蕊1枚,柱頭2歧;子房2室。為肉質漿果,近球形,頂部有萼檐脫落後的環狀疤痕,疏披柔毛,成熟時轉為黑紫色,長約8-10毫米,寬約6-7.5毫米;果柄疏披毛,長約4-5毫米[2][4][5][8][9][13][14][15]

分佈

分佈於中國台灣中北部、日本等地,原產於亞熱帶地區。中國國內分佈於福建廣東香港廣西海南四川江西湖南浙江等省份。多生長於山麓至低海拔山區、溪谷、灌叢或村旁等地[2][5]

醫藥用途

玉葉金花的枝葉入藥,味甘、微苦,性凉,有毒,歸膀胱、肺及大腸經,藥材主產於福建廣東台灣等地,中醫歸類為解表藥利濕藥。中藥名為玉葉金花或山甘草,具解表,清熱利濕、解毒消腫、清涼消暑、活血化瘀等功效,主治感冒發熱咳嗽咽喉腫痛、咽喉炎、支氣管炎、中暑痢疾、洩瀉、腎炎水腫、瘡瘍膿腫、子宮出血、濕熱小便不利及毒蛇咬傷等。根與藤能治腸胃疾病及預防流感等功效。福建民間利用玉葉金花的枝葉煎劑作為墮胎避孕之用。廣西民間於夏季時熬製玉葉金花作解毒涼茶及防暑之用。[2][7][8][15][16][17]

相似物種

  • 散玉葉金花Mussaenda divaricata),同為茜草科玉葉金花屬植物,分別在於玉葉金花的葉及白色花瓣狀萼裂片較散玉葉金花的為小[17]
  • 楠藤Mussaenda erosa),同為茜草科玉葉金花屬植物,分別在於玉葉金花的花序較楠藤的為小及玉葉金花沒有總花梗[1][6][18]

参考文献

  1. ^ 1.0 1.1 玉葉金花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樹木谷
  2. ^ 2.0 2.1 2.2 2.3 2.4 藥用植物圖像數據庫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
  3. ^ CFH物种信息卡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中國自然標本館
  4. ^ 4.0 4.1 植物生態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曾文水庫旅遊網
  5. ^ 5.0 5.1 5.2 植物資料庫[永久失效連結]台北植物園
  6. ^ 6.0 6.1 6.2 茜草科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葉脈網
  7. ^ 7.0 7.1 健康醫學學習網 互联网档案馆存檔,存档日期2007-12-11.台灣教育部
  8. ^ 8.0 8.1 8.2 《中國藥用植物圖鑒系列之一 南方藥用植物圖鑒》. 王玉生、蔡岳文. 汕頭大學出版社. 2007年7月: 第245頁. ISBN 978-7-81036-859-9. 
  9. ^ 9.0 9.1 海南植物誌[永久失效連結],第314-315頁
  10. ^ 玉叶金花[永久失效連結]植物通
  11. ^ 《香港野花 第一冊》. 魏遠娥、洪烈招、陳淑瓊、陳愛強. 效野公園之友會、天地圖書. 2007年7月: 第122-123頁. ISBN 978-988-211-344-2. 
  12. ^ 有趣的植物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13. ^ 貴州植物誌[永久失效連結],第254-256頁
  14. ^ 浙江植物誌[永久失效連結],第100-101頁
  15. ^ 15.0 15.1 小野花也有春天:玉葉金花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
  16. ^ 山甘草[永久失效連結]意古中醫
  17. ^ 17.0 17.1 玉叶金花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中科院鼎湖山站植物名錄
  18. ^ 楠藤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香港野花網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