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語言哲學
哲學分支
(重定向自牛津学派)
日常語言哲學(Ordinary language philosophy),指對於日常用語的深入分析,是語言哲學及分析哲學的主要分支之一。主要受到后期维特根斯坦思想的影响。分为剑桥学派和牛津学派两大派别。剑桥学派始于20世纪30年代中叶,以剑桥大学为中心,主要代表人物是约翰·威斯顿。牛津学派形成于40年代,50年代发展到高峰,它以牛津大学为中心。牛津学派更注重理论的建树, 因而影响更大。[1]
日常語言哲學著重研究如何通過分析日常語言解消(Dissolve)哲學問題(而不盡然是解決問題)。日常語言哲學將自然語言視為具有伸縮性、有規律性制的表達方式來研究。與日常語言哲學相對的概念是邏輯實證論,後者的目標是希望把語言約化為可以做嚴格考察的對象語言,從而使之擺脫形上學的影響。
日常語言哲學在在社會哲學方法方面,也具有相當意義,例如談話分析和俗民方法學就是受了日常語言哲學的影響。[2]
代表人物
剑桥学派
牛津学派
参考资料
- ^ 赵敦华, 现代西方哲学新编. 现代西方哲学新编. 北京. 2001: 175. ISBN 7-301-04511-5/ B·0188 请检查
|isbn=
值 (帮助). - ^ 賈里, 戴維; 朱莉亞, 賈里. 社會學辭典. 台北: 貓頭鷹出版. 1999: 479. ISBN 9579684626.
这是一篇與哲學相關的小作品。您可以通过编辑或修订扩充其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