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蝠鱝
(重定向自無刺蝠魟)
印度蝠鱝(學名:Mobula thurstoni,又稱印度蝠魟、無刺蝠魟、飛魴仔、鷹魴、英語:Bentfin devil ray)是蝠鲼科蝠鲼属的一種鱝,過去曾被誤鑑爲無刺蝠鱝。其體盤最大可寬至189公分,呈菱形,體盤的寬度約爲其長度的1.8~2.2倍。棲息於底中水層,卵胎生,以底棲軟體動物、甲殼動物及魚類爲食。[3][2]
印度蝠鱝 | |
---|---|
科学分类 | |
界: | 动物界 Animalia |
门: |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
纲: | 软骨鱼纲 Chondrichthyes |
目: | 鲼目 Myliobatiformes |
科: | 鲼科 Myliobatidae |
属: | 蝠鱝屬 Mobula |
种: | 印度蝠鱝 M. thurstoni
|
二名法 | |
Mobula thurstoni (Lloyd, 1908)[2]
|
分布及棲息地
本種遍布於全球各熱帶、亞熱帶及溫帶海洋,包括澳大利亞,巴西,智利,哥斯達黎加,厄瓜多爾,埃及,薩爾瓦多,厄立特里亞,危地馬拉,洪都拉斯,印度,印尼,科特迪瓦,日本,馬來西亞,馬爾代夫,墨西哥,緬甸,尼加拉瓜,阿曼,巴基斯坦,秘魯,菲律賓,沙特阿拉伯,塞內加爾,南非,斯里蘭卡,泰國,阿聯酋,美國加州,烏拉圭和瓦努阿圖均有記錄該物種。[1]
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提供的資料顯示,本種可見於大西洋中西、西南、東南及中東部,印度洋東部及西部,以及東南、西北、中東、中西及西南部太平洋。[1]
形態
體盤呈菱形,體盤寬度爲長度的1.8~2.2倍,頭寬,體盤前部邊緣微凹,頭部兩側有鰭狀肢肉質突出物或頭鰭。眼睛及出水孔於頭側邊過頭鰭的地方,出水孔較小,與瞳孔相當,嘴巴於兩側頭鰭間。牙齒小而多。背鰭於尾巴基部腹鰭前端,在體盤後緣前。尾巴纖細如鞭,無刺,較體盤長度爲短,皮膚表面平滑。[2]
用途
本種爲大型魚種,具有食用價值,其軟骨及魚皮可作加工製成制品。[2]
參考文獻
- ^ 1.0 1.1 1.2 Clark, T.B.; Smith, W.D.; Bizzarro, J.J. Mobula thurstoni.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IUCN). 2006, 2006: e.T136308A4272438. doi:10.2305/IUCN.UK.2006.RLTS.T60200A12317473.en.
- ^ 2.0 2.1 2.2 2.3 臺灣魚類資料庫. fishdb.sinica.edu.tw. [2018-09-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6-11).
- ^ White; Corrigan; Yang; Henderson; Bazinet; Swofford; and Naylor. Phylogeny of the manta and devilrays (Chondrichthyes: mobulidae), with an updated taxonomic arrangement for the family. Zoological Journal of the Linnean Society. 2017: zlx018. doi:10.1093/zoolinnean/zlx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