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隆尼瓶

波隆尼瓶(Bologna bottle,Bologna,音/bəˋlonɪ/),是一種具有類似強化玻璃性質的玻璃瓶。

在玻璃瓶製造過程的冷卻階段,將瓶子外層玻璃迅速冷卻,而讓內層緩慢降溫。由於內外層玻璃冷卻速度不同,導致內層與外層玻璃產生不同應力,外層玻璃形成壓應力(compressive stress),而內層玻璃呈現拉應力(tensile stress),於是製成所謂的波隆尼瓶。[1]

由於這種特殊的冷卻方式,使波隆尼瓶外層可以承受極重的敲擊力而不破;但內層只要受到一點輕微的震動或刮痕,即可導致瓶子瞬間破裂。由於這種特性,波隆尼瓶常被用來做玻璃物理性的展示或魔術表演。

波隆尼瓶與魯珀特之淚具有相同的物理原理。

歷史

在1740年代波隆尼瓶即已存在,由這種瓶子是在義大利波隆那(Bologna)發現的,因此被稱為 Bologna bottle。當時玻璃工匠吹製波隆尼瓶的方法,是在玻璃瓶吹好之後馬上放在空氣中冷卻,而不是放回爐子裡面降溫(退火)。當時人們發現用這種方法做出的玻璃瓶都有一個特殊的現象,就是即使玻璃瓶從高處掉到磚頭地面,瓶身仍可保持完整不破,但如果將一小塊燧石放到瓶子裡面,瓶身馬上破裂。[2]

雖然這種瓶子可以抵擋強大外力,卻因為內部極為脆弱的缺點,波隆尼瓶並未真正被拿來使用。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