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阴蚕种场
31°45′09″N 120°28′59″E / 31.75246°N 120.48314°E
江阴蚕种场 | |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 | |
地址 | 江苏省江阴市 |
分类 | 其他 |
时代 | 1928年 |
编号 | 8-0753-6-003 |
认定时间 | 2019年 |
江阴蚕种场,是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的一个蚕种场,是专门培育优良蚕种的单位。
沿革
江阴蚕种场位于江阴市东南境长泾自然镇东街、长泾浜南北两岸。该场有育种用房6000多平方米,并有桑田125亩。1928年,宋楚才集资38000元,于次年私人合股经营,称大福蚕种场,产品“帆船牌”蚕种,主销于浙江。1934年,扩建原种部,并不断改良蚕种。1936年,宋楚才在长泾镇河北街东首创建大福二场(北场),并聘请姜白名担任总技师,是当时江苏省内一流设备技术[1]。抗日战争爆发后,日军在长泾镇进行空袭,一场二场均遭到轰炸;二场曾一度被日军占据[2]。
1955年,一场二场合并[3]。1956年,又与云亭双利蚕种场合并,公私合营,沿称大福蚕种场。1966年,成为国营场圃,定名江阴蚕种场,后更名为江阴市蚕种场,属业务上则由江苏省蚕种公司指导。1980年,进行改革管理制度,对场圃实行财务包干。1986年,蚕种产量达5.4万张,产值25万余元[4]。2019年,当选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
参考
- ^ 蒋猷龙主编;《浙江省蚕桑志》编纂委员会编. 浙江省蚕桑志.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4.08: 309. ISBN 7-308-03824-6.
-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江苏省江阴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 江阴文史资料 第13辑.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江苏省江阴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 1992.10: 114–115.
- ^ 江阴市政协学习文史委员会等著. 江阴市建国后“三亲”史料丛书 农林水利.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2.03: 273–275. ISBN 978-7-5325-6291-6.
- ^ 江阴市地名委员会编. 江苏省江阴市地名录. 江阴市地名委员会. 1987: 232.
- ^ 王利峰主编. 泾水流韵. 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 2008.10: 66. ISBN 978-7-106-0298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