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碱厂

(重定向自永利制碱公司

天津碱厂,也称永利碱厂天碱等,现为天津渤化永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其前身是由“中国民族化学工业之父”范旭东于1914年在天津创办的久大精盐公司和1917年依托久大精盐创办的“永利制碱公司”。永利碱厂是中国创建最早的制碱厂,开创了中国化学工业的先河。由该厂生产的“红三角牌”纯碱,使中国生产的化工产品的首次出口海外。早在1926年美国费城世界博览会上永利碱厂生产的纯碱获得了金奖和证书,证书中称永利碱厂为“发展中华民国主要化学工业之象征”[1]。在天津的近代史上,永利碱厂和南开大学、《大公报》同时被称为“天津三宝”[2]

天津渤化永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類型合资公司
成立1914年
創辦人范旭东
代表人物范旭东、李烛尘侯德榜
總部天津市滨海新区临港经济区渤海10路3369号
产业化學品
產品碱业及专门化学品
母公司天津渤海化工集团
网站www.tjsoda.com

2014年1月,在天津碱厂的基础上,吸收合并天津市其他海洋化工企业组建天津渤化永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3]

目前,天津碱厂旧址保存了天津近代工业具有标志性的工业遗存,2018年1月,天津碱厂入选第一批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4]

名称及隶属变迁沿革

 
1920年的永利碱厂

1918年11月,永利制碱公司创立大会召开。1920年9月,中华民国农商部准许注册,定名为“永利制碱股份有限公司”,并在塘沽设立“永利碱厂”[5]。1934年3月28日,创始人范旭东将永利制碱股份有限公司改组并更名为“永利化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永利碱厂自建厂至1952年公私合营前,属私营企业,永利碱厂隶属于永利公司[5]。1952年6月23日,永利化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实行公私合营后,易名为“公私合营永利化学工业公司”,永利碱厂则更名“公私合营永利化学工业公司沽厂”,简称“永利沽厂”,并划归中央人民政府重工业部化学工业管理局管辖。1955年1月1日,永利沽厂和久大精盐厂合并经营,更名为“公私合营永利久大化学工业公司沽厂”,简称“永久沽厂”。1956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学工业部成立,永久沽厂转归化学工业部领导。1958年6月11日,永久沽厂由化学工业部划归天津市,隶属于天津市化学工业局。1959年3月13日,永久沽厂改为隶属于河北省化学石油工业厅。1961年7月1日,永久沽厂重新隶属于化学工业部。文化大革命初期,曾先后改名为化学工业部前进化工厂和东方红化工厂。1968年7月13日,改名为“化学工业部天津碱厂”。1972年3月,天津碱厂再次由化学工业部划归至天津市化学工业局领导[6]

1991年5月8日,在天津市化工局及其下属企业的基础上成立天津渤海化工集团,天津碱厂改为隶属于天津渤海化工集团,全名为天津渤海化工集团天津碱厂[6]。2011年6月7日,天津碱厂与比利时苏威公司合资组建天津渤化永利碱业有限公司,比利时苏威公司占合资公司30%股权[7],不足一年后索尔维集团即撤资。2014年1月1日,以天津碱厂为基础,吸收天津长芦海晶集团有限公司、天津长芦汉沽盐场有限责任公司和天津市津能投资公司增资扩股、改制组建天津渤化永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创立[3]

创办初期

久大精盐时期

 
久大、永利创办人范旭东

1911年,曾到日本京都帝国大学化学系留学学习化学的范旭东学成归国并决定创办中国的化学工业。1913年,范旭东在欧洲考察盐务时,重点关注了欧洲各国奖励工业用盐的政策及碱业发展状况[1]1913年,他到天津塘沽实地考察,发现塘沽是得天独厚的盐碱工业基地。随后,范旭东在其兄时任中华民国教育部长范源濂和师友梁启超等人的支持下,由范旭东、景韬白胡睿泰李积芸胡森林方积琳黄大暹为发起人,梁启超范静生李思浩王家襄刘揆一陈国祥左树珍李穆钱锦孙为赞助人,于1914年7月20日提出申请立案,同年9月22日获得批准建立久大精盐公司精制食盐,并在塘沽设立久大精盐厂。当时久大股东有诸多军政界人士相助,如黎元洪曹锟蔡锷冯玉祥等。1916年4月6日久大精盐厂竣工投产。同年9月11日,生产出的第一批精盐由塘沽运往天津销售,之后又在湖南湖北安徽江西等地打开了销路。这时的久大精盐开始达到日产5吨的能力,每年可获利五六十万元。1919年扩建东厂后,年产量可达6万2千多吨。久大精盐厂的建成和投产,为日后永利碱厂的创办“变盐为碱”提供了原料和人才保障,尤其是在资金上为永利碱厂提供了极大的帮助[6]

创办永利时期

原久大精盐公司大楼
 
位置天津市和平区
建成时间1920年
评定时间2005-08-31
參考編碼0120079
等级重点保护
 
1926年“红三角”牌纯碱获美国费城万国博览会的最高荣誉金质奖章
 
永利碱厂万国博览会金奖证书

1914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战致使进口中国的洋碱减少,天津、上海等用纯碱作原料的工厂纷纷停工。在当时世界制碱工业已有百余年的历史,但当时中国却靠用天然碱溶化成碱水而后凝成块的“口碱”作为食用。此“口碱”质劣价昂且极不卫生。19世纪末,“洋碱”开始倾销中国,由于本国不能制碱,致使大量黄金外流[6]

1914年,范旭东在创办久大精盐厂的基础上,决定兴办“永利制碱公司”开始生产纯碱[5]。当时,垄断索尔维法制碱技术的英国卜内门公司担忧永利制碱公司一旦制碱成功挤掉它在中国的市场,于是提出与永利制碱公司“合作”以达到吞并的目的,但遭到拒绝[6]。永利碱厂采用当时世界先进水平的索尔维法制碱技术,设计能力为日产纯碱40吨。在国内可以自制的机器设备在上海大效铁工厂制造,不能自制的由国外采购。在梁启超等入股、斡旋下,1917年10月9日,时任长芦盐运使段永彬下发了“为提倡实业起见,姑予照准”的免税训令,使得永利公司制碱用盐可以免于高昂税收。从1918年至1924年,永利制碱公司开始为碱厂的设计和基建招揽人才。1918年11月,董事陈调甫赴美请到一位顾问工程师孟德负责设计,但实际设计工作由中国留学生承担。当时正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化学工程系留学的侯德榜于1919年欣然接受了陈调甫的邀请,参加了永利碱厂的设计[6]。1921年,侯德榜获得博士学位并受范旭东之聘出任永利制碱公司工程师。1923年,碱厂大部分机器设备安装就绪,陆续单机试车。所用原盐来自长芦盐场,石灰石和煤粉别由唐山卑家店石矿和开滦煤矿供给。1924年8月13日,永利碱厂首次开工出碱。但是,生产出的碱色红黑相间,无法销售。第二年3月,主要设备干燥锅烧坏导致全厂停工。

1926年6月29日,永利碱厂在重新调试后重新开工,生产出雪白的产品,其碳酸钠含量超过99%。[8]为区别于土法生产的“口碱”和进口的“洋碱”,范旭东将其产品取名为“纯碱”,并定确定了“红三角”牌的商标[6]。1926年8月在美国费城举办的万国博览会上,中国“红三角”牌纯碱获最高荣誉金质奖章,并实现了中国生产的化工产品的首次出口[9]。1927年,担任永利制碱公司工程师三年的侯德榜出任永利制碱公司碱厂厂长[4]。此后的1930年,“红三角牌”纯碱荣获比利时工商博览会金奖。[8]永利碱厂生产的“红三角牌”纯碱在国际上的两次获得大奖肯定,奠定了中国近代化学工业的基础。

初期发展

 
1928年的永利碱厂旧影

永利制碱成功后,同时面对英国公司的恶意竞争和军阀官僚的盘剥发展艰难。英商卜内门公司(帝国化学工业)为了垄断中国碱业市场利用英国在华的特权,于1924年永利碱厂第一次出碱后,通过英国外交大臣和其驻华使节,指令盐挟总所会办英国人丁恩,不经中国政府批准,擅自公布一项工业用盐征税条例,规定每100斤工业用盐纳税2角,使每吨碱增加成本5元,增长率15%[6]。对此,永利给予坚决抗议并多方揭发,经几次周折后丁恩迫于舆论压力于当年同意暂免一年,1925年又同意延期5年。至1930年同意永利碱厂工业用盐免税30年[6]

永利碱厂1926年6月29日第二次开工,生产出一流产品后,卜内门公司又采用大幅度压低碱价的手段,最低压价至原价的四成,以期在市场上将永利制碱公司挤垮。1925年6月,上海的英文报刊《大陆报》发表了一篇题为《请看英国人摧残国货毒辣手段》的文章,指责英国卜内门公司,呼吁民众支持民族工业,支持永利碱厂。同时为应付这一不利局面,永利以同样的方式在日本市场进行反击,在日本市场以低于卜内门公司的价格售碱,使卜内门损失巨大。不到一年,卜内门被迫主动求和,并申明今后在中国市场“不再任意压价”。永利制碱公司在发展初期与卜内门公司的多次较量均以胜利而告终[6][10]

 
1930年“红三角”牌纯碱获比利时工商博览会金奖证书

碱厂创建及发展初期,还受到军阀官吏的盘剥。生产所需原燃料绝大部分靠铁路运输。塘沽属军事要地,又为京奉铁路重点站及港口,连年内战致使军运频繁,经常多日派不出车皮为碱厂装运物料,因而影响生产。此外,军阀经常征收各种运输税。如粗盐附加税比英人丁恩尚高出20倍。由于运输时常受阻,成品纯碱也往往不能及时运出。社会极不安定的环境导致了天津金融市场的混乱,银行利息加重,永利碱厂不得不重息借贷以维持运转[6]。 1932年,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获得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即庚子赔款的资助,为开发硫酸铵工业立项探索。同年,侯德榜在塘沽用英文写成的专著《纯碱制造》(英語:Manufacture of Soda),1933年,该书由美国化学学会在美国纽约出版,揭开索尔维法制碱长达世纪之久的技术秘密,轰动国际化学化工界,被公认为中国化学家对世界文明所做的重大贡献。[8]1934年范旭东改组永利制碱公司为永利化学工业公司,在制碱工业处于领先水平的情况下扩展经营范围,1935年在南京创办了永利錏厂,生产硫酸铵等化学品。[11]1935年,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为了解决永利索尔维法制碱的盐水精制问题,先后采取洗盐法、焙盐法、石灰纯碱法、石灰芒硝法和石灰与碳酸铵法等试验,最后确定用石灰和碳酸铵法。此法,所需设备简单,又符合制碱工艺,是对中国制碱工业的重大贡献。

抗日战争时期

 
天津塘沽永利碱厂旧影

天津塘沽旧厂

1937年8月7日,塘沽沦陷后,永利、久大两厂拒绝与侵华日军合作,永利公司总部被迫由天津暂[香港,工厂便带领技职人员和工人技术骨干撤往四][6]。 1937年12月9日,日军下令兴中公司的刀根接管永利碱厂,刀根作为公司代表既无资本又无技术,强占永利后无法开工,便请日本三菱公司出技术和资本接收永利。三菱公司在改组工厂领导机构时,把兴中公司的刀根等人排斥出去,独自接管了永利。 三菱公司通过当时日本对华北进行经济掠夺的“华北开发公司”,威胁当时“华北政务委员会”出面,动员永利原有部分股东承受自己的股权,以标榜永利为中日“合办”企业。由于受到股东的抵制,直至1939年才正式宣布“合办”并成立董事会。 中日“合办”永利碱厂,中方代表为傀儡政府华北政务委员会,日方代表为日本华北开发公司。1939年8月31日,中日“合办”永利公司正式隶属于北支那开发公司的华北盐业公司。侵华日军占领碱厂后,于1937年开始检修,1938年7月1日点火开工,7月15日产出产品[6]

重建“新塘沽”厂

1938年1月,永利化学公司、久大精盐公司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的领导机构和下属工厂技术人员向内陆撤退至四川,拟在这里重建中国化工基地。4月4日,久大向四川盐务管理局递交关于创建久大自贡模范食盐厂的申请,並在半月后获得批准。历经四个多月的工程後,在自贡自流井张家坝建成了模范食盐厂。与此同时,永利选中了犍为县五通桥老龙坝,改称“新塘沽”[4],並准备建造碱厂、酸厂、炼焦厂和水泥厂等一系列配套工厂[6]

1939年,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创办出版《黄海发酵与细菌特辑》双月刊,简称《黄海》。在这一时期,永利碱厂资金来源是1939年12月30日签订借資合同向国民政府借到的2000万元。当时,建厂最大的障碍是运输困难,1940年春天从美国购买的机器设备陆续运抵越南海防,但因战乱,各设备在运川途中被抢劫毁坏甚多,導致建厂计划未能实现。1942年,永利碱厂用路布兰法小规模制碱,日产纯碱10余吨。另外,还因陋就简,生产烟煤、焦炭、陶瓷等产品,供应大后方的工矿企业应用和人民生活急需,并以此维持生计[6]

发明联合制碱法

永利碱厂在四川重建碱厂时,遇到的首要问题是主要原料食盐昂贵。而索尔维法制碱盐的利用率最高仅为75%,经济效益不高。1939年在建设“新塘沽”厂时以侯德榜为首的永利碱厂技术人员,经数年研究创建了新的纯碱制造技术。1941年3月10日,范旭东在“新塘沽”全厂集会上宣布,将新的制碱法命名为“侯氏碱法”,以表彰侯德榜在世界制碱工艺中的新突破[6]。1943年10月22日,侯德榜因其对于世界制碱工业的贡献,被英国化工学会授予名誉会员的称号[8]。日后该项制碱工艺经侯德榜提议,更名为“联合制碱法[12]。该制碱工艺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第一号专利证书,并先后在天津碱厂、大连化学工业公司碱厂、四川自贡鸿鹤化工厂、湖北应城化工厂等建成并投产,成为中国主要的制碱工艺之一,至今仍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制碱方法。

国共内战时期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久大董事长景韬白邀集永利碱厂、久大精盐厂老职工约10余人,于8月下旬来塘沽组织护厂队保护工厂[6]。11月初,公司派李烛尘与彭九生来接收永利碱厂、久大精盐厂,侯德榜被永利董事会推举为继任总经理,接收沦陷后的塘沽旧厂。在接收中发现,很多设备由于占领者8年间的粗暴使用,有的损坏严重、残缺不全甚至完全损坏[6]。1937年撤退时,厂内存有原燃物料很多,仅粗盐即达3万吨以上,此时仅存1千吨。11月下旬,公司派佟翕然担任永利碱厂代理厂长兼技师长,恢复建立了各种管理机构并调整了人员。由于工厂损坏严重且缺乏资金,工人最初领半薪,职员只发生活费,直至出碱后才恢复全薪,用了3个月时间,最终于1946年2月26日,永利碱厂重新开工出碱[6]。 然而在此期间,国共内战爆发,通货膨胀严重,国内物价飞涨、货币贬值,当时市面上多以倒买实物来谋取暴利,永利碱厂的纯碱成为投机倒把的筹码,每日所产之100多吨纯碱,大部分被强购贻尽。碱厂产品售出所得已无法购回原料。1948年12月16日,因战事原因,永利被迫停工[6]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建国初期

1949年1月17日,解放军占领塘沽。这时的永利碱厂厂房破旧、设备失修、生产凋敝,亟待恢复生产[6]。中国共产党上级党组织发动职工对机器设备进行大检修。2月11日,永利碱厂重新复工,生产出了纯碱和烧碱[6]。1949年5月6日,刘少奇到永利碱厂视察和慰问职工。碱厂的生产情况日益好转,纯碱日产量达到127吨[6]。尽管生产得到恢复,但资金原料紧张局面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在此情况下,1950年3月28日,侯德榜致函刘少奇副主席、周恩来总理、陈云主任等领导人,陈述企业经营存在的困难并请求贷款350亿元[1]

1950年5月25日,永利公司第十四届董监联席会讨论解决经营困难的办法,最后决议与政府商洽公私合营[5]。8月28日,侯德榜、李烛尘代表永利、久大两公司联名上书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正式申请公私合营[6]。9月18日,财经委复函:“本委原则上同意商谈,请迳与重工业部接洽”[5]。8月,财经委员会决定给予久大长期贷款70亿元,同时给予永利碱厂贷款12亿元,是当时全国最大的企业信用贷款[1]。此外,政府还破格特许五家私营银行动用库存,以帮助永利流动资金的周转,让信托公司收购永利的所有积压纯碱,实行包销政策。为了扩充烧碱生产,政府下令禁止烧碱进口,并给永利无息贷款16亿元,作为扩大烧碱生产之用,为了保证永利原材料及建筑材料的运输,国家甚至停止了军运。至1951年,政府用于永利恢复生产的投资贷款达563亿元。在1949年至1952年的三年中,碱厂的纯碱生产大幅度地增长,由1949年的4.1万吨,以年均递增30.6%的速度上升到1952年的9.1万吨[6]

1953年7月1日,久大精盐厂也实行了公私合营,由政府委派陈西平兼任永利碱厂厂长和久大精盐厂厂长[6]。同日,“侯氏碱法”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号专利证书。后经发明人侯德榜提议,“侯氏碱法”更名为“联合制碱法”。1955年1月1日,永利碱厂与久大精盐厂这两个早已密切相关的企业合并,定名为“公私合营永利久大化学工业公司沽厂”,简称“永久沽厂”[6][13]永利制碱公司的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于1952年,经董事会全体董事和全体员工一致同意,将社中一切财产和所有工作人员并归中国科学院,成为中国科学院工业化学研究所。1954年4月23日,毛泽东到天津碱厂视察[13]

文革及地震时期

文化大革命时期天津碱厂遇到严重困难,十年间纯碱产量仅以每年2.75%的速度增长,与此同时生产成本不断增加,企业利润逐步下降。1968年,碱厂拟建联碱工程以实现侯氏碱法,动土开工后却因故压缩下马。1970年3月9日,联碱工程第二度动土兴建,计划分两期建成,一期工程建成后,合成氨年产量为5万吨,氯化铵产量为15万吨,并改造每年15万吨氨碱为联碱[6]。 1976年7月28日,河北省丰南一带发生了强烈地震,地震波及天津、塘沽等地,天津碱厂因此受到严重破坏,职工及家属14人死亡,61人受伤,厂房建筑破坏107625平方米,占全厂厂房面积的60%;设备损坏542台,其中主要设备137台,管线损坏29500米,13层52米高的新蒸吸厂房倾倒,碳化、干燥系统全部震坏,河水出厂沟被倒塌的灰埝淤死;工厂供水供电全部中断,全厂被迫停工。与此同时,联碱项目被迫暂时停建[6]。以集中恢复氨碱生产。至1978年底,联碱一期工程方才建成并投产[6]

 
天津碱厂拆除后将成为于家堡金融区的一部分

改革开放初期

1970年代末,中国大陆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各行业开始逐步恢复生产,纯碱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在联碱一期工程建成的基础上,天津碱厂于1980至1984年进行了投资额为5626.94万元的恢复性大修工程以扩大产能[6]。1985年2月14日,天津碱厂、天津大沽化工厂和天津化工厂共同组建天津市渤海化工联合进出口公司[14]。7月25日,经国家计委批准,国家基建重点项目之一的天津碱厂60万吨纯碱扩建工程正式开工。1989年4月,天津碱厂承担了唐山碱厂开工的任务。1990年,天津碱厂成立了纯碱、化肥、化工、动力、机修五个分厂。1990年,中国大陆宏观经济形势发生变化,中央政府压缩基础建设规模,纯碱市场需求下降且国内纯碱行业生产能力增加,使纯碱由短线产品迅速变为长线产品,大量用户致函天津碱厂要求注销合同或要求停发缓发期货,中国大陆国内市场长期以来纯碱奇缺的局面至此结束[6]。1991年5月8日,天津渤海化工集团公司在天津市渤海化工联合进出口公司的基础上成立。

天碱搬迁

 
搬迁后的天津碱厂旧址局部

天津碱厂位于滨海新区的核心区,随着滨海新区的发展,化工企业已经不再适合在城区生产。2005年12月18日,天津渤海化学工业园区暨天津碱厂搬迁改造工程在天津临港工业区正式开工[15]。渤海化工园由天津渤海化工集团公司主持规划、建设和营运,园区规划总投资630亿元。[16]天津碱厂除保留部分具有历史价值的建筑外,开始分期分步骤进行整体拆除并搬迁至天津临港经济区渤海化工园,新厂址计划用10年左右时间建成。2009年12月15日,天津碱厂老厂区的联碱系统停车,标志着老厂区有序停工停产的开始。2010年10月13日,氨碱系统停车完毕。2011年8月1日,天津碱厂两座标志性烟筒被爆破拆除,标志着天津碱厂的搬迁工作接近完成[17]。搬迁后的天碱地块,纳入滨海新区中心商务区,在2018年1月并入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18]

搬迁后

2009年11月,天碱新厂区甲醇洗涤塔上段完成吊装,标志着天津碱厂搬迁改造工程中的核心区域大件设备吊装全部完成,[19],新的办公楼主体也基本完工[20]。 2012年,天津碱厂的煤气化双装置于实现90%高负荷运行[21]。2013年,天津碱厂对丁辛醇的产能作出扩充,新增一套年产25万吨的装置[22]。5月2日,天津碱厂发生一起合成氨生产线发生爆炸事故[23]

2011年6月,天津碱厂与比利时索尔维集团合资组建天津渤化永利碱业有限公司[7],但持续不足1年,索尔维集团即撤资。2014年1月,天津碱厂的股东天津渤海化工集团以天津碱厂为基础,吸收天津长芦海晶集团有限公司、天津长芦汉沽盐场有限责任公司和天津市津能投资公司增资扩股改制,组建新的天津渤化永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3]

4月17日,天津碱厂甲醇车间一条生产线发生爆炸事故,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和化工产品外泄[24]

2014年11月24日,纪念天津渤化永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原天津碱厂)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天津举行[25]

经营产品

创业至今,天津碱厂先后生产了纯碱、精制盐等二十余种基本化工产品及牙膏、牙粉、漱口水等十余种日用化工产品。在1955年以前,久大精盐厂生产粗盐、精盐、洗涤盐、牙粉、牙膏、漱口水、碳酸镁、硫化碱、硫酸镁、碳酸钙、氯化钙等化工产品,永利碱厂则生产碳酸钠碳酸氢钠氢氧化钠等强碱性化工产品[6]

1955年1月,永利碱厂与久大精盐合并后,保留碳酸钠、碳酸氢钠、再制盐、碳酸镁和氯化钙了5种化工产品。此后,天津碱厂的产品产量和质量均不断提高。为适应社会需要,又不断地研制开发出了新的化工产品。1958年,增加了无水钙、氧化镁、钙镁粉、一水碳酸钠等产品;1960年,永利碱厂的固碱调色研究成功,保证了固碱色泽优良;1970年,增加了碳酸氢钠产品,并开始了“联碱工程”的兴建;1978年,增加了合成氨、氨水、硫磺产品;1979年,增加了农业氯化铵产品;1981年,增加了工业氯化铵、水合法重质碳酸钠产品;1982年,增加了片状氯化钙、透明碳酸镁产品。1984年,增加了食品添加剂碳酸钠产品;1985年,增加了氧气产品;1987年,增加了口服药用碳酸氢钠产品;1988年,增加了五水偏硅酸钠产品,停止了碳酸镁的生产;1990年,增加了粒状氯化铵产品;1991年,增加了74%片状氯化钙产品[6]

目前,天津碱厂除经营红三角牌碳酸钠外,同时还生产经营工业氯化铵、碳酸氢钠、氯化钙、偏硅酸钠等种类繁多的无机化工原料产品;现在公司已开始涉足石油化工、海洋化工领域。2005年,天津碱厂搬迁改造工程启动后,在新厂区陆续增加生产甲醇醋酸丁醇辛醇聚甲醛等有机化工产品。

工业遗存保护

遗产保护

2010年11月4日,天津碱厂有关负责人接受《渤海早报》记者采访表示,企业将在力所能及情况下,最大限度地保护珍贵遗存,根据计划,黄海化学研究社遗址的碱厂厂史馆、4号白灰窑、建于1918年的化盐池及20世纪30年代以前的部分遗留设施将做原地保留,作为中国近代工业的纪念永久保存[26]。为纪念天津碱厂在中国化工产业发展中的历史贡献,天津碱厂的老厂区留下一套设备和一间厂房[27]

访学与研究

由于天津碱厂是天津市重要化工企业,1958年便有天津市第四十一中学等学校组织师生到碱厂参观学习制造纯碱工业的流程[28]。 近年来随着工业遗产的保护与研究日渐兴起,天津碱厂作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代表,越来越受到学者关注。2018年1月,天津碱厂入选第一批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4]

永久黄团体

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旧址
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
地址天津市滨海新区
分类古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物
时代1922~1937年
编号2-10
认定时间1991年8月2日

“永、久、黄”团体是中国兴办民族化学工业初期由范旭东先生在天津一手创办的永利碱厂、久大精盐公司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所共同组成的化学工业团体[5]。范旭东先生也正是因为创办了“永、久、黄”团体,而被尊称为“中国民族化学工业之父”[5]

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

1922年8月15日,在范旭东先生的倡议下,久大精盐公司研究室从久大精盐公司剥离,并在此基础上创立了中国第一所私立化工研究机构——“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5]。关于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的命名,范旭东先生曾说:

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在成立之初,主要是协助久大精盐公司、永利碱厂调查和分析原燃物料,对长芦盐场盐卤的应用进行实验,其次是为今后永利碱厂开拓新的产品在技术上打下基础。1928年起,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用广东沿海的藻类为原料试制钾肥和碘。同年5月,又用山东博山的铝土页岩矿石为原料进行研究,并于1935年试炼出中国的第一块金属铝样品,并用将其铸成铝制飞机模型以纪念。1931年,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成立菌学研究室,开展对酒精原料和酵母的研究,推动了中国菌学及酒精工业的发展。1937年七七事变以后,天津塘沽沦陷,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在战时随久大精盐、永利碱厂一同迁往内陆地区并继续开展研究直至抗战结束[29]

相互关系

“永、久、黄”团体的三家均是由范旭东先生一手创办,因此关系也极为密切,其中久大与永利也被称为姊妹厂或姊妹公司。永、久、黄三家,久大精盐成立最早,并为其他两家提供了雄厚的资金、技术和人才支持。永利碱厂则是延续时间最长、历史影响最大的化学工业公司,而黄海化学工业社是中国第一所私立化工研究机构,其前身则是久大精盐公司的实验研究室,在其发展的过程中推动了中国菌学及酒精工业的发展,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一分为二,一半参与组建中国科学院,在其基础上建立了中科院化学工业研究所[30]。另一半,则参与组建并成立重工业部综合工业研究所。目前,坐落在天津碱厂老厂区内的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旧址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天津滨海新区最为重要的工业遗产之一[30]

四大信条

 
四大信条首次刊发在1934年的《海王》上

1934年,“永、久、黄”团体的创始人范旭东先生为发展事业需要,在永利碱厂所办的《海王》旬刊上刊出“为征集团体信条请同仁发言”一文,文章指出:

此文发出后,引起了团体内的广泛讨论,在广泛征求意见并讨论后,最终制定了“永、久、黄”团体的四大信条:

四大信条在制定后,首次发表于1934年9月20日发表在第七年第一期的《海王》旬刊上,并在此后固定刊登在《海王》封面左上角的显著位置[31]

企业文化

 
1928年的企业刊物《海王》旬刊复印件

社会价值

民国初年,永利碱厂的建立对现今天津滨海地区的发展特别是塘沽地区的形成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与催化作用。永利碱厂以及“永、久、黄”团体在塘沽形成规模之后,塘沽城乡建设逐渐加快。企业的发展吸引人口向塘沽地区聚集,各类配套生产生活设施不断建设,如塘沽第一所幼儿园、第一所私立小学——明星路小学、天碱医院等[32]。作为永利碱厂配套设施而建立的各类商业设施随着天津碱厂的发展而日渐繁华,原本分散的居民点连成一片,促进了塘沽城区形成和规模扩大。

发行刊物

最早由永利碱厂发行的《海王》旬刊,是中国的第一份企业刊物,也是“永、久、黄”团体的内部刊物,由范旭东先生决定创办,创刊号于1928年9月20日在天津出版,范旭东先生创刊号上亲自撰写发刊词《为什么要办旬刊》,以明宗旨[33]。《海王》除了赠送职工之外,还寄送给国内外有关人士、机关团体、学术界和金融界人士,不仅起到广告的作用还起到了增进了解、沟通情感的作用。该刊物,在历经战乱的数次停刊之后,一直作为天津碱厂的企业刊物延续至今,并以天津碱厂生产的“红三角牌”纯碱的品牌更名为《红三角报》。

文艺作品

由于天津碱厂的创办在中国化工业的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因此关于永利碱厂的文艺作品有很多。如讲述创始人范旭东先生创业历程的传记《范旭东传》和《现代造碱之父》,电视剧《范旭东》,广播剧《红三角的故事》,以及话剧《海王》等。[34]。2011年,中国大陆新拍摄的电视剧《煮海》再次将天津碱厂的创业故事搬上荧幕,以纪念辛亥革命百年以及实业家范旭东先生等人创办久大精盐、永利碱厂为代表的中国民族化工业[35]。2014年10月6日,中央电视台纪录片频道首播的纪录片《五大道》在第六集《实业》中记录了天津碱厂的创办历程[36]

相关条目

相关著作

  • 赵津. “永久黄”团体档案汇编:永利化学工业公司专辑. 天津: 天津人民出版社. 2010-11-01. ISBN 7201068210. 
  • 天津碱厂志编修委员会. 天津碱厂志. 天津: 天津人民出版社. 1992-10-01. ISBN 720101224X. 
  • 赵津、李健英. 中国化学工业奠基者“永久黄”团体研究.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14-10-01. ISBN 9787201089386. 

参考资料

  1. ^ 1.0 1.1 1.2 1.3 赵津、李健英. 中国化学工业奠基者“永久黄”团体研究.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14-10-01. ISBN 9787201089386. 
  2. ^ 象牙塔与城市的远与近. 引自中国经济导报. 2011-04-28 [2011-05-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07). 
  3. ^ 3.0 3.1 3.2 王文生; 刘辉. 天津渤化永利公司成立. 中国化工报. 2014-01-07. 
  4. ^ 4.0 4.1 4.2 4.3 单炜炜. 工业历史见证天津变迁. 每日新报. 2018-02-10. 
  5. ^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赵津. “永久黄”团体档案汇编:永利化学工业公司专辑. 天津: 天津人民出版社. 2010. ISBN 7201068210. 
  6. ^ 6.00 6.01 6.02 6.03 6.04 6.05 6.06 6.07 6.08 6.09 6.10 6.11 6.12 6.13 6.14 6.15 6.16 6.17 6.18 6.19 6.20 6.21 6.22 6.23 6.24 6.25 6.26 6.27 6.28 6.29 6.30 6.31 6.32 6.33 天津碱厂志编修委员会. 天津碱厂志. 天津: 天津人民出版社. 1992. ISBN 720101224X. 
  7. ^ 7.0 7.1 佚名. 天津渤化永利碱业揭牌. 今晚报. 2011-06-08. 
  8. ^ 8.0 8.1 8.2 8.3 王晓亮、王恩祺、吕健. 中国化学工业从“红三角”崛起. 天津日报. 2014-11-24. 
  9. ^ “红三角”亮相万博会 一举夺魁获金奖. 天津碱厂官方网站. [2011-07-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0-05). 
  10. ^ 工业篇:天津建卫六百年·丹心制碱红遍全球. 北方网. [2011-07-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21). 
  11. ^ 民国化工(1912-1949)——基本无机化学工业. 中国化工博物馆. [2011-07-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6-03). 
  12. ^ 中国化学工业发展的奠基人:侯德榜. 天津日报. 人民网. [2015-05-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13. ^ 13.0 13.1 谁是毛泽东建国后唯一登门拜访的民建领袖?. 人民政协报. 新华网. 2010-12-17 [2015-05-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12-22). 
  14. ^ 天津市地方志编修委员会. 天津通志·外贸志. 天津: 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1. ISBN 7805637741. 
  15. ^ 2005年滨海新区大事记. 滨海新区网. [2015-05-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9-02). 
  16. ^ 天津渤海化学工业园区简介. 中国氯碱网. [2011-07-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2-22). 
  17. ^ 金鑫. 天津碱厂老厂拆迁接近尾声. 新华网. [2015-05-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5). 
  18. ^ 李文博. 滨海新区功能区减至5个 原中心商务区并入天津经济开发区. 城市快报. 2018-01-09. 
  19. ^ 天碱新厂“心脏”到位 可年产80万吨联碱等产品. 北方网. 2009-11-27 [2014-05-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5-04). 
  20. ^ 天津碱厂搬迁改造工程 新厂办公楼主体完工. 北方网. 2009-12-15 [2014-05-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5-04). 
  21. ^ 渤海集团天津碱厂煤气化双装置全国领先. 天津日报. 人民网天津视窗. 2013-01-18 [2014-05-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5-04). 
  22. ^ 天津碱厂第二套年产25万吨丁辛醇装置投产. 天津日报. 2013-10-04. 
  23. ^ 天津副市长宗国英高度评价滨海消防双拥工作. 中国消防在线. 2014-04-23 [2014-05-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5-04). 
  24. ^ 天津碱厂发生爆炸事件 未造成人员伤亡. 天津人民广播电台. 新浪网. 2013-04-17 [2014-05-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5-04). 
  25. ^ 永利化工纪念成立100周年. 中国化工报. 中国化工报. 2014-11-24 [2014-11-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23). 
  26. ^ 天津碱厂最后两栋建筑定向爆破 拆迁已全部完成. 北方网. 2011-08-01 [2014-05-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5-04). 
  27. ^ 万鑫; 宋晓涵; 王爱娜. 94年天碱老厂成历史 两座百米以上烟囱拆除. 今晚报. 2011-08-02. 
  28. ^ 宁潜济. 组织学生参观永利碱厂的小结. 化学通报. 1958-03-02. 
  29. ^ 天津碱厂“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原样修缮保存 新区呵护中国化工研究摇篮. 北方网. 2011-06-16 [2015-10-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30. ^ 30.0 30.1 北方网: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 2007-05-20 [2011-06-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21). 
  31. ^ 张克生. 我国早期企业文化的结晶──“永久黄四大信条”. 道德与文明. 1994-04-10. 
  32. ^ 张勇智. 天津碱厂老职工关注天碱命运 热议工业遗存保护. 天津网. 渤海早报. 2010-11-07 [2011-08-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6-03). 
  33. ^ 王晓亮. 中国第一个企业刊物——《海王》旬刊. 《中国内刊》. 2010-04-09 [2011-06-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9-20). 
  34. ^ 中国作协会员-张同义. 中国作家网. [2011-07-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18). 
  35. ^ 电视剧《煮海》还原中国化工之父的传奇人生. 新浪网. 2011-01-12 [2011-05-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18). 
  36. ^ 胡跃平; 靳博. 大型纪录片《五大道》近期播出. 人民日报. 2014-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