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承宗

中國核化學家

杨承宗(1911年9月5日—2011年5月27日),江苏吴江人,放射化学家,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校长,中国放射化学的奠基人之一。[1]

生平

杨承宗于1932年毕业于大同大学。1934年进入国立北平研究院镭学研究所研究放射化学,师从瑪麗·居禮的首位中国学生郑大章。1947年经严济慈推荐,杨承宗赴法国巴黎大学镭学研究所留学,师从瑪麗·居禮的女儿、诺贝尔奖得主伊雷娜·约里奥-居里。1951年,获巴黎大学理学院博士学位。此后回到中国,任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后更名为原子能研究所)研究员,投入了中国原子能事业的开创工作。1958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成立,杨承宗担任放射化学和辐射化学系主任。1961年出任第二机械工业部铀矿选冶研究所(北京第五研究所)业务副所长,带领科研人员制备出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核铀原料。文化大革命期间他曾被批判“业务挂帅”、“崇洋媚外”。1970年他随中科大迁往合肥,1979年出任副校长。1980年,他倡导创办了中国首所自费走读大学合肥联合大学,并担任首任校长。[2][3]

杨承宗曾任第三至七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六、七届安徽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安徽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席。[2]2011年5月27日,他在北京逝世,终年一百岁。[3]

参考文献

  1. ^ 张志尧; 远泽清. 科技创新添华彩 居里风范传后人——记著名放射化学家杨承宗教授. 化学进展. 2009, (10). ISSN 1005-281X. Wikidata Q67565541 (中文). 
  2. ^ 2.0 2.1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编). 《中国科学技术专家传略·理学编 化学卷 四》.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 
  3. ^ 3.0 3.1 杨承宗:为原子弹“加铀”的功臣. 光明日报. 2013-02-04 [2019-09-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7)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