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国庠

(重定向自杜國庠

杜国xiáng(1889年4月16日—1961年1月12日),字守素,笔名林伯修吴啸仙等,男,广东澄海人,中国教育家,社会科学学者。

杜国庠
出生(1889-04-16)1889年4月16日
 大清广东省澄海县
逝世1961年1月12日(1961歲—01—12)(71歲)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省广州市
职业教育家
配偶陈御仙

生平

早年经历

1889年4月16日出生于广东省潮州府澄海县苏湾都杜王洲村(今汕头市澄海区莲上镇兰苑村)。清末留学日本,入早稻田大学东京帝国大学,获经济学博士学位。杜国庠在日本求学期间除经济学课程外,还广泛涉猎文学文字学训诂学佛学哲学等。留学期间,他结识郭沫若李大钊周恩来等人。并与李大钊等在袁世凯勾结日本帝国主义复辟帝制时,于东京组织丙辰学社开展反袁斗争。[1][2]

学术研究与革命活动经历

1919年4月杜国庠京都帝国大学毕业后归国,经李大钊介绍,应聘在北京大学任教,并在北京政法专门学校中国大学朝阳大学平民大学等校讲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说、政党论、社会政策和工业政策、行政法等课程。

杜国庠是中国较早期的社会主义研究者。1920年,与谭平山李春涛等人创办《社会问题》杂志,力图以马克思主义观点分析当时的社会问题。1922年,杜国庠参加政治学术团体“孤军社”。1924年他又与李春涛等人在北京的住所“赭庐”聚会,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探讨各种学术问题和现实问题,并编印《列宁逝世纪念册》,广泛散发,引起人们对“赭庐”的注意。他与李春涛合写《社会主义与中国经济现状》一文,批驳一些人认为的“当借资本主义以养成劳动阶级为实现社会主义之预备”的观点。在当时赫赫有名的知识分子团体——“孤军社”组织讨论中国的经济问题时,只有郭沫若、杜国庠主张实行科学社会主义,而尤为引人注目。

1925年春,杜国庠因与主持北大的胡适蒋梦麟观念有分歧,离开北大返乡出任广东省澄海县澄海中学校长。10月,应国民革命军第二次东征胜利后出任东江各属行政委员的周恩来邀请,担任国民党澄海县执委会主席、潮州金山中学校长。1927年南昌起义军进驻潮汕期间,又被周恩来委任为潮阳县县长(后因起义军在潮汕失败之故未到任)。

1928年2月,杜国庠抵达上海,经蒋光慈钱杏邨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参与发起成立当时最著名的文学团体之一“太阳社”,又与活跃于上海文坛的潮籍作家洪灵菲戴平万组织成立“我们社”,翻译了大量的西方、日本等理论、社会科学著作和小说。

1930年,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正式成立,杜国庠是“左联”最早的成员之一。杜国庠又与潘梓年邓初民等发起组织了中国左翼社会科学家联盟,并担任“社联”的负责人。

三十年代初,杜国庠与周扬夏衍田汉阳翰笙同为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工作委员会成员,担任中宣部干事,参与中共中央机关报《红旗日报》的编辑工作。1935年,国民党破获中共地下组织,杜国庠被捕入狱,直至1937年6月,国共第二次合作后才得以出狱。

1937年8月,杜国庠先后担任八路军军法科上尉书记、战地服务队队长、郭沫若担任厅长的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主管对外宣传的第一科科长,后与郭沫若因拒绝加入国民党而一同辞职,改任仍属政治部的文化工作委员会委员。

杜国庠在日留学时曾受教于著名马克思主义传播者河上肇教授门下,对政治经济学颇有心得。他还致力于中国古代哲学史的研究,尤其对先秦诸子思想的研究见解系统、全面、独到,名扬我国哲学思想界。虽长时间从事教学、宣传、文艺工作,但从未停止过对经济学的研究,翻译了《金融资本论》等马克思主义经济著作,编写出版《政治经济学辞典》,并在上海工商专科学校兼授经济学课程。

晚年经历

1949年8月,杜国庠以“待解放区”民主人士首席代表的身份从香港赴北平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建国后,杜国庠历任中南军政委员会委员、广东人民政府文教办公室主任、文教厅长、广东师院首任院长、中共华南分局宣传部副部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中科院广州分院院长、广东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主席、广东省政协副主席等职,为宣传、教育、社会科学事业呕心沥血,辛勤工作。1954年任中国史学会理事[3][4][5]

1961年1月12日,杜国庠因病在广州逝世[6]

身后

杜国庠逝世时,正率领中国代表团访问古巴的郭沫若赋诗表达对杜国庠的深切悼念,其中有“生死交游五十年”之句。回国后,郭沫若亲自为《杜国庠文集》作序,称自己“无论在做人和做学问上实际受了他的教益不少”。

參考文献

  1. ^ 杜国庠——潮汕第一位全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 个人研究者. [2008-09-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1-21) (中文(简体)). 
  2. ^ 南国的老树 不朽的“便桥”——杜国庠传略. 汕头金中广州地区校友会. [2009-04-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11) (中文(简体)). 
  3. ^ 钱蓉主编. 观点 历史2004.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2005.06: 6. ISBN 7-211-05020-9. 
  4. ^ 戴学稷,徐如编. 邵循正先生百年诞辰纪念文集 续编. 2009.11: 301. 
  5. ^ 张蓬舟张仪郑编辑. 1955人民手册. 大公报社. 1955.01: 417. 
  6. ^ 全国人大代表杜国庠逝世. 人民日报. 1961年1月14日: 第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