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希烈

(重定向自李楚 (政权)

李希烈(?—786年5月9日),唐代燕州辽西人。唐德宗时为淮西节度使,是李忠臣的族侄,后叛唐自立,杀害来劝降的颜真卿,自己最终被部将毒杀。

謀叛

德宗建中二年(781年),李希烈奉诏讨伐成德节度使李宝臣之子自立为继任节度使的李惟岳,並加封为南平郡王。六月,进驻随州,直捣李惟岳盟友山南东道节度使梁崇义军部襄阳,梁崇义兵败自杀。建中三年(782年),兼任平卢、淄青节度使,奉命征讨自立为淄青节度使的叛将李纳,李希烈反與河北藩镇朱滔田悦等勾结,據許州(今河南许昌市),自称天下都元帅、建兴王,並鑄行軍都統印。

稱帝

建中四年正月,李希烈派部將李克誠襲擊汝州(今河南臨汝),生擒別駕李元平,又遣大将董待名等攻取尉氏(今河南尉氏),围攻郑州(今河南郑州),东都大震。建中四年(783年)十二月,攻入汴州(今河南开封),兴元元年正月初一癸酉朔(784年1月27日)以汴州为大梁府,稱楚帝,设置百官,任命孙广郑贲李绶、李元平为宰相,年號武成。

涇原兵變

建中四年(783年)八月,李希烈發兵三萬,圍攻襄城(今河南襄縣),九月,唐德宗為解襄城之圍,詔令涇原(今甘肅涇川)等各道兵馬援救襄城,不料爆發涇原兵變,涇原軍人造反攻陷首都長安;唐德宗倉皇出逃至奉天(今陝西乾縣),並發佈《罪己詔》。

覆滅

李希烈率兵五万围寧陵(今河南寧陵),淮南节度使陈少游投降,李希烈引汴水灌城,濮州刺史刘昌和寧陵西城都知鎮遏使高彥昭坚守,浙西節度使韓滉派遺王栖曜救援,栖曜擇三千弩手善游者,夜渡汴水,希烈竟不知。一早,發弓射死登城者,希烈即被击退。興元元年十月,李希烈又派部将翟崇晖袭取陈州(今河南淮阳)。宋亳节度使刘洽遣隴右幽州節度使曲環等联兵三万,于陈州城西击破之,十一月,生擒翟崇晖,斩首三万五千级[1]。這時卢杞因嫉恨平原郡太守颜真卿,向德宗建议派颜真卿去安抚李希烈,又任命左龙武大将军哥舒曜为东都。颜真卿至汝州,李希烈反逼顏真卿投降,真卿不肯,被拘押。戰火蔓延到河南,李希烈为劉玄佐(即刘洽)所败,逃归蔡州。贞元元年(785年)正月五日,顏真卿被李希烈缢杀于汝州。贞元二年(786年)初,李希烈連續進犯襄州、鄭州,均被唐軍擊退。唐军收复汴州,希烈逃往蔡州(今河南汝南)。四月,李希烈吃變質的牛肉致病,四月丙寅(786年5月9日),被部将陈仙奇使醫師陳山甫毒死,又殺其兄弟妻子七口,遂降唐,德宗命陳仙奇為節度使,吳少誠又殺陳仙奇。

注釋

  1. ^ 《资治通鉴》卷第二百三十一

延伸阅读

[]

 舊唐書·卷145》,出自刘昫舊唐書
 新唐書·卷225中》,出自《新唐書

參考書目

前任:
唐德宗

784年-786年
繼任:
唐德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