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昉
生平
十一月二十二日生,治诗经。萬曆四年(1576年)丙子科山西鄉試第十六名舉人[1],二十三年(1595年)乙未科會試第二百十八名,廷試三甲第九十八名進士。工部觀政,八月授四川夹江县知县,二十五年調获鹿县,二十八年丁母憂。復除完县。明习吏治,左右无所欺抗,中官百姓释金壕之累以治行第一。擢工部主事[2],晉郎中。四十一年(1613年)升山东右参政、备兵天津[3]。历任山东按察使、河南右布政使[4][5]。天启元年改河南左布政使[6]。孝友克敦,忠良自立。教子登科为者三人,嗣乡贤[7]。
家族
曾祖景𣁦。祖景管,靈臺知縣。父景東生,嘉靖戊午舉人。母周氏。慈侍下。兄景暘。弟景明,壬辰進士,官中书舍人。次景曜、景晧。
元配喬氏。长子景永庆,万历三十四年舉人,官阳武县知县。次子景永祚,天启四年舉人。三子景永禩。第四子景永祜,万历四十三年舉人。弟景明,万历二十年进士,官太常寺少卿。侄景陲威,万历辛卯舉人。明子景永祯,万历庚子舉人。
参考文献
这是一篇关于明朝官员的小作品。您可以通过编辑或修订扩充其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