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評議會

(重定向自教評會

教育評議會(英語:Education Convergence,簡稱教評會)於1994年10月在香港成立,是建制派組織[1]。教評會由一群教育工作者所組成,是關注香港教育事務的團體,為香港教育政策提供建議。教評會認為香港特區的教育政策應主要由專業教育人員領導及參與,並應以正面、理性、積極、專業的態度與立場。教評會認為香港議會要回歸「理性」,共同為提升香港教育水平而努力。

教育評議會
成立1994年10月
代表人物何漢權戴希立程介明曹啟樂蔡國光黃家樑黃冬柏蔡世鴻
總部 香港

工作範疇

教評會作為教育專業團體,致力於以下工作:

  1. 專題研究
  2. 政策評論
  3. 經驗推廣

教育評論

教育評議會每年出版三至四期「教育現場」(Education Focus)刊物,免費派發給全港中學和小學,主要內容包括教育評議會聲明、教育政策評論和建議、學校管理與教學心得、各項教學資源、老師閒餘生活分享等。電子版亦上載教育評議會網頁內,至今已出版三十多期。

教育評議會成員在灼見名家(master-insight)網站[2]以「教評心事」專欄發表教育評論文章,每日一篇。作者達30人,題材包括;政策評論和倡議,學校管理,教學心得,課程分析,教師專業發展,內地及外國教育個案等。並且每年結集出版,至今已共六集。此外,與灼見名家合作的視頻教育「冷思熱話」,將會陸續播放。對當前熱議的教育課题,以冷静思考並專業的取態,由教評執委,會員或邀請嘉賓,互動討論、表達意見。

教評會部份執委及會員於各大傳媒發表評論文章,包括《星島日報》、《信報》和《大公報》等。

成立20周年的學術研討會

教育評議會於2020年11月舉辦「承先啟後25年——人文精神與科學重新教育」學術研討會[3],以慶祝成立25周年。研討會是和香港教育大學及灼見名家傳媒合辦的,並且得到多過教育團體協辦。講者包括中國科學院譚鐵牛院士,香港教育局局長楊潤雄,香港教育大學校長張仁良教授,以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專家學者汪利兵教授等。[4] 主題涵蓋人工智能與教育發展,科技創新教育與人文素質培育,善用科技創新令學習更生動有趣。大會設有青年人對談的環節,邀請三位青年精英分享他們追夢的心得及為年青人指點迷津,包括自由學園創辦人陳曉慧小姐,教育大學英語教學系講師葉慧儀,中文大學工程學院人工智能系學生曾浩一等。

國史教育與價值教育

教育評議會和國史教育中心合作出版「中國歷史教學反思及建議」小冊子[5] ,於2020年11月寄予全港中學中史科,歷史科和小學常識科科主任及老師,以及教育局和考評局,期望對中國歷史課程、教學與及評估產生一定的促進作用。


教育評議會和學教團,香港教育行政人員協會合作於2019年8月出版「重溫核心價值及公民質素」小冊子[6],寄予全港各中學和小學,就着一些核心價值,例如尊重、仁愛、理性、包容,責任等作出說明及提供教學材料,收到教育界的肯定。為了深究價值教育含意與及在課堂內進行實踐,教育評議會在2020年10月得到優質教育基金贊助,推行「價值教育——老師培訓課程」計劃,為期兩年,分為先導期,參與期與及總結期。參與計劃的中學和小學共超過50間。

開辦學校

本會於2000年成立教育評議會教育基金有限公司,為社會慈善團體,以申辦政府資助學校。於2002年獲批創辦在北區上水的風采中學[7]。 贊助團體是余氏五堂會。校訓是「風度文采」。學校致力培養「植根香港,胸懷祖國,放眼世界」的具承擔的自主學習者,以建設社會和國家。創校校長為曹啓樂,第二任校長為何漢權,現任校長為陳玉燕。歷任校監包括張百康,馮文正及現任的鄒秉恩。 在全體師生家長的共同努力下,學生無論在學業成績,品德修養,社會服務,課外活動方面均表現卓越,備受教育界及社會人士的肯定,為區內受歡迎的學校。公開考試成績出色,畢業生絕大部份升讀大學,包括本港大學,外國大學及內地大學。學校現正籌辦在2022至2023年度舉行的創校20周年活動。

教評工作

蔡若蓮喪子風波

2017年9月7日,受學界非議的教育局副局長蔡若蓮喪子後,有人於香港教育大學民主牆張貼「恭喜蔡匪若蓮之子魂歸西天」的大字報

教評會批評這種張貼「冷血賀詞」對死者大不敬,對家屬極大侮辱,要求教育大學和教育局嚴肅追究,對張貼者按校規予以嚴正處分[8]

事發後續疑似連串報復事件發生。校方的閉路電視畫面外洩,「恭喜劉匪曉波魂歸西天 祝賀劉霞永被我黨軟禁」這類挖苦劉曉波夫婦的大字報出現,但得不到教評會譴責,因此教評會被認為雙重標準及帶政治立場。該校學生會批評這種做法,並請求校方要「一視同仁」。[9]

質疑中日近史考題

2020年香港中學文憑考試歷史科其中一則考題詢問考生是否同意「1900至1945年間,日本為中國帶來的利多於弊」,要求以參考資料及個人認知作答。

教育評議會及其他部份建制派立法會議員針對「利多於弊」的字眼作出質疑。教評會認為有作答陷阱,參考資料提及日本協助晚清教育改革,及日本在清未民初時支援中華民國一方,加上考題用詞,似乎在引導考生回答中日合作中日友好的情節較日本侵華重要。教評會直指,「同意」即等同「漢奸」。[10] 這些人士聲言該題涉「迴避日軍侵華」歷史。[11]

其他回應有[12]

  • 香港特區政府考評局反駁:設題絕對是單純的學科考慮。局方更指,歷史科試題設有審題委員會,成員包括大學教授、具豐富教學經驗的中學教師或校長、課程及學科專家等。考評局亦有既定機制,檢查和校對試卷,確保試題水平恰當,涵蓋範圍、水平和用詞都合乎香港教育要求。[13]
  • 教育界議員葉建源指問題題型常見。這種資料題是「考驗考生分析資料及結合對歷史的認識作答」。考生選擇認同或不認同並不影響成績。他引指毛澤東亦曾說過感謝日軍侵華的言論,強調此類話需要配合語境才能正確理解。[10]
  • 有歷史科老師表示,當題型提到「利多於弊」或「弊多於利」時,考生「必須表述個人立場,必須進行正反立論」。不能單從資料所見而偏重論述日本幫助中國革命;或無視資料而單單論述日本侵略問題。

參考資料

  1. ^ 教育評議會網站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繁體中文)
  2. ^ 教評心事(灼見名家網站). [2021-1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26). 
  3. ^ 探討人文精神與科學創新教育,明報, 2020年11月7日。 (PDF). [2021年10月18日].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年11月25日). 
  4. ^ 楊潤雄:未來教育推動科技同時需培養人文素質,星島日報,2020年11月8日. [2021年10月18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10月20日). 
  5. ^ 當前中史教學的反思及建議,2020年. [2021-1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18). 
  6. ^ 重溫核心價值及公民素養,2019年 (PDF). [2021-10-18].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10-18). 
  7. ^ 風采中學(教育評議會主辦)網站. [2021-1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19). 
  8. ^ 蔡若蓮長子高處墮下死亡 教育界團體譴責涼薄言論. 香港電台. 2017-09-07 [2017-11-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01). 
  9. ^ 【蔡若蓮長子墮樓亡】教大現冒犯劉曉波夫婦標語 校方譴責並移除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HK01 2017-09-09
  10. ^ 10.0 10.1 DSE|建制狙擊歷史科考中日關係 葉建源:問題重分析不必認同 2020年5月14 (繁體中文)
  11. ^ DSE歷史試題「日本為中國帶來的利多於弊」 教評執委會斥:明顯迴避日本侵華暴行 2020-05-14
  12. ^ 【文字獄】教局夥保皇黨批鬥DSE歷史科出題者「嚴重傷害國民感情尊嚴」 逼考評局檢討
  13. ^ 教育局指有關文憑試歷史科試題具引導性 考生或因而達至偏頗言論

外部連結